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条状植草覆盖模式对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土壤风蚀防治效果,可为改善葡萄园生态环境,推动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
【机 构】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北京100097;河北省怀来县农业农村局,怀来0754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条状植草覆盖模式对延怀盆地葡萄种植区土壤风蚀防治效果,可为改善葡萄园生态环境,推动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传统清耕为对照,分析了在葡萄架下条带状种植披针叶苔草、小叶型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和苜蓿4种草本植物近地表风速、地表粗糙度、月风蚀量和土壤粒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传统清耕相比,4种植草覆盖模式均能显著降低距地表10cm、20cm、200cm风速,其中苜蓿覆盖模式下,距地表10cm、20cm风速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62.7%和45.4%.2)4种植草覆盖模式均能显著增加地表粗糙度,为传统裸地地表粗糙度的5.5-52.3倍.3)4种植草覆盖模式均能降低埋土区域地表风蚀量,增加非埋土区域风蚀物沉积量,风蚀量降低幅度表现为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披针叶苔草>小叶型白三叶.4)披针叶苔草、多年生黑麦草和苜蓿3种植草覆盖模式能有效降低地表土壤0.05-0.002mm粉粒的损失.在该区域采取条状植草覆盖模式能够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降低风蚀的作用.
其他文献
灌溉与冻融作用诱发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常见的滑坡灾害类型,该类滑坡形成过程不易察觉,危害巨大.以甘肃永靖黑方台滑坡区季节冻土层水热变化和地下水位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灌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人居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高密度城市核心区尤为稀缺又极为重要,而有关研究存在界定不够全面、分类不够清晰及评价不够精确等问题。文章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由"蓝绿"空间扩展到全域、全要素的生态空间,基于高精度卫星影像和多源数据建立"要素+类型"的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并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例,通过GIS空间分析、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斑块和街道两个尺度对核心区的生态空间格局
在新疆昌吉市采集52个灰尘样品,测定其中Pb、Hg、Cd、As、Cu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分析其污染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识别各元素潜在来源,并采用
由于受农业灌溉的影响,近年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党川村北部的罗家坡段频繁发生黄土滑坡。本研究以此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现场监测方法得到了土壤水分、降雨数据,结合室内实验,借助HYDRUS模型,分析了灌溉和降雨条件对土层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在1m内土壤受降雨影响大,3m内土壤受灌溉影响较大。灌溉期浅层(3m内)土壤水分比非灌溉期平均高0.1cm~3cm~(-3),抗剪强度为非灌溉期的
国宝山铷矿是甘肃北山地区新近发现的超大型典型碱性花岗岩型铷矿床,通过该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分析对比研究,发现矿区土壤中Rb、Sn、Pb、Li、F具有高背景强分异的特点,
为查明皮山河绿洲带内地下水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分别在2016年7月、11月采集了研究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通过对样品的水化学组成、离子比、Piper三线图、降水
自2017年起,法兰西岛提出建设智慧区域的目标,旨在为居民提供更便捷舒适的社会服务与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创造城市数字化环境、开展数据协同管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的办公、交通、医疗等领域成为智慧区域建设的核心,由此,未来城市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上,将更为便捷,更具包容性。法兰西岛的智慧区域建设框架提出多项策略,规划创新空间迎来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导交通多式联运、发展无人驾驶;提供医疗、教育及培训等方面智
为探明我国北方草原区在矿业开采背景下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以及对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选择锡林浩特市大型煤电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以及景观格局变化对草原群落α多样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在1991-2016年间,作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草原面积持续减少,斑块数量持续增加,斑块破碎化显著。主要的人工斑
在自然资源管理机制改革大背景下,城郊边缘区和乡村地区等非集中建设区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分析非集中建设区的概念和现状问题,提出田园功能单元是非集中建设区规划实施的重要突破口,并从地位作用、概念内涵、编制模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田园功能单元展开研究。同时,文章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全面阐述了田园功能单元规划编制思路,初步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编制管理结合、规划实施一体"的非集中建
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植被指数,分析腾格里沙漠东北缘人工植被恢复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并结合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辨识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