加强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gu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进行思考,针对一些高职院校激励机制建设存在的认识不到位、运作不科学、负向激励没有用好、关爱激励亟待加强、党务工作缺乏激励保障等问题,提出实行目标管理激励机制、完善党内表彰奖励机制、构建党员物质奖励机制、建立健全党员情感帮扶机制、全面优化惩处淘汰机制、强化党务干部激励机制建设等举措,以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建设。
  【关键词】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 党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05-03
  激励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调动组织成员积极性的基本方法。对高职院校党组织而言,激励机制的构建是调动党员积极性、提升党组织活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高职院校党务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对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新时代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是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高职院校党务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题中之义。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党建引领高职院校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等文件出台,高职院校质量提速升级、实现赶超跨越到了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质量,确保“双高计划”思想政治建设和“立德树人”方向和立场不动摇、不偏航,2018年2月,中组部、教育部党组联合出台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中明确指出:高校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解决好高校党的领导弱化、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在此情形下,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党建引领“双高计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方向。
  二、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
  (一)对党建激励的认识不到位
  党建激励机制建设思想不解放,强调党员义务多,忽视党员自身价值实现途径少。不少高职院校党组织仍然习惯把党员作为被教育、被管理的对象,片面强调党员应尽的义务,在党员应有的权利方面缺乏维护和保障措施,使得党建激励机制建设不健全,部分党员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不够强。一些省级高职院校没有把党建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或党建工作所占的比例权重不大,直接影响评比结果,进而决定绩效奖励的分配比例。
  (二)激励运作不够科学
  高职院校党建激励缺乏时效性。比如,表彰大会未做到及时、全面,效果不佳。高职院校党建激励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为:激励方式在制度设计上缺乏规范、严谨的操作流程,在评价指标上缺少质和量的具体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搞平衡”“做人情”“护犊子”等现象,未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高职院校党建激励缺乏“以人为本”持续性,未能做到对党员进行长期而连续的激励。
  (三)负向激励没有用好
  负向激励具有教育、警示、矫正作用和压力效应。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党组织出现负向激励不够的问题。一是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已“变味”。即使是批评,也是“走形式”,未践行和改进工作作风。二是对党员评议结果处置不到位。如在民主评议综合分析中,对不合格等次既没比例规定也未能做到准确定性。即便出现不合格党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事方式下几乎没有不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一档形同虚设。三是存在着党员干部有竞争无淘汰、能上不能下、无为不处理等人事管理现状,难以从根本上激励与鞭策党员干部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四)关爱激励亟待加强
  部分高职院校党组织缺失对党员的关爱激励。主要表现在“三个少”:一是和党员谈心谈话较少。一些高职院校党组织忽视了一对一经常性谈心谈话活动,未能及时解决和疏导党员干部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对一些干部工作态度消极、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未能及时解决。二是对党员的生活关心少。一般高职院校党组织仅注重党员的工作,缺乏对党员个人生活、心理、情感、经济等方面的关心。三是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少。很多高职院校党组织还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困难党员帮扶长效机制。
  (五)党务工作缺乏激励保障
  党务工作者缺乏激励保障,党务工作“荣誉感”不强,存在党务干部职级不明、待遇不高、关怀不够等问题。特别是专职党务干部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方面难度相对较大,影响薪酬待遇,挫伤党务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制约着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赋予了高职院校党建新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高职院校党组织只有深入践行共产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发扬敢于改革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积极探索完善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一)实行目标管理激励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党组织构建激励机制,就要对党务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激励。一是政治目标激励。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坚持党性宗旨教育,特别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党员政治使命感、担当作为责任感,实现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根本转变,同时抓好容错纠错导向,合理界定容错情形,给敢闯敢试的党员干部创造条件、提供保障,用制度确保党员权利落到实处。二是发展目标激励。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发展大局和本校五年发展规划、战略目标以凝聚人心,每位党员干部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认清学校的发展与个人发展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进而促进每位党员对标对表找差距,聚焦聚力强执行。三是岗位目标激励。首先,上级党委要把党建激励机制建设纳入党建年度绩效考核中,提升党建考核占比,让全员重视党建激励机制的建设。其次,每个高职院校党组织应制订年度目标,分解任务,列出自上而下的任务清单。   (二)完善党内表彰奖励机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彰奖励是树立榜样的最佳工作方式。为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健全因事设奖机制。扩大激励面,把“荣誉灯”照到所有党员身上,特别是让一些默默无闻的“老黄牛”受到应有的表彰和奖励。注重“一事一奖”的原则,细化奖励范围,使激励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二是建立及时奖励机制。建立经常性先进人物和事迹奖励制度,通过树立标杆,形成集体记忆,使激励更具广泛性和持久性。三是规范奖励实施流程。严格把控和规范各类表彰奖励,实行组织部门全程监督,做到层层把关,避免出现“敷衍、平衡、轮流”等现象。
  (三)构建党员物质奖励机制
  高职院校党建进一步完善薪酬、奖金、福利等相关激励制度势在必行。一是采取多样化薪酬激励制度,按照以岗定薪原则,基于工作能力对不同岗位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将个性化薪酬激励融入高校人事管理中。二是建立健全重大贡献重奖制度。对在地方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党员,在给予荣誉的同时在物质上也应予以充分的体现。
  (四)建立健全党员情感激励帮扶机制
