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奥运倒计100天,伦敦喊出口号:“激励一代人”。此外,奥运纪念品店在伦敦开张——塞巴斯蒂安·科等奥组委官员,不仅为商店剪彩,更是带头购物。
三周前,去过一次伦敦。说真的,大街小巷,奥运的气息很少。走访了主赛场、非注册媒体中心,当时主赛场还是“工地”;而非注册中心的负责人马克,则一个劲向我们推荐独用“媒体空间”:一间约20平方米的工作室,租金5000英镑……一个感觉:英国人看重奥运,更注重商机。
也正常。办奥运,原本就费钱,历届奥运,大都如此。所以,当地人对奥运开支的担忧,已成为通病。据说,伦敦奥运会最初预算50亿美元,而现在,不知不觉,翻了三倍,开闭幕式的预算也翻了倍,这令相当一部分英国人感到不安。
也难怪,以1976年的蒙特利尔为例,直到30年过后,加拿大人才还清债务,所以当地人将那个外形酷似一只大鸟的奥运主赛场,称为“不祥之鸟”;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也让西班牙人留下61亿美元的债务;2004年的雅典,预算从最初的16亿美元,最后涨到了160亿美元……很显然,奥运的巨大开销,并非某一两个城市的个例。
于是,英国方面的种种表态,也就不足为奇了。首相卡梅伦说:办奥运肯定要花钱,但要尽可能节省;伦敦市长更是信誓旦旦:不浪费市民每一分钱……看得出,对第三次迎来奥运的伦敦来说,普通百姓的态度,多少还是纠结的。正如英国文化大臣亨特所说,对办奥运,有两种不同态度:你可以说,现在是经济紧缩期,应尽量降低开支;当然,也可因为紧缩时期,更该竭尽全力,用好这种契机,毕竟,奥运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及后续效应,很难简单地以金钱估算。十字路口,就看你如何选择。
看得出,伦敦面临两难:省到何种程度,才能保证他们的投入,物有所值、恰如其分?而砸钱,又该砸在哪些地方,才能最大限度换来后奥运的良性效应?对每届东道主,这都是考题。伦敦奥运,究竟用什么来“激励一代人”?不妨一看。
(摘自《新民晚报》2012年4月20日)
三周前,去过一次伦敦。说真的,大街小巷,奥运的气息很少。走访了主赛场、非注册媒体中心,当时主赛场还是“工地”;而非注册中心的负责人马克,则一个劲向我们推荐独用“媒体空间”:一间约20平方米的工作室,租金5000英镑……一个感觉:英国人看重奥运,更注重商机。
也正常。办奥运,原本就费钱,历届奥运,大都如此。所以,当地人对奥运开支的担忧,已成为通病。据说,伦敦奥运会最初预算50亿美元,而现在,不知不觉,翻了三倍,开闭幕式的预算也翻了倍,这令相当一部分英国人感到不安。
也难怪,以1976年的蒙特利尔为例,直到30年过后,加拿大人才还清债务,所以当地人将那个外形酷似一只大鸟的奥运主赛场,称为“不祥之鸟”;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也让西班牙人留下61亿美元的债务;2004年的雅典,预算从最初的16亿美元,最后涨到了160亿美元……很显然,奥运的巨大开销,并非某一两个城市的个例。
于是,英国方面的种种表态,也就不足为奇了。首相卡梅伦说:办奥运肯定要花钱,但要尽可能节省;伦敦市长更是信誓旦旦:不浪费市民每一分钱……看得出,对第三次迎来奥运的伦敦来说,普通百姓的态度,多少还是纠结的。正如英国文化大臣亨特所说,对办奥运,有两种不同态度:你可以说,现在是经济紧缩期,应尽量降低开支;当然,也可因为紧缩时期,更该竭尽全力,用好这种契机,毕竟,奥运对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及后续效应,很难简单地以金钱估算。十字路口,就看你如何选择。
看得出,伦敦面临两难:省到何种程度,才能保证他们的投入,物有所值、恰如其分?而砸钱,又该砸在哪些地方,才能最大限度换来后奥运的良性效应?对每届东道主,这都是考题。伦敦奥运,究竟用什么来“激励一代人”?不妨一看。
(摘自《新民晚报》201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