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才资源息息相关,我国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高职学生。在判断高职学生质量时,通常会从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等两方面内容进行考量,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在协同创新模式下培养实践创新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协同创新模式;计算机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大高校也在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会从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以期为高校提供借鉴。
一、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科学科,其对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也开始愈发的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用人单位的需要
大多数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都会去往企业的工程一线,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这就对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1]。
(二)培养专业兴趣的需要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高职学生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而高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其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用人单位在招聘计算机人才时,往往会选择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并且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时,需要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高职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模式的不足
大多数高职学生培养点都会存在着“严进宽出”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后出现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往往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会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向高职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师生互动环节较为薄弱,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全面的掌握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高职学生也不能通过教学课堂较好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2]。
(三)实践创新能力的动力不足
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只有当高职学生对该专业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地激发起创新意识。但是,很多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等多方面原因才选择了该专业,这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他们在进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会缺乏一定的动力。
(四)双导师制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时都会使用“双导师”的模式,校内外的导师会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但是部分高校没有重视“双导师制”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重要性,没有对外聘教师的绩效考核以及待遇制定明确的标准。除此之外,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而使“双导师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完善课程體系
计算机专业在设计高职学生课程时应当突出具有实践创新特点的课程,培养专业型高职学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确保其能较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因此高校在培养专业型高职学生时需要完善课程体系[3]。
例如,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当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实践创新特色的课程,让高职学生在课堂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
(二)加强校企合作
开设校企合作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从而为就业积累足够实践能力。
例如,企业可以选派一线员工对高职学生进行指导,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课程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校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专业就业前景,把握市场人才导向,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性人才。最后,高职学生要牢牢把握校企合作课程中的实践机会,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起着引导作用,可以说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在培养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时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
例如,教师教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时就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本流程,在学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后,就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课后学生需要针对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实践创新能力在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崔少国,龙建武. 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 福建电脑,2016,032(002):78-79.
[2] 张平华.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9):162-163.
[3] 吴旭. 职业化视角下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专业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 商情,2014(43期):190-191.
注:本文属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维一体化教学背景中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课题编号:ZJC1319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协同创新模式;计算机专业;实践创新能力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大高校也在加强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教学课堂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会从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提高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以期为高校提供借鉴。
一、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科学科,其对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也开始愈发的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用人单位的需要
大多数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都会去往企业的工程一线,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这就对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1]。
(二)培养专业兴趣的需要
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高职学生很容易对其失去兴趣。而高职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其趣味性,从而调动起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用人单位在招聘计算机人才时,往往会选择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并且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时,需要重视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为高职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存在的不足
(二)教学模式的不足
大多数高职学生培养点都会存在着“严进宽出”的问题,从而导致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后出现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往往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还是会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主要向高职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师生互动环节较为薄弱,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全面的掌握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除此之外,高职学生也不能通过教学课堂较好地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2]。
(三)实践创新能力的动力不足
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只有当高职学生对该专业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较好地激发起创新意识。但是,很多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等多方面原因才选择了该专业,这部分高职学生没有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主动性,他们在进行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会缺乏一定的动力。
(四)双导师制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时都会使用“双导师”的模式,校内外的导师会对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使高职学生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但是部分高校没有重视“双导师制”在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中的重要性,没有对外聘教师的绩效考核以及待遇制定明确的标准。除此之外,校企之间的合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而使“双导师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完善课程體系
计算机专业在设计高职学生课程时应当突出具有实践创新特点的课程,培养专业型高职学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确保其能较好地适应职业需求,因此高校在培养专业型高职学生时需要完善课程体系[3]。
例如,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应当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具有实践创新特色的课程,让高职学生在课堂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除此之外,高校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研究课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
(二)加强校企合作
开设校企合作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经验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从而为就业积累足够实践能力。
例如,企业可以选派一线员工对高职学生进行指导,不断完善校企合作课程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高校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专业就业前景,把握市场人才导向,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性人才。最后,高职学生要牢牢把握校企合作课程中的实践机会,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等方面起着引导作用,可以说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因此在培养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时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
例如,教师教授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时就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基本流程,在学生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后,就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课后学生需要针对操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
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实践创新能力在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也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崔少国,龙建武. 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 福建电脑,2016,032(002):78-79.
[2] 张平华.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29):162-163.
[3] 吴旭. 职业化视角下的计算机技术领域全日制专业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 商情,2014(43期):190-191.
注:本文属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维一体化教学背景中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究》(课题编号:ZJC131903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