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面向全国少数民族统考招生,是各民族青少年相互学习、融合的特殊平台,是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之下形成的民族大家庭。但是,很多同学对此认识不足,在入学之初,有的对不同民族的习俗难以接受,也有的对自己民族盲目崇信,贬低其他民族,更多的则是对自己所属民族及其他民族的传统缺乏理性认识,简单地用好和不好来判断,用狭隘的眼光来取舍……这显然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不利于民族团结与融合。
针对这个同时涉及四十多个民族的特殊群体,面对如此多元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理性地认识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倡导民族团结,除了正面教育之外,我们还十分注重渗透教育。所以,我在高一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有意作了些拓展尝试。下面以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后安排的单元知识拓展为例,详细阐述。
知识学习,奠定和谐基础
首先,我们探讨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为下一步的拓展作铺垫。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
生1:(学生依据教材很快指出)东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西方是民主治国、法律至上。为什么?(学生紧接着追问)
师:一是特定的社会生产、生活,二是特定的自然环境。
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了:
生2:自然方面,古希腊是半岛邦国,海岸线异常曲折,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因而天生具有开放性和对专制的反感性。
生3:生活方面,古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农耕条件较差,农业不算发达,商品经济却非常便利,也比较发达。
……
由于教材编写的原因,学生对东方专制政治的成因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又对此多做了一些解释。
师:在一个靠大河灌溉的、被大江大河、山脉大洋所封闭的、沃野无际的农耕区域里,所有村民的生产、生活、利益所在几乎完全一样,甚至灌溉用水时间都完全重合,而水量虽偶尔多得成灾,但更多的时候是不够用,于是理所当然地围绕水产生无休止的矛盾冲突,有时甚至流血牲牺,于是专制力量应运而生。在它的强力作用下,水库修成,从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旱涝保收、安居乐业。这些人自然而然地对组织这个工程的最高统帅(君王)万分感激。于是,君主专制与农业灌溉下的子民就互相依赖、各安其分了。
生1:哦,都江堰、郑国渠、白渠、六辅渠、大运河、黄河大堤等都是这类工程。
至于工商文明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能从教材中找出小国寡民的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互补中渐渐明确了:在工商占支配地位的古代西方,社会成员的产品种类、生产方式、生产周期、原料来源、利润比例、销售地点、销售对象、从业人员、劳动时间等等千差万别,很难找到共同的利益。缺少共同愿望、共同的利益,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共同的思想。加之地域障碍不大,各群体间自然开放性强,人们很难接受不能给自身带来直接利益的、片面强调整体服从、忽视个体的专制统治,而且,各自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民主式协调。
师:(最后作提升性补充)从思维上,这种文明主要考虑的不是要怎样,而是不能怎样,不是单纯的自我认识,而是能被自己及公众都能接受的准则。再加上最初的小国寡民,就使得民主和法制自然被大众所期待与拥护了。
课堂升华,生成和谐思维
以上述思路为基础,我和学生们一起比照分析三类文明各自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首先,我鼓励学生主动谈自己先祖们所属文明类型的特点、传统。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直接矛盾,我不断强调,每位同学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看法的不同,而且不少特点都需要辩证地认识。
下面是学生们自主讨论后自由发言的部分摘录:
生1:(蒙古族)游牧民族好动、英勇善战(其他民族则指出应该叫凶狠)、团结、富有扩张性……
生2:农耕民族(黄色文明、农业文明)保守(恋旧)、自私、温和(屈从)、封闭、勤劳……
生3:工商民族(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工业文明)善于妥协、挑战、探求(创新)、追求民主、团结……
(在上述过程中,个别学生的用词明显地带有偏见,例如,“保守”、“自私”这些用词使学生很容易在课内争辩起来,教师一定要谨慎引导和巧妙控制学生情绪。)
在找到特点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形成原因。这时师生互动,讨论热烈异常:
“历史上的游牧民族长期处于游动放牧之中,他们缺少定居的经验和感受,所以,他们好动就顺理成章了,自然不像农耕民族那样特别强烈地依恋故土。同时,日常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是野兽与牛羊、人与牛羊的“你死我活”。于是在他们的意识里,能斗是本事,凶狠才能生存。”
此外,还有学生从游牧民族的饮食中也找到了佐证,即“以肉食为主的动物都呈现好斗、凶狠的特征。如虎、豹、狮、狼、豺、乃至鳄鱼等等都不像食草类动物那样温和。”
“农耕民族保守、恋旧,是因为小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太弱、稳定性又特强。就是那很小的一片土地养育了他们家的一代又一代,久而久之,他们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从中找到了安逸。他们不必也没有能力去冒险。”
农耕者轻商:“最初也完全是因为商业离他们太遥远、价值太小,甚至可有可无。加上后来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稳定,不断强化重农抑商观点。”
古代农耕民族的自私、封闭是因为“对一个农夫或农夫的一家来说,任何一种农作物从选种到收获、加工,所有的环节完全可由他一个人(最多也就是一家)在全封闭状态下完成。因此,对他来说,生活中的一切用不着去靠别人(专制王权除外)。久而久之,他怎么可能知道开放的重要呢?”
