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际的城市园林建设中,由于建筑工艺相对较为复杂且与城市的融合程度较差,园林的功能与城市分割较为严重,甚至成为城市发展的累赘,所以就需要在建设初期为城市留够足够的园林建设面积,并为此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储备,以便于促进园林与城市的价值融合。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措施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落实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开展园林工程施工活动时,首要的一步就是完成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考虑到园林工程的施工对象主要为植物,各类植物本身在生长习性上就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光照条件、地形特点、土壤环境等,合理选择园林绿化中需要用到的植物品种,从而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比如,杭州地区某园林工程施工时,为了确保植物生长性能良好,通过对比分析之后,选择了树形相对高大的植物来开展成活率试验,在运输过程中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液,从而保证植物能得到生长所需的足够水分,将通过成活率实验的植物投入到园林施工中,并提前剔除其中有病虫害的苗木,这一做法对园林施工综合效益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整地和挖坑技术
整地是园林施工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整地深度应在40cm左右,要全面清除40cm范围内的大小石子,同时还要注重土壤标高的控制,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确定土壤最终的标高,沿着花槽或路面的土壤标高应当低于花槽与路面高度约5cm,若土壤较少,可适当填充一些土壤,所有土块必须翻整达到基本的平整度要求,坡度则应当满足排水灌溉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应结合施工现场的面积大小来确定坡度。
1.3 选苗和取苗
在选择移栽苗木时,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优先选择长势较好、外部形态美观、不存在病虫害的苗木。与此同时,还要结合设计要求确定苗木的规格大小。如果是种苗,则应树形端正,树冠繁茂浓密,不能出现过大的偏斜或者畸形。在花卉的选择上,应当确保花叶茂盛、花朵多而密的品種。另外,草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应优先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待确定好园林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的苗木后,应根据苗木的根茎形态和大小,用草绳对其进行打包,打包完成后的苗木还要开展修剪枝条等工作,从而确保其观赏价值的充分发挥,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1.4 移栽技术
在移栽苗木前,应剪掉病虫为害或发育不良、遭到外部损害的枝条,在正式移栽过程中,必须保证苗木与地面之间保持垂直,并尽可能将其最佳的观赏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对于大型乔木移栽,一般应分2次进行埋土,第1次可通过木杠进行夯实,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树枝、树皮的保护,尽可能避免其出现损伤。对于铺地植物、灌木等,则应当严格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确定好植株之间的距离,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
2 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与难点处理
2.1 设计图纸的施工优化处理
园林的设计图纸直接决定了园林的最终表达效果,所以应该给予广泛的重视。首先在图纸设计人员选择上,应抛弃传统的单人负责观念,尝试组建相应的跨专业讨论组来对园林的整个区域进行有效规划。另外在图纸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园区的地下、地面以及地上三个空间的资源配比,从而将单位土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当图纸设计完成后,应留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审核,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一般的建筑图纸都是平面图,十分不利于建筑施工队对整体建筑形态的把握,尤其是在现代的园林建设当中,其复杂多变的结构功能性设计也会给实际的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设计人员除了要准备相关的ACD工程图以外,还需要利用BIM技术来对建筑的整体构造进行立体化建模,从而帮助建筑工人理解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保证图纸的实现度。另一方面,图纸的设计可以模块化,以便于将园区内的不同领域进行区分。由于园区内可能会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构造,而模块化的园区设计,能更加灵活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排。
2.2 土方处理
由于园林设计通常会涉及地下空间的建设,所以在建设初期就应该考虑土方的处理,最好留够一定的地下管理空间来进行日后园林基础设施的安装。不过园区的地基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地基处理,需要针对具体的模块来进行特定的地基处理。比如在植物根系模块的物质交换当中,地面需要设计镂空型建筑来分摊地面的局部压力,而地下结构则需要针对具体受力范围来进行不规则的地基结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园林设计通常包含植物,所以需要对土方中的泥土进行保护处理,以免受到污染,影响植物的物质交换效率。如果区域条件允许,还可以对土方中的泥土进行收集,并采用超声波的方式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剔除。剔除完成之后,就可以在土壤当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营养素来补充其肥力,以便于园区中林木的初期生长。但在园区内部的生物循环当中,应减少肥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整体环境的肥料依赖性。如果只是将园区作为一个“盆景”结构来进行管理,那么其对环境的改善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了保障园区循环系统能与城市环境系统接轨,最好还是降低肥料的使用率。
