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在全党集中进行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今年上半年就将结束,但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却需要常抓不懈。先进性教育活动结束后,如何促使党员永葆先进性,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公务员有年度考核,企业有员工满意度年度测评,其他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几乎都有年度考核、测评,这些年度考核、测评虽然也涉及政治思想等方面,但主要针对的是业务工作,还没有对党员的先进性进行年度测评的制度。因此,建立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制度,是建立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促使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好办法。
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能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举措提供客观具体的数据分析,是衡量党员先进性成效的“检测器”;能够让党员看到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是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冲锋号”;能够让群众看到党员克服缺点、提高素质、服务人民的坚定决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能够为党员民主评议拓展新思路,提供新办法,增强有效性,为坚持从严治党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开辟民主评议党员的“新路径”。
建立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制度,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明确测评主体
党员先进性测评工作应由上级组织部门牵头组织,由单位党组织领导?熏基层党支部具体组织实施。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无论是城市党员还是农村党员,无论是在职党员还是离退休党员,包括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等等,都要接受先进性测评。参加测评的人员由所在支部的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参评人员中,既要有在职党员,又要有离退休党员;既要有党员同志,又要有非党人士。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党员先进性如何,群众是裁判员。因此,在对党员进行先进性年度测评时,一定要坚持开门测评的方针,吸引群众代表参加。要注意根据被测评党员的不同岗位职责特点,尽量选择与其工作联系较多、了解较深的人员参与测评,做到参评人员多行业、多层次,力求客观准确、真实有效。
运用科学方法
对党员先进性进行年度测评,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目前虽然没有成熟的经验,但可以总结、借鉴干部民主测评、行风评议?熏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探索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等经验,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党内普查、党外抽查等方式进行测评。如在党内可采用会议、投票、问卷、通过悬挂意见箱征求意见等方法进行测评;在党外可采取问卷、座谈、信函、电话和网络等方法进行测评。测评中要注意创造条件,让参评者相互间、参评者与被评者相互间不受任何影响,真正实现背靠背测评。要认真做好测评前的思想和纪律教育,严格监督管理测评现场,杜绝相互间的意见渗透和左右他人意见的现象。
设计评价指标
在编制先进性指标时一定要以党章和新时期党员先进性要求为总体框架,然后逐层分解,达到系统化、具体化的目的,把构成这些标准或影响这些标准的因素逐一排列起来,成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可测可比的若干项指标,构成多级测评指标体系。在设计测评指标时要体现三个要求:一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有党员的行为指标,也要有思想指标;既要测评已经表现出来的先进性情况,也要测评潜在的先进性情况;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二是体现时代特征要求。由于党员先进性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不尽相同,所以它的测评指标设计也就随着党员先进性要求变化而变化。三是要体现行业类型要求。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所处的身份不同,肩负的任务不同,应有不同的先进性要求,所以在设计先进性测评指标时,要因行业、类型制宜,体现指标的针对性。
确定等级标准
党员先进性测评的本质是一个定量分析的过程,需要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等级标准。宜量化的尽量量化,并赋予相应“分值”,如5分制、10分制、100分制等;不宜量化的,可采用定性描述标准。对所有等级标准,一般不宜统一采取类似合格、不合格,满意、不满意,是、否等固定等级和形式,而是可多可少,因测评指标内容而定。如在测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指标时,可设计成这样四级标准:在任何时候都能主动作出表率,有的时候在某个方面作出表率,在形势要求下被动作出表率,任何时候都不作表率等。
用好测评结果
利用测评结果是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的价值所在,也是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的有效方法。要形成党员先进性测评报告,公示党员先进性测评结果。对“先进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任用;对“比较先进”的,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回炉淬火;对“不先进”的党员,本年度内不能评先评优,并由上级领导代表党组织进行谈话,或者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把脉会诊”,查找症结,要求党员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还可以重新进行测评,如果其表现仍然达不到党组织和群众的要求,或者连续数年在测评时都不先进的党员,可以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组织处理。
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能够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具体举措提供客观具体的数据分析,是衡量党员先进性成效的“检测器”;能够让党员看到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是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冲锋号”;能够让群众看到党员克服缺点、提高素质、服务人民的坚定决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能够为党员民主评议拓展新思路,提供新办法,增强有效性,为坚持从严治党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开辟民主评议党员的“新路径”。
建立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制度,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明确测评主体
党员先进性测评工作应由上级组织部门牵头组织,由单位党组织领导?熏基层党支部具体组织实施。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无论是城市党员还是农村党员,无论是在职党员还是离退休党员,包括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等等,都要接受先进性测评。参加测评的人员由所在支部的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参评人员中,既要有在职党员,又要有离退休党员;既要有党员同志,又要有非党人士。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党员先进性如何,群众是裁判员。因此,在对党员进行先进性年度测评时,一定要坚持开门测评的方针,吸引群众代表参加。要注意根据被测评党员的不同岗位职责特点,尽量选择与其工作联系较多、了解较深的人员参与测评,做到参评人员多行业、多层次,力求客观准确、真实有效。
运用科学方法
对党员先进性进行年度测评,是一项系统工程,一定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目前虽然没有成熟的经验,但可以总结、借鉴干部民主测评、行风评议?熏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探索的群众满意度测评等经验,以党支部为单位,采取党内普查、党外抽查等方式进行测评。如在党内可采用会议、投票、问卷、通过悬挂意见箱征求意见等方法进行测评;在党外可采取问卷、座谈、信函、电话和网络等方法进行测评。测评中要注意创造条件,让参评者相互间、参评者与被评者相互间不受任何影响,真正实现背靠背测评。要认真做好测评前的思想和纪律教育,严格监督管理测评现场,杜绝相互间的意见渗透和左右他人意见的现象。
设计评价指标
在编制先进性指标时一定要以党章和新时期党员先进性要求为总体框架,然后逐层分解,达到系统化、具体化的目的,把构成这些标准或影响这些标准的因素逐一排列起来,成为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可测可比的若干项指标,构成多级测评指标体系。在设计测评指标时要体现三个要求:一是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有党员的行为指标,也要有思想指标;既要测评已经表现出来的先进性情况,也要测评潜在的先进性情况;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未来。二是体现时代特征要求。由于党员先进性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不尽相同,所以它的测评指标设计也就随着党员先进性要求变化而变化。三是要体现行业类型要求。党员分布在各行各业,所处的身份不同,肩负的任务不同,应有不同的先进性要求,所以在设计先进性测评指标时,要因行业、类型制宜,体现指标的针对性。
确定等级标准
党员先进性测评的本质是一个定量分析的过程,需要对测评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等级标准。宜量化的尽量量化,并赋予相应“分值”,如5分制、10分制、100分制等;不宜量化的,可采用定性描述标准。对所有等级标准,一般不宜统一采取类似合格、不合格,满意、不满意,是、否等固定等级和形式,而是可多可少,因测评指标内容而定。如在测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指标时,可设计成这样四级标准:在任何时候都能主动作出表率,有的时候在某个方面作出表率,在形势要求下被动作出表率,任何时候都不作表率等。
用好测评结果
利用测评结果是党员先进性年度测评的价值所在,也是激发党员、群众参与热情的有效方法。要形成党员先进性测评报告,公示党员先进性测评结果。对“先进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任用;对“比较先进”的,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回炉淬火;对“不先进”的党员,本年度内不能评先评优,并由上级领导代表党组织进行谈话,或者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把脉会诊”,查找症结,要求党员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还可以重新进行测评,如果其表现仍然达不到党组织和群众的要求,或者连续数年在测评时都不先进的党员,可以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对其进行组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