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教科书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特点、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结合生活实际与经验而确定的。作为一线的教师就应该以教材为依据,充分理解其意图,不失时机地创设和利用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身临其境,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促进其高效地学习。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是实现高效学习的法宝。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利用情境才能实现高效的学习呢?
一、让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在“乐”中学
小学数学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的体验,感悟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利率”时,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邮政储蓄所、信用社、银行进行调查,询问银行工作人员一些有关利率的知识,得到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学习,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种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知识的做法,学生兴趣及其的浓厚,非常乐于参与。
二、让学生亲临到问题情境中,在“问”中学
小学生天真无邪,凡事喜欢问“为什么”,学习数学也是这样,这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力求做到趣味性、有针对性,将提出的数学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而中、高年级学生往往对有用、刺激、具有挑战的知识感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一分钟能干些什么?”时,教师可以问:①小朋友你可以双手平举一分钟吗?②一分钟你的心跳是几下?③一分钟你可以写几个汉字?……学生看到这些问题后都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双双小手举得老高的,有的说:一分钟心跳80下;有的说:一分钟可以写20的字;有的说:一分钟可以做一节眼保健操……这样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情境中,在“玩”中学
有人说过:只学习不玩耍,聪明人也变傻。这话可能不是出自名人之口,但我认为很有道理。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同样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同样可以从中学到知识,而游戏是儿童的玩的主要形式之一。既然儿童喜欢游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地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创设相应游戏情境,将数学知识运用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模仿中央电视台高博主持的“购物街”栏目,准备一个布袋和不同颜色的小球,好奇的心理使学生开始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教师让学生到讲台前,先猜一猜、说一说、伸手摸一摸,看得出什么结论,然后结合已有的经验和书本的相关知识,分小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四、让学生投入到质疑情境中, 在“思”中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来的探求、创造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语言、动作、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出易于引发学生产生学习疑问的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洞察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以增强。如有这么一个题目:一张长方形的薄铁皮,长是25.12厘米,宽是12.56厘米,要用这张薄铁皮做一个茶叶筒的侧面,要配上直径是多少厘米的底面,才能使茶叶筒的容积更大?刚一出示这道题,同学们就各抒己见。一样大,因为他们是同一张长方形铁皮围成的;有些同学按捺不住;有些同学摇摇头;还有几个同学在低头演算。通过同学们认真思考后,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通过计算,我发现以长方形的长作为底面周长,以宽作为高时,圆柱的体积是:25.12÷3.14÷2=4(厘米) 3.14×4×4×12.56=631.0144(立方厘米)。以宽为底面周长,长做高时,圆柱的体积是:12.56÷3.14÷2=2(厘米),3.14×2×2×25.12=315.5072(立方厘米)。所以,虽然用的是同一张铁皮围成的圆柱,但通过计算,还是以较长的边为底面周长时围成的圆柱的容积大,而且底面直径的长为8厘米。话音一落,掌声随即响起。
五、让学生置身于交流情境中,在“辨”中学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增进了解,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处于同龄层的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潜能,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一、让学生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在“乐”中学
小学数学课标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的体验,感悟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学“利率”时,教师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邮政储蓄所、信用社、银行进行调查,询问银行工作人员一些有关利率的知识,得到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教材的知识进行学习,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种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知识的做法,学生兴趣及其的浓厚,非常乐于参与。
二、让学生亲临到问题情境中,在“问”中学
小学生天真无邪,凡事喜欢问“为什么”,学习数学也是这样,这就要求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力求做到趣味性、有针对性,将提出的数学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对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感兴趣,而中、高年级学生往往对有用、刺激、具有挑战的知识感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和内容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一分钟能干些什么?”时,教师可以问:①小朋友你可以双手平举一分钟吗?②一分钟你的心跳是几下?③一分钟你可以写几个汉字?……学生看到这些问题后都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双双小手举得老高的,有的说:一分钟心跳80下;有的说:一分钟可以写20的字;有的说:一分钟可以做一节眼保健操……这样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在探究问题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参与到游戏情境中,在“玩”中学
有人说过:只学习不玩耍,聪明人也变傻。这话可能不是出自名人之口,但我认为很有道理。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同样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同样可以从中学到知识,而游戏是儿童的玩的主要形式之一。既然儿童喜欢游戏,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地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创设相应游戏情境,将数学知识运用游戏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模仿中央电视台高博主持的“购物街”栏目,准备一个布袋和不同颜色的小球,好奇的心理使学生开始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时,教师让学生到讲台前,先猜一猜、说一说、伸手摸一摸,看得出什么结论,然后结合已有的经验和书本的相关知识,分小组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四、让学生投入到质疑情境中, 在“思”中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来的探求、创造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语言、动作、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出易于引发学生产生学习疑问的环境,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洞察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以增强。如有这么一个题目:一张长方形的薄铁皮,长是25.12厘米,宽是12.56厘米,要用这张薄铁皮做一个茶叶筒的侧面,要配上直径是多少厘米的底面,才能使茶叶筒的容积更大?刚一出示这道题,同学们就各抒己见。一样大,因为他们是同一张长方形铁皮围成的;有些同学按捺不住;有些同学摇摇头;还有几个同学在低头演算。通过同学们认真思考后,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通过计算,我发现以长方形的长作为底面周长,以宽作为高时,圆柱的体积是:25.12÷3.14÷2=4(厘米) 3.14×4×4×12.56=631.0144(立方厘米)。以宽为底面周长,长做高时,圆柱的体积是:12.56÷3.14÷2=2(厘米),3.14×2×2×25.12=315.5072(立方厘米)。所以,虽然用的是同一张铁皮围成的圆柱,但通过计算,还是以较长的边为底面周长时围成的圆柱的容积大,而且底面直径的长为8厘米。话音一落,掌声随即响起。
五、让学生置身于交流情境中,在“辨”中学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中增进了解,学习知识也是这样。处于同龄层的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围绕共同目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这样可以给学生以极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潜能,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