土壤肥力补充结束以后,还要将泥土进行碎化处理,并将其运到专门的仓库进行保管。在土壤保管之前,应事先对土壤中的种子虫卵进行灭活处理,以便于泥土的保存。另外,仓库的温度与湿度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泥土过早出现湿化、结块等理化性质变化,给后续土方的填充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园林建设当中通常会用到较多的土壤,所以,园区内部需要常备一个泥土管理仓库来对园区中的泥土进行处理。另外一些植物对土壤的酸碱性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避免土壤被污染,其酸化反应也可以在仓库当中进行。
2.3土壤养护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依赖性非常大,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都会关系到植物的生长情况,基于这种紧密联系性,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对土壤养护技术的应用,通过各种养护技术与方式,来实现土壤的改良。通常,土壤养护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为了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在日常的养护中,需结合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区域气候特征等,制定有效的灌溉计划,对于一些干旱地区,要加大浇水次数。虽然浇水灌溉是保持植物生长的有效方式,但是,灌溉周期、灌溉量等都需要科学规范,且要对浇水灌溉时间加以严格把控,否则,灌溉不当同样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2)植物移栽作业结束以后,需要立即开展第一次的浇水灌溉,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得植物根系可以与土壤更好接触。(3)加强施肥管理,施肥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保持土壤中的养分,维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施肥计划制定时,需结合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保障肥料类型、施肥量的科学性。
3结语
如果想要建设优质园林,就需要城市的各个方面为此做好准备,要综合考虑技术方案、人文因素、施工工艺、建设规模等,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上,把握好工程建设的每一环,并做好相关工作的对接,最终实现心脏园林这一创新概念。
参考文献
[1]田野.市政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要点阐述[J].现代园艺,2018(19):190-191.
[2]李纯良.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8(17):200-201.
[3]阎爽.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探析[J].居舍,2018(21):132-133.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措施
1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1落实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开展园林工程施工活动时,首要的一步就是完成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考虑到园林工程的施工对象主要为植物,各类植物本身在生长习性上就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光照条件、地形特点、土壤环境等,合理选择园林绿化中需要用到的植物品种,从而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比如,杭州地区某园林工程施工时,为了确保植物生长性能良好,通过对比分析之后,选择了树形相对高大的植物来开展成活率试验,在运输过程中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液,从而保证植物能得到生长所需的足够水分,将通过成活率实验的植物投入到园林施工中,并提前剔除其中有病虫害的苗木,这一做法对园林施工综合效益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整地和挖坑技术
整地是园林施工中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整地深度应在40cm左右,要全面清除40cm范围内的大小石子,同时还要注重土壤标高的控制,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确定土壤最终的标高,沿着花槽或路面的土壤标高应当低于花槽与路面高度约5cm,若土壤较少,可适当填充一些土壤,所有土块必须翻整达到基本的平整度要求,坡度则应当满足排水灌溉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应结合施工现场的面积大小来确定坡度。
1.3 选苗和取苗
在选择移栽苗木时,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优先选择长势较好、外部形态美观、不存在病虫害的苗木。与此同时,还要结合设计要求确定苗木的规格大小。如果是种苗,则应树形端正,树冠繁茂浓密,不能出现过大的偏斜或者畸形。在花卉的选择上,应当确保花叶茂盛、花朵多而密的品種。另外,草种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应优先选择适应性较强的优良品种。待确定好园林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的苗木后,应根据苗木的根茎形态和大小,用草绳对其进行打包,打包完成后的苗木还要开展修剪枝条等工作,从而确保其观赏价值的充分发挥,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1.4 移栽技术
