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如果坏了,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用处。否则没有品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能为非作歹越大。”所以人的品德的重大。现在的教育观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创造的优秀思想品德。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这是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一个人有责任心,才会自觉学习,才会不断进取。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表现为对工作、学习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具有责任心的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所负责的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对他人、对集体很关心。受成长环境及外力因素影响,学生责任意识参差不齐,良莠兼备。我对三、四年级进行观察了解,有不遵守秩序,不主动体贴和尊重父母长辈,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参与学习,自律性差等等。责任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将知识技能与思想渗透结合起来。如四年级品德课的《乡风乡俗》课文中的内容是围绕乡风乡俗展开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让学生感知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查找节日的来历,感受传统文化感染力外,还可以列出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对比资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领悟出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的影响,以及自己作为炎黄子孙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感和使命感,如要求学生查找9.18国耻日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发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落后就挨打”,要强大就要不断提升自己,提升对国家的责任感。在三年级品德课中《我懂事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跟随父亲调查了解父亲的一天,了解父亲今天在工作单位做了什么?在课堂由学生进行讲述,再引导学生在家里应该要做什么作为回报爸爸。譬如做:为家人盛饭,自己穿衣服,帮助家里买东西,为家里拖地等等。引導学生对家里要有付出的责任之心。在三年级品德课中《我的班集体》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风扇、光管和平台的电源,班级的墙报的每期更换,班级卫生的清洁等等,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责任感。强调谁都可以当小干部,只要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又明确规定了每个小干部的责任。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每个学生安排适合他为集体服务的固定工作,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负一定的责任。责任感不是天生的,是在实际活动中培养锻炼出来的。教师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家里劳动、班级、学校管理。在管理活动中,老师只是发挥启发诱导,协调督促的作用。这样,不但使每个同学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二、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是一种自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实际,感恩教育可以结合教材的编排进行逐步渗透教育。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关爱、抚育的辛劳,具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教师在教学《我长大了》中可以先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感悟:“从出生的几斤的娃娃长大到50多斤的三年级学生方面花费许多的物力和精力”,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再由学生演说“说说家中的故事”“了解父母的心”等等,对感恩家庭、感恩父母加深理解和认识。在三年级中《爸爸妈妈抚育了我》讲授妈妈的一天的工作与社会,教师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妈妈的一天,由学生讲述,从而感知父母对自己的恩情,随着活动开展,学生的情感不断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快乐幸福,让学生得到爱的同时,做一个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孩子,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学生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集体社会是培养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平台,让学生融入班集体,乐于与同学学习,与老师相处,在三年级《我和小伙伴》和《我的班集体》授课中,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同学,对班集体的了解和贡献,激发学生有小伙伴和与小伙伴相处好会更加快乐,感受班集体的快乐。让学生在认识和成长中,引导学生感恩集体,感恩他人,感恩学校,充分利用教材的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这些节目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活动中,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一次坦诚的交流,无不体现感恩的真爱存在。
责任编辑邱丽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责任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内容,这是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一个人有责任心,才会自觉学习,才会不断进取。责任心不能强迫养成,而是一种自觉行为。责任心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表现为对工作、学习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具有责任心的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所负责的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对他人、对集体很关心。受成长环境及外力因素影响,学生责任意识参差不齐,良莠兼备。我对三、四年级进行观察了解,有不遵守秩序,不主动体贴和尊重父母长辈,不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参与学习,自律性差等等。责任心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善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将知识技能与思想渗透结合起来。如四年级品德课的《乡风乡俗》课文中的内容是围绕乡风乡俗展开进行教育教学,教师在传授知识中,让学生感知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引导学生由学生自己查找节日的来历,感受传统文化感染力外,还可以列出西方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的对比资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领悟出文化侵略对民族国家的影响,以及自己作为炎黄子孙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感和使命感,如要求学生查找9.18国耻日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发生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落后就挨打”,要强大就要不断提升自己,提升对国家的责任感。在三年级品德课中《我懂事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跟随父亲调查了解父亲的一天,了解父亲今天在工作单位做了什么?在课堂由学生进行讲述,再引导学生在家里应该要做什么作为回报爸爸。譬如做:为家人盛饭,自己穿衣服,帮助家里买东西,为家里拖地等等。引導学生对家里要有付出的责任之心。在三年级品德课中《我的班集体》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风扇、光管和平台的电源,班级的墙报的每期更换,班级卫生的清洁等等,培养学生的班集体责任感。强调谁都可以当小干部,只要有一颗对工作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心,又明确规定了每个小干部的责任。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每个学生安排适合他为集体服务的固定工作,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负一定的责任。责任感不是天生的,是在实际活动中培养锻炼出来的。教师尽可能为每个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家里劳动、班级、学校管理。在管理活动中,老师只是发挥启发诱导,协调督促的作用。这样,不但使每个同学在管理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勤于为集体做好事的责任心。
二、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是一种自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社会实际,感恩教育可以结合教材的编排进行逐步渗透教育。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关爱、抚育的辛劳,具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教师在教学《我长大了》中可以先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感悟:“从出生的几斤的娃娃长大到50多斤的三年级学生方面花费许多的物力和精力”,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再由学生演说“说说家中的故事”“了解父母的心”等等,对感恩家庭、感恩父母加深理解和认识。在三年级中《爸爸妈妈抚育了我》讲授妈妈的一天的工作与社会,教师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妈妈的一天,由学生讲述,从而感知父母对自己的恩情,随着活动开展,学生的情感不断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家庭的快乐幸福,让学生得到爱的同时,做一个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孩子,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学生成长都离不开学校的教育,集体社会是培养一个人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平台,让学生融入班集体,乐于与同学学习,与老师相处,在三年级《我和小伙伴》和《我的班集体》授课中,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同学,对班集体的了解和贡献,激发学生有小伙伴和与小伙伴相处好会更加快乐,感受班集体的快乐。让学生在认识和成长中,引导学生感恩集体,感恩他人,感恩学校,充分利用教材的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结合节日开展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这些节目都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的道德教育的良好时机。活动中,一句关心体贴的问候,一杯饱含真情的热茶,一张感人至深的贺卡,一次坦诚的交流,无不体现感恩的真爱存在。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