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志愿服务承载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蕴含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不仅适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载体的时代要求,而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能使教育主客体发生双向互动。高校要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0-009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价值观内化、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志愿服务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志愿服务的科学内涵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行善和基督教堂、修道院分发救助物资等慈善服务。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欧美国家先后通过了许多有关福利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志愿服务于是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到二战后,欧美国家的志愿服务逐渐步入规范,并扩大成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由此不断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我国志愿服务是通过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慈善思想和当代“雷锋精神”,以及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志愿服务是个人或组织自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技能等,并自觉在不追求任何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等提供的服务总和。
(二)志愿服务的主要特性
大学生作为拥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群体,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因此,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有以下特性。
1.参与的自愿性。自愿性是指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志愿服务,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支配和干预。自愿性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基于自身思想素质、精神需要和责任意识进行的自主选择。志愿服务尊重参与者的意愿,它使参与者具有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完全尊重参与者的决定,而并非任何外界强迫、命令和要求迫使其为之。自愿性为参与者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正是因为志愿服务的自愿性,才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并逐渐形成人们的自觉行为[2]。
2.服务的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性,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是以交换服务或商品来获取利益,而是非营利性的和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体现的是大学生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维护公共利益。公益性强调的是“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具有鲜明的利他性。除利他性外,公益性也包含利己性,即个体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亦有“人人为我”的社会期望[3]。大学生志愿服务以造福他人和社会为目的,具有扶贫助弱、协调矛盾等社会功能。志愿服务作为利他的公益服务,体现了大学生无偿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3.活动的教育性。活动的教育性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实现了大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识它,应当是思想的语言通过他们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4]志愿服务就是其中一种可以用来标识的“东西”。它作为学生参与实践的一种形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让大学生能有机会了解和深入社会,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认知不同的社会现象,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4.组织的规范性。组织的规范性是指不管是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都并非临时性的集会,而是有相应的组织框架来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都是由高校各级团委组织主管,并在各级团委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一般都是依托高校组建而成,受高校主管部门的管理,由团委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与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和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
5.主客体的互转性。主客体的互转性是指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使教育主客体发生互转。大学生志愿服务能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促使教育的主客体发生转换。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服务对象及身边的人群。由此而言,大学生志愿者所扮演的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教育的客体。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锻炼和提高的良好平台,让大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了良好教育,成为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即教育客体。
二、志愿服务适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时代需要
(一)载体创新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载体。而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予以优化和创新,这是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以及传统载体存在的不足都需要不断创新载体。
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要求创新载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体制市场化、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都出现了新情况与新变化。这些都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和予以积极回应,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和方法,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载体创新可以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不足。传统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主要包括谈话、开会、理论教育等。传统载体形式稳定、内容明确、教育者主导性强。但是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传统载体暴露出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发挥,单一使用传统载体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大学生传统载体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实践性和时代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和理论基石。传统载体是通过理论灌输和说教为主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输给受教育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理论的抽象性加大了受教育者理解接受的难度。教育者只有把接收到的教育信息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接受理论知识,并“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时代在发展,教育对象发生了新变化。教育对象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增强、差异性明显等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需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范围,创设更多富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载体。
(二)志愿服务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载体
志愿服务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而实践教育是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和体验式结合的教育。实践教育是理论教育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志愿服务作为高校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只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引起大学生的心灵共鸣并使之在实践中强烈地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正确,促进内化和外化互动机制的形成,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志愿服务具有实践性,强调实践过程的育德功能,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道德规范的认知和具体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对道德价值的一种情感体验,以奉献精神的养成和高尚道德的形成为目标。志愿者在自我体验中塑造思想、提升素质、健全人格、实现价值、升华灵魂。大学生积极投身和参与志愿服务,能亲身接触、感知和体验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志愿服务过程既丰富和发展了大学生各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经历,是一种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志愿服务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机统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志愿服务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将教育者灌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动机,还要大学生把个体意识和动机“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也就是要达到知行统一。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它能帮助实现教育者有效灌输与大学生的有效接受,完成教育内容的内化。大学生思想品德在由“意識”向“行为习惯”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由“感知”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行为。大力提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志愿服务倡导“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以“自愿”“无偿”为基础,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让大学生由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将制约转化为自觉行动,使理论付诸实践,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