  高职院校党组织要以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把健全党员情感激励帮扶机制作为服务党员的有力抓手。一是建立健全党内谈心制度。高职院校党组织班子成员与党员坚持“六个必谈”制度。二是落实干部约谈领导制度。规定普通党员干部在遇到困难时,可约谈高职院校党组织领导,表达个人诉求。三是注重党员生活关怀。研究建立党员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制度,党组织平时要注意了解党员的困难和思想动态,帮助困难党员、老弱病残党员、突发困难党员解决存在的生活困难和思想问题,彰显组织关怀,提升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五)全面优化惩处淘汰机制
  党员干部的管理要坚持正向激励与惩处问责双管齐下,通过强化惩处约束行为提高责任意识。一是建立健全不合格党员惩处制度。严格按党章规定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二是引入竞争淘汰制度,对不合格和不称职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处置及时,执行坚决。三是回归真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度。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在开展民主生活会前要求每名党员列发言提纲,提纲要结合工作做好自我诊断与诊改工作,把批评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改进的方向。
  (六)强化党务干部激励机制建设
  强化党务激励机制建设,充分激发高职院校党务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是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動高职院校党建激励机制建设的关键一招。为此,一是建立党务干部职级晋升制度。参照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级别,建议高职院校党务干部职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根据职级高低设定不同的任职条件,建立职级考试晋升制度,促进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加强学习,提升党务干部能力。二是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待遇。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党务干部职务职级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机制,完善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尤其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务工作人员工资制度及保障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党务干部的各项待遇,营造鼓励干事、支持干事的良好氛围,建议把党务干部待遇按照纪检监察补助津贴标准予以执行。三是健全高职院校党务干部关怀机制。建立包括政治奖励、精神鼓励、物质奖励为核心内容的关心关怀激励机制,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建议实行“五优先”,即表现优异、群众公认的年轻党务干部在选拔任用职能部门科室或二级学院班子成员时应优先考虑,工作经验丰富、年纪较大的党务干部应优先解决非领导职务,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党务干部、党性观念强的应优先解决后顾之忧,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党务干部或者优秀共产党员应优先或破格提拔重用,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或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的优先推荐到自治区级以上培训机构学习培训。四是建立高职院校党建双重奖励机制。建议凡获市级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的,该党组织书记或负责党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应同时受到通报表彰;获省部级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的,该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负责党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应优先考虑(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06页)作为本单位的后备人才对象;获国家表彰为先进党组织的,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和负责党务的优秀共产党员应记个人三等功。同时,应参照公务员奖励制度,对高职院校优秀共产党员进行同等物质待遇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在“双高计划”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9-04-30(9).
  [2]史瑞.新时期理工科高校基层党务干部思想理论素质提升研究[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5.
  [3]贺家铁,曾德明,彭丹.公司高管层激励机制理论依据与启示[J].求索,2005(3).
  [4]梁丽芝.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人性分析[J].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2).
  [5]孙炜基.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之我见[N].中国民航报,2018-08-02(6).
  [6]李茜.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的实施路径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注: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党建专项课题“高校党务干部队伍激励机制研究”(41)
  【作者简介】王秋雨(1983— ),女,辽宁沈阳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责编 何田田)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阐述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从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激励机制、优化市场营销学任课教师队伍、编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课程教材、用思想政治理念优化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100-03  在传统
童养媳故事的两种讲法rn读《萧萧》的感受很奇妙.一方面,它技法成熟,别有调性,作为读者很容易陷入迷人的“湘西世界”:“夏夜光景说来如做梦.大家饭后坐到院中心歇凉,挥摇蒲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职业迁移视角,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培养方案忽视职业迁移能力培养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职业迁移教育意识淡薄、校企合作层次较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推进过程化考核,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意识,落实专业课程的迁移教育,培養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
本文以一次线上民族舞蹈单元教学为案例,针对民族舞蹈传统线下教学的局限性,探讨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学的条件、方法、途径和存在的优劣势,为推进高校舞蹈美育工作和民族舞蹈课程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呼应结构,是指表达中一呼一应、相互联系的结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文学中,也体现在音乐中。中国历史上,文学形式和音乐形式的发展彼此联系,互相促进。汉乐府诗作为古代的歌词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来了解呼应结构在文学和音乐上的表达作用。汉乐府歌词中使用的呼应结构主要有引出式呼应、自问自答式呼应、记叙式呼应、排比式呼应、首尾呼应、倒叙式呼应、设问式呼应和复沓式呼应。汉乐府歌词的呼应结构为歌词的创作注入了勃勃生机。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顶层设计系统性不够、挖掘思政元素深度不够、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构建“地方党委、政府—高校—教师”三级课程思政实施体制机制、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提升专业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为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提供范式。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