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经济学界广泛关注的“土豆悖论”及其解读,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和总结,并从历史主义分析视角,密切结合现存有限爱尔兰大饥荒史料,进行批判性审视。文章发现,“土豆悖论”是伪命题,爱尔兰饥荒时期的“土豆”不是吉芬商品;现有文献解读,存在严重割裂与片面性,甚至主观臆想性,无法与史实无缝对接。文章最后还给出未来解读“土豆悖论”新方向,要密切结合爱尔兰大饥荒史,综合运用多种理论与方法,从多可能性和多角度,进行解读新尝试。
关键词:土豆悖论;历史分析;解读;批判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02
引言
经济学界对吉芬商品研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世纪初Beeke和Gray各自所做的相关论述。Marshall(1895)在《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中,首次提出“吉芬悖论”,转述Giffen的分析阐述,将“面包”作为吉芬商品。Edgeworth(1936)强调要对原有吉芬商品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此后,Stigler(1947,1948)和Prest(1948)对传统吉芬商品案例进行持续论战,使得吉芬商品在经济学界家喻户晓,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Samuelson(1964)在《经济学》第五版中,再次将“吉芬悖论”写入教材,以爱尔兰大饥荒为背景,将“土豆”作为新吉芬商品。基于Samuelson威望和《经济学》影响力,国内外许多经济学教材将“土豆悖论”作为吉芬商品案例录入教材。但其解读不尽人意,很多与史实不符。基于此,本文拟从历史主义分析视角,试图为“土豆悖论”找出一个更为符合史实的完备自洽性解读。
一、解读
Samuelson(1964)在《经济学》第五版中,对“土豆悖论”具体阐述如下:“爱尔兰在1845年大饥荒时,土豆价格大幅度上涨后,那些平时消费大量土豆家庭消费更多土豆,而不是更少。由于这些家庭太贫穷,不能再消费较多肉类,只能转向消费土豆。他们必须在土豆这种必须品上花费更多钱,而难以消费任何数量的肉类食品,被迫较以往更加依赖土豆了。总之,替代效应被负的收入效应所超越,负的收入效应存在于像土豆这样的“劣等品”中,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倾向于在预算中减少对这类物品消费。Sir Francis.Giffen最早发现这种现象”。
此后,经济学界采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在传统效用分析框架下,引入“劣等品”,从而完成对Samuelson“土豆悖论”解读的模型化阐述。
二、批判
(一)阐述模糊
1.地点模糊
(1)经济区域差异
在发生饥荒前,爱尔兰经济水平整体落后,贫困分布广泛,但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东北部贝尔法斯特和阿尔法斯特省经济较好,工业较为发达,而西部和南部地区非常落后,为典型农业型社会。
(2)土豆依赖程度区域差异
阿尔斯特省及伦斯特省北部地区,由于家庭纺织作坊收入,农民可现场制作燕麦和面粉来补足土豆消费不足,而南部和北部地区,燕麦只是聊以充饥的食物,在这些地区还种植一种产量高却没有营养的块茎作物,在收成不好年份的夏季,充当食物补给。
(3)病害影响区域差异
1845年冬天病害为局部性灾害,病害影响区域差异较大,东北部地区受灾较为严重,西部和南部影响较小,1845年后,病害演变为全国性灾害,病害影响区域差异小。
2.人群模糊
在饥荒前,爱尔兰超过1/3人口生存完全依赖土豆。150多万农业工人没有其它收入养家糊口,300多万小农耕作者依靠土豆维持生存,有产阶级土豆消费量也很高。因此,“那些平时消费大量土豆的家庭”指代不明确。爱尔兰社会分化严重,即便在贫困的农村,家庭土地租种面积也由半亩到5亩分布不等。
3.时间模糊
爱尔兰大饥荒发生在1845年10月到1849年末,长达四年之久,而案例阐述时只说1845年饥荒发生后,时间不明确。爱尔兰饥荒随着时间推移,灾害影响程度、土豆收成及价格、社会人口和政府政策等都变化巨大,时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845年为局部灾害,社会土豆产量比1844年减少约30%,价格增加不到1844年2倍;1846年为整体灾害,社会土豆产量超过200万吨,不足1844年土豆产量1/7,价格却比1844年增加约4倍;1847年为少数人丰收,社会土豆产量不足200万吨,约为1844年1/8,价格为1844年2倍;社会土豆产量1848年为整体灾害,社会土豆产量与1846产量相当,价格与1847年相当。1847年前政府政策相对合理,1847年后政府严重不作为。饥荒期间出现大规模居民就地或外出乞讨、进入救济院或移民国外,甚至出现大量底层贫民死亡现象,导致社会人口总量和结构都发生巨大变化。