说到勤劳,那是“农耕者必备的生存要领”。来自农村的孩子生动指出:“农耕区不用说春耕、夏耘、秋收,就是冬天,也要整地种菜,不得休息。哪怕一个小的环节懒惰,就会挨饿。因此,勤劳就成了他们求生的必备素质。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农耕者的勤劳本色就深深地根植到它的骨髓和血液之中了。而游牧区,到了冬天就是给牲畜添点干草、喂点水,除此之外,尽可以裹着皮袄喝酒、唠嗑,反正开春牧草它会自己再长出来,一切照旧。”
工商民族是大家陌生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先给予先行引导。
师:工商业者富于挑战、探求意识,是因为要使自己的产品在交流、交换中成功,他就必须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产品,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调整营销策略……总之,必须随时向自己挑战,向竞争对手挑战,没有探求精神和放弃挑战就意味着放弃生存。请学生们思考善于妥协的原因。
稍稍沉寂后,就有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从讨价还价的现象中找到了突破口。
生1:原料购进,产品出卖离不开讨价还价,游历经商更是每时每刻都在讨价还价。所有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是相互妥协且不得不妥协的过程。他们在妥协中生产,在妥协中交换,靠着高超的妥协技巧生存和发展,至于工商文明在工业革命后的团结,那是因为伴随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几乎每件产品都是许许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最终完成。离开合作,谁都将一事无成。
讨论完这些,我打出这样的字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原来只属于某类民族的特征要么淡化、消失,要么不再是独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紧接着,我让学生举例说明。这时,学生的例子丰富多彩:
游牧民族不再“游”,游牧民族也会农耕,渔猎民族已不存在;工商业被农耕、渔猎和游牧民族共同接受;南北菜肴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吸取,曾是局部居民喜好的辣味开始走向全国;汉服西装几乎被所有少数民族所习惯,原有民族服渐渐为本族人中的多数所陌生;团结合作也成了新时代农民的基本素质……
至此,教学拓展的目的已经达到:让学生了解各种文明的传统,学会了历史地分析民族差异,纠正了错误的民族观,知道了哪些是要继承的,哪些是要抛弃的……虽然整个过程中始终没用到和谐校园一词,但是我们认为,“校园和谐”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
□编辑 郭卿
针对这个同时涉及四十多个民族的特殊群体,面对如此多元的学生,要引导他们理性地认识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倡导民族团结,除了正面教育之外,我们还十分注重渗透教育。所以,我在高一历史的课堂教学中有意作了些拓展尝试。下面以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后安排的单元知识拓展为例,详细阐述。
知识学习,奠定和谐基础
首先,我们探讨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为下一步的拓展作铺垫。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指出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的区别。
生1:(学生依据教材很快指出)东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西方是民主治国、法律至上。为什么?(学生紧接着追问)
师:一是特定的社会生产、生活,二是特定的自然环境。
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学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了:
生2:自然方面,古希腊是半岛邦国,海岸线异常曲折,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因而天生具有开放性和对专制的反感性。
生3:生活方面,古希腊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农耕条件较差,农业不算发达,商品经济却非常便利,也比较发达。
……
由于教材编写的原因,学生对东方专制政治的成因还是似懂非懂。于是,我又对此多做了一些解释。
师:在一个靠大河灌溉的、被大江大河、山脉大洋所封闭的、沃野无际的农耕区域里,所有村民的生产、生活、利益所在几乎完全一样,甚至灌溉用水时间都完全重合,而水量虽偶尔多得成灾,但更多的时候是不够用,于是理所当然地围绕水产生无休止的矛盾冲突,有时甚至流血牲牺,于是专制力量应运而生。在它的强力作用下,水库修成,从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旱涝保收、安居乐业。这些人自然而然地对组织这个工程的最高统帅(君王)万分感激。于是,君主专制与农业灌溉下的子民就互相依赖、各安其分了。
生1:哦,都江堰、郑国渠、白渠、六辅渠、大运河、黄河大堤等都是这类工程。
至于工商文明的特点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能从教材中找出小国寡民的条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互补中渐渐明确了:在工商占支配地位的古代西方,社会成员的产品种类、生产方式、生产周期、原料来源、利润比例、销售地点、销售对象、从业人员、劳动时间等等千差万别,很难找到共同的利益。缺少共同愿望、共同的利益,自然也就很难形成共同的思想。加之地域障碍不大,各群体间自然开放性强,人们很难接受不能给自身带来直接利益的、片面强调整体服从、忽视个体的专制统治,而且,各自的政治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民主式协调。
