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新课程标准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探讨,以及对问题的可能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音乐 音乐教育
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音乐所具有的特殊社会价值要让学生们理解。让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传统音乐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进行创新与改革。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教育方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这应该是广大中学音乐教育者需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中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中学音乐教育由于并不是应试科目,所以往往会被忽略。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标的推进。音乐受到关注变得越来越高。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各方面状态逐渐趋于完善的特殊阶段。对知识的摄取有着较强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同时中学生也要面对升学的重大压力。传统的音乐教育一直把音乐技能和知识作为重点。这种教学方式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而新课标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也就是说音乐教学的中心应该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美丽。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显然,我们当前的音乐教育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也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音乐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音乐教育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学生在中学的经历仅仅是人生的最初始阶段,以后学生们的人生路途还很长。我们该让学生带着怎样一种状态离开学生呢?一个有生活情趣。有音乐或者其他艺术爱好的人,是一类很受社会欢迎的人。在单位多才多艺往往能够让其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在家庭方面。将使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音乐教育会让学生们成为一个具有情趣且完整的人,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且准确的给音乐教育一个定位。
二、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育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教师资源匮乏。一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够高:教育部门和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综合性音乐教师缺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音乐仍然被视为是副科。有的学校为了不“浪费”时间甚至都不开音乐课。稍微好一点的,音乐课程是有开。但是却受到非常严重的排挤,我国有6—7万的中学音乐教师。但是学历合格的却只有55%。有相当于一半的音乐教师都不合格。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备课,就是在抄写教师参考用书,上课不够灵活,缺乏创新,局限于书本知识。有许多中学由于对音乐课的极度不重视。所以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音乐教师。而音乐教师的待遇非常不好,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做中学音乐教师,这就导致中学音乐教师人才极度匮乏。
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的音乐课就是单纯的在唱歌。伴奏乐器非常的单一,没有进行自弹自唱的能力,这类教师智能做些基本的乐理讲解和基本教唱,对于音乐鉴赏方面。更是无法给学生讲授。毕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都不够透彻。现在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是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目前在中学一专多能型的音乐教师人才是非常缺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仍然采用接受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的調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很多教师现在仍然以多培养一两个高考生而感到骄傲,当然这些大多数指的是落后地区的状况,尽管如此但也不容忽视。毕竟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地区是农村。只有解决了这些落后地区的问题。新课标的改革才能说是取得了进展。
三、中学音乐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
我想大家都有发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希望让学生们通过鉴赏等方式从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是往往课只上了一部分。就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了。大部分学生或是看小说,或是聊天,已经开始游离课堂。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不是在已经做了更改之后。也同样只取得了差强人意的效果呢?学生们一听到内容就哀声一片。教通俗歌曲我们音乐教师一般是不教的。但是学生总有一些通过模仿就唱的非常好。所以有很多音乐教师对教教材和教育内容产生了质疑,我们的音乐教育一直都是在对过去进行总结。在了解过去,对当代的音乐似乎总是有点迷茫,因为当代的音乐还没有被完全并系统的总结过,或者不能全面的进行总结。我们所教的音乐与现代音乐脱节,所以音乐教学的内容已经不得不进行更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过程中,我们要讲求经典。比如说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经典。但是经典却不仅仅只有贝多芬和莫扎特。经典的作品是没有那么多的。我们可以要突出特色,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我们可以引入。另外还要强调时代性,我们音乐课也是要与时俱进的。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新课标提出。应该把学生参与音乐的相关活动以及对音乐的自身感受放在重点的位置。所以现如今,在音乐教育中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才是音乐课”。此外,现在的教学评价也是以此为标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的环节,那么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很可能就会被视为缺乏创新、老套传统。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把每一堂课设计的轰轰烈烈才是一节好课,以为把课堂组织的像做游戏一样热热闹闹,敲敲打打才是改革。其实不然,这是缺乏对新课标深刻的认识表现。
让学生全身心的全部投入到活动当中,才是真正的音乐活动。而不是忽略了心动。只是重视身动的参与。如果只是单纯的表面热闹。那么教学效果又能有多大的效果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用来形容音乐是非常准确的,因为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只有学生身心全方面的参与到活动中。亲身去探索和领悟。真正的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把握音乐和深刻的理解音乐。比如说。在进行欣赏音乐的时候课程时,虽然表面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但是内心其实却极为震颤,被音乐所吸引和被音乐所陶醉。与音乐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与音乐完全融为了一体。这样的动静结合,内心深处才有感动,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强调的应该是一种动感,也就是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应该对学生思维活动上的触动进一步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鉴赏和聆听音乐来体验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感动。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动”起来,促使学生发自内人的感受音乐和体验音乐。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影响下,才能得到更好地激发。新的音乐教育目标我们才能进一步促进其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2000,(02).