上述阐述模糊性,使“土豆悖论”无法用现存有限的爱尔兰饥荒文献史料,进行真实性考证。
(二)阐述错误
饥荒前很多家庭用土豆饲养家禽,饥荒后,他们土豆用于家庭成员消费,甚至将家禽卖掉,购买土豆。因而在饥荒时,“那些平时消费很多土豆的家庭”并非都要从市场购买土豆,而如果从广义土豆消费量来看,很多家庭在饥荒时期土豆消费量减少了。家庭根据当年土豆收成和收入水平来调整土豆消费量。在正常年份,全国仍有200多万人,在来年土豆收获前的6到8月份,每天只吃一顿;然而在1845年饥荒后的1846年,上述情况提前到来,全国从4月份开始,陆续有大量家庭进入饥饿状态,只能靠社会救助或参与政府公共工程维持生存,甚至出现偷盗抢劫现象。因此,在饥荒时期,绝对不会增加土豆消费量。自1847年春天,社会人口锐减、家庭收入掏空和从美国进口大量玉米,造成土豆价格持续6个月不断下降。
(三)解读错误
1.逻辑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商品都是“劣等品”,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会减少其消费量。“劣等品”存在家庭消费偏好随着土豆歉收和价格变化而改变 (Silberberg and Szyrme,1987)。传统分析解读框架建立在纯抽象性思考基础上,使得收入效应为正负判定,无法通过事实验证,其解读是可能性解读或猜想性解读。而且在Slutsy方程中,边际收入效用是纯替代即完全替代效应,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吉芬”条件,产生绝对正的收入效应(Vandermeulen,1972)。微观家庭是价格接受者,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爱尔兰饥荒时期,土豆需求和供给都受土豆收成强烈影响,因此,分析单个家庭消费价格决策,存在逻辑解读不完备。
2.历史分析错误
饥荒前,爱尔兰有半数家庭为贫困家庭,他们靠“土豆、醋和水”生活;温饱家庭是按“土豆和腌制蔬菜”生存;较为富有家庭,配以乳制品、甘蓝和鱼肉。很少有家庭能够经常吃肉,而在饥荒早期,东部以燕麦和小麦替代土豆,西部以燕麦替代土豆,后期主要以玉米等进口粮食替代土豆。那些贫困家庭怎会在饥荒时期消费肉类食品呢?因此,用“肉类”作为“土豆”替代品很不恰当。爱尔兰饥荒前后,有两类家庭购买土豆:土豆产量不足的贫困家庭,他们不可能长期吃肉;不生产土豆的富裕家庭,他们不会大量减少肉类消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土豆供给锐减,爱尔兰作为一个群体其土豆消费不可能越来越多(Dwyer and Lindsay,1984)。
3.分析方法错误
传统解读采用比较静态法分析法,对史实过度抽象,与史实相去甚远。爱尔兰饥荒时期,其它食品品价格都上涨了。家庭收入水平严重下降,即便寒冷的冬天也不得不出工,而这在饥荒前,他们冬天多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烤土豆。将收入固定的假设不合理(Nachbar1997),土豆是生产消费复合型商品,具有收入效应:生产多了可以买了或投资家禽,增加实际收入;生产少了需要花钱买进,降低实际收入 (Weber,1997)。因此,传统解读很大程度上是逻辑形式上或主观臆想性解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Samuelson对“土豆悖论”案例分析阐述及传统解读的模糊性和错误,使“土豆悖论”作为吉芬商品案例的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
三、结论
(一)“土豆悖论”是伪命题
Samuelson采用转述方式提出“土豆悖论”,其分析阐述既存在逻辑不完备自洽问题,也存在诸多模糊性与错误,使得学术界无法考察其文献来源,也没有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无法考证爱尔兰饥荒时期“土豆”是否是吉芬商品?“饥荒时期土豆消费量,随着价格增长而增长”现象的真实性也无从考证。甚至将“Robert Giffen”名字写错为“Francis Giffen”。引入“劣等品”概念,导致解读逻辑不完备,且与爱尔兰饥荒历史有较大出入。通过现有文献解读和史料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土豆悖论”是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的特殊产物,主要原因是饥荒本身,价格变化是饥荒对土豆供给与需求造成冲击的外在表现形式。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的“土豆”不是吉芬商品,只是Samuelson个人主观性猜想。因此,“土豆悖论”是伪命题。
(二)“土豆悖论”解读不完备
