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和考研方面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笔者认为,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可以发动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通过合作学习和共同讨论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就业和考研方面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学习小组;学术沙龙;地方高师;历史教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地方高师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越来越大。地方高师如何帮助学生来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到问题。笔者从2008年起,与同事合作组织学习小组,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通过合作学习和共同讨论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努力寻求强化本科历史教学的新途径。经过四年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学习小组与学术沙龙,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学教师使用合作教学方法的越来越多,而高校则很少有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小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个人责任。小组成员必须完成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既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又对小组同伴负责。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否则小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交流互动。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一起实现小组目标。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习为主题,以活动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笔者与同事组织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由指导老师推荐阅读书目或阅读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并由指导老师评阅,给出修改意见。通过此举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写读书心得,不仅锻炼写作能力,而且为独立研究问题做准备。所谓学术沙龙,即指学生在修改完善自己的读书心得后,小组成员分别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然后由指导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议。通过讲述和评议,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讲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综上可知,通过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既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交流开阔同学们的知识视野,通过写作和演讲不断提高他们写作能力和讲演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初级的科研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谓一举多得。组织学习小组,最初的想法是帮助历史学专业考研的同学提高综合素质,避免給其他院校留下高分低能的印象。经过四年的实践,笔者发现,像曲阜师大这种地方高师院校,非常有必要在学生中组织类似的活动。
第一,中学素质教育对高师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对地方高师的本科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考研的难度加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著名高校保送研究生的数额逐年增加,只留少数名额供其他院校的学生公开竞争;另一方面,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由于独立动手做科研的能力差、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导致自己缺乏竞争力。
第三,公共课数量增加,压缩专业课学习时间。笔者依据曲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10、2011年度的课程表,粗略统计了一下,大一、大二学生每周的公共课平均在18节左右,专业课大致在16节左右。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平常用来研读专业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
第四,教师科研压力大,在教学方面付出的精力有限。近年来,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及考核体系越来越看重有资的科研课题和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评价则仅供参考。在职称晋升的时候,课题、核心论文和所谓的科研奖励成为至关重要的客观指标。这种评价体系,必然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最后,许多地方高师因地理位置的劣势而影响学生发展。以曲阜师大为例,校设县级城市,学校对外交流不便,难以留住高水平教师。不仅如此,在这种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自2000年以来,历史文化学院先后有近10多位高水平的教师跳槽至国内著名高校,这部分教师的出走,对于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影响可想而知。
总之,外在的挑战和学校内部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曲阜师大等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毕业生的优势,同时也为强化本科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组织学习小组的时候,应首先取得专业教师的支持。只有让研究方向各异的老师们参与进来,才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同学们不同的需求。在选择专业老师做指导老师的时候,应该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二是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个人魅力,三是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组织学习小组的时候,要遵循自愿原则。有同学喜欢中国古代史,可以加入中国古代史学习小组;爱好世界史的同学,则可以参加世界史学习小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参加学习小组才有动力,学习小组的活动才可以持久。
组织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成员人数。一个学习小组,最好在10人左右。如果人数太少,举办学术沙龙的时候,不仅缺乏学习氛围,而且讨论的时候容易冷场。如果成员过多,小组成员的发言机会减少,锻炼的价值会打折扣。笔者所带领的学习小组,一般两周举行一次学术沙龙,学术沙龙大致采用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指定主题。由指导老师指定某一重大历史问题,让小组成员围绕着该主题找资料,并将所搜寻到的资料系统整理,在举办学术沙龙的时候轮番介绍自己的阅读成果和看法。
2.名家名篇。指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并写出读书心得,在举办学术沙龙的时候讲述。鼓励小组成员对名家名篇进行质疑和评判,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主题写作。由指导老师指定某一中心主题,让小组成员选择不同的对象,写出自己的作品。
4.学术综述。指导小组成员做学术综述,可以提升他们基本的学术素养,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小组成员还可以通过学术综述,了解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历史及最新成果。这大大有助于开阔小组成员的知识视野。
5.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著作。此外,除专业书籍外,指导老师也应鼓励小组成员,选择其他学科的一些经典著作或最新作品。
在组建学习小组、举办学术沙龙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组织者的注意。
其一,小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比如,学习小组某一成员不善表达,抓不到重点,让听众不知所云,这必然会影响小组其他成员的情绪。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对小组成员多做了解,在安排发言时注意顺序,并及时对那些表现不佳的成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督促其及时提高。
其二,小组成员的选择和人数控制的问题。学习小组组建之初,许多同学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有部分同学对活动失去兴趣,进而退出小组活动。因此,指导老师在组建小组时,首先要把活动要求和困难讲清楚,让同学们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其次,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小组组建之初,可以多接纳几位同学,为日后有同学退出小组做好准备。
其三,小组活动的方式问题。指导老师应针对小组活动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经常变换活动主题,保持同学们的新鲜感;同时,在选择相关书籍和问题的时候,把握好难易度,让同学们在循序渐进中有一种成就感。
总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必然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像曲阜师范大学这样的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凭借着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曲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师不具备与一流师范院校在一个平台上竞争的实力。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学校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在未来经过改进和发展,会更受地方高師学生们的欢迎。
注释:
①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全国高校招生人数,1999年为160万,2000年为221万,2001年为268万,2002年为321万,2003年为382万,2007年为567万.
