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说”的能力

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j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种场景:家长要求老师多给自己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表现,因为孩子在家里“叽叽喳喳”象只快乐的小麻雀,可是一到幼儿园却“沉默是金”,从不主动开口说话。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一般会做如下解释:老师已经尽量鼓励他了,可是他不愿意,不知是他没想好或是不知道或是不想说。如果勉强、强制性地要他表现的话,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是有弊无利的。久而久之老师和家长之间会出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家长日复一日地在留言册上写“请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请多让孩子发言”。老师在留言册上写的却是“您的孩子聪明伶俐却沉默寡言……”
  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不敢说,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却不知从何下手。自古以来,与人交往、与外界交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说”,如何让幼儿大胆地说、快乐地说,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去尝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就难以做到真正的爱,难以实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教育。爱是双向的,要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依赖,就必须真正爱他,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后就能比较好地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做为老师可以做一些平时看起来“不可思议”、童心未泯的事,如拿上“枪”,戴上警帽,和一个小小警察一起上街“巡逻”,维持治安;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一起玩滑板;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聊聊家常……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消除了隔阂,就可以营造宽松的氛围,这是让幼儿大胆表现的前提。
  二、营造良好氛围,关注幼儿需要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老师精彩的“单口相声”,不允许小朋友打断自己口若悬河的谈兴,至于小朋友接受了没有,就看他们自己了。殊不知这会失去了解小朋友内心想法的机会,压制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师幼互动”完全流于形式,时间长了,小朋友自然没什么话说、不爱说了。真正关注幼儿的老师应时时刻刻了解幼儿的需要,创设宽松的氛围,和小朋友一起坐下来,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快乐地说。
  对于这一点老师可以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提出分层指导:能力强的对他们提出高一层的要求,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说一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制定一个“踮起脚尖能达到”的目标,给予其适当的压力,促进其成长;能力弱的幼儿允许他们模仿,对他们的表达给予适当夸大的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幼儿自信心。班上有一名男孩,从来不肯在集体面前人胆发言,怕他模糊的嗓音被小朋友取笑。针对这一现象,老师用微笑鼓励他,把他的发言记下来,在集体面前告诉大家,表扬他说得真好,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树立其在伙伴中的形象,增强其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终于能在伙伴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三、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幼儿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老师要选择小朋友感兴趣、喜欢的内容,采取游戏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快乐地游戏、快乐地说。在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中,老师刚把垫板垫在装满水的杯子下转过来,准备做《空气的压力》实验时,有一个小朋友马上叫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垫板不会掉下来,因为下面有空气托住了。”全班哄然大笑,我惊讶地说:“你都知道啦?真能干!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和你说的一样吗?”说着我偷偷地令实验发生了一点小变故,把垫板虚掩住杯口,留一条小缝,结果当然是垫板掉下来,水流了一地。小朋友一看,与预想的不一样,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因为杯子太小了,有的说因为水装太多了,有的却认为水装太少了……在幼儿的建议下,老师又试了几次,可是却连连“失手”,小朋友一看急了,到底为什么呢?老师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请小朋友一起动手试一试。有一位小朋友马上就成功了,大多数却还是失败,大家一起找原因,请教成功的小朋友,更换操作材料,终于越来越多的人成功了!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讨论中,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新奇的发现,这样不但通过动手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让幼儿大胆地说,快乐地说,可以渗透在各个领域中
  如在幼儿欣赏童话《梨子小提琴》后,老师又和小朋友一起扮演小提琴、动物,让小音符飘到动物身边然后将活动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仿编散文诗。幼儿在踊跃表达自己创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了散文的优美。当然,要让幼儿大胆地渗透在各领域,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如小朋友在午餐时间闹哄哄的,这样不但会影响进餐速度,也不利于肠胃健康。针对这一情况,老师专门和小朋友展开讨论,组织了小小辩论会,请正、反双方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不仅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收到了品德教育的效果,比老师单一说教好多了。
  幼儿的思维正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他们的情感、社会交往能力日趋发展,提高幼儿表达的主动性就愈发重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快乐地说吧!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的学前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创造性的充分发展,突出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形成,使儿童成长为会生存、会生活、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会负责、会关心、肯进取、敢冒险的身心健康的人。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是贯穿和融合在教育过程的一切活动之中的,语言教育过程当然也不能例外。语言是思维发展的工具,幼儿园的语言教学应利用这一特殊工具发展幼儿的创造性
期刊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当中孩子认识了世界,促进了身心健康成长。孩子进入小学、升入初中、考上大学,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许多孩子由于缺少锻炼身体素质下降了,有些孩子由于缺少运动肥胖了,有些孩子由于缺少活动近视了。孩子的健康问题已成为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活动与学习、锻炼与学习的关系已成为当今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重点问题。近两年市教育局、体育局联合强调,为了保证能严格执行“保
期刊
“作文课少教多学的方法和策略研究”的课题提出后,教师对作文课堂教什么,怎么教作为重点研究,力图通过简而精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固然是正确的做法,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堂外对学生的指导。那么,课外我们要对学生做哪些指导呢?  一、勤读书,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读书是智慧的源泉,读书使人身心愉悦。在知识的海洋,人们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智慧。所以,对于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广泛的
期刊
在篮球比赛中,攻守双方在空间争夺投篮未中的球统称为篮板球,现代篮球比赛,篮板球是衡量一个球队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技术之一。据有关研究表明,在当今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中,每场比赛约有75~85次篮板球需要双方拼抢,这是获得控制球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进攻次数和发动快攻的前提条件和攻守矛盾转换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激烈的比赛中抢到更多的篮板球,是运动员和教练员非常重视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
期刊
在众多新的体育教育学思想中,产生较多争议的就是“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如何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呢?于是对快乐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已是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需求。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愉快教育中的“快乐体育”作了概要的总结,并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愉快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  1、思想内涵:日本学者认为,愉快教学是重视每一个人不同运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教育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生命发展的新阶段,作为融工具性与人文为一体的语文教学,则更应该改变传统机械、程序化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孩子们的兴趣、理想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程中焕发飞扬起来,以达到自觉提高语文素养、终身受益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展示  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物权编中设立了居住权制度,以保障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实现“居者有其屋”。  关键词:居住权 起源 背景 畅想  1. 居住权的含义及特征  1.1 居住权的概念起源  居住权最初来源于古罗马法。罗马法早期,先于居住权产生的是用益物权,用益物权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
期刊
摘要:第二课堂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广大学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课余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而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自主意识,使学生的素质获得充分的展示与锻炼。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第二课堂的含义、内涵、理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第二课堂应注重的方面和最终落脚点,那就是必须归结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上来,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
期刊
我们都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下
期刊
摘要:我国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本研究基于对浙江省制造业企业的实地调查,发现制造业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主要表现为:人才存量不足,人岗不匹配,企业人才培养积极性低等。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本土人才培养,建立多样化人才评价标准,加大企业人才培养激励等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供需  1. 研究背景  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