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梦龙既是追求“性情之响”、提倡个性解放的时代叛逆者,又是强调文艺教化、伦理道德的传统卫道者,这种矛盾性在其作品中表现为情与理的艰难调和。冯梦龙尝试为日渐僵化、空洞的程朱理学寻求情的基础,重新规范礼教,他追求的既不是纯粹的理,也不是极端的情,而是试图通过“情教”达到情与理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一、冯梦龙的情教体系
王阳明的理论为“情”留下了突围的空间。虽然王阳明强调存天理、去人欲,这与程朱理学的本质并无不同,但在方法论上,阳明心学不同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而是将心放大,强调以心性洞悉万物,这就为情的出场留下了可能的空间。此后,泰州学派将情推向高点,李贽极端主情,哲学层面的情本论宣告完成。在文学领域,李开先、徐渭、汤显祖、公安三袁都有主情倾向,而冯梦龙可以算是将情本论完善的集大成者,情本论与情教观是情教体系的两个理论层面。
冯梦龙的情本论阐释了情的内涵与核心,他在《情史》序中说:“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由此,人们可以从三个层次分析冯梦龙的情。
第一,万物有情。在冯梦龙看来,大到宇宙、人类,小到草木虫鱼,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情,“鸟之鸣春,虫之鸣秋”是出于情;“草木之生意,动而为芽”也是因为情。草木虫鱼如此,人更是有情的。“人而无情,虽曰生人,吾直谓之死矣”,冯梦龙认为无情之人与死无异。不仅如此,人若无情,一切罪恶由此导出,正是“倒却情种子,天地亦混沌”。
第二,情永不灭。万事万物都由情的不灭而生机不竭。冯梦龙在《情灵类》总评中提出:“人,生死于情者也;情,不生死于人者也。人生,而情能死之;人死,而情又能生之。”可见,情不会随着人的肉体陨灭而消失。冯梦龙甚至将情的不灭不朽与古之三不朽并提,肯定了情的地位。
第三,情真不假。冯梦龙认为只有情为真,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真,他评点自己的民歌采编创作时就说:“子犹诸曲,绝无文采,然有一字过人,曰真。”
以上三方面可以看作是冯梦龙情本论的内涵,可见冯梦龙的情已超出一般的男女之情,而是指向具有真善美特性的感人至深的力量。
冯梦龙对情的强调最终是为了落到情教上,以情为基,动之以情,感化世人,实现济世的真正目的。他在《情史》序中宣告:“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晚明程朱理学日益僵化、空洞,已经无法有效约束迷醉的世人,且《警世通言》云:“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普通百姓很难得其要领,不会真正受教照办。情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与醒世、移风的潜能,冯梦龙认为:“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者必勉强,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由此可见,共情比抽象、僵硬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如果世人行为的动力是本能的情感而非外力强制约束,那么自然就能“盗贼必不作,奸宄必不起”,无情化有、私情化公,从而可以拯救世风。
情教是一套意图取代儒家传统教化论、规范社会秩序的体系,实质是将礼教性情化,另辟情的道路,重新诠释封建礼教,把礼教建立在情的基础上,即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追求一种自然行于理,又自然发乎情的情理交织理想境界。然而封建礼教和情有着天然的冲突,冯梦龙意图调和情与理的关系,使二者达到自然融合、和谐统一,这更多的是一种书斋式的乌托邦理想。在进行文学实践时,理虽然由发乎于内的真情派生而出,但最终情与理的调和难免生硬,与程朱理学殊途同归。作为《喻世明言》的首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情教体系的典型代表作品,呈现出情理交织下的夹缝书写状态。
二、《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展现的既不是纯粹的理,也不是极端的情,而是介于情与理之间“性情化之理”的夹缝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冯梦龙为调和、平衡情与理所做的努力。
首先,《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篇中有大量以理约束情的描绘,其中最直白的莫过于篇首冯梦龙借诗词《西江月》劝诫世人安分守己,勿趁年少狂浪,不要贪花酒便宜,以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身份直接同读者对话,摆明利害与立场,篇尾同样以诗词韵文收场,点出“妻还作妾亦堪羞”的结局,劝告世人一报还一报,读者处于被动接受说理的状态。除此之外,篇中主要人物的善恶报应明了,好人终有善终,作恶必受惩罚。蒋兴哥为人忠厚,在被妻子王三巧背叛后忍痛休妻,但仍念着往日夫妻情分,不明言休妻缘由,保全妻子最后的颜面,并在妻子再嫁时原数退回嫁妆。对于忠厚的蒋兴哥,冯梦龙给出一妻一妾、重会珍珠衫的善报结局。王三巧虽对蒋兴哥有情,但偷情陈大郎,因此在与蒋兴哥破镜重圆后由妻变妾,得到了惩罚;陈大郎勾人妻子,最终财命两失,妻子平氏也恰好再嫁蒋兴哥;薛婆贪财无德,助陈王偷情,最终房屋被拆,被迫搬去邻县;陈大郎之妻正直忠贞,卖身救夫,再嫁为蒋兴哥正妻,终得善报;王三巧后夫吴杰断案公正、成人之美,亦得善报。善恶分明的结局呈现了叙述者冯梦龙以理劝人的意图。
