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也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人民群众对健康品质生活的要求,也使得大家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中医药的“治未病”功能也在此过程中表现地更加突出,可以说,中医药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云南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产业是云南地区特色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云南发展的大局。为更好的推动云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云南中医药教育事业也需要适时做出调整,助力云南中医药产业发展。
【关键词】新境遇 中医药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37-02
一、云南中医药教育的内涵
(一)何为“云南中医药”
中医是我国独特的医学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书》中就已经有“中医”一词的记载,传统上“国医”、“汉医”等词汇也都是指“中医”。现代意义上的“中医”一词出现于近代,主要是为了与西医相区别,直到1936年,随着《中医条例》的颁布,中医一词才被法律所确定。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流传着大量与中医药学相关的历史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最经典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大量经典医药学著作等文献留存下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黄帝内经》是最早成系统的经典中医药著作之一,有学者认为它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历史上曾有观点认为,中医是汉族的产物。但是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的传统医药学由中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组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当中医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之后,迅速出现中医药学和民族医药学的良性互动,在现实中,云南的中医药学和民族医药学的联系也十分紧密,中医药学为民族医药学提供可对比的参照系统,民族医药学也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 “云南中医药”一词的含义正在日渐扩张,包含云南中医药、云南民族医药和云南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的大概念,具有显著的传统性、民族性和地区性的特点。
二、云南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也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指出要突出中醫药的特色与优势,为丰富祖国医学宝库、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和法规依次出台。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历史上首个中医药白皮书;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获得通过,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2016年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6年9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发布。
国家法律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对推动云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机遇,但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老龄化社会
按照联合国7%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云南也不能幸免。普遍认为,老龄化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是,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老龄化社会会带来服务业需求的增加,也会推动医疗费用的增长,这是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条件。并且老龄人口在情感上会更加信任中医药,因此给中医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会给云南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扩大中医药教育规模,无法大量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那就无法有效地保障老龄人群的健康安全。因此,老齡化社会一方面为云南中医药教育带来了机遇,也给云南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命题早在清末就已经提出,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也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普遍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现代科学化”。传统师承为主的中医教育模式,在现代依然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一方面,中医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医药现代研究,即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在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身上。另一方面,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也要探索“互联网+”之路。这些都给云南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中医药国际化
现代国与国之间不只是经济的比拼,更是文化的较量。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也需要面对国际竞争而不断国际化。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有着较长的边境线,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同东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通道,云南省中医药的国际化更显必要和重要。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推行,沿路各国的交流愈发紧密,云南中医药的国际化具有抵抗外来文化入侵,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等功能。与之相关的云南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中医药国际化一方面是中医药的输出和各国对中医药的承认,另一方面是各国对中医药立法的不断加强。中医国际化必然要求中医药加强标准化建设,更多的交流也必然带来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在知识产权日益重要的今天,中医药国际化还要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有效维护中医的合法权益。中医药已经输出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则根据各国历史、现实等国情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模式。
三、云南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扩大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学办学规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必要扩大云南中医药教育的办学规模。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开设中医药专业的地州,要尽量创造条件开设相应的中医药专业。若实在没有条件,则可以寻找当地有条件的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民族医药科室。也可以建立相关教育平台,选取各民族医药传承人进行授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应需求。
(二)创新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
就中医药学科而言,目前整体面临资源不足的情况,各中医药院校更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云南的中医药教育水平。因此,应该创新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设立地州中医药教师定期交流培训机制,以云南中医学院为平台,加强对地州中医药教师的培训。另外还可以建立名校名师客座教授制度。云南省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名校名师前往基层地州院校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指导,以有效的促进云南省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
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制度,与省内高校签订订单式学生培养方案,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学子的入学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这种双赢的举措,十分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医疗资源状况的改善。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費医学生班,就是国家层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行动。目前,云南中医学院与昭通、大理等地州政府已经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类似的经验可以值得推广。
(四)增强对世居民族医药的研究
民族医药是云南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最有特色的中医药资源。目前尚未进入教学研究序列的各民族医药,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教育的重要增长点。加强对这些民族医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中医药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各民族医药传承的特点,为创新云南中医药教育模式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五)积极开拓中医药教育新领域
在新的时代,不积极融入时代浪潮,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云南中医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思维层面,更应该抓住互联网+、大数据、老龄化社会等时代特征,积极开拓出符合时代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樊波,梁峻,袁国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药立法研究[J],中医学报,2011 (05):637-639。
[2]郑进:试论云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之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05):1-4。
[3]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N],《中国青年报》,2015年12月23日01版。
[4]党培: 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浅析[J], 改革与开放,2010(24):144-145。
[5]武康平,倪宣明,殷俊茹:浅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12):103-108。
[6]宋全成,崔瑞宁: 人口高速老龄化的理论应对——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3 (04):36-41。