②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2.6%,见http://www.gov.cn/jrzg/2005-12/08/content_121381.htm,2007年,有70~80万大学生毕业生未能就业,见http://www.jyb.cn/jy/jysx/t20080710_177087.htm.
③学习小组已举办4届,由历史学专业2007、2008、2009、2010级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中,2007级历史学专业有8名同学参加学习小组,2011年毕业时,5位同学分别考取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生,2位同学因综合素质突出,顺利地到青岛、烟台的中学就业,1位同学在毕业一年后考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研究生。2008级历史学专业有6位同学参加学习小组,2012年毕业时,5位参加考研的同学,分别被国内著名高校录取,其中,2位同学毕业后到中学工作.
④2004年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载记者李斌的报导《探访一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引发了关于“考研基地”的讨论,对我校及我院毕业生的影响很大。至今,许多同学在面试时都能感受到那种歧视的眼光.
关键词:学习小组;学术沙龙;地方高师;历史教学
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地方高师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越来越大。地方高师如何帮助学生来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到问题。笔者从2008年起,与同事合作组织学习小组,定期举办学术沙龙,通过合作学习和共同讨论的方式,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努力寻求强化本科历史教学的新途径。经过四年的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学习小组与学术沙龙,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学教师使用合作教学方法的越来越多,而高校则很少有教师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小组目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个人责任。小组成员必须完成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同时也要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既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又对小组同伴负责。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否则小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交流互动。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一起实现小组目标。也就是说,“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学习为主题,以活动形式来组织学生通过互动、合作来完成某一任务的学习活动。它需要小组成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合作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笔者与同事组织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由指导老师推荐阅读书目或阅读主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并由指导老师评阅,给出修改意见。通过此举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写读书心得,不仅锻炼写作能力,而且为独立研究问题做准备。所谓学术沙龙,即指学生在修改完善自己的读书心得后,小组成员分别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然后由指导老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议。通过讲述和评议,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讲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综上可知,通过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既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交流开阔同学们的知识视野,通过写作和演讲不断提高他们写作能力和讲演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初级的科研训练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谓一举多得。组织学习小组,最初的想法是帮助历史学专业考研的同学提高综合素质,避免給其他院校留下高分低能的印象。经过四年的实践,笔者发现,像曲阜师大这种地方高师院校,非常有必要在学生中组织类似的活动。
第一,中学素质教育对高师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前,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成为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考研难度越来越大,对地方高师的本科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地方高师院校毕业生考研的难度加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著名高校保送研究生的数额逐年增加,只留少数名额供其他院校的学生公开竞争;另一方面,大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学生由于独立动手做科研的能力差、知识视野相对狭窄,导致自己缺乏竞争力。
第三,公共课数量增加,压缩专业课学习时间。笔者依据曲师大历史文化学院2010、2011年度的课程表,粗略统计了一下,大一、大二学生每周的公共课平均在18节左右,专业课大致在16节左右。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平常用来研读专业书籍的时间越来越少。
第四,教师科研压力大,在教学方面付出的精力有限。近年来,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及考核体系越来越看重有资的科研课题和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评价则仅供参考。在职称晋升的时候,课题、核心论文和所谓的科研奖励成为至关重要的客观指标。这种评价体系,必然导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
