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作文教学现状不乐观,综合性实践活动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充分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老师再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材料分类、整合、加工,充分运用到作文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材料;整理;个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践活动由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欢,老师也易于操作。而作文,就宛如一个老气横秋的老婆婆,学生怕,老师也头疼。就内容而言,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收集的材料,完全可以用于作文中的素材。在活动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也有利于作文中情感的抒发和观点的阐释。所以,如果能将二者完美结合,也许很多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今天我就自己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和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探析
对于作文教学,大多数教师主要是利用每一单元后面的作文指导来进行,内容相对不够丰富。再加上作文教学总体弹性大,没有多少硬性的要求;作文批改的难度大,且大多收效甚微。诸如此类的情况,导致大多数语文教师面对作文教学时,有时滔滔不绝,喧宾夺主;有时惜字如金,提示过少;或者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写在黑板上,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完成。过于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模式导致作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有时苦于作文课占用时间相对较多的情况,部分教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压缩作文教学的时间,重阅读而轻作文。
很多孩子生活面狭窄,生活方式单一,所以素材积累得少;再加上独生子女的缘故,大多数孩子习惯于接受来自社会的关爱,缺少感恩之心,部分学生情感不够细腻;由于网络的普及,图片式、碎片式阅读也较普遍,导致学生阅读面不广,语言词汇单薄,认识能力也有待提高;有些则是由于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导致写作能力低下。素材少、情感匮乏、阅读面不广、驾驭语言能力不高等等因素都成了学生写作的难点。
总而言之,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综合性实践课程作为了必修课程。这种课程不同于以往那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了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广大初中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验和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囿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压力,很多学校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存在很多误区,在实验和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亟待研究与矫正。
(一)课程性质认识不足,导致教学的无序状态
惯性的教育模式导致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这门新课程的特点,没有将其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开来,仍被以往的课程思维定式所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认为其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态度上重视不足;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课程。甚至于全校动员、人人参与、场面宏大、热热闹闹,不仅没有领会综合性实践的实质,还曲解了课程与活动的关系;过于死板,将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去看待,但模式僵化,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实施既定方案。
(二)角色定位不准确,不能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老师本该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提出问题—归类选题—选择教师—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参加活动—成果汇报,这些都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很多教师却存在一包到底的情况。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策略的执行者,动脑过程不足,合作体现不够。还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整个活动中过于相信学生,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对活动成果的汇报不能很好地总结,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难达到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活动目的。
(三)活动目的不明确,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向作用
2017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中提出语文综合运用时提出要达到的目标:1.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做恰当的应对。2.根据话题,拟即席讲话或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3.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4.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5.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具有实践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但是目前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些以知识为本位,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对实践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及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以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这样,必然影响其综合实践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三、如何将综合性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挂钩,实现双赢
(一)结合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
在写作文过程中,部分学生会觉得“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为了解决此类难题,我觉得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各类活动,例如:开各种主题班会、大型节日的文艺晚会、有家长参加的野外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看书读报、看电视,搜集各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在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素材。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综合性活动来说。要求学生搜集与母爱有关的材料,这样学生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对母爱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的分析,同时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像“我为妈妈 ”“今天我是小主妇”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母亲的艰辛。有了这样种种的体验,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内容就不至于空洞。
(二)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材料分类、整合、加工,并运用到作文中 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中心剪裁运用这些素材。如对于母爱主题,学生可能搜集了图片、照片、文字材料,甚至是音像材料,这时可以指导学生用描写的手法将图片照片描摹出来,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了前期的情感准备,这时的写作难度就会下降很多。那么怎样让这些综合性实践中的材料运用得当?如:同样是这个关于母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先教给学生如何构思,如何叙事的技巧。在指导这类文章审题、立意、组材的同时,示范教给学生用一些基本写作思路:睹(闻)物思人—联想回忆—睹(闻)物议人—总结全篇—揭示主题。即根据图片或照片引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再联想、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议,最后总结。让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学会变通和创新。
(三)充分利用材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
根据学生搜集的材料看,种类繁多,根據学生性格的不同和认识的倾向性差异,可能有的偏向感性经验,有的偏向理性分析,我觉得教师就应该更新观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来写作,如关于母亲的这次作文训练就可以用书信、诗歌、记叙文(散文)、甚至是议论文的形式。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实践中得来的收获,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就出路可寻。“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
(四)充分利用节日,将活动和作文进行到底
五月的母亲节,是一个感受爱表达爱的好时机,我利用这个机会,布置了一个活动、一篇作文,与前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衔接。活动为“为妈妈倒一杯茶,为妈妈捶一次背”,作文为给妈妈写一封信,并给妈妈看,让妈妈写上自己的话。
一次次精彩的活动,一篇篇精彩的美文,留给学生的是美好的回忆,带给语文课堂的将是成功与喜悦。希望综合性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携手,共创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李吉林.苏联教育家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马丹.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方法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4).
[3]撒志飞.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J].教育革新,2015(6).
[4]孙茹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性学习备考指导[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3(5).
[5]陈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J].湖南教育,2004(22).
