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已是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学好计算机对我们中职学生很重要。职高生的特点是理解能力弱,动手能力强,针对这一特点,项目教学法很适应中职计算机教学,让学生先做后学,边学边做,实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去完成项目,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进步。
【关键词】职高 计算机 项目化教学
21世纪,我们真正跨进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工作、生活手段的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后谋生的重要技能。尤其是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毕业之后马上要踏入社会,学好计算机,将是他们就业非常好的一块敲门砖。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计算机课堂效率,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很好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项目教学法谈谈笔者的看法和体会。
1.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实施和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如果老师直接传授知识,认真听的学生较少,不听课的学生较多,更有甚者讲空话影响教师上课。即使认真听的学生老师讲完了,课堂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知识很容易遗忘。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时,教师先准备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要包括本次课程所有的知识点,让学生先做后学,边做边学。经过实践发现,通过项目教学法,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2.项目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2.1 项目的准备。项目的准备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项目内容直接决定学生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所以准备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项:
2.1.1 项目内容生活化。项目的内容要包括本节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如果按照书本上的实例来讲解,枯燥乏味,部分学生不愿意动手操作,所以我们要恰当处理教材,尽量选择的项目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这样学生更有兴趣去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如学习moviemaker软件时,我布置的项目就是制作班级视频,拍照片,选照片,然后制作。我本来安排2个学时把这个作业完成,结果第3次课时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们这个都没有做好,我们想把它做得更好一点。我当时听了觉得很开心,学生会主动要求老师再给他时间学习,创新,我觉得很欣慰。另外,生活化的项目实例可以使学生更轻松,更简易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由于有生活经验,学生做起作业来也比较轻松。在讲解自选图形时,选择项目名为“绘制希望小学”,以学生熟悉的学校入题,通过简单的图形组合成我们熟悉的学校。当老师给学生布置这个项目时,很多学生都疑惑这么简单的图形怎么可能组合成美丽的学校呢?当看到老师给出的项目结果时,学生都感叹原来简单的知识也不简单,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制作出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图片中设计的填充效果和我们生活中一样,比如教室用砖块砌成的,所以我们要用图案中的砖块填充,门是用木头做的,所以门要用纹理中的木头填充。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有趣。在我看来学生2课时完成这个项目时间不够,可是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同学都在动手操作,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问老师和同学,效果很好。
2.1.2 项目内容层次分明化。一个班级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样,所以他们完成项目的能力也不一样。项目设计既要考虑优秀的学生,也要考虑计算机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让大家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 如在讲解ppt动画时,设计了一个项目:制作古诗《锄禾》的动画场景,首先通过封面“卷轴动画制作”讲解所有ppt知识。第一句话的场景“人物锄地”的效果是对知识的一个提升,这个大部分学生做起来还是有困难。所以后2句场景动画设置就是留给那些操作比较快的同学,速度慢的同学做完前2句场景动画就可以了,这样分层次教学,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让所有同学都能成功。
2.1.3 项目素材丰富化。一个项目中肯定有很多学生不会做的地方,所以对于难点,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帮助文件,所以在素材中还应提供帮助文件。帮助文件可以是文字步骤,也可以是一个很短的视频,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微课。对于家里有电脑的同学,还可以提早把要做的任务共享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一下,可以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帮助文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在讲解有声贺卡时,贺卡大部分同学都会,然后我把插入声音的步骤写出来,并且把操作视频录制下来,供学生参考。参照步骤,30%的学生学会了在贺卡中加声音,一部分同学虽然自己自学时没有成功,但是他们大部分操作都掌握了,老师一讲解,他们也就学会了。当然还有偶尔几个学生不会,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详细地给他们讲解,直到懂了为止。
2.2 项目的实施。老师把项目准备好了,现在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项目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2.2.1 展示项目内容。上课时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项目,然后可以罗列完成本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先让学生预习所需要的知识,熟悉本次课要讲解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后来的项目制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马上找到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节约查找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2.2.2 项目制作采用小组合作法。团结就是力量,计算机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多而杂,一个人去完成是有困难的,所以分组合作。每5—7人1组,选出操作能力强的、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本小组学生的作业辅导工作,组员和组员之间也可以讨论。老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对于这么多同学的提问,不能及时予以解决,所以学生不会做的可以先请教组长或者同学。有了组长的帮助,学生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这样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如遇操作能力落后的同学,老师要特别对待,时刻关注。 2.2.3 先练后讲,做中学,学中做。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讲解新知识,学生觉得很乏味,很枯燥,课堂效率低。老师讲完,学生听完,做作业时什么都不会。如果先让学生做,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很主动地向老师、同学请教,这时,老师来讲解难点,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效率高。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讲解,实现劳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选择20分钟为一个阶段,20分钟后老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还可以把刚才巡视学生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讲解。部分学生制作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不一定是最好的。比如在制作表格时,当我把文字排列好,让学生制作表格。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先布局表格,然后把文字复制粘贴,耗时多。我知道学生用的这个方法不是很好,但还是让学生去体验一下。然后讲解利用“文本转换成表格”的方法1分钟解决问题,当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深感自己知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平时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觉得这么简单的还让我们做,现在他们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应该向老师同学多学习,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利用老师的方法实践一下,收获很大。