[2]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
[3]吴红.对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J].歌海,2008,(05).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音乐 音乐教育
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音乐所具有的特殊社会价值要让学生们理解。让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传统音乐教学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需要进一步进行创新与改革。那么我们该如何调整教育方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呢,这应该是广大中学音乐教育者需要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中学音乐教育的具体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中学音乐教育由于并不是应试科目,所以往往会被忽略。但是。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随着新课标的推进。音乐受到关注变得越来越高。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各方面状态逐渐趋于完善的特殊阶段。对知识的摄取有着较强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同时中学生也要面对升学的重大压力。传统的音乐教育一直把音乐技能和知识作为重点。这种教学方式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而新课标深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也就是说音乐教学的中心应该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让学生感悟到音乐的美丽。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显然,我们当前的音乐教育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也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音乐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音乐教育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教育。这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学生在中学的经历仅仅是人生的最初始阶段,以后学生们的人生路途还很长。我们该让学生带着怎样一种状态离开学生呢?一个有生活情趣。有音乐或者其他艺术爱好的人,是一类很受社会欢迎的人。在单位多才多艺往往能够让其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在家庭方面。将使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音乐教育会让学生们成为一个具有情趣且完整的人,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且准确的给音乐教育一个定位。
二、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育目前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教师资源匮乏。一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够高:教育部门和学生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综合性音乐教师缺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音乐仍然被视为是副科。有的学校为了不“浪费”时间甚至都不开音乐课。稍微好一点的,音乐课程是有开。但是却受到非常严重的排挤,我国有6—7万的中学音乐教师。但是学历合格的却只有55%。有相当于一半的音乐教师都不合格。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备课,就是在抄写教师参考用书,上课不够灵活,缺乏创新,局限于书本知识。有许多中学由于对音乐课的极度不重视。所以有的学校甚至都没有音乐教师。而音乐教师的待遇非常不好,也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做中学音乐教师,这就导致中学音乐教师人才极度匮乏。
很大一部分音乐教师的音乐课就是单纯的在唱歌。伴奏乐器非常的单一,没有进行自弹自唱的能力,这类教师智能做些基本的乐理讲解和基本教唱,对于音乐鉴赏方面。更是无法给学生讲授。毕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都不够透彻。现在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是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的。目前在中学一专多能型的音乐教师人才是非常缺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仍然采用接受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的調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很多教师现在仍然以多培养一两个高考生而感到骄傲,当然这些大多数指的是落后地区的状况,尽管如此但也不容忽视。毕竟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地区是农村。只有解决了这些落后地区的问题。新课标的改革才能说是取得了进展。
三、中学音乐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
我想大家都有发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希望让学生们通过鉴赏等方式从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但是往往课只上了一部分。就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了。大部分学生或是看小说,或是聊天,已经开始游离课堂。我们的教学模式是不是在已经做了更改之后。也同样只取得了差强人意的效果呢?学生们一听到内容就哀声一片。教通俗歌曲我们音乐教师一般是不教的。但是学生总有一些通过模仿就唱的非常好。所以有很多音乐教师对教教材和教育内容产生了质疑,我们的音乐教育一直都是在对过去进行总结。在了解过去,对当代的音乐似乎总是有点迷茫,因为当代的音乐还没有被完全并系统的总结过,或者不能全面的进行总结。我们所教的音乐与现代音乐脱节,所以音乐教学的内容已经不得不进行更新。在教学内容的更新过程中,我们要讲求经典。比如说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经典。但是经典却不仅仅只有贝多芬和莫扎特。经典的作品是没有那么多的。我们可以要突出特色,一些具有特色的音乐我们可以引入。另外还要强调时代性,我们音乐课也是要与时俱进的。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新课标提出。应该把学生参与音乐的相关活动以及对音乐的自身感受放在重点的位置。所以现如今,在音乐教育中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才是音乐课”。此外,现在的教学评价也是以此为标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的环节,那么该教师的教学方法,很可能就会被视为缺乏创新、老套传统。所以,很多人就认为把每一堂课设计的轰轰烈烈才是一节好课,以为把课堂组织的像做游戏一样热热闹闹,敲敲打打才是改革。其实不然,这是缺乏对新课标深刻的认识表现。
让学生全身心的全部投入到活动当中,才是真正的音乐活动。而不是忽略了心动。只是重视身动的参与。如果只是单纯的表面热闹。那么教学效果又能有多大的效果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用来形容音乐是非常准确的,因为音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只有学生身心全方面的参与到活动中。亲身去探索和领悟。真正的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真正把握音乐和深刻的理解音乐。比如说。在进行欣赏音乐的时候课程时,虽然表面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但是内心其实却极为震颤,被音乐所吸引和被音乐所陶醉。与音乐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与音乐完全融为了一体。这样的动静结合,内心深处才有感动,因此,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强调的应该是一种动感,也就是说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应该对学生思维活动上的触动进一步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鉴赏和聆听音乐来体验隐藏在音乐背后的故事和感动。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动”起来,促使学生发自内人的感受音乐和体验音乐。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影响下,才能得到更好地激发。新的音乐教育目标我们才能进一步促进其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湛.深入贯彻全教会精神,开创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J].中国音乐教育,2000,(02).
[2]王耀华.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J].音乐研究,2002,(01).
[3]吴红.对新课程标准条件下中学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J].歌海,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