志愿服务促进了教育与自我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整合。其一,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外因是转化的条件,内因是转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外因的推动,但主要因素还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只有加强自我教育,才能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客观上要求教育者从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来开展自我教育。志愿服务的自愿性特点等表明,志愿服务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地位。这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志愿者获得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机会,实现了志愿者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二,社会教育是指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及一切在社会活动中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教育结果和影响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教育者利用学校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一种活动。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高校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共青团引领青年、服务青年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会掌握在社会生存的手段和技能,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志愿服务促使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切实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普及力度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媒技术,加大志愿服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同时,高校还要充分凭借网络、媒体优势,利用互联网、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平台和学术报告、宣传册、传单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和大学生了解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接受志愿服务,从而产生投身志愿服务的强烈愿望。高校可通过举办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识竞赛、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形式,以知识竞赛和问答的形式帮助大学生自觉学习并了解志愿服务基本知识。高校也可举办讲座,聘请资深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志愿服务知识;还可以通过邀请全国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给大学生讲解自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用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亲身经历进行现身说法,加深大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影响并带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 (二)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
为了适应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高校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社会需求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必须创新观念,突出特色。创新观念是调动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顶层设计、自主创造等,不断以新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突出特色就是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打造品牌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
(三)深入开展网络志愿服务
网络志愿服务作为一条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新途径,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志愿服务新生代。西方国家的网络志愿服务兴起比较早,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1999年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网络志愿服务组织。其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心理咨询、公共管理、写作交流等方面。我国目前网络志愿服务还处在萌芽阶段,采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网络志愿服务日益成为大学生网民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公益理念,实现了虚拟网络与志愿服务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广泛招募大学生网络志愿者,大力开展网络志愿服务。
(四)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保持持久生命力,长久地开展下去,必须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在全社会形成社会关心、政府重视、企业支持的浓郁氛围。制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它一方面构成了人类行为的习惯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作为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范制约功能、整合功能、导向功能等。高校要从坚持制度创新、提高制度化水平;加强制度宣传、普及制度知识;加强制度教育、增强制度观念;强化监督检查、抓好制度落实等方面入手,整体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建设。高校通过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并通过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断提高志愿者执行志愿服务制度的自觉性,形成国家扶持、社会支持、高校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袁鑫鑫.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曹刚,任重远.为己与利他的中道——志愿精神的伦理解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71.
(责任编辑:张 珺)
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青年基金(社科类)项目“大學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高校志愿服务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兰英,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等研究。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0-009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的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价值观内化、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志愿服务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志愿服务作为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志愿服务的科学内涵
(一)志愿服务的概念
志愿服务最早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行善和基督教堂、修道院分发救助物资等慈善服务。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欧美国家先后通过了许多有关福利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志愿服务于是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到二战后,欧美国家的志愿服务逐渐步入规范,并扩大成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由此不断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我国志愿服务是通过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慈善思想和当代“雷锋精神”,以及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志愿服务是个人或组织自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技能等,并自觉在不追求任何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等提供的服务总和。
(二)志愿服务的主要特性
大学生作为拥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群体,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因此,从大学生角度而言,志愿服务有以下特性。
1.参与的自愿性。自愿性是指大学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志愿服务,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支配和干预。自愿性体现了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基于自身思想素质、精神需要和责任意识进行的自主选择。志愿服务尊重参与者的意愿,它使参与者具有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完全尊重参与者的决定,而并非任何外界强迫、命令和要求迫使其为之。自愿性为参与者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正是因为志愿服务的自愿性,才吸引更多人加入志愿服务活动,并逐渐形成人们的自觉行为[2]。
2.服务的公益性。服务的公益性,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是以交换服务或商品来获取利益,而是非营利性的和有利于社会公众的。公益性体现的是大学生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维护公共利益。公益性强调的是“我为人人”的服务意识,具有鲜明的利他性。除利他性外,公益性也包含利己性,即个体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亦有“人人为我”的社会期望[3]。大学生志愿服务以造福他人和社会为目的,具有扶贫助弱、协调矛盾等社会功能。志愿服务作为利他的公益服务,体现了大学生无偿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3.活动的教育性。活动的教育性是指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实现了大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识它,应当是思想的语言通过他们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4]志愿服务就是其中一种可以用来标识的“东西”。它作为学生参与实践的一种形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知。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成才。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让大学生能有机会了解和深入社会,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认知不同的社会现象,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4.组织的规范性。组织的规范性是指不管是正式的或是非正式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都并非临时性的集会,而是有相应的组织框架来进行约束和规范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一般都是由高校各级团委组织主管,并在各级团委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一般都是依托高校组建而成,受高校主管部门的管理,由团委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与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有相应的制度规定和相对完备的制度体系。
5.主客体的互转性。主客体的互转性是指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教育功能,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使教育主客体发生互转。大学生志愿服务能使教育潜移默化地进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促使教育的主客体发生转换。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服务对象及身边的人群。由此而言,大学生志愿者所扮演的是教育的主体而不是教育的客体。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锻炼和提高的良好平台,让大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了良好教育,成为教育主体的作用对象,即教育客体。
二、志愿服务适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时代需要
(一)载体创新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时代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载体。而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予以优化和创新,这是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以及传统载体存在的不足都需要不断创新载体。