2.3 项目的总结和评价
2.3.1 评价项目。项目做好了,挑选几篇同学上交的作品,当然,最好经过学生本人的同意,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让同学们一起来评价本次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另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把所有学生的作业批阅,给出合理评价,作为平时成绩。对于做得不是很好的学生,了解没有完成的原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一下,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3.2 总结项目。这个可以由学生来总结,总结一下通过本项目的制作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再详细讲解的。老师再完善补充讲解,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做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再重复操作一遍,或者叫学生上台来操作一遍,复习巩固一下。
3.项目化教学成果
3.1 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有所提高。笔者发现,实施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生更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及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校技能鉴定上,我教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学校技能鉴定中我班学生有2个获奖,另外2名获奖学生都是校训练队的,我想正是因为有了项目化教学,才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才让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另外,无论是平时期末成绩或者会考成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下面是一份数据调查表:
3.2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在职业高中,“问题学生”比较多,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这些学生上课讲空话,坐不住,转来转去等,但是我发现让他们动手操作时,他们还是很积极主动的。他们经常会给我说:老师,所有的课里我计算机实践课是最认真的,每次我都在做的。其实他们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有时自己做好,还会帮助那些操作较慢的同学。项目化化教学端正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热爱计算机,觉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用,对本门课感兴趣。
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作为首要任务,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兴趣更浓厚,让学生学得更有自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教学质量。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符合现实需要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力.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的应用.
[2] 詹自胜.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2008,12.
[3] 熊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2010,5.
[4] 徐红艳.实战式教学在计算机的应用.机械职业教育,2004,9.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计算机已是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学好计算机对我们中职学生很重要。职高生的特点是理解能力弱,动手能力强,针对这一特点,项目教学法很适应中职计算机教学,让学生先做后学,边学边做,实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去完成项目,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实现进步。
【关键词】职高 计算机 项目化教学
21世纪,我们真正跨进了以计算机为主要学习、工作、生活手段的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仅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后谋生的重要技能。尤其是对职业学校学生来说,毕业之后马上要踏入社会,学好计算机,将是他们就业非常好的一块敲门砖。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计算机课堂效率,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很好提高课堂效率,下面就项目教学法谈谈笔者的看法和体会。
1.项目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项目教学法,是指以项目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使学生在实施和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习得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如果老师直接传授知识,认真听的学生较少,不听课的学生较多,更有甚者讲空话影响教师上课。即使认真听的学生老师讲完了,课堂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知识很容易遗忘。针对这些现象,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时,教师先准备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要包括本次课程所有的知识点,让学生先做后学,边做边学。经过实践发现,通过项目教学法,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
2.项目化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2.1 项目的准备。项目的准备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项目内容直接决定学生兴趣,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所以准备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项:
2.1.1 项目内容生活化。项目的内容要包括本节课程所包含的知识点,如果按照书本上的实例来讲解,枯燥乏味,部分学生不愿意动手操作,所以我们要恰当处理教材,尽量选择的项目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这样学生更有兴趣去完成老师布置的项目。如学习moviemaker软件时,我布置的项目就是制作班级视频,拍照片,选照片,然后制作。我本来安排2个学时把这个作业完成,结果第3次课时学生对老师说:老师,我们这个都没有做好,我们想把它做得更好一点。我当时听了觉得很开心,学生会主动要求老师再给他时间学习,创新,我觉得很欣慰。另外,生活化的项目实例可以使学生更轻松,更简易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由于有生活经验,学生做起作业来也比较轻松。在讲解自选图形时,选择项目名为“绘制希望小学”,以学生熟悉的学校入题,通过简单的图形组合成我们熟悉的学校。当老师给学生布置这个项目时,很多学生都疑惑这么简单的图形怎么可能组合成美丽的学校呢?当看到老师给出的项目结果时,学生都感叹原来简单的知识也不简单,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制作出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图片中设计的填充效果和我们生活中一样,比如教室用砖块砌成的,所以我们要用图案中的砖块填充,门是用木头做的,所以门要用纹理中的木头填充。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有趣。在我看来学生2课时完成这个项目时间不够,可是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同学都在动手操作,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问老师和同学,效果很好。
