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

来源 :中国新课程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学生创新潜能的挖掘具有特殊的作用,语文美育是中小学美育的主渠道之一。因此,语文美育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的作用,语文美育与人才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所以,必须发挥学科优势,注重语文美育。
  关于美育的论述,古今中外均有之。“美育”一词最早是德国席勒在其《美育教育》中提出并运用的。我国古代孔子也曾把“乐”列为“六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见美育在现代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感受美的过程中,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均能得到发展和提高,美育还可以辅助智育,发展学生的智力。
  美育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又怎样让它发挥作用,让它有用武之地呢?我们知道在语文学科中美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他们的情操。
  1. 充分欣赏教材中的美
  语文教材中选择了大量的文质皆美的文章,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山川景物等自然风光;有的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它们都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美的对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帮助学生感知,欣赏艺术的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可谓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这实在是一幅被作者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荷花图。那精彩的开篇简直是神来之笔,“月亮升起采了,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长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和荷花香”。这几段文字,作者选取的描写对象本身具有自然美感:月亮、女人、身下的苇席、远处的荷花淀……,同时作者还将描写对象进行组合,进一步升华和丰富了美;月亮低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修辞的运用更加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一片银白的世界”“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所有的文字中,哪里有一点战争的味道,作者正是通过这种绝美的画面,把读者带人一种纯美的境界。而沈从文的《边城》则描绘了一幅民性淳朴的风格画,生活在那里的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发生于其间的爱情,更因为男女双方特有的符合乡下人审美标准的形貌以及灵魂的相互吸引而具有浓厚的审美意蕴。然而,在这充满善与美的“世外桃源”里,发生的却是一场以悲剧告终的爱情;翠翠孤寂的守在渡口等待傩送的归来,而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留下的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的契阔和会合无缘的感伤。如果说《荷花淀》里展示的是自然的美,宁静的美,那么《边城》所体现的就是人性的美,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十全十美的。在小说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信物是“虎耳草”,“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翠翠梦见摘虎耳草,“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以前梦见摘虎耳草却不知道交给谁去,听歌后,真正明白爱情是什么,心里的爱情坚定起来,已经知道要交给谁了。傩送与大哥天宝与翠翠的感情纠葛,兄弟二人以对歌的方式解决。天宝大佬走“车路”不通,托人说媒不成,驾油船下辰州,掉到茨滩淹死了。凄美的爱情故事里,蕴含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人性美。
  2. 正确表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美是表现美的前提,表现生活中的美才是终极目标。要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不是单靠简单说教,应当以审美实践为主。正如学习游泳,如果只有教练讲解、演示各种泳姿的要诀,面不让学习者下水操练,那永远也不可能学会游泳。培养学生审美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写作。学生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就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美。通过对课文的详细讲解和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发挥,鼓励学生通过笔、口把自己认为美的东西写下来,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让学生不断地参加审美创造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创造,才能真正理解美。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都知道,少年儿童运动员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最佳时期。其中耐力素质是少年儿童运动员们各种身体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耐力训练也能客观地反映青少年运动员的意志品德。可以说耐力素质它是人体素质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它标志着人体心肺功能的水平,并且还是毅力的集中反映。本文通过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去分析,从而使运动训练的效果能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境界,
期刊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运用不但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维的发展;运用;需要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将会带来教
期刊
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并不是让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说教, 而是根据数学教育的特点,通过知识教育、思想渗透,提高人的审美意识,树立辩证观点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等.所以,数学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与参与者,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1. 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材的改革,品德课堂教学形式当然也该随之变化,究竟如何转变教与学方式,品德课更应该与时俱进、摒弃说教色彩,回归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才是回归本真。  【关键词】品德课;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自主;体验;探究;合作  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活动课程,为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如今在小学阶段已列为重点科目,每周增加到3课时。笔者在听了很多公开课之后,感觉当前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存在两种误区: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需渗透到各科教学中。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期刊
我在农村一所小学教学近十年,当班主任也同时任教该班的语文,其中有5年从事的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其间有得意也免不了有些许失落,给自己以后的语文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以往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谈一下农村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肤浅认识,以求与同行共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坚持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用
期刊
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运动中提出的新观念,这一观念提出后,,纷纷在学校里开展心理健立刻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康教育活动,成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关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教育质量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就更占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就是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形式与发展,对小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
期刊
历史是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故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与否,关键在于历史教师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多元化的历史教学法必将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回忆数十年的教学生涯,潜心致力于教学的探究,总结出一套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1 “三字经”式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的点化作用  所谓“三字经”式教学法,就是采用“三字经”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