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郁结的早期干预与护理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采用早期干预方式对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科的88例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干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乳房肿胀情况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乳房肿胀和疼痛情况明显轻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早期干预方式对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的乳房肿胀和疼痛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关键词】早期干预; 产后乳汁郁结; 护理
  【中图分类号】R3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79-02
  
  
  产妇在产后出现乳腺不通、乳房硬胀、疼痛、发热等症状会直接导致出现乳汁郁结现象,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乳腺炎患者,该病已经成为近年来临床产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种[1]。为了对采用早期干预方式对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为临床找到一种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有效方法,使患者的病情在发病早期即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更加理想,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88例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和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早期干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乳房肿胀情况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我科的88例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大者39岁,年龄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29.1岁;患者病程在1至8天之间,平均病程3.2天;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房疼痛、肿胀、发热;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
  1.2方法:
  将抽样中的88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4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法;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干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乳房肿胀情况和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在入院时即鼓励产妇增强自身做为母亲的责任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要想办法帮助患者消除由于住院治疗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坚持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在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方面要保证细心、体贴,态度要和蔼,相关护理操作的动作要保证轻柔,使产妇始终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精神保持舒畅[3]。患者在出现乳汁郁结症状之后,首先要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对其进行规范的治疗,不可自行进行处理,在临床治疗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乳房进行保护,勿发生碰撞和压挤现象,胸罩的松紧要保持适宜,按需对婴儿进行哺乳。若出现发热显现要立即停止哺乳,并将乳汁排出,待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后,继续对婴儿进行哺乳。对没有接受临床前检查的孕产妇,在其入院后要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宣教和哺乳技巧的指导,帮助产妇迅速恢复体力,为其创造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使病房温馨、舒适、安静;每日对产妇乳房的充盈情况、乳头活动度进行观察,对于出现乳房充盈过度现象的患者要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使乳房肿胀现象得到消除,并将少许乳汁挤出增加乳头的活动度,使之易于吸吮[4]。
  1.3肿胀程度评价标准:
  I度:患者乳房触之如嘴唇,表现为正常或轻度肿胀现象;Ⅱ度:患者乳房触之如鼻尖,表现为中度肿胀现象;Ⅲ度:患者乳房触之如额头,表现为重度肿胀[2]。
  1.4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乳房肿胀和疼痛情况明显轻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肿胀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Ⅰ度
  Ⅱ度
  Ⅲ度
  A组
  44
  14(31.8)
  23(52.3)
  7(15.9)
  B组
  44
  27(61.4)
  16(36.4)
  1(2.2)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乳房发疼痛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例)
  重
  中
  轻
  无
  A组
  44
  6(13.6)
  15(34.1)
  18(40.9)
  5(11.4)
  B组
  44
  0(0.0)
  8(18.2)
  13(29.5)
  23(52.3)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产后乳汁郁结症状在临床上常见于初产妇,导致出现该症状的主要原因有患者的乳腺管不通或哺乳出现困难,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乳房饱满,局部出现乳块,乳房有胀痛和沉重感,有时会伴有发热现象。如果不对其加以控制任其发展,有的患者会出现化脓性乳腺炎症状,有的患者会由于抑制乳腺分泌而导致出现产后缺乳。临床传统的治疗方法一般是采用局部热敷加吸奶器抽吸,但这种方法仅能使部分乳胀现象得到解除,对乳腺管不通畅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由于抽吸会导致患者乳房出现局部疼痛现象,使产妇不易接受[5]。
  采用早期干预方式对患有产后乳汁郁结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使患者的乳房肿胀和疼痛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参考文献
  [1] 王贵荣,周建蓉,刘媛媛,王菊芳,戚晓兰,沈关宏.产后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08,14(11):253-254.
  [2] 李新忠,伍秧田,刘嫦娥,杨珏,李燕青,黄爱瑷.乳房按摩促进泌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醫师杂志,2008,18(05):176-177.
  [3] 张芳兰.乳房按摩后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21(18):352-353.
  [4] 黄五星,罗美华,林小玲.产后早期乳房湿热敷按摩法配合心理暗示对产妇泌乳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7,11(02):423-424.
  [5] 张月玲,公维秀.产后乳房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附100例报告)[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4(03):189-19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评分情况、喂养情况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子宫破裂、产褥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评分、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表现,提高对PBC诊治的认识。方法:分析47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免疫学标志、影像学表现、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女性42例,男性5例,临床表现以乏力(39/4782.98%),纳差(43/4791.49%),黄疸(34/47 72.34%)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皮肤瘙痒(15/4731.91%)为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的分析提出适当的护理措施。结果: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70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89-02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积极地影响病人的
期刊
【摘要】  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概念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拓展。本文介绍了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对择期手术病人开展术前宣教、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我们认为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能为 手术病人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
期刊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森林地带,流行于春夏季节,6-7月份,多数病人为森林工作人员,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松鼠、野鼠等的血液中,临床上以突然起病,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瘫痪为主要特征,极危重病人持續高热、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甚至个别病例,发生心功能不全,在抢救治疗中护理的好坏甚为重要,直接影响病人的康复。近几年我院重症病房,收治了不少重症森林脑炎患者
期刊
1 焦虑和恐惧  患者时常表现为烦燥不安、失眠、食欲不振或对环境刺激過于敏感,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并帮助其尽快适应陌生的住院环境。  2 情绪不稳定和易冲动  这是忠孝在与疾病和环境变化的抗争中,不能自拔而的情绪发泄,甚至会与医务人员、病友发生冲突。医务人员应营造良好的就医氛围和住院环境,使病人情绪能尽快稳定下业,以利术后康复。  3 依赖性增加和适应性降低  患者时常表现为软弱无力,对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膀胱痉挛的各种原因的分析及处理,寻求最佳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临床106例TURP术后膀胱痉挛患者护理实践及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06例膀胱痉挛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结论:TURP术后膀胱痉挛原因的复杂性决定了护理措施、治疗方法的多样性,应针对不同病因特点进行护理及综合治疗。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护理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合并骨质疏松症再次骨折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2011年4月收治的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合并骨质疏松症再次骨折的患者给予精心的护理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个月的护理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症状有了好转。 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合并骨质疏松症再次骨折的护理要点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对病人的健康教育,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等。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
期刊
【摘要】  气管插管是保证呼吸通畅最有效、最确切的急救操作,是抢救心肺复苏和病危患者的一项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气道阻塞、窒息及呼吸和循环衰竭的急救。因此能否迅速成功插管是抢救成功。作者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对急救气管插管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急救;并发症    【Abstract】 Tracheal intubati
期刊
【摘要】目的:归纳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探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方法:对1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护理工作做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通过密切监视、及时给药、做好饮食、心理护理,102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护理和治疗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观察是临床诊断治疗的科学根据。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04.45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