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劳动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教育,但仅凭借活动和技能训练很难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容易造成教育迷失。要增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德育的价值不可忽视。浙江省舟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大德育观视角,以“课程+活动”启动劳动教育双引擎,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校内外联动的劳动实践活动,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通过劳动课程的开发、整合与优化,学校实现了以劳育带动全育的“五育”并举目标,使教育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教育,但仅凭借活动和技能训练很难实现劳动教育的价值,容易造成教育迷失。要增强劳动教育的生命力,德育的价值不可忽视。浙江省舟山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基于大德育观视角,以“课程+活动”启动劳动教育双引擎,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校内外联动的劳动实践活动,创新评价机制,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路径。通过劳动课程的开发、整合与优化,学校实现了以劳育带动全育的“五育”并举目标,使教育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面临着价值认知偏差、活动形式单调、课程建设缺失等问题。基于此,吴江区八坼中学以“园艺”劳动教育为载体,从构建目标体系,强化队伍建设;丰富活动形式,锻炼实践能力;优化课程设置,探索学科融合等方面落地实践,以促进人才培养。
本文主要研究了天然橡胶(NR)单独并用顺丁橡胶(BR)或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与NR/BR/TPI并用配比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NR单独并用BR或TPI,均能在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耐疲劳性能,TPI的效果更加显著;而3种材料并用,则更能发挥BR和TPI的协同作用,将改善疲劳性能发挥到最佳,耐疲劳性能可提高约2~4倍。
<正>劳动是自古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如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科技的进步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却使大多孩子变得十分懒惰,没有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学校是孩子改变不良习惯的重要场所,因此将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生物学教学之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如何有效地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之中开展劳动教育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正>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逐渐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应用和信息化素质等,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为关键。但是在传统教学中,却产生了诸多影响教学成效的因素,而新课改的深入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鉴于此,教师应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可以投用任务驱动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可以主动深入知识学习,
作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碳减排量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除林业项目、大型新能源项目外,大量的中小节能改造或自主减排项目和行为,也同样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全国和各试点地区碳交易市场规则、碳减排量开发相关政策、开发现状及应用案例的研究,分析目前国内自愿减排项目实现路径地价值差异性。并结合遇到的困境和主要难点,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自愿减排项目碳资产开发,提出针对性解决思路,探索和构建
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概括了当前我国环保工程中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及方法,最后提出了环保工程中提升污水处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正>加强劳动教育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学生创新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理论,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说明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如何立足生活实践更好地落实劳动教育目标呢?笔者以“疫情防控”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做具体阐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29次提到“跨学科”,36次提到“项目学习”,表明2022年版数学课标对学科间的关联、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关注度更高。各地对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操作花样繁多,莫衷一是。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与项目式学习展开实践探索活动,力求实现校本化、可复制、可落地实施的目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本文对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探究,首先分析了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的重要性等问题,并对各种环保工程中的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研究力度、规划污水处理区域以及构建污水处理系统几个未来环保工程中污水处理的发展策略,旨在提升环保工程污水处理工艺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其根本目标,因此,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贯彻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结合高中生劳动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