在移栽苗木前,应剪掉病虫为害或发育不良、遭到外部损害的枝条,在正式移栽过程中,必须保证苗木与地面之间保持垂直,并尽可能将其最佳的观赏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对于大型乔木移栽,一般应分2次进行埋土,第1次可通过木杠进行夯实,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对树枝、树皮的保护,尽可能避免其出现损伤。对于铺地植物、灌木等,则应当严格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确定好植株之间的距离,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
2 加强园林施工技术的措施与难点处理
2.1 设计图纸的施工优化处理
园林的设计图纸直接决定了园林的最终表达效果,所以应该给予广泛的重视。首先在图纸设计人员选择上,应抛弃传统的单人负责观念,尝试组建相应的跨专业讨论组来对园林的整个区域进行有效规划。另外在图纸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园区的地下、地面以及地上三个空间的资源配比,从而将单位土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当图纸设计完成后,应留够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审核,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一般的建筑图纸都是平面图,十分不利于建筑施工队对整体建筑形态的把握,尤其是在现代的园林建设当中,其复杂多变的结构功能性设计也会给实际的建筑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设计人员除了要准备相关的ACD工程图以外,还需要利用BIM技术来对建筑的整体构造进行立体化建模,从而帮助建筑工人理解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保证图纸的实现度。另一方面,图纸的设计可以模块化,以便于将园区内的不同领域进行区分。由于园区内可能会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构造,而模块化的园区设计,能更加灵活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安排。
2.2 土方处理
由于园林设计通常会涉及地下空间的建设,所以在建设初期就应该考虑土方的处理,最好留够一定的地下管理空间来进行日后园林基础设施的安装。不过园区的地基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地基处理,需要针对具体的模块来进行特定的地基处理。比如在植物根系模块的物质交换当中,地面需要设计镂空型建筑来分摊地面的局部压力,而地下结构则需要针对具体受力范围来进行不规则的地基结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园林设计通常包含植物,所以需要对土方中的泥土进行保护处理,以免受到污染,影响植物的物质交换效率。如果区域条件允许,还可以对土方中的泥土进行收集,并采用超声波的方式来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剔除。剔除完成之后,就可以在土壤当中加入一定程度的营养素来补充其肥力,以便于园区中林木的初期生长。但在园区内部的生物循环当中,应减少肥料的使用,从而降低整体环境的肥料依赖性。如果只是将园区作为一个“盆景”结构来进行管理,那么其对环境的改善能力也将会大打折扣。所以,为了保障园区循环系统能与城市环境系统接轨,最好还是降低肥料的使用率。
土壤肥力补充结束以后,还要将泥土进行碎化处理,并将其运到专门的仓库进行保管。在土壤保管之前,应事先对土壤中的种子虫卵进行灭活处理,以便于泥土的保存。另外,仓库的温度与湿度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免泥土过早出现湿化、结块等理化性质变化,给后续土方的填充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园林建设当中通常会用到较多的土壤,所以,园区内部需要常备一个泥土管理仓库来对园区中的泥土进行处理。另外一些植物对土壤的酸碱性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避免土壤被污染,其酸化反应也可以在仓库当中进行。
2.3土壤养护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对于土壤的依赖性非常大,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都会关系到植物的生长情况,基于这种紧密联系性,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对土壤养护技术的应用,通过各种养护技术与方式,来实现土壤的改良。通常,土壤养护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为了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在日常的养护中,需结合植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区域气候特征等,制定有效的灌溉计划,对于一些干旱地区,要加大浇水次数。虽然浇水灌溉是保持植物生长的有效方式,但是,灌溉周期、灌溉量等都需要科学规范,且要对浇水灌溉时间加以严格把控,否则,灌溉不当同样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2)植物移栽作业结束以后,需要立即开展第一次的浇水灌溉,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使得植物根系可以与土壤更好接触。(3)加强施肥管理,施肥工作的开展是为了保持土壤中的养分,维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施肥计划制定时,需结合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保障肥料类型、施肥量的科学性。
3结语
如果想要建设优质园林,就需要城市的各个方面为此做好准备,要综合考虑技术方案、人文因素、施工工艺、建设规模等,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上,把握好工程建设的每一环,并做好相关工作的对接,最终实现心脏园林这一创新概念。
参考文献
[1]田野.市政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要点阐述[J].现代园艺,2018(19):190-191.
[2]李纯良.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分析[J].现代园艺,2018(17):200-201.
[3]阎爽.园林施工技术难点与管理对策探析[J].居舍,2018(2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