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指导探究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ddd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教学,而有感情朗读更是语言的积累、良好语感的形成以及情感体验的渠道之一,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感情朗读;方法
  一、创设情境,铺垫朗读氛围
  1.想象画面法
  情感是建立在理解和经验的基础之上,面对一篇课文,只有将文字联系、渗透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当中去,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有所体会,继而读出感情。
  如教学《题西林壁》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2.融入角色法
  在分角色朗读中,就是借助朗读的角色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人物,让孩子结合实际生活中这类人的语言表达特征,尝试通过模仿来融入角色,便能自然地读出感情了。
  3.配乐朗读法
  在《桂林山水》这一课教学中,结合风景视频,配以舒缓动听的背景音乐,动态的视频和音乐结合静态的文字,孩子们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在反复的朗读中,越读越美,这时即便将视频关掉,孩子们也能通过回忆和想象画面,结合背景音乐来有感情地朗读,读中入景,读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不同内容的文章,配乐的选择也要恰当。
  4.观看视频法
  如教学《海底世界》时,因为我们这里的孩子对大海是陌生的,对海底世界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教师可通过播放视频再现海底的面貌,配以优美的音乐,孩子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让孩子对海底有感性的认识。这时再让孩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孩子初步整体感受海底景色奇异与物产丰富,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时让孩子打开书有感情的来读,了解课文的大意,这样的设计,能以最快的速度消除孩子与大海之间地理上的距离,让孩子去感知大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
  二、淡化理解,搭设朗读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过度分析课文,往往会导致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被大大压缩。而通常对小学生尤其是低段小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结果却是事倍功半,学生记不住,听不懂,本来明白的听来听去也变得迷糊了。由于低段学生年纪小,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也许还不是很透彻,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加,不懂的词语、句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理解,所以倒不如把分析课文的时间留给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这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单一的朗读方式也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这就需要朗读要有多种方式。
  1.教师范读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朗读的直接影响者和模仿对象,教师的朗读风格通常会影响着整个班级学生的朗读,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做范读,用教师的示范教会学生会读。
  2.听录音跟读
  小学生的有感情朗读,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语文教师的有感情朗读水平如果不是那么的高超,那么听录音让学生跟读绝对是一个好方法。
  3.小老师的力量
  孩子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在一个班级中,肯定会有几个或是更多的学生朗读水平较高,这时就可以设置朗读小组,由朗读较好者作为小老师,分组进行朗读训练,这种做法的好处第一在于可以让所有的学生有更多单独朗读的机会;第二可以让小老师有快速提升自己的机会,在指导别人的同时进行反思对比,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第三,教师只需要培训几名小老师,并对其他同学进行抽查,全班学生都有提升机会的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4.读出自己的感觉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我们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要尊重孩子个性化的发展,不要以固定的模式去禁锢学生的想法,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去朗读。对于有感情的朗读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只要是适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朗读,有真情实感的朗读,就都是完美的朗读。
  三、领会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朗读需要熟读成诵、需要朗朗上口、更需要通过朗读加深理解。这些不仅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有效指导,也需要学生自觉合理运用朗读技巧,进而达到朗读能力的提升。教学时,教师抓住不同机会适当渗透朗读技巧,对催生学生的朗读能力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长句子断句技巧
  课文中经常会有很多长句子,学生们在朗读时无法正确的独立断句,这时就需要教师予以适当的指导。比如在《猴子捞月亮》一课,这篇课文比较长,有很多长句子,首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其他的同学也要认真听哦!也可以在心里跟着老师读一读!“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读,再进行指导,但需要注意的是断句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不斷地朗读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感,不宜有过多刻意的强调。
  2.标点符号运用技巧
  读好问句、感叹句,陈述句,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或身边的人在平时生活中说话的语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3.古诗断句技巧
  低段学生学习的诗词多为七言或五言律诗,让学生在多首古诗中感受七言节奏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五言节奏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今后古诗的朗读就会明朗很多。
  总之,小学语文有感情朗读教学并不是仅仅经历几篇文章的朗读就能有所成效的,而是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探索,去感受,在师生和生生合作中,在教材之内和课外阅读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朗读中提高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潜能,感受阅读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在朗读教学中发展学生能力[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1.
  作者简介
  赵清香,大专学历,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人的一生中,最有用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的意识,因此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新课程改革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做了明确要求,新教材也把思想方法这一块儿囊括其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把思想方法的教学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适度进行教学预设,思想方法教学与知识教学相统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美国教育心理家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
摘 要:当下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校在不断进行扩招,现在高职的对象不仅可以是中专生,也可以是高中生。因此高职学校的生源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才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也能更好的进行学校的教学工作。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
摘 要: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复习就是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复习策略  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复习就是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环节。那么,究竟该如何上好复习课,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对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深化、巩固的目
摘 要:初中教学科目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是语文,其不仅能与初中升高中有关,同时在其他学科学习以及理解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被广泛应用于教学教学改革当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初中;微课  微课教学被视为教学新手段,其将文字、图画以及声音
摘 要:影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是有很多方面的,它既包括一些语文本身的学习因素,也包括一些非语文因素,当然还包括一些外部因素。在整合这些多种多样因素的过程中,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难题。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高年级段的教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習惯。在探讨小学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内在因素方面,广泛的开展,针对家庭学校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