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中风首次发作是火力侦察,一般症状较轻,恢复也快;然而再次复发,那才是疯狂进攻,会令你非死即残。这个说法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确有一些理论根据。
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就是因“再发中风”而辞世的。她的丈夫袁家骝博士悲切地说:老伴走得实在突然,以至没留下任何遗言。实际上,一年以前病魔已经向她发出了信号,那就是她的“首次中风”。第一次轻度中风症状很轻,后来恢复得也不错,以至于她没放在心上。她依然埋头于科学研究,根本没有想到病魔会再次反扑。
某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年前首次患中风,住院一个月就回家休养了,康复到生活能自理,大家都替她高兴。可没想到前些天生了点气,诱发了第二次中风。病情急剧恶化,病魔竟在三天之内夺去了她年仅52岁的生命。
临床观察表明,即使是短暂性脑缺血(尚不算中风,只是中风先兆),一般在2~3年内也有约半数的人再次发作,或演变为中风。所以,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一次发作后都要特别警惕再发。一般的规律是,一次比一次重,间隔越来越短。轻微中风后再发,可能会留下严重后遗症;第三次发作的病死率在50%以上。
那么,有过一次发作后,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查明病因 中风发作后,完全可用CT、磁共振等现代技术查明其究竟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抑或是混合性中风。因为中风性质不同,其防治原则也有所不同。确定病因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一套系统的预防再次发作的方案,并严格执行。
注意休息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有规律的生活和充分的休息比什么都重要。所谓规律,就是要调节起居活动以适应生物钟。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波动。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饮白开水一杯,可冲洗胃肠、稀释血液、降低血压。适当晨练。高血压病人不宜做激烈运动,跑步、登山均不可取。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可过量。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那样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以坐便为宜,蹲位易疲劳。如有习惯性便秘,要多吃蔬菜、香蕉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也可用些缓泻药。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或静坐,这样有利于降压。晚上按时就寝,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调节情绪 高血压病人中80%以上属于脾气暴躁的A型性格。这种人脾气发作时,收缩压可升至190mmHg以上;而非A型性格的人只升至160mmHg左右。脾气暴躁会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5倍。应当学会放松紧张情绪。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体应激反应,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引发脑血管病。劳逸结合、性格开朗、善于自慰、助人为乐、多做善事,才能使自己精神处于轻松状态,才能有效控制血压。
摒弃恶习 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67%;若每天吸烟25支以上,死亡危险高3倍。但戒烟后这种危险可逐渐减小到不吸烟水平。酒精饮入量增加,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也会增加。酗酒和吸毒都是促成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必须设法戒掉。
控制体重早餐清淡,一杯牛奶或豆浆,两个鸡蛋和两片面包,再加清淡小菜即可。午饭不宜油腻,不可过饱;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应配些汤类或粥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黏稠,促使血栓形成一体重超标必然会促使血压升高,心脏肥大。资料表明,超过标准体重20%,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倍。控制体重的最好办法是适当体育运动和防止营养过剩。
限钠摄钾调查分析表明,摄盐(氯化钠)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把食盐量降至每天9克以下,最好6克左右,将会大大降低我国高血压的发生危险。日本已大规模推行两次低盐饮食运动,因而其高血压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下降。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高血压患者如能多吃富含钾的食品,如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1年后血压可基本稳定在正常水平。
勿乱投医 眼下“专治脑血管病”的广告招牌比比皆是,庸医巫术混杂其中,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心脑血管病用药最讲究个体化治疗原则,绝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用药经验。尤其那些镇静药、降压药、抗凝药、溶栓药等,用之不当,反会引起严重后果。去正规的医院就诊,按照医嘱用药,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编辑 士 心)
