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生动的、开放的、充满人文气息的活动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带领学生通过读、品、悟、写、交流、对话等形式亲近语言和文字。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已经严重走样,教学手段泛滥,仅局限于完成几个既定的程序或流程。语文教师应该把求真务实教语文当作自己的信仰,更有责任寻找回归到“真语文”教学状态。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手段;真语文
  一、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堂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语文老师最首要的是要弄清症结所在,弄清是什么导致当前的语文课程严重走样了。
  (一)教师缺乏深度解读文本的理念和能力
  这个问题极为重要,可以说,没有了网络和教参,相当多的教师不会解读文本,更不会教书。一本教参包打天下。一味依赖教参会使教师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要知道,眼睛永远没有心走得远。倘若一个老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了个体意识,没有了开阔的境界,缺失了睿智的思想,这样的课没有人听,一定不是学生的问题,肯定是教师自身的问题。因为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二)教师对文本的核心内容把握不当
  对于一篇课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分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当然心里最惦记的就是教给学生一点知识。殊不知,“知识”,不能将其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可以朗读出来的知识,而要视其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倘若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因缺乏细读文本的理念和能力,自己对文本也是稀里糊涂,只关注表层,没有深入挖掘,对核心内容把握不当。这样的教师和韩愈斥责的只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彼童子之师”有何本质区别?缺乏文本开掘的课堂教学,也就不要责怪学生对其不够重视了。
  (三)教师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
  课堂教学往往成为老师既定环节的表演,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被丢到了脑后。课堂教学有三个元素:教材、教师和学生。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读、品、悟、写、交流、对话等形式亲近语言和文字,引导并组织学生围绕在问题、文本的周围,进行一次艰苦的探索,而不应该隔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用既定的生硬的程序和流程,将设计好的知识转交给学生。这个探索不是重复前人积累的知识,而是重视这个知识发现的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经历原初的困惑和探索,获得生命体验的愉悦和成就感。
  然而很多时候,因为没有思维的训练,没有智慧的挑战,课堂气氛因为浅易而变得沉重和压抑。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呆若木鸡,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死水一潭。课堂最终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成了一群毫无意义的看客。
  (四)教师对教学重点的不清晰
  没有弄清楚该教学生什么,不敢直面学生的问题。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视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但这个问题应该由谁来提出?这个知识由谁来主导?这是很有讲究的。现在的尴尬是:学生不懂的,教师不敢讲,而且也不大会讲;学生懂的东西,教师却大讲特讲,课堂上热热闹闹,但学生一知半解,眼高手低,最终却一无所获,还要美其名曰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延伸学生的生命状态,实质上是用所谓的人文性掩饰自己的形销骨立。
  二、改善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
  诚然,现在的语文课堂已经严重走样,教学手段泛滥,课堂已经不再是教育教学的阵地。然而作为语文人,教师应该把求真务实教语文当作自己的信仰,更有责任寻找回归到“真语文”教学状态。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语文观,懂得语文的真谛
  陈日亮老师有本著作叫《我即语文》。在序言中,著名学者钱理群对书名如此诠释:“我”走了怎样一条“语文——人生之路”,“我”和“语文”有着怎样的关系?无独有偶,两个人历史认识一致:他们都认为以读书、写作为主要内容的“语文”是一种“人生行为,生命行为”。强调的其实是语文与人一生健全发展的关系,通过语文活动达到的生命大境界。虽然刚刚行走在语文这条路上,尽管外界喧嚣繁华,然而笔者以两位学者为榜样,一直以教学生读书、写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读书和写作既是抵御一切压力和诱惑的精神支柱,更是自我生命发展的需要,是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依托。课标中谈到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意图,恐怕也就是源于此吧。
  (二)重心智体验,重质疑批判,培养真品格
  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青年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那么,規律如何生成?韩愈很早就说过:“文以载道。”“道”完全就在文本中,在语言和文字所营造的氛围中。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没有师生完整而真实的相遇和体验,没有真理重新发现的质疑和探索,教学就不可能真正发生。真正理想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人与知识的深刻共鸣,还要实现人与人之间、自我之间的深刻共鸣。这样的阅读体验才是珍贵的,不可替代的。课堂,不仅要实现知识的复现,也要实现人的复活——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复活。这才是教师永恒的追求。带领学生遨游书海,深度解读,咬文嚼字,品味感受。哪里还会为在繁华热闹之中孜孜以求、寻寻觅觅那些高尚的情感而发愁?那种为情感而情感,为态度和价值观所作的延伸,完全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是背离本真,迷失自我。解读出了这一层,笔者认为,学生思想上都会获得洗礼,境界上都会攀升提高。所以,教师从高一刚开始就要给学生渗透这样细读文本的理念,让学生可以和教师一起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写一点文字。静水深流,苦练三年,学生自然不会为高考中那几篇阅读而揪心,同时还养成静心阅读的好习惯,具备求真务实的真品格,可以说受益终身。
  (三)热爱生活,热爱语文,钟情教育