现有“土豆悖论”解读,缺乏对爱尔兰大饥荒史料深入了解,虽然从不同研究视角和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对“土豆悖论”进行多角度和多种可能性解读,丰富了经济学界对“土豆悖论”认知,但存在严重的历史割裂和片面性,甚至个人主观臆想,存在与爱尔兰饥荒史实相悖和逻辑不完备性。文献解读只能简单回答“饥荒时期土豆消费量,随着价格增长而增长”现象,没有分析饥荒对土豆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以及时间推移爱尔兰社会经济等其它条件的变化,从而无法面对饥荒史实质疑:“土豆”作为生产复合型商品,为何会有市场交易发生?为何饥荒时期的“土豆”才是吉芬商品?饥荒时期,土豆何以在供给减少情况下实现消费量增加,且饿死近百万爱尔兰贫民?因此,现有文献解读不完备。
参考文献:
[1]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
[2]Gerald P. Dwyer and Cotton M. Lindsay.Robert Giffen and the Irish potato[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4, Vol.74.No.9, pp.188-192.
[3]黄有光 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5-42.
[4] John H.Nachbar,“The last word on Giffen goods?” Economic Theory,Vol.11.No.5,(February,1998),pp.403-412
[5] John E. Davies,“Giffen Goods, the Survival Imperative, and the Irish Potato Cul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2.No.3,(June,1994), pp.547-565.
[6]李伟伟.关于吉芬商品新的思索及相关解释[J].现代商贸工业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20.
[7] Morten Berg.Giffen’s Paradox Revisited[J].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Vol.39.No.1,1987, pp.79-89..
[8] Peter Gray.爱尔兰大饥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9] Rod Garratt,“A Tale of Two Cities and a Giffen Good”,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8.No.1,(February,2005):49-56.
[10] Sherwin Rosen,“Potato Paradox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7.No.6, (February,1999):294-313.
关键词:土豆悖论;历史分析;解读;批判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9-0000-02
引言
经济学界对吉芬商品研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世纪初Beeke和Gray各自所做的相关论述。Marshall(1895)在《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中,首次提出“吉芬悖论”,转述Giffen的分析阐述,将“面包”作为吉芬商品。Edgeworth(1936)强调要对原有吉芬商品案例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此后,Stigler(1947,1948)和Prest(1948)对传统吉芬商品案例进行持续论战,使得吉芬商品在经济学界家喻户晓,但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Samuelson(1964)在《经济学》第五版中,再次将“吉芬悖论”写入教材,以爱尔兰大饥荒为背景,将“土豆”作为新吉芬商品。基于Samuelson威望和《经济学》影响力,国内外许多经济学教材将“土豆悖论”作为吉芬商品案例录入教材。但其解读不尽人意,很多与史实不符。基于此,本文拟从历史主义分析视角,试图为“土豆悖论”找出一个更为符合史实的完备自洽性解读。
一、解读
Samuelson(1964)在《经济学》第五版中,对“土豆悖论”具体阐述如下:“爱尔兰在1845年大饥荒时,土豆价格大幅度上涨后,那些平时消费大量土豆家庭消费更多土豆,而不是更少。由于这些家庭太贫穷,不能再消费较多肉类,只能转向消费土豆。他们必须在土豆这种必须品上花费更多钱,而难以消费任何数量的肉类食品,被迫较以往更加依赖土豆了。总之,替代效应被负的收入效应所超越,负的收入效应存在于像土豆这样的“劣等品”中,即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倾向于在预算中减少对这类物品消费。Sir Francis.Giffen最早发现这种现象”。