师:(最后作提升性补充)从思维上,这种文明主要考虑的不是要怎样,而是不能怎样,不是单纯的自我认识,而是能被自己及公众都能接受的准则。再加上最初的小国寡民,就使得民主和法制自然被大众所期待与拥护了。
课堂升华,生成和谐思维
以上述思路为基础,我和学生们一起比照分析三类文明各自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首先,我鼓励学生主动谈自己先祖们所属文明类型的特点、传统。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直接矛盾,我不断强调,每位同学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看法的不同,而且不少特点都需要辩证地认识。
下面是学生们自主讨论后自由发言的部分摘录:
生1:(蒙古族)游牧民族好动、英勇善战(其他民族则指出应该叫凶狠)、团结、富有扩张性……
生2:农耕民族(黄色文明、农业文明)保守(恋旧)、自私、温和(屈从)、封闭、勤劳……
生3:工商民族(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工业文明)善于妥协、挑战、探求(创新)、追求民主、团结……
(在上述过程中,个别学生的用词明显地带有偏见,例如,“保守”、“自私”这些用词使学生很容易在课内争辩起来,教师一定要谨慎引导和巧妙控制学生情绪。)
在找到特点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逐一分析形成原因。这时师生互动,讨论热烈异常:
“历史上的游牧民族长期处于游动放牧之中,他们缺少定居的经验和感受,所以,他们好动就顺理成章了,自然不像农耕民族那样特别强烈地依恋故土。同时,日常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是野兽与牛羊、人与牛羊的“你死我活”。于是在他们的意识里,能斗是本事,凶狠才能生存。”
此外,还有学生从游牧民族的饮食中也找到了佐证,即“以肉食为主的动物都呈现好斗、凶狠的特征。如虎、豹、狮、狼、豺、乃至鳄鱼等等都不像食草类动物那样温和。”
“农耕民族保守、恋旧,是因为小农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太弱、稳定性又特强。就是那很小的一片土地养育了他们家的一代又一代,久而久之,他们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并从中找到了安逸。他们不必也没有能力去冒险。”
农耕者轻商:“最初也完全是因为商业离他们太遥远、价值太小,甚至可有可无。加上后来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稳定,不断强化重农抑商观点。”
古代农耕民族的自私、封闭是因为“对一个农夫或农夫的一家来说,任何一种农作物从选种到收获、加工,所有的环节完全可由他一个人(最多也就是一家)在全封闭状态下完成。因此,对他来说,生活中的一切用不着去靠别人(专制王权除外)。久而久之,他怎么可能知道开放的重要呢?”
说到勤劳,那是“农耕者必备的生存要领”。来自农村的孩子生动指出:“农耕区不用说春耕、夏耘、秋收,就是冬天,也要整地种菜,不得休息。哪怕一个小的环节懒惰,就会挨饿。因此,勤劳就成了他们求生的必备素质。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农耕者的勤劳本色就深深地根植到它的骨髓和血液之中了。而游牧区,到了冬天就是给牲畜添点干草、喂点水,除此之外,尽可以裹着皮袄喝酒、唠嗑,反正开春牧草它会自己再长出来,一切照旧。”
工商民族是大家陌生的,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先给予先行引导。
师:工商业者富于挑战、探求意识,是因为要使自己的产品在交流、交换中成功,他就必须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产品,改进工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调整营销策略……总之,必须随时向自己挑战,向竞争对手挑战,没有探求精神和放弃挑战就意味着放弃生存。请学生们思考善于妥协的原因。
稍稍沉寂后,就有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从讨价还价的现象中找到了突破口。
生1:原料购进,产品出卖离不开讨价还价,游历经商更是每时每刻都在讨价还价。所有讨价还价的过程就是相互妥协且不得不妥协的过程。他们在妥协中生产,在妥协中交换,靠着高超的妥协技巧生存和发展,至于工商文明在工业革命后的团结,那是因为伴随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几乎每件产品都是许许多多的人分工合作才能最终完成。离开合作,谁都将一事无成。
讨论完这些,我打出这样的字幕:“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多原来只属于某类民族的特征要么淡化、消失,要么不再是独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紧接着,我让学生举例说明。这时,学生的例子丰富多彩:
游牧民族不再“游”,游牧民族也会农耕,渔猎民族已不存在;工商业被农耕、渔猎和游牧民族共同接受;南北菜肴既各具特色又互相吸取,曾是局部居民喜好的辣味开始走向全国;汉服西装几乎被所有少数民族所习惯,原有民族服渐渐为本族人中的多数所陌生;团结合作也成了新时代农民的基本素质……
至此,教学拓展的目的已经达到:让学生了解各种文明的传统,学会了历史地分析民族差异,纠正了错误的民族观,知道了哪些是要继承的,哪些是要抛弃的……虽然整个过程中始终没用到和谐校园一词,但是我们认为,“校园和谐”已深深地扎根于学生心中。■
□编辑 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