[7]余央央:老龄化对中国医疗费用的影响——城乡差异的视角[J], 世界经济文汇,2011(05):64-79。
[8]江景涛:中医现代化路径之辨[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 (05):104-108。
[9]嚴灿,王剑,高敏:“中医现代化”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07):9-12。
[10]贝润浦,姜春华:捍卫中医和对中医国际化的思考[J], 中医药文化,2009 (03):17-20。
作者简介:
苗丽(1984.10-),女,法学博士,云南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张根生(1971.09-),男,法学博士,云南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文化。
【关键词】新境遇 中医药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37-02
一、云南中医药教育的内涵
(一)何为“云南中医药”
中医是我国独特的医学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汉书》中就已经有“中医”一词的记载,传统上“国医”、“汉医”等词汇也都是指“中医”。现代意义上的“中医”一词出现于近代,主要是为了与西医相区别,直到1936年,随着《中医条例》的颁布,中医一词才被法律所确定。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流传着大量与中医药学相关的历史传说,“神农尝百草”就是最经典的一个例子。除此之外,大量经典医药学著作等文献留存下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黄帝内经》是最早成系统的经典中医药著作之一,有学者认为它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
历史上曾有观点认为,中医是汉族的产物。但是现在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的传统医药学由中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组成,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当中医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之后,迅速出现中医药学和民族医药学的良性互动,在现实中,云南的中医药学和民族医药学的联系也十分紧密,中医药学为民族医药学提供可对比的参照系统,民族医药学也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 “云南中医药”一词的含义正在日渐扩张,包含云南中医药、云南民族医药和云南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的大概念,具有显著的传统性、民族性和地区性的特点。
二、云南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也成为国家对外宣传的一个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李克强总理在批示中指出要突出中醫药的特色与优势,为丰富祖国医学宝库、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和法规依次出台。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 2016年12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这是历史上首个中医药白皮书;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获得通过,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云南省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2016年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6年9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实施意见》发布。
国家法律和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对推动云南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机遇,但是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老龄化社会
按照联合国7%的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云南也不能幸免。普遍认为,老龄化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但是,积极老龄化理论认为老龄化社会会带来服务业需求的增加,也会推动医疗费用的增长,这是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条件。并且老龄人口在情感上会更加信任中医药,因此给中医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医药人才需求的大幅增加会给云南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但是如果不能有效扩大中医药教育规模,无法大量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那就无法有效地保障老龄人群的健康安全。因此,老齡化社会一方面为云南中医药教育带来了机遇,也给云南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的命题早在清末就已经提出,中医现代化的要求也早在20世纪末就已经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普遍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中医现代科学化”。传统师承为主的中医教育模式,在现代依然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价值。一方面,中医现代化必然要求中医药现代研究,即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在各高校、科研院所的身上。另一方面,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中医药教育现代化也要探索“互联网+”之路。这些都给云南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中医药国际化
现代国与国之间不只是经济的比拼,更是文化的较量。作为传统文化优秀组成部分的中医药文化,也需要面对国际竞争而不断国际化。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有着较长的边境线,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同东南亚国家交往的重要通道,云南省中医药的国际化更显必要和重要。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和推行,沿路各国的交流愈发紧密,云南中医药的国际化具有抵抗外来文化入侵,传播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等功能。与之相关的云南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中医药国际化一方面是中医药的输出和各国对中医药的承认,另一方面是各国对中医药立法的不断加强。中医国际化必然要求中医药加强标准化建设,更多的交流也必然带来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在知识产权日益重要的今天,中医药国际化还要加强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有效维护中医的合法权益。中医药已经输出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则根据各国历史、现实等国情的不同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模式。
三、云南中医药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扩大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学办学规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必要扩大云南中医药教育的办学规模。尤其是,现在还没有开设中医药专业的地州,要尽量创造条件开设相应的中医药专业。若实在没有条件,则可以寻找当地有条件的医院等医疗机构,建立相应的民族医药科室。也可以建立相关教育平台,选取各民族医药传承人进行授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应需求。
(二)创新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
就中医药学科而言,目前整体面临资源不足的情况,各中医药院校更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云南的中医药教育水平。因此,应该创新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设立地州中医药教师定期交流培训机制,以云南中医学院为平台,加强对地州中医药教师的培训。另外还可以建立名校名师客座教授制度。云南省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名校名师前往基层地州院校进行一段时间的交流指导,以有效的促进云南省中医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
地方政府可以参照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制度,与省内高校签订订单式学生培养方案,一方面可以解决贫困学子的入学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这种双赢的举措,十分有利于边疆民族地区医疗资源状况的改善。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費医学生班,就是国家层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行动。目前,云南中医学院与昭通、大理等地州政府已经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类似的经验可以值得推广。
(四)增强对世居民族医药的研究
民族医药是云南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最有特色的中医药资源。目前尚未进入教学研究序列的各民族医药,是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教育的重要增长点。加强对这些民族医药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中医药研究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各民族医药传承的特点,为创新云南中医药教育模式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五)积极开拓中医药教育新领域
在新的时代,不积极融入时代浪潮,就很容易被时代淘汰。云南中医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思维层面,更应该抓住互联网+、大数据、老龄化社会等时代特征,积极开拓出符合时代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新领域。
参考文献:
[1]樊波,梁峻,袁国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药立法研究[J],中医学报,2011 (05):637-639。
[2]郑进:试论云南中医药与民族医药之关系[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05):1-4。
[3]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N],《中国青年报》,2015年12月23日01版。
[4]党培: 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浅析[J], 改革与开放,2010(24):144-145。
[5]武康平,倪宣明,殷俊茹:浅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 (12):103-108。
[6]宋全成,崔瑞宁: 人口高速老龄化的理论应对——从健康老龄化到积极老龄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3 (04):36-41。
[7]余央央:老龄化对中国医疗费用的影响——城乡差异的视角[J], 世界经济文汇,2011(05):64-79。
[8]江景涛:中医现代化路径之辨[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5 (05):104-108。
[9]嚴灿,王剑,高敏:“中医现代化”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07):9-12。
[10]贝润浦,姜春华:捍卫中医和对中医国际化的思考[J], 中医药文化,2009 (03):17-20。
作者简介:
苗丽(1984.10-),女,法学博士,云南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张根生(1971.09-),男,法学博士,云南中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