作者简介:汪小艳,女,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南校,中学二级教师。
【关键词】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材料;整理;个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践活动由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欢,老师也易于操作。而作文,就宛如一个老气横秋的老婆婆,学生怕,老师也头疼。就内容而言,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收集的材料,完全可以用于作文中的素材。在活动中形成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也有利于作文中情感的抒发和观点的阐释。所以,如果能将二者完美结合,也许很多作文教学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今天我就自己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和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探析
对于作文教学,大多数教师主要是利用每一单元后面的作文指导来进行,内容相对不够丰富。再加上作文教学总体弹性大,没有多少硬性的要求;作文批改的难度大,且大多收效甚微。诸如此类的情况,导致大多数语文教师面对作文教学时,有时滔滔不绝,喧宾夺主;有时惜字如金,提示过少;或者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写在黑板上,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完成。过于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模式导致作文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但有时苦于作文课占用时间相对较多的情况,部分教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压缩作文教学的时间,重阅读而轻作文。
很多孩子生活面狭窄,生活方式单一,所以素材积累得少;再加上独生子女的缘故,大多数孩子习惯于接受来自社会的关爱,缺少感恩之心,部分学生情感不够细腻;由于网络的普及,图片式、碎片式阅读也较普遍,导致学生阅读面不广,语言词汇单薄,认识能力也有待提高;有些则是由于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导致写作能力低下。素材少、情感匮乏、阅读面不广、驾驭语言能力不高等等因素都成了学生写作的难点。
总而言之,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综合性实践课程作为了必修课程。这种课程不同于以往那种单一的知识观,强调了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广大初中教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实验和探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囿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压力,很多学校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存在很多误区,在实验和探索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亟待研究与矫正。
(一)课程性质认识不足,导致教学的无序状态
惯性的教育模式导致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这门新课程的特点,没有将其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开来,仍被以往的课程思维定式所束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认为其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态度上重视不足;将其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课程。甚至于全校动员、人人参与、场面宏大、热热闹闹,不仅没有领会综合性实践的实质,还曲解了课程与活动的关系;过于死板,将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去看待,但模式僵化,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实施既定方案。
(二)角色定位不准确,不能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老师本该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提出问题—归类选题—选择教师—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参加活动—成果汇报,这些都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很多教师却存在一包到底的情况。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只是策略的执行者,动脑过程不足,合作体现不够。还有的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整个活动中过于相信学生,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对活动成果的汇报不能很好地总结,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难达到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活动目的。
(三)活动目的不明确,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向作用
2017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中提出语文综合运用时提出要达到的目标:1.交流过程中,根据需要确定和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做恰当的应对。2.根据话题,拟即席讲话或主题演讲的提纲,做到有观点、有条理、有说服力。3.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4.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或问题,搜集有关信息,整理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5.自主策划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并用书面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这些都要求学生能具有实践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得体验。但是目前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有些以知识为本位,过分看重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少知识,得出了什么结论,忽略了对实践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及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以及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这样,必然影响其综合实践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三、如何将综合性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挂钩,实现双赢
(一)结合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
在写作文过程中,部分学生会觉得“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为了解决此类难题,我觉得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各类活动,例如:开各种主题班会、大型节日的文艺晚会、有家长参加的野外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等。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参与生活,多与亲人和友人交谈,同时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看书读报、看电视,搜集各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在活动的过程中积累素材。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综合性活动来说。要求学生搜集与母爱有关的材料,这样学生在搜集整理的过程中对母爱就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的分析,同时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像“我为妈妈 ”“今天我是小主妇”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到母亲的艰辛。有了这样种种的体验,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内容就不至于空洞。
(二)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将材料分类、整合、加工,并运用到作文中 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中心剪裁运用这些素材。如对于母爱主题,学生可能搜集了图片、照片、文字材料,甚至是音像材料,这时可以指导学生用描写的手法将图片照片描摹出来,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有了前期的情感准备,这时的写作难度就会下降很多。那么怎样让这些综合性实践中的材料运用得当?如:同样是这个关于母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先教给学生如何构思,如何叙事的技巧。在指导这类文章审题、立意、组材的同时,示范教给学生用一些基本写作思路:睹(闻)物思人—联想回忆—睹(闻)物议人—总结全篇—揭示主题。即根据图片或照片引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再联想、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议,最后总结。让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基础上学会变通和创新。
(三)充分利用材料,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
根据学生搜集的材料看,种类繁多,根據学生性格的不同和认识的倾向性差异,可能有的偏向感性经验,有的偏向理性分析,我觉得教师就应该更新观念,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来写作,如关于母亲的这次作文训练就可以用书信、诗歌、记叙文(散文)、甚至是议论文的形式。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我们要善于利用实践中得来的收获,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他们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就出路可寻。“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这一思想的关键是在时间、空间这一纵横广阔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存在着。”
(四)充分利用节日,将活动和作文进行到底
五月的母亲节,是一个感受爱表达爱的好时机,我利用这个机会,布置了一个活动、一篇作文,与前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衔接。活动为“为妈妈倒一杯茶,为妈妈捶一次背”,作文为给妈妈写一封信,并给妈妈看,让妈妈写上自己的话。
一次次精彩的活动,一篇篇精彩的美文,留给学生的是美好的回忆,带给语文课堂的将是成功与喜悦。希望综合性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携手,共创语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李吉林.苏联教育家改革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2]马丹.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方法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4).
[3]撒志飞.作文教学现状分析与方法探究[J].教育革新,2015(6).
[4]孙茹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性学习备考指导[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3(5).
[5]陈峰.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几个误区与对策[J].湖南教育,2004(22).
作者简介:汪小艳,女,1978年生,硕士研究生,合肥市第五十中学南校,中学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