此后,经济学界采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在传统效用分析框架下,引入“劣等品”,从而完成对Samuelson“土豆悖论”解读的模型化阐述。
二、批判
(一)阐述模糊
1.地点模糊
(1)经济区域差异
在发生饥荒前,爱尔兰经济水平整体落后,贫困分布广泛,但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东北部贝尔法斯特和阿尔法斯特省经济较好,工业较为发达,而西部和南部地区非常落后,为典型农业型社会。
(2)土豆依赖程度区域差异
阿尔斯特省及伦斯特省北部地区,由于家庭纺织作坊收入,农民可现场制作燕麦和面粉来补足土豆消费不足,而南部和北部地区,燕麦只是聊以充饥的食物,在这些地区还种植一种产量高却没有营养的块茎作物,在收成不好年份的夏季,充当食物补给。
(3)病害影响区域差异
1845年冬天病害为局部性灾害,病害影响区域差异较大,东北部地区受灾较为严重,西部和南部影响较小,1845年后,病害演变为全国性灾害,病害影响区域差异小。
2.人群模糊
在饥荒前,爱尔兰超过1/3人口生存完全依赖土豆。150多万农业工人没有其它收入养家糊口,300多万小农耕作者依靠土豆维持生存,有产阶级土豆消费量也很高。因此,“那些平时消费大量土豆的家庭”指代不明确。爱尔兰社会分化严重,即便在贫困的农村,家庭土地租种面积也由半亩到5亩分布不等。
3.时间模糊
爱尔兰大饥荒发生在1845年10月到1849年末,长达四年之久,而案例阐述时只说1845年饥荒发生后,时间不明确。爱尔兰饥荒随着时间推移,灾害影响程度、土豆收成及价格、社会人口和政府政策等都变化巨大,时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1845年为局部灾害,社会土豆产量比1844年减少约30%,价格增加不到1844年2倍;1846年为整体灾害,社会土豆产量超过200万吨,不足1844年土豆产量1/7,价格却比1844年增加约4倍;1847年为少数人丰收,社会土豆产量不足200万吨,约为1844年1/8,价格为1844年2倍;社会土豆产量1848年为整体灾害,社会土豆产量与1846产量相当,价格与1847年相当。1847年前政府政策相对合理,1847年后政府严重不作为。饥荒期间出现大规模居民就地或外出乞讨、进入救济院或移民国外,甚至出现大量底层贫民死亡现象,导致社会人口总量和结构都发生巨大变化。
上述阐述模糊性,使“土豆悖论”无法用现存有限的爱尔兰饥荒文献史料,进行真实性考证。
(二)阐述错误
饥荒前很多家庭用土豆饲养家禽,饥荒后,他们土豆用于家庭成员消费,甚至将家禽卖掉,购买土豆。因而在饥荒时,“那些平时消费很多土豆的家庭”并非都要从市场购买土豆,而如果从广义土豆消费量来看,很多家庭在饥荒时期土豆消费量减少了。家庭根据当年土豆收成和收入水平来调整土豆消费量。在正常年份,全国仍有200多万人,在来年土豆收获前的6到8月份,每天只吃一顿;然而在1845年饥荒后的1846年,上述情况提前到来,全国从4月份开始,陆续有大量家庭进入饥饿状态,只能靠社会救助或参与政府公共工程维持生存,甚至出现偷盗抢劫现象。因此,在饥荒时期,绝对不会增加土豆消费量。自1847年春天,社会人口锐减、家庭收入掏空和从美国进口大量玉米,造成土豆价格持续6个月不断下降。
(三)解读错误
1.逻辑错误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商品都是“劣等品”,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会减少其消费量。“劣等品”存在家庭消费偏好随着土豆歉收和价格变化而改变 (Silberberg and Szyrme,1987)。传统分析解读框架建立在纯抽象性思考基础上,使得收入效应为正负判定,无法通过事实验证,其解读是可能性解读或猜想性解读。而且在Slutsy方程中,边际收入效用是纯替代即完全替代效应,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吉芬”条件,产生绝对正的收入效应(Vandermeulen,1972)。微观家庭是价格接受者,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爱尔兰饥荒时期,土豆需求和供给都受土豆收成强烈影响,因此,分析单个家庭消费价格决策,存在逻辑解读不完备。
2.历史分析错误
饥荒前,爱尔兰有半数家庭为贫困家庭,他们靠“土豆、醋和水”生活;温饱家庭是按“土豆和腌制蔬菜”生存;较为富有家庭,配以乳制品、甘蓝和鱼肉。很少有家庭能够经常吃肉,而在饥荒早期,东部以燕麦和小麦替代土豆,西部以燕麦替代土豆,后期主要以玉米等进口粮食替代土豆。那些贫困家庭怎会在饥荒时期消费肉类食品呢?因此,用“肉类”作为“土豆”替代品很不恰当。爱尔兰饥荒前后,有两类家庭购买土豆:土豆产量不足的贫困家庭,他们不可能长期吃肉;不生产土豆的富裕家庭,他们不会大量减少肉类消费。爱尔兰大饥荒时期,土豆供给锐减,爱尔兰作为一个群体其土豆消费不可能越来越多(Dwyer and Lindsay,1984)。
3.分析方法错误