2.1.2 项目内容层次分明化。一个班级学生计算机基础不一样,所以他们完成项目的能力也不一样。项目设计既要考虑优秀的学生,也要考虑计算机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让大家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项目实施的主要目的。 如在讲解ppt动画时,设计了一个项目:制作古诗《锄禾》的动画场景,首先通过封面“卷轴动画制作”讲解所有ppt知识。第一句话的场景“人物锄地”的效果是对知识的一个提升,这个大部分学生做起来还是有困难。所以后2句场景动画设置就是留给那些操作比较快的同学,速度慢的同学做完前2句场景动画就可以了,这样分层次教学,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依照自己的能力完成任务,让所有同学都能成功。
2.1.3 项目素材丰富化。一个项目中肯定有很多学生不会做的地方,所以对于难点,老师可以制作一个帮助文件,所以在素材中还应提供帮助文件。帮助文件可以是文字步骤,也可以是一个很短的视频,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微课。对于家里有电脑的同学,还可以提早把要做的任务共享给学生,让学生预习一下,可以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帮助文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在讲解有声贺卡时,贺卡大部分同学都会,然后我把插入声音的步骤写出来,并且把操作视频录制下来,供学生参考。参照步骤,30%的学生学会了在贺卡中加声音,一部分同学虽然自己自学时没有成功,但是他们大部分操作都掌握了,老师一讲解,他们也就学会了。当然还有偶尔几个学生不会,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详细地给他们讲解,直到懂了为止。
2.2 项目的实施。老师把项目准备好了,现在怎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项目呢?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
2.2.1 展示项目内容。上课时先展示事先制作好的项目,然后可以罗列完成本项目所需要的知识点。先让学生预习所需要的知识,熟悉本次课要讲解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后来的项目制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马上找到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节约查找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2.2.2 项目制作采用小组合作法。团结就是力量,计算机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多而杂,一个人去完成是有困难的,所以分组合作。每5—7人1组,选出操作能力强的、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本小组学生的作业辅导工作,组员和组员之间也可以讨论。老师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对于这么多同学的提问,不能及时予以解决,所以学生不会做的可以先请教组长或者同学。有了组长的帮助,学生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得到及时解决,这样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如遇操作能力落后的同学,老师要特别对待,时刻关注。 2.2.3 先练后讲,做中学,学中做。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如果老师一开始就讲解新知识,学生觉得很乏味,很枯燥,课堂效率低。老师讲完,学生听完,做作业时什么都不会。如果先让学生做,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会很主动地向老师、同学请教,这时,老师来讲解难点,学生听课认真,课堂效率高。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来讲解,实现劳动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所以在课堂上,可以选择20分钟为一个阶段,20分钟后老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还可以把刚才巡视学生做题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讲解。部分学生制作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过程不一定是最好的。比如在制作表格时,当我把文字排列好,让学生制作表格。学生采用的方法是:先布局表格,然后把文字复制粘贴,耗时多。我知道学生用的这个方法不是很好,但还是让学生去体验一下。然后讲解利用“文本转换成表格”的方法1分钟解决问题,当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么简单,深感自己知识不足,特别是一些平时自以为是的学生,他们觉得这么简单的还让我们做,现在他们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之处,应该向老师同学多学习,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利用老师的方法实践一下,收获很大。
2.3 项目的总结和评价
2.3.1 评价项目。项目做好了,挑选几篇同学上交的作品,当然,最好经过学生本人的同意,展示给其他同学看,让同学们一起来评价本次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另外,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把所有学生的作业批阅,给出合理评价,作为平时成绩。对于做得不是很好的学生,了解没有完成的原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辅导一下,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2.3.2 总结项目。这个可以由学生来总结,总结一下通过本项目的制作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不是很清楚,需要老师再详细讲解的。老师再完善补充讲解,对于大部分同学不会做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再重复操作一遍,或者叫学生上台来操作一遍,复习巩固一下。
3.项目化教学成果
3.1 学生整体计算机水平有所提高。笔者发现,实施项目化教学后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生更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及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在校技能鉴定上,我教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2013年学校技能鉴定中我班学生有2个获奖,另外2名获奖学生都是校训练队的,我想正是因为有了项目化教学,才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才让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另外,无论是平时期末成绩或者会考成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下面是一份数据调查表:
3.2 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自信心。在职业高中,“问题学生”比较多,如在讲解理论知识时,这些学生上课讲空话,坐不住,转来转去等,但是我发现让他们动手操作时,他们还是很积极主动的。他们经常会给我说:老师,所有的课里我计算机实践课是最认真的,每次我都在做的。其实他们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有时自己做好,还会帮助那些操作较慢的同学。项目化化教学端正了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热爱计算机,觉得老师传授的知识有用,对本门课感兴趣。
作为职业学校教师,把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作为首要任务,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兴趣更浓厚,让学生学得更有自信,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教学质量。项目化教学是一种符合现实需要又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值得进一步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力.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的应用.
[2] 詹自胜.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探索与实践.职业教育,2008,12.
[3] 熊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安徽职业与成人教育,2010,5.
[4] 徐红艳.实战式教学在计算机的应用.机械职业教育,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