  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书卷,止步于课堂,这半亩方塘就会成为无源之死水,不会有徘徊的天光和云影。当语文融入生活时,教学才会有更多真切的、鲜活的、灵动的光彩。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把自己读书的感悟、行走的思考、朋友的交流当成自己对语文的诠释。这样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即语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可以把对生活的热爱转化成对语文的爱。作为语文教师,语文还成了点滴嘱托、倾心教育的阵地,随笔作文中几句不经意的鼓励或许就可以拯救一颗正在陨落的心灵。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还能说它是毫无生趣的一潭死水吗?所有的爱心、耐心、包容心、期望,就在真实的师生对话中流露转达,再也不需要那些违心的拓展延伸和花哨的表演。
  参考文献
  [1]王开东.我行我素教语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激发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智力、审美能力和心灵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教师应该关注和认真研究的课题。文章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找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运用。  关键词:美术情趣;情趣教学;教学乐趣  情趣教学在每一个时代有着不同的要求,随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让教师更加重视母语教学。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和谐发展呢?文章指出,教师可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等三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告诉我们,重视母语教学
【摘 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链接、学科整合、反复修改、善用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作;能力;素材;热情;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害怕作文,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他们依旧对作文存在畏难情绪,一提到作文,一举起笔
摘 要:行为治疗是通过学习而获得正常行为,并因强化而成为习惯。奖赏、消退、惩罚是行为治疗的常用方法。多动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相比,需要更多的奖励以激发其良好行为的养成。但又不能一味地运用一些苍白的话语或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奖励来敷衍孩子。矫正童年期多动症儿童的不良行为应当遵循奖罚原则,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榜样先行、先奖后罚、奖励与惩罚平衡和及时反馈四个奖罚原则。希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较常使用的评价方法是评语评价、课堂评价、学生互评这三种。由于评价的方式比较单一,评价的鉴定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等都得不到有效实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很难得到提高。为了让作文评价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笔者以“主题式作文报”为载体,力求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评价载体的多元、评价主体的多元,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鉴定、反馈、激励等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学会评价作文的方法
蔡英,女,教育管理本科毕业,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番禺区首届名教师培养对象,曾多次获得“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番禺区优秀教师”“番禺区教学新秀”等光荣称号。座右铭为:做个用心的教育人。  【摘 要】探究学生“学业不良”的形成动因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情绪、个性品质等非认知因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共同造就了学生“学业不良”的内在心理系统,而“家庭
摘要:互联网的选择和搭配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中小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喜好和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法宝。文章分析互联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互联网 时代与农村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创新运用:积极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提升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关键词: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  一、互联
摘 要:自信心是一种积极、肯定又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自信心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十分重要,在中学阶段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中学生自信心,往往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以“超越自我,重拾信心”班会课为例,探讨了妙用心理学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自信心的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农村中学生;自信心;教学策略  现阶段农村学校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现象尤为突出,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开发,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所以,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尤为关键。笔者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通过运用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得到提升,最终使小学生的综合性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学科,对小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帮助学习和思考的思维工具,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高级思维技能和知识建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整体观,掌握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和策略,更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创造全新的师生间的交流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维导图;特点;应用优势;初中阅读教学;语法复习  一、关于思维导图  1.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