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慕课”正在迅速崛起,并对高等教育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如何迎接“慕课”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我国高校又将采用何种的方式加以应对,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影响与对策;
“慕课”这个词汇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外来词语。它是MOOCs的谐音,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第三个字母“0”代表Online(在线),“C”则代表Course(课程),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起源于美国高校,2008年第一门慕课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三大慕课平台有数百万用户。慕课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网络教学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慕课的“新”在于其规模和革命性的发展潜力,这来自于美国的顶尖大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国际教育影响力,源于普通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许多著名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一、“慕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从2003年起建设至今,已有28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按照“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将有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但根据网易公开课的一份统计数据,看“国内高校公开课”的比例仅占13% 。
面对美国慕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2013年,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平台:3月,北京大学启动“慕课”开发工作。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宣布与edX签约,拓展在线教育模式。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与“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Coursera”签约。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国著名大学与“慕课”公司的频繁互動,已表明慕课全新教育模式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随着合作的开展,慕课平台上将首现中国内地高校课程。
二、“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从2012年伊始到2013年8月,慕课平台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来:课程资源的大规模的公开性;以世界名校一流专家为保证的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性和个性化;网络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和资源的多元选择性。这些优势使“慕课”以爆炸式速度超越国界蔓延开来,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提出挑战,对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慕课的迅猛冲击以及国内高校的快速响应,有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也有人质疑慕课的革命性,认为这不是什么颠覆性创新,也不会对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根本的改变。慕课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评头品足是正常现象,如果现在就对它的是非功过下结论也还为时过早。但是,相对于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慕课的挑战,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慕课给我国大学带来挑战之一是:将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优胜劣汰。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在提供优质慕课和学员对于慕课的选择方面已占先机,将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二三流学校受各方面的制约,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生存危机。如果处理不好,二三流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慕课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当然,这为教育资源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挑战之二是: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统一问题。慕课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慕课提供的有偿或者免费课程,注册上课的学生可能达到上万甚至上百万,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提供慕课的成本和学习慕课课程的成本无限缩小。同时慕课除提供传统基础课程之外,还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课程。可能达成教育成本的降低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的相统一。挑战之三是:将倒逼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步伐。高校行政化的瘤疾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其生机和活力。但慕课平台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悄然触动高校管理行政化的敏感神经。慕课模式将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者新型关系川。慕课凸显了只有教师才是教学改革的最终依靠力量。如果仍旧抱残守旧,那么慕课虽然不能被彻底颠覆现行的教育体制,但必将被慕课的“核”冲击波弄得体无完肤。
三、“慕课”热与冷的思考
从前是狂热战胜了现实。人们曾对慕课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期待它是一场“让天下所有人免费上课”的革命。但当人们发现慕课的结业率只有5%,对学生的要求又很高,教学方法也没有多少新奇之处等问题之后,失望情绪自然难免,慕课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人们或许不再有非理性的狂热,更多地会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新事物。这对慕课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慕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应过分夸大慕课作用,要清楚认识慕课本身存在的“短板”。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慕课提供了改善全球教育的学习平台,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如:
1.慕课教育不能完全替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除具有知识传授的这种人才培养功能外,还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三大功能。这种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传承作用是慕课模式不能及的。
2.慕课大规模性很适合大学的知识传承类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对于某些专业课特别是试验实践性的课程则不宜采用。
3.慕课应该更适合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太适用全课程学习。因为中小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人格与道德的养成过程。
4.注册学习人数可能爆满,但通过率极低。以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在线注册学习人数近16万人,但完成课程的仅有7 157人,通过率只有5%左右。原因在于慕课课程的门槛低,而参与学习者的经验和水平迥异,再加上慕课学习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高,种种因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5.在诚信体系尚待进一步规范的情况下,如果慕课课程学分和大学课程学分等同,如何保证学习者和考试者为本人又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高校争先加入慕课不是因为担忧未来大学会消失,也不是害怕与他人竞争,更不是想抓住机会大赚一笔,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扩大能见度和影响的好方法,同时为那些没有机会读大学的学生提供一种实现大学教育利益的机会。对大部分名牌大学来说,未来主要可能是在研究生教育上面。面对慕课的冲击,多数大学的反应可能是更谨慎地思考在线和离线形式本科教育的扩张。对非名牌大学来说,在高等教育陷入更普遍的产业化的时代,如何凸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就成为关键。就每个大学来说,重要的不是问某种慕课有没有市场,应该问的是“我们的教授和学校的特长在哪里”,即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才是关键所在。
就慕课而言,我们已经看到学习效果和学生参与程度的明显改善,对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新生事物,我们还是需要耐心和同情,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为好。虽然慕课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它毕竟开辟了一条道路。考虑到当今大学的体制性滞后,这样一条道路还是给人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1]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3.07.19.
[2]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 07.16.
[3]刘杨钱,刘戟锋.MOOC传统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6.
[4]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03.
