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十分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探索意识,要动手操作就要用到教具、学具。能充分、巧妙地利用教具、学具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难为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具;学具;实验教学
如今,教具、学具常被很多老师所忽略,他们习惯用多媒体课件取而代之,当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是传统的教具、学具就派不上用场呢?是不是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土教具”就没有用武之地呢?我认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传统的教具、学具都应该继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一席之地,继续发挥它的光和热。尤其对于农村村小来说,“班班通”还未完全普及,多媒体教学就很不方便。因此教具、学具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得力助手。
一、运用教具、学具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教具、学具感到新鲜有趣。运用教具、学具教学、实验、探究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地从各方面去了解所要探究的问题,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这正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地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之间产生互动作用,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课前让学生制作长度不同的小棒,分别涂上色。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成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长度,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長短关系。操作结束,在学生丰富感性认识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然后质疑:不能搭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动手操作后并讨论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下就不能搭成三角形,最后通过教师总结以加深知识的印象。这样教学就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容易接受得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懂得实践才能出真知,为拓展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运用现有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具、学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自觉、主动有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运用教具、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还得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因为小学生的形体认识少,空间观念淡薄,也是老师教学中最伤脑筋的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多媒体教学虽能演示几何形体的特征,但仅停留在层面上,学生缺少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能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先直观感知,再通过看一看、拼一拼、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和方位观察、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学生空间意识的逐步形成。尤其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具和学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对于单纯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学生能够容易用公式计算。可一旦出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分割与拼合”等问题时,通过它们表面积的增加与减少,来求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对于这样的题,学生感到特别棘手,究竟增加或减少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头脑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空间意识,怎么办呢?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学具—— 一般长方体、特殊长方体与正方体,随时让他们“拆一拆、看一看、分一分、拼一拼”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和实验,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地参与学习,让图形的展开、分割与拼合在头脑中形成印象。然后,教师用教具演示,学生的空间意识也就易于形成和巩固。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教具、学具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探索并掌握我们现实生活空间,逐步形成理解空间和把握空间的能力。
三、运用教具、学具操作,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难为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复杂,条件隐藏题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遇到这样的难题,如果教师一味地硬灌,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难能真正消化,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教学,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自己悟出解题规律、方法和道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遇到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里面蓄水5.5升,现将一个苹果完全沉没水中后水深15厘米,求苹果的体积?”学生从题意上看,苹果是什么形体不清楚,要求出它的体积也就无从下手。看到学生束手无策的表情,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自己反复操作观察。接着,我也拿出已准备的教具进行多次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在观察中就会渐渐明白,现在15厘米水的体积实际就是5.5升水和苹果的体积,只要求出现在15厘米深水的体积再减去5.5升水的体积就求出苹果的体积了。这样,看似非常困难的问题在演示操作中化难为易,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自制简易学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操作,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儿童脑里的智力活动。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偏重"动脑",创造性地动手较少,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然而我们通过自制简易学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把这种思维能力物化,使动手动脑更加协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圆柱的表面积”时,课前让学生各自准备A4纸两张。课上让学生利用手上的A4纸做出尽量大的圆柱。这时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然后质疑: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大?为什么?这两个圆柱的侧面积又怎样求?学生通过自制圆柱的动手操作便明确: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因为都是同样大的A4纸,此时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教师紧接着进行演示,让学生彻底理解圆柱的侧面积。随后继续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师引导: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学生动手制作后争先恐后地回答: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我接着质疑: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哪一个的表面积大?为什么?此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思维活跃的学生迅速得出: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它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这里应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做成的圆柱的表面积大。随后又质疑: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就这样用现成的练习纸,以自制学具的形式做出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学生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知识的思维活动。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老师感到轻松,而学生还有点余兴未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简易学具,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趣,又对自己地制作充满成就感。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心灵手巧。
此外,在教具、学具地操作与制作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完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制作,让他们在动态的活动中自我去发现、理解和掌握;教师还要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把外在的动作与内在的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具、学具,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数学知识,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让教具、学具成为数学课堂的好助手。
关键词:教具;学具;实验教学