如果说理为情之范是冯梦龙调和情理的一个方面,那么情为理之维则是冯梦龙平衡情理的另一面。王三巧虽然背叛了丈夫,但读者对其同情怜悯大过憎恶,这就是以情为标准调和、消解纯粹之理的结果。蒋兴哥外出经商前,王三巧再三嘱托他一年便回,且其谨记丈夫的叮嘱,足不下楼,面对薛婆的挑拨反倒为丈夫辩解,相信丈夫定然为要事所拖,并无猜忌、埋怨之意,足见对蒋兴哥的情深义重。在被休后,她悔恨交加,在蒋兴哥落难时,苦苦哀求后夫相助,她对蒋兴哥的真情是平衡她失节之过的最大因素,人们对其的怜悯、理解大过憎恶,真情的力量冲击了理的约束。蒋兴哥忍痛休妻也并不仅仅因为妻子的背叛,更是由于他相信妻子对自己的情已消失,而后与王三巧能够再续前缘也是相信二人之间还有真情。按照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蒋兴哥休妻时完全可以不顾王三巧的颜面,直言妻子背叛的罪过,而他却只字不提,妻子的真情使他于心不忍,甚至说“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悔之何及!”
冯梦龙的性情化之理达到一种自然行于理,又自然发乎情的情理交织理想境界,但在具体文学实践时,情与理的调和难免生硬、失衡。《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虽然蒋兴哥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在情感上把王三巧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同于儒家禮教中男性的父权思想,但故事结尾,蒋兴哥与王三巧重聚后,再续前缘,这样的安排使得蒋兴哥成为情理兼顾的矛盾统一体,但这种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却生硬勉强,现实主义成分与宿命的非现实成分不和谐地纠结在一起,破坏了美学张力和艺术境界。
三、结语
冯梦龙情教的内容既不同于程朱理学僵硬空洞的伦理说教,也有异于情真至上、以情反理的价值观,是追求一种以情为基的道德,即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尽管情理交织下的夹缝书写使得情理的调和略显生硬,终与程朱理学殊途同归,但冯梦龙受到时代和篇幅的限制,其欲以情教济世的理想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促进了话本小说美学主题的确立。
(苏州大学)
作者简介:王安溶(1997-),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一、冯梦龙的情教体系
王阳明的理论为“情”留下了突围的空间。虽然王阳明强调存天理、去人欲,这与程朱理学的本质并无不同,但在方法论上,阳明心学不同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而是将心放大,强调以心性洞悉万物,这就为情的出场留下了可能的空间。此后,泰州学派将情推向高点,李贽极端主情,哲学层面的情本论宣告完成。在文学领域,李开先、徐渭、汤显祖、公安三袁都有主情倾向,而冯梦龙可以算是将情本论完善的集大成者,情本论与情教观是情教体系的两个理论层面。
冯梦龙的情本论阐释了情的内涵与核心,他在《情史》序中说:“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由此,人们可以从三个层次分析冯梦龙的情。
第一,万物有情。在冯梦龙看来,大到宇宙、人类,小到草木虫鱼,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有情,“鸟之鸣春,虫之鸣秋”是出于情;“草木之生意,动而为芽”也是因为情。草木虫鱼如此,人更是有情的。“人而无情,虽曰生人,吾直谓之死矣”,冯梦龙认为无情之人与死无异。不仅如此,人若无情,一切罪恶由此导出,正是“倒却情种子,天地亦混沌”。
第二,情永不灭。万事万物都由情的不灭而生机不竭。冯梦龙在《情灵类》总评中提出:“人,生死于情者也;情,不生死于人者也。人生,而情能死之;人死,而情又能生之。”可见,情不会随着人的肉体陨灭而消失。冯梦龙甚至将情的不灭不朽与古之三不朽并提,肯定了情的地位。
第三,情真不假。冯梦龙认为只有情为真,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真,他评点自己的民歌采编创作时就说:“子犹诸曲,绝无文采,然有一字过人,曰真。”
以上三方面可以看作是冯梦龙情本论的内涵,可见冯梦龙的情已超出一般的男女之情,而是指向具有真善美特性的感人至深的力量。
