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藏传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藏族文化旅游资源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藏区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甘南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接壤,位于中国甘肃省南部。这里旅游资源丰富,有著名的拉卜楞寺等。本文以甘南藏区为背景,从理念、思路、资料、设计等诸多方面对藏传佛教文化旅游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拉卜楞寺;探讨
  1 引言
  藏区是一片神奇、神秘、神圣的土地,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人前往。长期封闭的历史,使藏区不仅保留了原始的高原自然生态环境,也造就出独具特色的藏民族风情。在高度现代化的当今世界,在现代文明充斥社会每个角落时,藏区因其孤傲、原真愈加显得神奇和美丽。在“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的发展方针指导下,依托资源优势,藏区的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保证藏区旅游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为旅游研究提出了富于挑战性的新课题。
  藏传佛教是藏民族文化奇葩,也是藏区重要的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是在印度佛教基础上融合了青藏高原原始苯教并吸纳众多藏民族文化元素而成的。它与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藏民族形成难舍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正因如此,藏传佛教文化构成了藏区神秘!壮美的画卷,是最富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我国的宗教旅行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一直作为旅游活动的热点对国内外游客产生着巨大的吸引,积累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的经验。尽管自古至今,人类积累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经验,但是就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来说,对宗教文化旅游的研究还很不够。
  当前,国内学者对宗教文化旅游的理论研究还非常欠缺。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对典型地域的宗教文化旅游个案或某类宗教文化的个别旅游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或是从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宗教文化旅游及其影响进行专题性研究。仅有的几篇关于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学术文献,主要集中于讨论具体宗教场所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由于缺乏理论的指导和科学的方法,研究略显表浅;有关藏传佛教文化的旅游价值和影响的研究亦属于专题性研究。总之,无论是有关宗教文化旅游还是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研究,还缺乏从宗教学、旅游学、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把握。
  由于宗教文化具有信仰层面的内涵,宗教文化旅游也有别于一般的旅游形式,表现出特殊性。
  2 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的特点
  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的特点如下:
  第一,生命力长。
  其次,由于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在经过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与锤炼,宗教圣地的宗教地位早已根深蒂固,无可改变。
  第三,宗教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成熟的,早己与周围的历史、民族、文化氛围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脱离这个环境,它的价值将会锐减,甚至消失。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藏民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青藏高原为背景,以藏民族为载体的藏传佛教文化旅游不可模仿和复制。
  3 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旅游价值
  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是藏传佛教信仰者和对藏传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旅游者,以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为对象,借助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设施、文物或宗教活动等,从事的旅游活动。
  在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构建中,吸纳和采撷藏传佛教中积极的、能动的和真诚的精神元素,可以弥补世俗教育和法律制裁等方面的诸多空白,引导人的本能朝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这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中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里,作者举个例子,作者2014年,到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考察时,路过一位藏族牧民家。没有多余的寒暄,牧民用带有浓重藏音的普通话邀请我到他们家里作客,并用亲手制作的奶茶招待我。家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大人、孩子穿着都很陈旧。临别时,我执意要留下一点钱表示一下,立刻被他们制止了。牧民充满微笑的脸阴沉了下来,我只好作罢,怀着份谢意离开他们。旅游者到藏族家喝过酥油茶,吃过糟耙后,象征地给藏民五元或十元茶点费即可,没有人与你计较。即使是在正式的筵席上,藏族人仍不会用华丽的辞藻来表达他们的好客之情,而是将斟满酒的杯子捧到客人面前,并敞开那粗犷、豪放的歌喉唱起充满激情的祝酒歌,直到客人把酒喝下为止。酒到酣畅之时,藏族同胞还会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起来,真诚、豁达、开朗、乐观的民族精神时刻感染着游客。
  4 结论
  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本文以甘南藏区为例子,从发挥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积极的社会功能,适应当前旅游市场的客观需求出发,对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对提高旅游者的思想境界、升华人文精神具有良好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第二,甘南藏区藏传佛教的思想、教义外在的物质表现形式,如宗教建筑、宗教藝术、宗教节庆、宗教物品等,具有较高的思想性、文化性、知识性和审美价值,有助于丰富旅游者的文化知识、扩大视野、愉悦身心。
  第三,从资源学的视角分析,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体系庞大;历史悠久,品质卓绝;原真古朴,特色鲜明;组合度高,吸引力强;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文化是高品位、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开发、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察仓,朵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杜达山.为宗教文化旅游正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第16卷(6)
  [4]李萌.论宗教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开发原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5]袁银枝.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作者简介:
  刘曙光,汉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计划“藏区突发事件中的宗教因素研究”(1112B-04)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在经济社会现代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也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早已为大家所重视。本文集中力量从理论上探求原因寻找有效对策,以求尽快制止"滑坡",并为市场经济和社会进步提供有效的道德支持。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危机;道德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都
期刊
摘 要:2012年末至今,国内煤炭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需求减少、同行业竞争加剧、仓储成本增加、国内外贸易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致使煤炭行业持续低迷。在此期间,煤炭企业不断总结问题,寻求突出重围道路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内功。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长期以来引领煤炭企业干部职工思想的重要工作,必须立足于煤炭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规划,充分结合职工的自身特点,创新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对电子商务网络创业及电子商务人才的旺盛需求,通过分析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社区学院助力农村电商培养的方式方法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区学院;农村;电商培养;实践;探索  电子商务正在加速促进经济贸易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变革,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农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转型升级,农村正成为下一个重要的电商蓝海市场。世界电子商务巨
期刊
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和曹植。他们的诗歌我们称为建安文学。  1曹操  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出生于官宦家庭,迎汉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以汉臣丞相统一中国北部。  曹操现存诗歌二十余首,或写民生疾苦,或抒一统天下之志。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我们来重温下最有名的一些诗:  《对酒》属于汉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儒家主张“修己以安百姓”,意在创造一个太平
期刊
摘 要:群艺小品应该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舞台艺术。生活在群众中间的人创作的群艺小品最接近平常人的心态,更能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直视平凡的人生。  关键词:群艺小品;创作  近年来,我国基层群众文化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群众的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群艺小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很多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然
期刊
摘 要:德莱塞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处女作《嘉莉妹妹》讲述了乡村女孩嘉莉只身来到大城市寻求幸福的故事。嘉莉虽然最终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拥有财富和地位,但她仍然没有得到幸福。本文先从嘉莉爱情观的扭曲以及她内心欲望的升级来分析她的悲剧命运的成因,緊接着上升到社会层面,将嘉莉的命运同消费主义的盛行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嘉莉妹妹;悲剧命运;成因  从一个贫苦的乡村女孩一步步登上百老汇当红
期刊
摘 要:观察当前教育界的古诗教学,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只是做一番文言文的翻译解释工作草草完事,没有从诗意上作更多的品读欣赏,学生根本无从感知古诗的韵味和魅力,富有情趣美感的诗歌精华,在课堂上却成了索然寡味的毫无生命气息的东西,这是诗歌教学的失败,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损失。笔者觉得古诗教学要引领学生从单纯的理解,走向品读诗意美感,从而感受到其中的生命气息。  关键词:古诗教学;生命气息  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