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如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课堂的体验感和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本文提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以期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57 - 01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一直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导致数学教学的效果始终不理想。基于此,新课改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其中,启发式教学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重要的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种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分别为: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安排动手实践,启发学生思维;组织类比教学,获得数学规律,下文将对其一一展开探讨。
1.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知,疑问是思考的源泉,而思考是学习的前提。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问题意识,还能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重要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周长》这节课时,笔者出示课件,展示小蚂蚁的爬行路线和小蜜蜂的飞行路线,然后以此引发学生思考:“是小蚂蚁的爬行路线长呢?还是小蜜蜂的飞行路线长?”以此导人数学的周长教学。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在教学《面积》这节课时,笔者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供学生思考,即: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请问这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这样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对于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安排动手实践,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探索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将数学定理、概念、公式传授给学生,而不为学生讲解其来源和推导方法,导致的后果一定是学生只会套取公式或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而不会灵活的应用其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探索数学公式或定理的推到方法,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学生對数学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为学生准备了细沙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都自制两个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然后通过将圆锥中盛满细沙,倒入圆柱的方式,来证明结论的科学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验,最终得出了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证明数学定理的正确性,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积极地意义。
3.组织类比教学,获得数学规律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他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教学法,启发学生获得数学规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相似的,比如:路程问题的三个量,路程=时间×速度与工程问题的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有类似的关系。在教学路程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类比路程问题的方法,再做一道工程问题,即在讲完:“周末小明要去3000米远的邻村看望奶奶,已知小明到奶奶家用了25分钟,请问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这道问题后,笔者要求学生自主解决一道工程问题,即:“甲公司承包了一条公路的修建任务,已知这条公路长1200米,需要修8天完成,请问甲公司的工作效率是多少?”这样通过类比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总结数学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的途径。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有积极地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积极作用,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艳珊,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8.
[2] 刘志平.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发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 2019) 08 - 0057 - 01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一直延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导致数学教学的效果始终不理想。基于此,新课改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其中,启发式教学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重要的帮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提出了三种启发式教学的策略,分别为: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安排动手实践,启发学生思维;组织类比教学,获得数学规律,下文将对其一一展开探讨。
1.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知,疑问是思考的源泉,而思考是学习的前提。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问题意识,还能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对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重要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周长》这节课时,笔者出示课件,展示小蚂蚁的爬行路线和小蜜蜂的飞行路线,然后以此引发学生思考:“是小蚂蚁的爬行路线长呢?还是小蜜蜂的飞行路线长?”以此导人数学的周长教学。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重要的作用。再比如:在教学《面积》这节课时,笔者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供学生思考,即: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请问这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这样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对于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2.安排动手实践,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是一门需要探索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将数学定理、概念、公式传授给学生,而不为学生讲解其来源和推导方法,导致的后果一定是学生只会套取公式或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而不会灵活的应用其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探索数学公式或定理的推到方法,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学生對数学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帮助。
比如:在教学“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三倍。”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为学生准备了细沙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学生都自制两个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然后通过将圆锥中盛满细沙,倒入圆柱的方式,来证明结论的科学性。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反复的实验,最终得出了同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三倍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要求学生自主证明数学定理的正确性,对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积极地意义。
3.组织类比教学,获得数学规律
所谓类比就是根据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他们在其他属性上也有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推理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教学法,启发学生获得数学规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可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对于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方式都是相似的,比如:路程问题的三个量,路程=时间×速度与工程问题的三个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有类似的关系。在教学路程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类比路程问题的方法,再做一道工程问题,即在讲完:“周末小明要去3000米远的邻村看望奶奶,已知小明到奶奶家用了25分钟,请问小明的速度是多少?”这道问题后,笔者要求学生自主解决一道工程问题,即:“甲公司承包了一条公路的修建任务,已知这条公路长1200米,需要修8天完成,请问甲公司的工作效率是多少?”这样通过类比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总结数学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增强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的途径。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参与数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有积极地意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的积极作用,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艳珊,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8.
[2] 刘志平.启发式教学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