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只要工作认真、勤恳,学生的成绩就不会差,这是一种思维误区。当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去做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水平在原地踏步,没有多少提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我们的追求,但如何才能实现,如何做得更好呢?近年来我们的“发挥备课组作用,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我感悟颇深,受益不浅。
一、教研活动背景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的,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于合作,很少花时间来互相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实际上很多教师碰到的问题都是共性的,如教材的分析、课标的要求、难点的突破、教法的选择、课堂的学生活动设计等等,而独立去解决问题往往阻碍了教师之间的互信、共进。在校本教研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尝试改变过去的状态,集体备课时同事间互相帮助,大家敞开心扉,没有猜忌、没有保留地来共同设计一节课,在上课时个性化地诠释教材,在课后的反思中不断地校正教学手段和方法,再通过听课、评课、反馈、校正等环节让老师们在自己的实践和互相学习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研活动过程
1、把握教材定位。一节课上得好与否,主要是看传递知识的脉络是否清晰、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学重点难点是否得以突破,所以一节课的目标定位很重要。某次备课我们选定了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点变换》一课作为探讨的课题。这节课是继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之后的学习,主要内容是轴对称变换,强调的是一种对几何变换的体验。要获得这种体验,如何去创设问题情境很关键。目标定位确定后,还要做好学情分析。一个班的孩子各方面都有差异,每个老师也有自己上课的风格。要演绎好一节课,就要结合学情考虑如何设计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2、撰写教案,学习观摩。对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的对课的设计处理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同课异构”。我们在备课组中,选择初二年级的两位教师来上课,而听课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则要做到“四多”:多比较(在教法的选择上的异同、优劣),多想想(换到我,我会怎么教),多判断(在备课环节中设计的目标是否达成,有无偏差等),多记录(课堂上的亮点、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问题的提出等等)。
3、个性化地演绎教材。这两节课,上课的两位老师都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体验轴对称变换,但他们的设计思路并不一样。
李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精心准备了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轴对称图形)当对称轴改变后,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对称轴改变了,但图形大小、形状不变,而位置改变了)这时,老师就此引出相关的概念。
而黄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处理的:在白纸上滴上一滴红墨水,将纸片对折后,得到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墨滴图案,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细心观察。接着提出问题:两幅图在形状、大小、位置上有何关系?(生:轴对称,大小、形状不变,折痕为对称轴)最后因势利导,将纸改为斜着对折,问学生:这时情况又如何?(生:对称轴改变,位置发生变化,但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这样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
两位老师对教材的诠释是有很大差异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呢?课后组里的老师进行了评课。
4、评课,反馈,积累经验。这节探究课堂有效性的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听课老师从目标是否达成和方法是否得当两方面开展了讨论、反思。其中,讨论得最多的是轴对称变换概念的生成。李老师的教学思路比较传统,用图片让学生获得感知,但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在举例运用时只是机械地照搬教材,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能举一反三了。而黄老师则组织了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激发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利于理解知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通过操作获得的抽象数学知识,相对牢固得多。在评课的过程中,全组老师还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老师的应变能力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讨论。这次讨论就像一面镜子,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校正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三、教研活动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就是展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长处,让大家来共同分享,同时老师们通过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课堂教学就能更为有效,教师就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一、教研活动背景
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的,教师之间往往是竞争多于合作,很少花时间来互相分享观点、观念和新知。实际上很多教师碰到的问题都是共性的,如教材的分析、课标的要求、难点的突破、教法的选择、课堂的学生活动设计等等,而独立去解决问题往往阻碍了教师之间的互信、共进。在校本教研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尝试改变过去的状态,集体备课时同事间互相帮助,大家敞开心扉,没有猜忌、没有保留地来共同设计一节课,在上课时个性化地诠释教材,在课后的反思中不断地校正教学手段和方法,再通过听课、评课、反馈、校正等环节让老师们在自己的实践和互相学习中发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教研活动过程
1、把握教材定位。一节课上得好与否,主要是看传递知识的脉络是否清晰、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否得当、教学重点难点是否得以突破,所以一节课的目标定位很重要。某次备课我们选定了八年级上册《轴对称点变换》一课作为探讨的课题。这节课是继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之后的学习,主要内容是轴对称变换,强调的是一种对几何变换的体验。要获得这种体验,如何去创设问题情境很关键。目标定位确定后,还要做好学情分析。一个班的孩子各方面都有差异,每个老师也有自己上课的风格。要演绎好一节课,就要结合学情考虑如何设计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2、撰写教案,学习观摩。对同一节课,不同的老师的对课的设计处理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同课异构”。我们在备课组中,选择初二年级的两位教师来上课,而听课老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则要做到“四多”:多比较(在教法的选择上的异同、优劣),多想想(换到我,我会怎么教),多判断(在备课环节中设计的目标是否达成,有无偏差等),多记录(课堂上的亮点、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问题的提出等等)。
3、个性化地演绎教材。这两节课,上课的两位老师都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体验轴对称变换,但他们的设计思路并不一样。
李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精心准备了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轴对称图形)当对称轴改变后,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对称轴改变了,但图形大小、形状不变,而位置改变了)这时,老师就此引出相关的概念。
而黄老师在课堂上是这样处理的:在白纸上滴上一滴红墨水,将纸片对折后,得到另外一个一模一样的墨滴图案,放在实物投影仪上让学生细心观察。接着提出问题:两幅图在形状、大小、位置上有何关系?(生:轴对称,大小、形状不变,折痕为对称轴)最后因势利导,将纸改为斜着对折,问学生:这时情况又如何?(生:对称轴改变,位置发生变化,但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这样轴对称变换的概念就水到渠成地引出了。
两位老师对教材的诠释是有很大差异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呢?课后组里的老师进行了评课。
4、评课,反馈,积累经验。这节探究课堂有效性的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听课老师从目标是否达成和方法是否得当两方面开展了讨论、反思。其中,讨论得最多的是轴对称变换概念的生成。李老师的教学思路比较传统,用图片让学生获得感知,但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在举例运用时只是机械地照搬教材,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能举一反三了。而黄老师则组织了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它具体形象,易于激发兴趣,便于建立表象,利于理解知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通过操作获得的抽象数学知识,相对牢固得多。在评课的过程中,全组老师还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老师的应变能力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讨论。这次讨论就像一面镜子,每个老师都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校正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三、教研活动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就是展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长处,让大家来共同分享,同时老师们通过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课堂教学就能更为有效,教师就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