有“中国居里夫人”之称的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就是因“再发中风”而辞世的。她的丈夫袁家骝博士悲切地说:老伴走得实在突然,以至没留下任何遗言。实际上,一年以前病魔已经向她发出了信号,那就是她的“首次中风”。第一次轻度中风症状很轻,后来恢复得也不错,以至于她没放在心上。她依然埋头于科学研究,根本没有想到病魔会再次反扑。
某医院的护理部主任一年前首次患中风,住院一个月就回家休养了,康复到生活能自理,大家都替她高兴。可没想到前些天生了点气,诱发了第二次中风。病情急剧恶化,病魔竟在三天之内夺去了她年仅52岁的生命。
临床观察表明,即使是短暂性脑缺血(尚不算中风,只是中风先兆),一般在2~3年内也有约半数的人再次发作,或演变为中风。所以,无论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一次发作后都要特别警惕再发。一般的规律是,一次比一次重,间隔越来越短。轻微中风后再发,可能会留下严重后遗症;第三次发作的病死率在50%以上。
那么,有过一次发作后,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查明病因 中风发作后,完全可用CT、磁共振等现代技术查明其究竟是缺血性中风还是出血性中风,抑或是混合性中风。因为中风性质不同,其防治原则也有所不同。确定病因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制订一套系统的预防再次发作的方案,并严格执行。
注意休息 对于高血压病人来说,有规律的生活和充分的休息比什么都重要。所谓规律,就是要调节起居活动以适应生物钟。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仰卧,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使肢体肌肉和血管平滑肌恢复张力,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避免引起头晕。然后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波动。温水洗漱。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感受器,引起周围血管的舒缩,进而影响血压。饮白开水一杯,可冲洗胃肠、稀释血液、降低血压。适当晨练。高血压病人不宜做激烈运动,跑步、登山均不可取。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可过量。切忌排便急躁、屏气用力,那样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以坐便为宜,蹲位易疲劳。如有习惯性便秘,要多吃蔬菜、香蕉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也可用些缓泻药。中午小睡。即使睡不着,也应闭目养神或静坐,这样有利于降压。晚上按时就寝,上床前用温水洗脚,然后按摩双足及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
调节情绪 高血压病人中80%以上属于脾气暴躁的A型性格。这种人脾气发作时,收缩压可升至190mmHg以上;而非A型性格的人只升至160mmHg左右。脾气暴躁会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增加2~5倍。应当学会放松紧张情绪。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体应激反应,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从而引发脑血管病。劳逸结合、性格开朗、善于自慰、助人为乐、多做善事,才能使自己精神处于轻松状态,才能有效控制血压。
摒弃恶习 每天吸1~14支烟的人,死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增加67%;若每天吸烟25支以上,死亡危险高3倍。但戒烟后这种危险可逐渐减小到不吸烟水平。酒精饮入量增加,发生高血压的危险也会增加。酗酒和吸毒都是促成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必须设法戒掉。
控制体重早餐清淡,一杯牛奶或豆浆,两个鸡蛋和两片面包,再加清淡小菜即可。午饭不宜油腻,不可过饱;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应配些汤类或粥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黏稠,促使血栓形成一体重超标必然会促使血压升高,心脏肥大。资料表明,超过标准体重20%,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倍。控制体重的最好办法是适当体育运动和防止营养过剩。
限钠摄钾调查分析表明,摄盐(氯化钠)过多,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把食盐量降至每天9克以下,最好6克左右,将会大大降低我国高血压的发生危险。日本已大规模推行两次低盐饮食运动,因而其高血压发病率近年有明显下降。增加钾的摄入,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高血压患者如能多吃富含钾的食品,如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1年后血压可基本稳定在正常水平。
勿乱投医 眼下“专治脑血管病”的广告招牌比比皆是,庸医巫术混杂其中,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心脑血管病用药最讲究个体化治疗原则,绝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用药经验。尤其那些镇静药、降压药、抗凝药、溶栓药等,用之不当,反会引起严重后果。去正规的医院就诊,按照医嘱用药,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编辑 士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