最后,许多地方高师因地理位置的劣势而影响学生发展。以曲阜师大为例,校设县级城市,学校对外交流不便,难以留住高水平教师。不仅如此,在这种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能力自然会受到影响。自2000年以来,历史文化学院先后有近10多位高水平的教师跳槽至国内著名高校,这部分教师的出走,对于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影响可想而知。
总之,外在的挑战和学校内部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得曲阜师大等地方高师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毕业生的优势,同时也为强化本科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组织学习小组的时候,应首先取得专业教师的支持。只有让研究方向各异的老师们参与进来,才能为同学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同学们不同的需求。在选择专业老师做指导老师的时候,应该遵循几个基本原则:一是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二是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个人魅力,三是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组织学习小组的时候,要遵循自愿原则。有同学喜欢中国古代史,可以加入中国古代史学习小组;爱好世界史的同学,则可以参加世界史学习小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参加学习小组才有动力,学习小组的活动才可以持久。
组织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成员人数。一个学习小组,最好在10人左右。如果人数太少,举办学术沙龙的时候,不仅缺乏学习氛围,而且讨论的时候容易冷场。如果成员过多,小组成员的发言机会减少,锻炼的价值会打折扣。笔者所带领的学习小组,一般两周举行一次学术沙龙,学术沙龙大致采用以下几种活动方式。 1.指定主题。由指导老师指定某一重大历史问题,让小组成员围绕着该主题找资料,并将所搜寻到的资料系统整理,在举办学术沙龙的时候轮番介绍自己的阅读成果和看法。
2.名家名篇。指导学生阅读名家名篇并写出读书心得,在举办学术沙龙的时候讲述。鼓励小组成员对名家名篇进行质疑和评判,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主题写作。由指导老师指定某一中心主题,让小组成员选择不同的对象,写出自己的作品。
4.学术综述。指导小组成员做学术综述,可以提升他们基本的学术素养,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小组成员还可以通过学术综述,了解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历史及最新成果。这大大有助于开阔小组成员的知识视野。
5.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著作。此外,除专业书籍外,指导老师也应鼓励小组成员,选择其他学科的一些经典著作或最新作品。
在组建学习小组、举办学术沙龙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组织者的注意。
其一,小组成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比如,学习小组某一成员不善表达,抓不到重点,让听众不知所云,这必然会影响小组其他成员的情绪。因此,指导老师应该对小组成员多做了解,在安排发言时注意顺序,并及时对那些表现不佳的成员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督促其及时提高。
其二,小组成员的选择和人数控制的问题。学习小组组建之初,许多同学热情很高,积极参与。但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有部分同学对活动失去兴趣,进而退出小组活动。因此,指导老师在组建小组时,首先要把活动要求和困难讲清楚,让同学们深思熟虑后再做决定;其次,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小组组建之初,可以多接纳几位同学,为日后有同学退出小组做好准备。
其三,小组活动的方式问题。指导老师应针对小组活动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经常变换活动主题,保持同学们的新鲜感;同时,在选择相关书籍和问题的时候,把握好难易度,让同学们在循序渐进中有一种成就感。
总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必然要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像曲阜师范大学这样的地方高师院校,长期以来凭借着良好的学习风气,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不可否认,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曲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师不具备与一流师范院校在一个平台上竞争的实力。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学校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小组和学术沙龙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在未来经过改进和发展,会更受地方高師学生们的欢迎。
注释:
①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全国高校招生人数,1999年为160万,2000年为221万,2001年为268万,2002年为321万,2003年为382万,2007年为567万.
②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72.6%,见http://www.gov.cn/jrzg/2005-12/08/content_121381.htm,2007年,有70~80万大学生毕业生未能就业,见http://www.jyb.cn/jy/jysx/t20080710_177087.htm.
③学习小组已举办4届,由历史学专业2007、2008、2009、2010级同学自愿报名参加.其中,2007级历史学专业有8名同学参加学习小组,2011年毕业时,5位同学分别考取国内著名高校的研究生,2位同学因综合素质突出,顺利地到青岛、烟台的中学就业,1位同学在毕业一年后考取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研究生。2008级历史学专业有6位同学参加学习小组,2012年毕业时,5位参加考研的同学,分别被国内著名高校录取,其中,2位同学毕业后到中学工作.
④2004年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刊载记者李斌的报导《探访一所特别能考研的大学》,引发了关于“考研基地”的讨论,对我校及我院毕业生的影响很大。至今,许多同学在面试时都能感受到那种歧视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