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牛收购雅士利,从双方来说各取所需,看上去倒也你情我愿。一个愿出高价,一个愿全身而退,何乐而不为?
至于所谓的高价,对于蒙牛背后的中粮来说,国字头央企,值与不值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政治账,符不符合政府政策的主旋律,这是大账。5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表示“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很显然,中国人把全球奶粉买断货的疯狂举动影响了国家形象。作为政府代言人的央企,政府指哪打哪总不会错的,明知亏钱的项目都要大投入,更何况雅士利资质还不错。第二才是经济账,经济账又分为资产业绩账和资本账,如果说前者张氏兄弟联合投资机构并购之前大幅派息,然后裸卖给蒙牛,有些不厚道,但是如果要知道宁高宁一向是长袖善舞,在华润的时候就是用资本手段拼起了一个庞大的版图,自从他入主中粮后,以资本手段构建全产业链就是主旋律。蒙牛缺奶粉资源,雅士利正好擅长,两相结合,从逻辑上自然是天作之合。
还有人担心整合可能遭遇潮汕人的反弹,我看有些杞人忧天。并购最怕的就是原有股东兴风作浪、遗老遗少忠心不改,但看一看蒙牛不惜私有化全购雅士利的架势,再看看张氏兄弟恨不得一了百了赶紧撤退的决绝,就能发现后者旱已志不在此了,套现走人才是他们的最大愿望。所谓保留雅士利原有团队不过是虚有其表的“安民告示”而已,看看蒙牛创业团队在收购之后走得一个不剩即是前车之鉴。一个不恋栈,一个又来头太大,谁来反弹?
钱不是问题,人也不是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信心!消费者的信心!
重建信心不是靠钱砸出来的,蒙牛每年数十亿的广告至今也没有砸出消费者的信任,依然趴在三聚氰胺的“烂泥塘”里翻不了身;而信心也不是政治口号就能支撑起来的,工信部某领导曾说中国乳业99%都是安全的,结果舆论一片哗然,更不敢相信了。从这点看,蒙牛能提供给雅士利的很有限,甚至可能因为蒙牛的品牌形象反而拖累雅士利。
那么雅士利又如何呢?
有谁最懂企业?大股东和核心团队!看上去漂亮的财报和可喜的增长,为何他们还要胜利大逃亡?一种是溢价太多,诱惑太大,但从表面看溢价并不高;二是现在的业绩可能是透支了未来,对未来缺乏信心。
自从施恩的“假洋品牌”身份被揭穿后,为何即使业绩优良,它向亨氏、美素佳儿等外资企业伸出的橄榄枝都没人正眼相待呢?真是因雅士利要价过高吗?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如果需要,价格从来不是问题,中国市场上外资企业高溢价收购的例子并不鲜见。关键是高高在上的洋奶粉,它的溢价就体现在自己的“洋”上,万一沾染上了你这个“假洋品牌”,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就不划算了!恐怕这才是洋品牌面对看似诱人的雅士利却避之唯恐不及的本因吧?
那么,烂泥塘里的蒙牛,遇上一家创业股东们抛之唯恐不及的企业,两者能相扶而走吗?
当然,双方合作总有可取之处:一是合并报表,蒙牛2013年以来的连续并购,或许能让今年的年报好看些,这里砸出去的钱只要能在资本市场弄回来,那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二是蒙牛毕竟在渠道、营销策划和生产能力方面有过人之处。如果能借此将雅士利的奶粉销售放大的话,或许业绩还会有一定的后劲。但也仅此而已,如果蒙牛要想将雅士利打造成政府期待的放心奶,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编辑 张若夫]
至于所谓的高价,对于蒙牛背后的中粮来说,国字头央企,值与不值取决于两个问题:一是政治账,符不符合政府政策的主旋律,这是大账。5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明确表示“鼓励支持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很显然,中国人把全球奶粉买断货的疯狂举动影响了国家形象。作为政府代言人的央企,政府指哪打哪总不会错的,明知亏钱的项目都要大投入,更何况雅士利资质还不错。第二才是经济账,经济账又分为资产业绩账和资本账,如果说前者张氏兄弟联合投资机构并购之前大幅派息,然后裸卖给蒙牛,有些不厚道,但是如果要知道宁高宁一向是长袖善舞,在华润的时候就是用资本手段拼起了一个庞大的版图,自从他入主中粮后,以资本手段构建全产业链就是主旋律。蒙牛缺奶粉资源,雅士利正好擅长,两相结合,从逻辑上自然是天作之合。
还有人担心整合可能遭遇潮汕人的反弹,我看有些杞人忧天。并购最怕的就是原有股东兴风作浪、遗老遗少忠心不改,但看一看蒙牛不惜私有化全购雅士利的架势,再看看张氏兄弟恨不得一了百了赶紧撤退的决绝,就能发现后者旱已志不在此了,套现走人才是他们的最大愿望。所谓保留雅士利原有团队不过是虚有其表的“安民告示”而已,看看蒙牛创业团队在收购之后走得一个不剩即是前车之鉴。一个不恋栈,一个又来头太大,谁来反弹?
钱不是问题,人也不是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信心!消费者的信心!
重建信心不是靠钱砸出来的,蒙牛每年数十亿的广告至今也没有砸出消费者的信任,依然趴在三聚氰胺的“烂泥塘”里翻不了身;而信心也不是政治口号就能支撑起来的,工信部某领导曾说中国乳业99%都是安全的,结果舆论一片哗然,更不敢相信了。从这点看,蒙牛能提供给雅士利的很有限,甚至可能因为蒙牛的品牌形象反而拖累雅士利。
那么雅士利又如何呢?
有谁最懂企业?大股东和核心团队!看上去漂亮的财报和可喜的增长,为何他们还要胜利大逃亡?一种是溢价太多,诱惑太大,但从表面看溢价并不高;二是现在的业绩可能是透支了未来,对未来缺乏信心。
自从施恩的“假洋品牌”身份被揭穿后,为何即使业绩优良,它向亨氏、美素佳儿等外资企业伸出的橄榄枝都没人正眼相待呢?真是因雅士利要价过高吗?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如果需要,价格从来不是问题,中国市场上外资企业高溢价收购的例子并不鲜见。关键是高高在上的洋奶粉,它的溢价就体现在自己的“洋”上,万一沾染上了你这个“假洋品牌”,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就不划算了!恐怕这才是洋品牌面对看似诱人的雅士利却避之唯恐不及的本因吧?
那么,烂泥塘里的蒙牛,遇上一家创业股东们抛之唯恐不及的企业,两者能相扶而走吗?
当然,双方合作总有可取之处:一是合并报表,蒙牛2013年以来的连续并购,或许能让今年的年报好看些,这里砸出去的钱只要能在资本市场弄回来,那也是一笔不错的买卖;二是蒙牛毕竟在渠道、营销策划和生产能力方面有过人之处。如果能借此将雅士利的奶粉销售放大的话,或许业绩还会有一定的后劲。但也仅此而已,如果蒙牛要想将雅士利打造成政府期待的放心奶,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编辑 张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