[5]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6]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 复旦教育论坛,2014.01.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影响与对策;
“慕课”这个词汇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外来词语。它是MOOCs的谐音,其中“M”代表Massive(大规模),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第三个字母“0”代表Online(在线),“C”则代表Course(课程),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起源于美国高校,2008年第一门慕课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三大慕课平台有数百万用户。慕课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网络教学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慕课的“新”在于其规模和革命性的发展潜力,这来自于美国的顶尖大学的独特魅力及其国际教育影响力,源于普通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许多著名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并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
一、“慕课”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我国从2003年起建设至今,已有286门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上网。按照“十二五”的建设目标,我国高校将有1000门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向公众开放。但根据网易公开课的一份统计数据,看“国内高校公开课”的比例仅占13% 。
面对美国慕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2013年,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加盟慕课平台:3月,北京大学启动“慕课”开发工作。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时宣布与edX签约,拓展在线教育模式。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与“慕课”三大平台之一的“Coursera”签约。不到两个月时间,中国著名大学与“慕课”公司的频繁互動,已表明慕课全新教育模式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随着合作的开展,慕课平台上将首现中国内地高校课程。
二、“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从2012年伊始到2013年8月,慕课平台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来:课程资源的大规模的公开性;以世界名校一流专家为保证的课程资源的优质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性和个性化;网络技术提供的学习工具和资源的多元选择性。这些优势使“慕课”以爆炸式速度超越国界蔓延开来,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提出挑战,对中国传统的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面对慕课的迅猛冲击以及国内高校的快速响应,有人将互联网技术引发的这场教育变革称为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也有人质疑慕课的革命性,认为这不是什么颠覆性创新,也不会对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根本的改变。慕课作为新生事物,人们对它评头品足是正常现象,如果现在就对它的是非功过下结论也还为时过早。但是,相对于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慕课的挑战,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
慕课给我国大学带来挑战之一是:将促进教育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优胜劣汰。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在提供优质慕课和学员对于慕课的选择方面已占先机,将会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二三流学校受各方面的制约,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面临生存危机。如果处理不好,二三流大学容易沦为一流大学的慕课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当然,这为教育资源整合创造了前提条件。挑战之二是:教育成本和教育质量统一问题。慕课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慕课提供的有偿或者免费课程,注册上课的学生可能达到上万甚至上百万,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提供慕课的成本和学习慕课课程的成本无限缩小。同时慕课除提供传统基础课程之外,还提供适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课程。可能达成教育成本的降低和教育质量的提升的相统一。挑战之三是:将倒逼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步伐。高校行政化的瘤疾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其生机和活力。但慕课平台旺盛的生命力,正在悄然触动高校管理行政化的敏感神经。慕课模式将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者新型关系川。慕课凸显了只有教师才是教学改革的最终依靠力量。如果仍旧抱残守旧,那么慕课虽然不能被彻底颠覆现行的教育体制,但必将被慕课的“核”冲击波弄得体无完肤。
三、“慕课”热与冷的思考
从前是狂热战胜了现实。人们曾对慕课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期待它是一场“让天下所有人免费上课”的革命。但当人们发现慕课的结业率只有5%,对学生的要求又很高,教学方法也没有多少新奇之处等问题之后,失望情绪自然难免,慕课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人们或许不再有非理性的狂热,更多地会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新事物。这对慕课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慕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不应过分夸大慕课作用,要清楚认识慕课本身存在的“短板”。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慕课提供了改善全球教育的学习平台,但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如:
1.慕课教育不能完全替代大学教育。大学教育除具有知识传授的这种人才培养功能外,还具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三大功能。这种文化和社会关系的传承作用是慕课模式不能及的。
2.慕课大规模性很适合大学的知识传承类公共基础课的学习,对于某些专业课特别是试验实践性的课程则不宜采用。
3.慕课应该更适合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太适用全课程学习。因为中小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人格与道德的养成过程。
4.注册学习人数可能爆满,但通过率极低。以斯坦福大学著名《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在线注册学习人数近16万人,但完成课程的仅有7 157人,通过率只有5%左右。原因在于慕课课程的门槛低,而参与学习者的经验和水平迥异,再加上慕课学习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较高,种种因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5.在诚信体系尚待进一步规范的情况下,如果慕课课程学分和大学课程学分等同,如何保证学习者和考试者为本人又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高校争先加入慕课不是因为担忧未来大学会消失,也不是害怕与他人竞争,更不是想抓住机会大赚一笔,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扩大能见度和影响的好方法,同时为那些没有机会读大学的学生提供一种实现大学教育利益的机会。对大部分名牌大学来说,未来主要可能是在研究生教育上面。面对慕课的冲击,多数大学的反应可能是更谨慎地思考在线和离线形式本科教育的扩张。对非名牌大学来说,在高等教育陷入更普遍的产业化的时代,如何凸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专业就成为关键。就每个大学来说,重要的不是问某种慕课有没有市场,应该问的是“我们的教授和学校的特长在哪里”,即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才是关键所在。
就慕课而言,我们已经看到学习效果和学生参与程度的明显改善,对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新生事物,我们还是需要耐心和同情,抱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为好。虽然慕课仍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它毕竟开辟了一条道路。考虑到当今大学的体制性滞后,这样一条道路还是给人带来希望。
参考文献:
[1]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3.07.19.
[2]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 07.16.
[3]刘杨钱,刘戟锋.MOOC传统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6.
[4]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03.
[5]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03.
[6]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 复旦教育论坛,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