传统解读采用比较静态法分析法,对史实过度抽象,与史实相去甚远。爱尔兰饥荒时期,其它食品品价格都上涨了。家庭收入水平严重下降,即便寒冷的冬天也不得不出工,而这在饥荒前,他们冬天多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烤土豆。将收入固定的假设不合理(Nachbar1997),土豆是生产消费复合型商品,具有收入效应:生产多了可以买了或投资家禽,增加实际收入;生产少了需要花钱买进,降低实际收入 (Weber,1997)。因此,传统解读很大程度上是逻辑形式上或主观臆想性解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Samuelson对“土豆悖论”案例分析阐述及传统解读的模糊性和错误,使“土豆悖论”作为吉芬商品案例的真实性受到严重质疑。
三、结论
(一)“土豆悖论”是伪命题
Samuelson采用转述方式提出“土豆悖论”,其分析阐述既存在逻辑不完备自洽问题,也存在诸多模糊性与错误,使得学术界无法考察其文献来源,也没有提供相关资料和数据,无法考证爱尔兰饥荒时期“土豆”是否是吉芬商品?“饥荒时期土豆消费量,随着价格增长而增长”现象的真实性也无从考证。甚至将“Robert Giffen”名字写错为“Francis Giffen”。引入“劣等品”概念,导致解读逻辑不完备,且与爱尔兰饥荒历史有较大出入。通过现有文献解读和史料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土豆悖论”是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的特殊产物,主要原因是饥荒本身,价格变化是饥荒对土豆供给与需求造成冲击的外在表现形式。爱尔兰大饥荒时期的“土豆”不是吉芬商品,只是Samuelson个人主观性猜想。因此,“土豆悖论”是伪命题。
(二)“土豆悖论”解读不完备
现有“土豆悖论”解读,缺乏对爱尔兰大饥荒史料深入了解,虽然从不同研究视角和采取不同研究方法,对“土豆悖论”进行多角度和多种可能性解读,丰富了经济学界对“土豆悖论”认知,但存在严重的历史割裂和片面性,甚至个人主观臆想,存在与爱尔兰饥荒史实相悖和逻辑不完备性。文献解读只能简单回答“饥荒时期土豆消费量,随着价格增长而增长”现象,没有分析饥荒对土豆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以及时间推移爱尔兰社会经济等其它条件的变化,从而无法面对饥荒史实质疑:“土豆”作为生产复合型商品,为何会有市场交易发生?为何饥荒时期的“土豆”才是吉芬商品?饥荒时期,土豆何以在供给减少情况下实现消费量增加,且饿死近百万爱尔兰贫民?因此,现有文献解读不完备。
参考文献:
[1]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4年.
[2]Gerald P. Dwyer and Cotton M. Lindsay.Robert Giffen and the Irish potato[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4, Vol.74.No.9, pp.188-192.
[3]黄有光 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5-42.
[4] John H.Nachbar,“The last word on Giffen goods?” Economic Theory,Vol.11.No.5,(February,1998),pp.403-412
[5] John E. Davies,“Giffen Goods, the Survival Imperative, and the Irish Potato Cul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2.No.3,(June,1994), pp.547-565.
[6]李伟伟.关于吉芬商品新的思索及相关解释[J].现代商贸工业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20.
[7] Morten Berg.Giffen’s Paradox Revisited[J].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Vol.39.No.1,1987, pp.79-89..
[8] Peter Gray.爱尔兰大饥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9] Rod Garratt,“A Tale of Two Cities and a Giffen Good”,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Vol.38.No.1,(February,2005):49-56.
[10] Sherwin Rosen,“Potato Paradox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7.No.6, (February,1999):29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