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生物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本文通过阐述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探讨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剖析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就科学探究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做初略的探析。
  【关键词】科学探究 科学方法 自主性 开放性 多样性
  一、生活化的科学探究活动
  1、选取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总会和一定的“情景”结合在一起的。而探究性教学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参与体验知识的情景,实现对知识的构建。呼吸作用那节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要将整个过程彻底理解,许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如: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延长保存时间呢?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对呼吸作用原理、过程、外界因素影响、实际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深入探讨。
  2、选取学生身边的生物作为探究对象
  拓展课程资源,不仅可以转变学生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而且在观念变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在学生生物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进行“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探究活动时,教师并没有事先布置学生准备粗糙的纸和玻璃板,当时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学生领到蚯蚓后就开始进行观察活动,他们一下子就将教室中、书包里能利用的材料几乎都用上了,令人始料未及,虽然学生选用的材料有些对比性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忽略了对照实验,但我却从学生的行动中敏锐地发觉到:这些学生在缺乏实验材料的情况下,急中生智,创造性地、灵活地利用了身边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包书的塑料封皮、光滑的纸和即时弄皱的纸、文具盒等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东西,不属于正规的实验材料,而成為容易被忽略的资源,但正是这些触手可及的“亲密”资源,降低了活动的成本和难度,缩短了学生与探究活动的距离,让学生感到科学探究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及的,不仅增强了对生物实验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且我立刻就称赞学生具有丰富的相象力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热情,并再次强调对照实验的重要性,学生们立刻着手进行改进,使学生对这次观察实验有了层次丰满的体验,并在实验全程的设计和操作中,发展了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
  二、突出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许多学者知识渊博,但方法不当,使许多研究没有形成优秀成果。我国的中学生理论知识可以得满分,但实践操作难以评说,最主要的问题是方法欠缺。因此,明日将走上社会的中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比单纯地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生物新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新要求,显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学生通过生物的学习,获得生物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方法。如观察实验法、分析概括法、简单推理法、比较综合法等。
  2、穿插生物科学史的内容
  许多科学史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果用它们来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是再好不过的。如1953年米勒把NH3、H2O、和HCN等放入烧瓶,放电七天七夜,最后在溶液中发现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从何而来?这就为生命起源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悬念。在科学史教学中还可创设一种“矛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比如在学习孟德尔遗传规律前,先介绍当时在学术界流行的关于遗传的概念,即融合遗传理论,认为两种不同的性状在杂交后被融合到一起,不再分开。这样,生物的性状就不可能有显隐性之分,也不可能有分离现象。但早期的植物杂交实验者已经发现植物性状有显隐性和性状分离现象。孟德尔敏锐地发现了原有理论与新事实的对立,一开始就提出要解决性状如何传递的问题。孟德尔是如何做的呢?这样引入课题,就使学生处于一种思维的矛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教学铺垫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三、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
  1、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在这一节里,有一个探究活动内容即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我把这一节的学习内容事先制作成网页,上课前,把各种鸟类标本摆放在学习桌上,把与本节课实验有关的仪器用品摆放在学生面前。然后,围绕鸟为什么会飞这一活动主题,把学习内容分成六个活动课题组,即外行组、运动组、呼吸组、消化组、排泄组、生殖组。各组学生组成是自由组合,学生如果完成本组任务后还可以参加其他组的活动。在课堂上,只见学生有的在观察鸟的标本(看鸟的羽毛、体形、爪等)、有的在电脑上查资料作笔记(鸟的迁徙、鸟的种类等)、有的在讨论(鸟在飞行时怎样呼吸),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成功的喜悦浮在脸上。
  2、科学探究的开放性
  新教材中,有些问题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有些问题,并未叙述得面面俱到,而是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搜集信息;探究的课题、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不做过死的规定,由学生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介绍生物科学上目前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或存在的争议,体现科学体系的开放性。
  例如:笔者曾尝试上了这样一节课:人教版八年级生物教材上册第五章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本节通过人类在环保、食品制作、食品保存、药品生产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3、科学探究的多样性
  初中生物教材包含了大量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内容,有的比较集中,有的比较分散,有的显现,有的隐含。在初中第一册生物学教材开篇中,都会有这样的内容:介绍各种形形色色的生物。当老师在课上引用自然界中各种珍惜动、植物来解释这一现象时,不妨引申出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使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进一步讲解埋下伏笔。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情,其讲解的深度和广度应该会有所差别。例如:可以出示各式各样的环境图片、珍惜动植物图片,或者让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生物,会发现,种类太多了。 让学生去感受,生物的多样性。
