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应用:希望还是噱头?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5205205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3D)打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已被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评估、临床新技术的综合评估、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与培训。国内医院自2014年起陆续引入心血管3D打印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表明心脏3D打印技术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但也存在价格昂贵、图像信息丢失等问题。学界应持开放但批判的态度,积极尝试并改进这项技术,相信其未来可能成为现有常规影像学手段的良好补充。

其他文献
妊娠与非妊娠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预后无明显差异,但术后胎儿生存率较低。孕妇和胎儿出现不良预后主要与体外循环密切相关。对孕妇实施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时,术前使用药物调整患者心功能,围手术期监测胎儿生命体征,良好管理体外循环,争取在心脏手术前娩出胎儿,尽量选择在孕中期的3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孕妇及胎儿预后。
期刊
目的评价支架治疗单心室生理矫治手术后肺动脉分支和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8例单心室术后肺动脉分支狭窄或吻合口狭窄的患儿行支架置入术,男6例,女2例;年龄4.0~8.5岁,平均6.6岁;体质量13.8~25.6 kg,平均19.5 kg。Glenn术后5例,Fontan术后3例。支架置入术后次日、术后1、3、6、12个月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观察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但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和/或三支病变的治疗决策,目前尚无统一意见,EuroSCORE和SYNTAX Score是两种国际上广为接受的探讨冠心病治疗策略的评分,我们就两种评分系统对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患者血运重建策略选择的指导意义进行综述。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术前肝功能与心脏移植术中短期病死率相关性,确定对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和具体参考值范围,并进行中短期生存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移植中心施行的91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资料。其中男7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3.8±14.9)岁。分别绘制术前肝功能各指标在围手术期与病死率相关的ROC曲线,筛选有意义的检验指标,分析并确定其具体参考值。按照参考
期刊
目的评估利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在心外膜标测指导下,施行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33例患者心肌梗死后并发室壁瘤,且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失常超过3 000次。按照患者家属是否同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分为两组:射频组15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室壁瘤成形术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