冯梦龙对情的强调最终是为了落到情教上,以情为基,动之以情,感化世人,实现济世的真正目的。他在《情史》序中宣告:“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晚明程朱理学日益僵化、空洞,已经无法有效约束迷醉的世人,且《警世通言》云:“理著而世不皆切磋之彦,事述而世不皆博雅之儒”,普通百姓很难得其要领,不会真正受教照办。情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与醒世、移风的潜能,冯梦龙认为:“自来忠孝节烈之事,从道理上做者必勉强,从至情上出者必真切。”由此可见,共情比抽象、僵硬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如果世人行为的动力是本能的情感而非外力强制约束,那么自然就能“盗贼必不作,奸宄必不起”,无情化有、私情化公,从而可以拯救世风。
情教是一套意图取代儒家传统教化论、规范社会秩序的体系,实质是将礼教性情化,另辟情的道路,重新诠释封建礼教,把礼教建立在情的基础上,即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追求一种自然行于理,又自然发乎情的情理交织理想境界。然而封建礼教和情有着天然的冲突,冯梦龙意图调和情与理的关系,使二者达到自然融合、和谐统一,这更多的是一种书斋式的乌托邦理想。在进行文学实践时,理虽然由发乎于内的真情派生而出,但最终情与理的调和难免生硬,与程朱理学殊途同归。作为《喻世明言》的首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情教体系的典型代表作品,呈现出情理交织下的夹缝书写状态。
二、《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展现的既不是纯粹的理,也不是极端的情,而是介于情与理之间“性情化之理”的夹缝空间,从中可以看出冯梦龙为调和、平衡情与理所做的努力。
首先,《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篇中有大量以理约束情的描绘,其中最直白的莫过于篇首冯梦龙借诗词《西江月》劝诫世人安分守己,勿趁年少狂浪,不要贪花酒便宜,以全知视角的叙述者身份直接同读者对话,摆明利害与立场,篇尾同样以诗词韵文收场,点出“妻还作妾亦堪羞”的结局,劝告世人一报还一报,读者处于被动接受说理的状态。除此之外,篇中主要人物的善恶报应明了,好人终有善终,作恶必受惩罚。蒋兴哥为人忠厚,在被妻子王三巧背叛后忍痛休妻,但仍念着往日夫妻情分,不明言休妻缘由,保全妻子最后的颜面,并在妻子再嫁时原数退回嫁妆。对于忠厚的蒋兴哥,冯梦龙给出一妻一妾、重会珍珠衫的善报结局。王三巧虽对蒋兴哥有情,但偷情陈大郎,因此在与蒋兴哥破镜重圆后由妻变妾,得到了惩罚;陈大郎勾人妻子,最终财命两失,妻子平氏也恰好再嫁蒋兴哥;薛婆贪财无德,助陈王偷情,最终房屋被拆,被迫搬去邻县;陈大郎之妻正直忠贞,卖身救夫,再嫁为蒋兴哥正妻,终得善报;王三巧后夫吴杰断案公正、成人之美,亦得善报。善恶分明的结局呈现了叙述者冯梦龙以理劝人的意图。
如果说理为情之范是冯梦龙调和情理的一个方面,那么情为理之维则是冯梦龙平衡情理的另一面。王三巧虽然背叛了丈夫,但读者对其同情怜悯大过憎恶,这就是以情为标准调和、消解纯粹之理的结果。蒋兴哥外出经商前,王三巧再三嘱托他一年便回,且其谨记丈夫的叮嘱,足不下楼,面对薛婆的挑拨反倒为丈夫辩解,相信丈夫定然为要事所拖,并无猜忌、埋怨之意,足见对蒋兴哥的情深义重。在被休后,她悔恨交加,在蒋兴哥落难时,苦苦哀求后夫相助,她对蒋兴哥的真情是平衡她失节之过的最大因素,人们对其的怜悯、理解大过憎恶,真情的力量冲击了理的约束。蒋兴哥忍痛休妻也并不仅仅因为妻子的背叛,更是由于他相信妻子对自己的情已消失,而后与王三巧能够再续前缘也是相信二人之间还有真情。按照夫为妻纲的封建礼教,蒋兴哥休妻时完全可以不顾王三巧的颜面,直言妻子背叛的罪过,而他却只字不提,妻子的真情使他于心不忍,甚至说“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撇他少年守寡,弄出这场丑来,如今悔之何及!”
冯梦龙的性情化之理达到一种自然行于理,又自然发乎情的情理交织理想境界,但在具体文学实践时,情与理的调和难免生硬、失衡。《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虽然蒋兴哥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在情感上把王三巧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同于儒家禮教中男性的父权思想,但故事结尾,蒋兴哥与王三巧重聚后,再续前缘,这样的安排使得蒋兴哥成为情理兼顾的矛盾统一体,但这种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却生硬勉强,现实主义成分与宿命的非现实成分不和谐地纠结在一起,破坏了美学张力和艺术境界。
三、结语
冯梦龙情教的内容既不同于程朱理学僵硬空洞的伦理说教,也有异于情真至上、以情反理的价值观,是追求一种以情为基的道德,即理为情之范,情为理之维。尽管情理交织下的夹缝书写使得情理的调和略显生硬,终与程朱理学殊途同归,但冯梦龙受到时代和篇幅的限制,其欲以情教济世的理想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同时也促进了话本小说美学主题的确立。
(苏州大学)
作者简介:王安溶(1997-),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