  过去,我们简单地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实验。事实上,照方抓药的实验,也未必有多少探究的味道,何况受时间、条件限制,有些知识点不宜或者很难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活动,甚至有些探究活动在中学实验室没有条件进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引导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深入思考科学家的工作过程,亲身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寻找证据、合理推理,体验科学家不断深化对问题认识的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学生懂得的道理要比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记”深刻得多。
  参考文献
  [1] 冯莉.体验生物科学探究:基于案例的探究活动实验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0-01
  [2] 杨华, 卢美玉.科学探究中问题的发现、形成与表述.《生物学通报》2011年07期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冉申秀.科学探究走进生物新课堂 广西百色市第五中学 《中学教学参考》2009年 第26期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辅助教学進入了课堂。2009年我有幸成为由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及深圳市巨龙科教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COP(教师实践性知识学习支持系统)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在两年多的课题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在数学课堂上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做到数形结合、音形兼备,为教师和学生互动搭建了有利的平台,而且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把“静态与动态”结合起来,让学生
期刊
初中生正处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期,正是活力旺盛的时期,易于烦躁、集中注意力能力差而且叛逆心理强,对于父母老师的苦口婆心他们多会产生叛逆情绪,就像皮球你越打压他反弹越剧烈。所以理智的教学方式和引导措施是帮助学生学好课程的必须品。  学习三步走“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复习”,万变不离其宗,那么物理学习也是如此。大家可能觉得老套,我也承认,这三条地球人都知道,但如何实施又是另一回事了,因此同一老师教出的
期刊
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在语文课堂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因受“应试”的影响,常常被忽视。“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语文考试没有口语考项,所以学生往往就不重视朗读了。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行为。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朗读对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加强朗读教学意义重大:  (一)朗读
期刊
【案例背景】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在祸不单行、阴云笼罩,哀愁焦虑的日子,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文章之情,无处不在。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以“情”为切入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本文进行心灵碰撞,使学生动情,收获真情。
期刊
摘 要:课堂上的开始五分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就如何上好音乐课上前五分钟,更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分别从情景、多媒体、故事、诗、唱和图六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音乐;课堂;五分钟;意境;烘托;激趣  课堂上第一个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利用好“课堂第一个五分钟”,就能顺利地进入到下面各个环节
期刊
【摘 要】 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养成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父母长辈一手包办的“错爱”造成的,他们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权利,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无能和无情。作为智慧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学龄前抓住有效契机,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迈好成长道路上的一大步。本文从激发参与兴趣,体验劳动快乐;注重方法引领,挖掘劳动潜能;营造宽松氛围,保持劳动热情;转变祖
期刊
内容摘要:体育和每个人的终生发展密不可分。而体育教学正是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有利途径。适度强调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人文素养,突出人文素养对体育教学的引领作用,挖掘体育教学的多元价值,着力提升学生体育活动中的智育和德育水平,原本就是体育教学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我们却发现,中学体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体育活动忽视人文素养的现象俯拾皆是,极大地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终生发展。  结合本人
期刊
一所学校,要使教学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就必须进行完整、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怎样去进行教学规范化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来思考。  1、精细化管理既要精细化更要效率化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教学常规的几个基本环节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使教学过程常规化,标准化、精细化。  我县的《中小学教学
期刊
创新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向中学化学教学提出的要求,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和大批创造性人才。当前,中小学的各个学段、各个学科都在研究创新问题,寻找教改的切入点,展开大讨论。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的实践,谈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表现出来的特殊的倾向性。一个人如果对化学有兴趣,就会调动其内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情感和智力的最大值地投入。因此,
期刊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中三种基本类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这三类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整数、小数应用题有了扩展,数量关系抽象复杂,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从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来看,对初学的学生来言,老师应该在以下方面加强。  一、加强两种意义的教学  “分数的意义”是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