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45届国际教育会议指出:“应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最初担任的职位和从事的工作将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应在他们任教初期就实行监护制度与专业指导。”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见习期是教师形成基本专业行为的关键期,也是一个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重点。笔者认为,见习期教师校本培训要根据其阶段特点确定培训目标、要求和内容,尤其要凸显以下“五性”。
一、思想性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思想认识、言行举止、工作方法等方面离教师的职业规范还有很大的距离,会有一个过程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校本培训应促成他们尽快了解教师职业的各种职能和规范,尽快体验到教师与学生在身份、职位、职责上的区别,尽快在各方面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因此,学校应把强化师德修养和职业规范作为校本培训的首要内容。一方面要求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欣赏、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演讲会、辩论赛、制定成才计划等活泼多样的形式,增强新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整体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参与性
校本培训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因此,培训形式除辅导讲座外,更多的宜采取教师直接参与的方式,如个人自学、案例分析、集体研讨、教师论坛和心得交流等。即使是专题培训,也要力图打破“报告式”,让教师参与其中,形成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平等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合作和分享体验,使教师在愉悦中获得新知识、形成新理念。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个体通过语言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他人,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了解不同的观念。这就要求校本培训要努力搭建平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智慧碰撞、思维交锋、情感融通。对新教师自己而言,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变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参与培训。
三、实践性
作为个体的教师,角色职能、角色心理和角色规范的培养不是随着角色转换自然形成的,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校本培训可以加速这一过程的进行。见习期教师对学校和课堂的认识较理想化,缺乏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分析和灵活处理能力。此时的教师培训应帮助他们逐步熟悉和把握所教学科的教材内容、教材特点、教学要求及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学校可以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新教师业务上的传、帮、带作用。培训应着眼于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突出仿真性情景模拟和多向性案例分析的方式,使他们将所学到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反思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校本培训应该引导见习期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学校可以通过“教学一得”、“教而知困”、“聚焦课堂”等主题培训活动,引导新教师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反思育人方面的成败,提高他们“善于捕捉信息点、勤于思考得与失”的专业素养。比如在课堂观摩活动中,应帮助新教师进行观察学习并尝试着分析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策略和方法。具体要从语言、板书、导入、讲解、提问、演示、变化、强化、练习、指导、结束和课堂组织等环节入手,分别分析其特点、类型、效果等。在校本培训中,新教师要注意增强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改进工作。
五、激励性
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视野宽广、思想活跃、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想把自己多年来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奉献给学生,渴望很快成为教育人才。因此,校本培训要为新教师们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比如,不定期地把新教师的反思小结、体会文章、读书心得等汇编成册,人手一份,可以让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心理氛围中品尝到收获的甜蜜。此外,除了以教师教学基本功为切入点举办一些竞赛,校本培训还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活动,对教师某方面的特长进行细化与彰显,满足多数人追求成功的愿望。作为管理者,则要用慧眼发现教师身上的“亮点”,并善于积“小亮”为“大亮”,以此来激发教师的自信与潜能,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张新彦.校本培训:构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平台.教育探索,2003(10).
[2] 丛莲芳,马维延.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辽宁教育研究,2003(10).
[3] 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
[4] 支爱玲.谈校本培训中分层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宁夏教育,2003(10).
[5] 章关海.反思性教学实践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3(1).
(责任编辑 刘永庆)
一、思想性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思想认识、言行举止、工作方法等方面离教师的职业规范还有很大的距离,会有一个过程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校本培训应促成他们尽快了解教师职业的各种职能和规范,尽快体验到教师与学生在身份、职位、职责上的区别,尽快在各方面从学生转变为老师。因此,学校应把强化师德修养和职业规范作为校本培训的首要内容。一方面要求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欣赏、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的民主意识。通过演讲会、辩论赛、制定成才计划等活泼多样的形式,增强新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整体培训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参与性
校本培训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因此,培训形式除辅导讲座外,更多的宜采取教师直接参与的方式,如个人自学、案例分析、集体研讨、教师论坛和心得交流等。即使是专题培训,也要力图打破“报告式”,让教师参与其中,形成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平等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合作和分享体验,使教师在愉悦中获得新知识、形成新理念。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个体通过语言将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展现给他人,在充分交流,相互诘问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可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并了解不同的观念。这就要求校本培训要努力搭建平台、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智慧碰撞、思维交锋、情感融通。对新教师自己而言,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变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参与培训。
三、实践性
作为个体的教师,角色职能、角色心理和角色规范的培养不是随着角色转换自然形成的,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校本培训可以加速这一过程的进行。见习期教师对学校和课堂的认识较理想化,缺乏对不同教学情境的分析和灵活处理能力。此时的教师培训应帮助他们逐步熟悉和把握所教学科的教材内容、教材特点、教学要求及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学校可以通过实施“青蓝工程”,构建教师教学共同体,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对新教师业务上的传、帮、带作用。培训应着眼于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突出仿真性情景模拟和多向性案例分析的方式,使他们将所学到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四、反思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校本培训应该引导见习期教师在自己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学校可以通过“教学一得”、“教而知困”、“聚焦课堂”等主题培训活动,引导新教师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反思育人方面的成败,提高他们“善于捕捉信息点、勤于思考得与失”的专业素养。比如在课堂观摩活动中,应帮助新教师进行观察学习并尝试着分析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策略和方法。具体要从语言、板书、导入、讲解、提问、演示、变化、强化、练习、指导、结束和课堂组织等环节入手,分别分析其特点、类型、效果等。在校本培训中,新教师要注意增强问题意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发展和完善自己,不断改进工作。
五、激励性
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告诉我们,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视野宽广、思想活跃、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想把自己多年来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奉献给学生,渴望很快成为教育人才。因此,校本培训要为新教师们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励他们不断进取,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比如,不定期地把新教师的反思小结、体会文章、读书心得等汇编成册,人手一份,可以让他们在得到肯定的心理氛围中品尝到收获的甜蜜。此外,除了以教师教学基本功为切入点举办一些竞赛,校本培训还应该设计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活动,对教师某方面的特长进行细化与彰显,满足多数人追求成功的愿望。作为管理者,则要用慧眼发现教师身上的“亮点”,并善于积“小亮”为“大亮”,以此来激发教师的自信与潜能,振奋他们的精神,使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张新彦.校本培训:构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平台.教育探索,2003(10).
[2] 丛莲芳,马维延.立足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辽宁教育研究,2003(10).
[3] 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6).
[4] 支爱玲.谈校本培训中分层培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宁夏教育,2003(10).
[5] 章关海.反思性教学实践校本培训的策略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3(1).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