如今,教具、学具常被很多老师所忽略,他们习惯用多媒体课件取而代之,当然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是传统的教具、学具就派不上用场呢?是不是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土教具”就没有用武之地呢?我认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传统的教具、学具都应该继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一席之地,继续发挥它的光和热。尤其对于农村村小来说,“班班通”还未完全普及,多媒体教学就很不方便。因此教具、学具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得力助手。
一、运用教具、学具操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教具、学具感到新鲜有趣。运用教具、学具教学、实验、探究活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聚精会神地从各方面去了解所要探究的问题,想把它弄个水落石出。这正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地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之间产生互动作用,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课前让学生制作长度不同的小棒,分别涂上色。上课时,分小组让学生用这些小棒搭成三角形,并分为能搭成三角形和不能搭成三角形两大类,记录每次3根小棒的长度,同时思考能搭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長短关系。操作结束,在学生丰富感性认识基础上,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探讨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然后质疑:不能搭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动手操作后并讨论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下就不能搭成三角形,最后通过教师总结以加深知识的印象。这样教学就比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容易接受得多,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灵活地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懂得实践才能出真知,为拓展学生积极的智力活动打下了基础。
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来说,运用现有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具、学具,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学生更自觉、主动有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运用教具、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还得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因为小学生的形体认识少,空间观念淡薄,也是老师教学中最伤脑筋的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几何知识时,多媒体教学虽能演示几何形体的特征,但仅停留在层面上,学生缺少真正动手实践的机会,难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能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先直观感知,再通过看一看、拼一拼、摆一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和方位观察、分析、比较,有利于学生对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在头脑里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利于学生空间意识的逐步形成。尤其是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教具和学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对于单纯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学生能够容易用公式计算。可一旦出现“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展开、分割与拼合”等问题时,通过它们表面积的增加与减少,来求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对于这样的题,学生感到特别棘手,究竟增加或减少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头脑中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空间意识,怎么办呢?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学具—— 一般长方体、特殊长方体与正方体,随时让他们“拆一拆、看一看、分一分、拼一拼”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和实验,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地参与学习,让图形的展开、分割与拼合在头脑中形成印象。然后,教师用教具演示,学生的空间意识也就易于形成和巩固。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现实,从学生实际出发,运用教具、学具操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让学生认识、了解、探索并掌握我们现实生活空间,逐步形成理解空间和把握空间的能力。
三、运用教具、学具操作,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难为易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能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复杂,条件隐藏题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遇到这样的难题,如果教师一味地硬灌,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难能真正消化,谈不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教学,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自己悟出解题规律、方法和道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遇到这样一道题:“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里面蓄水5.5升,现将一个苹果完全沉没水中后水深15厘米,求苹果的体积?”学生从题意上看,苹果是什么形体不清楚,要求出它的体积也就无从下手。看到学生束手无策的表情,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自己反复操作观察。接着,我也拿出已准备的教具进行多次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在观察中就会渐渐明白,现在15厘米水的体积实际就是5.5升水和苹果的体积,只要求出现在15厘米深水的体积再减去5.5升水的体积就求出苹果的体积了。这样,看似非常困难的问题在演示操作中化难为易,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四、自制简易学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通过实践操作,使所学知识“内化”为儿童脑里的智力活动。而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偏重"动脑",创造性地动手较少,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然而我们通过自制简易学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把这种思维能力物化,使动手动脑更加协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圆柱的表面积”时,课前让学生各自准备A4纸两张。课上让学生利用手上的A4纸做出尽量大的圆柱。这时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的圆柱,另一种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的圆柱。然后质疑:这两个圆柱谁的侧面积大?为什么?这两个圆柱的侧面积又怎样求?学生通过自制圆柱的动手操作便明确: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因为都是同样大的A4纸,此时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底面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教师紧接着进行演示,让学生彻底理解圆柱的侧面积。随后继续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圆柱表面积。师引导:我们把做好的圆柱加上两个底面后,这时候圆柱的表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学生动手制作后争先恐后地回答: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我接着质疑:你们觉得这两个圆柱哪一个的表面积大?为什么?此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思维活跃的学生迅速得出:因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一样大,只要看它们的底面积谁大,那么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就大,这里应是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做成的圆柱的表面积大。随后又质疑:刚才我们是从直观的比较知道了谁的表面积大,如果要知道大多少,那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就这样用现成的练习纸,以自制学具的形式做出圆柱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比、评”中唤起学生对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知识的思维活动。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老师感到轻松,而学生还有点余兴未尽。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简易学具,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趣,又对自己地制作充满成就感。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究,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心灵手巧。
此外,在教具、学具地操作与制作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尺度,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完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和制作,让他们在动态的活动中自我去发现、理解和掌握;教师还要多留一些时间和空间给孩子们,让他们在自我实践中,把外在的动作与内在的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身边的教具、学具,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数学知识,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让教具、学具成为数学课堂的好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