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培养浅议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的应用能力正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成为关键。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该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1.利用生活素材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数学教学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规律,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等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既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数学教学应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才能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学习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断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目标,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理性思考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能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也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们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
数学建模,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效能。在确定数学建模的题目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经验,选取那些适合小学生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选题,在小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切入实际问题。应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设计开放性的、生活化的、真实的数学问题。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绘制,亲身体验了数学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全过程,对数学本身的精确、严密。
2.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取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应该向儿童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并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学生最为熟悉的学校生活亦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的资源库。
3.加强多学科整合体现数学的基础学科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与各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作为基本工具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我国的小学数学除了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外,很少给出与其它学科内容相关联的材料,很少涉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而且数学应用在小学其它学科中的渗透几乎是空白。我们应当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把小学数学教学仅仅局限于纯粹的数学范畴之内。在数学应用中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为学生展示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注重灵活创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学生会经常获取类似商品折价、银行利率变更等信息。动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诸如“这件商品现价多少元?”等生活中的问题。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意设计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需要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要培養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东西南北. 2012.3;
[2].刘长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应用;培养浅议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的应用能力正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成为关键。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学生只是根据几个必需的条件套用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却不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处理哪些信息和数据,更没有领悟到数学对于该问题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1.利用生活素材教学,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更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数学教学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规律,充分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2.收集应用事例,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与体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发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数字化的家电系列,宇航工程、临床医学、市场的调查与预测、气象学等无处不体现数学的应用。让学生搜集这些,既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勇气与信心,更可帮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数学教学应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问题数学化”。创设现实生活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当数学和儿童的生活现实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只有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才能激发儿童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激发儿童的思考和创造的源泉。
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是学生探索数学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问题,结合数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这对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尤为重要,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周围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帮助他们在形成知识、技能的同时,感受数学应用范围的广泛。
2.指导学生从数学内部寻找数学问题。数学内部充满着各种问题,虽然通过前人的多年努力,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学生学习作为再次创造的过程,仍有一个不断探究、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对问题正确加以理解,明确已知的条件和目标,合理的假设,寻求通向目标的可能途径,确定最优的解决方案。要使学生从中养成习惯,形成技能,并迁移到其他方面,使他们拥有问题解决的意识,提高思维水平。数学概念来源于实践,是对实际问题理性思考和高度抽象的结果,能准确地反映科学本质,具有普遍意义。也是这种概括和抽象的结果,使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之间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致使学生们虽学了很多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
数学建模,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效能。在确定数学建模的题目时,要考虑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经验,选取那些适合小学生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题目。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选题,在小学生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切入实际问题。应该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设计开放性的、生活化的、真实的数学问题。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测量,计算,绘制,亲身体验了数学问题从提出到解决的全过程,对数学本身的精确、严密。
2.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取数学问题。数学教学应该向儿童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并且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学生最为熟悉的学校生活亦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的资源库。
3.加强多学科整合体现数学的基础学科价值。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与各学科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作为基本工具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对其它学科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我国的小学数学除了大纲要求的内容以外,很少给出与其它学科内容相关联的材料,很少涉及与其它学科的联系,而且数学应用在小学其它学科中的渗透几乎是空白。我们应当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把小学数学教学仅仅局限于纯粹的数学范畴之内。在数学应用中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为学生展示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注重灵活创新,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学生会经常获取类似商品折价、银行利率变更等信息。动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诸如“这件商品现价多少元?”等生活中的问题。事实证明:只要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意设计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需要经历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要培養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丽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东西南北. 2012.3;
[2].刘长飞.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