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要求创新载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体制市场化、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都出现了新情况与新变化。这些都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和予以积极回应,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和方法,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载体创新可以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不足。传统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程中早就产生并在继续发挥作用的载体,主要包括谈话、开会、理论教育等。传统载体形式稳定、内容明确、教育者主导性强。但是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传统载体暴露出来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的发挥,单一使用传统载体已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大学生传统载体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实践性和时代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和理论基石。传统载体是通过理论灌输和说教为主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输给受教育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但是理论的抽象性加大了受教育者理解接受的难度。教育者只有把接收到的教育信息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接受理论知识,并“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时代在发展,教育对象发生了新变化。教育对象思想活动呈现出独立性增强、差异性明显等特点。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需要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范围,创设更多富有时代性、科学性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载体。
(二)志愿服务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载体
志愿服务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而实践教育是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和体验式结合的教育。实践教育是理论教育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志愿服务作为高校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形式。只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引起大学生的心灵共鸣并使之在实践中强烈地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正确,促进内化和外化互动机制的形成,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志愿服务具有实践性,强调实践过程的育德功能,可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道德规范的认知和具体的道德行为过程中对道德价值的一种情感体验,以奉献精神的养成和高尚道德的形成为目标。志愿者在自我体验中塑造思想、提升素质、健全人格、实现价值、升华灵魂。大学生积极投身和参与志愿服务,能亲身接触、感知和体验社会实践,把社会实践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志愿服务过程既丰富和发展了大学生各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经历,是一种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志愿服务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有机统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志愿服务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大学生将教育者灌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意识和动机,还要大学生把个体意识和动机“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也就是要达到知行统一。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活动形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的内在特征决定了它能帮助实现教育者有效灌输与大学生的有效接受,完成教育内容的内化。大学生思想品德在由“意識”向“行为习惯”转化的过程中,需要由“感知”到“参与”实践,再到服务社会,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行为。大力提倡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志愿服务倡导“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以“自愿”“无偿”为基础,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为手段,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志愿服务让大学生由教育客体转变为教育主体,教育过程由单向转变为双向,将制约转化为自觉行动,使理论付诸实践,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
志愿服务促进了教育与自我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整合。其一,教育与自我教育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外因是转化的条件,内因是转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外因的推动,但主要因素还是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只有加强自我教育,才能激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客观上要求教育者从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来开展自我教育。志愿服务的自愿性特点等表明,志愿服务充分尊重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地位。这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志愿者获得了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机会,实现了志愿者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二,社会教育是指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外的一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以及一切在社会活动中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实际教育结果和影响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教育者利用学校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一种活动。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由高校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实践活动,是共青团引领青年、服务青年成长进步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会掌握在社会生存的手段和技能,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因此,志愿服务促使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切实通过志愿服务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普及力度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媒技术,加大志愿服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同时,高校还要充分凭借网络、媒体优势,利用互联网、报刊、广播等大众传媒平台和学术报告、宣传册、传单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引导广大群众和大学生了解和尊重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接受志愿服务,从而产生投身志愿服务的强烈愿望。高校可通过举办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识竞赛、大学生志愿服务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形式,以知识竞赛和问答的形式帮助大学生自觉学习并了解志愿服务基本知识。高校也可举办讲座,聘请资深专家,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讲解志愿服务知识;还可以通过邀请全国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给大学生讲解自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用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亲身经历进行现身说法,加深大学生的了解和认识,影响并带动他们参与志愿服务。 (二)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
为了适应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实践育人的目标,高校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不同服务对象和不同社会需求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必须创新观念,突出特色。创新观念是调动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顶层设计、自主创造等,不断以新的理念和方法实现志愿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突出特色就是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形式,打造品牌服务活动,使志愿服务活动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
(三)深入开展网络志愿服务
网络志愿服务作为一条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新途径,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志愿服务新生代。西方国家的网络志愿服务兴起比较早,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1999年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网络志愿服务组织。其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心理咨询、公共管理、写作交流等方面。我国目前网络志愿服务还处在萌芽阶段,采用的主要形式是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网络志愿服务日益成为大学生网民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公益理念,实现了虚拟网络与志愿服务现实实践的有机统一。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广泛招募大学生网络志愿者,大力开展网络志愿服务。
(四)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要保持持久生命力,长久地开展下去,必须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在全社会形成社会关心、政府重视、企业支持的浓郁氛围。制度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精神文化的产物,又是物质文化的工具,它一方面构成了人类行为的习惯和规范,另一方面也制约或主导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变迁。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作为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规范制约功能、整合功能、导向功能等。高校要从坚持制度创新、提高制度化水平;加强制度宣传、普及制度知识;加强制度教育、增强制度观念;强化监督检查、抓好制度落实等方面入手,整体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建设。高校通过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文化,并通过该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不断提高志愿者执行志愿服务制度的自觉性,形成国家扶持、社会支持、高校重视、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袁鑫鑫.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曹刚,任重远.为己与利他的中道——志愿精神的伦理解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4][法]卢梭.爱弥儿(下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471.
(责任编辑:张 珺)
收稿日期:2020-12-20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青年基金(社科类)项目“大學生志愿服务精神培育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高校志愿服务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兰英,副教授,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