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挑战已有认知结构,这样的数学课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在学习时只关注知识技能而没有经历生命成长,这样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如果教师能够尊重教材预设学情,尊重差异机智互动,尊重情感经历发展,就能生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关键词] 尊重教材;尊重差异;尊重情感;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没有精妙的生成问题就无法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一理念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空间,但如何使一堂课衍生更多具有价值的知识和思考,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尊重教材预设学情,尊重差异机智互动,尊重情感经历发展,就能生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一、尊重教材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一切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应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以学定教,让教学达成度更高。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环节的预设,在尊重学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和可变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发展性的空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重点考虑:预设的学习内容如果过于简单,不能打破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应该怎么处理;如果预设的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原型,学生一无所知,教师又该怎么处理……多假设一些“如果”,多预设“怎么办”,课堂上教师就能多一分机智,从而灵活地驾驭课堂。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通过创设大量的感性材料比较,学生认识并初步建构了质量单位“千克”后,在反思质疑环节有学生提出:“我奶奶去买菜和买水果时总是讲买了几斤,1斤是不是1千克呢?”教师一愣,虽然这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但是立即抓住这个“意外”生成去展开讨论,在接下来的“掂一掂”“称一称”活动中把“斤”与“千克”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不再抽象。因为“斤”这个计量单位离学生现实生活更近,用斤去延伸体验1千克到底有多重,有助于学生建立准确表象。
叶澜教授说过:“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助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也就是说教材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范例,而教学内容如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需要教师“因地制宜”。
二、尊重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成长的生命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差错也在所难免。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资源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性等价值取向,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捕捉“亮点”资源,更要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尊重学生差异,智慧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上,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或者模糊不清时,教师不应批评学生无能,更不可放手不管,而是应该及时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顺势利导,帮助学生寻找错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出示:把30厘米的线段剪成7厘米、8厘米、15厘米,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受“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根小棒就能围成三角形”的负面影响,生1说能,生2说能,生3想了想支支吾吾不敢说了。于是笔者就请生1亲自来试一试,他努力地操作了,没成功。再请生2帮忙一起操作,还是没围成三角形。这时其他同学在小声提醒“围不成”,生1和生2在疑惑中改变观点说“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在学生的不解中用投影放大用这三根小棒围的过程,“哦”学生领悟了,因为“7 8=15”,15 和15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的。紧接着追问: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围成三角形呢?一下子凸现了本节课的重点,也为难点的突破提供了基础。这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思考、辨析、纠错的机会,使课堂处于一种宽容、尊重的民主氛围中,经历了“错误认知—活动探究—数学思考—正确建构”的学习过程。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引导着数学课堂从偏重知识传授走向关注智慧生成,最终赢来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赢来数学课堂的精彩。
而今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这些“异样的声音”是对教师的理念与智慧的挑战。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也有当堂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风险;牵着学生走,无疑置“生成”于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因此面对学生“异样的声音”,教师应该理性看待,不要急于否定,应顺势鼓励。只要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把握住“生成”,让不同的声音有表现的舞台,那么“异样的声音”将如山泉叮咚,清新悦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想象丰富,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鲜活的、真实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往往会有独特见解,需要教师尊重、理解和接纳。在善待学生“差错”的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别出心裁的“异举”。
三、尊重情感
童年是快乐的,数学学习也应是快乐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因此数学课堂学习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顺应儿童天性的活动环境,融知识、情感发展于一体,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活动过程。
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以“真实、朴实、扎实”的数学课堂为价值追求。公开观摩课不提倡事先过分接触学生,向学生渗透太多。因为这样的课很可能缺乏真实的思维,也就看不出学生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探究和思考过程,更谈不上自主建构了,大有“表演”之嫌。笔者很赞成一位资深教师的说法:“让公开课‘危险’一次”——尝试让后进的学生观察解法,说出哪里不懂;尝试让学生大胆求异;尝试激发学生当场让你陷入‘维谷’……可以说‘危险’一次,教师就有了一次迎接挑战、发挥潜能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时,用怎样的“比”描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受“左右视觉”和“先后顺序”影响,先有原来的图,后有现在的图,而且原来的图在左面,大部分学生在描述或书写“比”时就把原图作为前项了。在教学中笔者不回避问题,索性把两种情况的“比”同时呈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辨析,到底谁比谁放大,谁比谁缩小,借助具体的数据,学生很容易理解“8∶4”也就是“2∶1”。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主动的生成,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向教师机械地模仿。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没有强迫的味道,而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渗透了学习和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从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建构,从而提升数学素养,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责任编辑 王 慧
[关键词] 尊重教材;尊重差异;尊重情感;生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没有精妙的生成问题就无法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一理念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空间,但如何使一堂课衍生更多具有价值的知识和思考,无形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能够尊重教材预设学情,尊重差异机智互动,尊重情感经历发展,就能生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一、尊重教材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一切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应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已知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以学定教,让教学达成度更高。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生的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标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环节的预设,在尊重学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和可变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发展性的空间。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重点考虑:预设的学习内容如果过于简单,不能打破学生现有认知结构,应该怎么处理;如果预设的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原型,学生一无所知,教师又该怎么处理……多假设一些“如果”,多预设“怎么办”,课堂上教师就能多一分机智,从而灵活地驾驭课堂。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通过创设大量的感性材料比较,学生认识并初步建构了质量单位“千克”后,在反思质疑环节有学生提出:“我奶奶去买菜和买水果时总是讲买了几斤,1斤是不是1千克呢?”教师一愣,虽然这不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但是立即抓住这个“意外”生成去展开讨论,在接下来的“掂一掂”“称一称”活动中把“斤”与“千克”联系起来,让学生对千克的认识不再抽象。因为“斤”这个计量单位离学生现实生活更近,用斤去延伸体验1千克到底有多重,有助于学生建立准确表象。
叶澜教授说过:“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助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也就是说教材提供的只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或者说是教学内容的范例,而教学内容如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其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需要教师“因地制宜”。
二、尊重差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成长的生命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出现差错也在所难免。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资源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性等价值取向,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捕捉“亮点”资源,更要善于利用“错误”资源,尊重学生差异,智慧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
课堂上,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或者模糊不清时,教师不应批评学生无能,更不可放手不管,而是应该及时地为学生搭建“脚手架”,顺势利导,帮助学生寻找错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出示:把30厘米的线段剪成7厘米、8厘米、15厘米,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受“三角形有三条边,三根小棒就能围成三角形”的负面影响,生1说能,生2说能,生3想了想支支吾吾不敢说了。于是笔者就请生1亲自来试一试,他努力地操作了,没成功。再请生2帮忙一起操作,还是没围成三角形。这时其他同学在小声提醒“围不成”,生1和生2在疑惑中改变观点说“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呢?在学生的不解中用投影放大用这三根小棒围的过程,“哦”学生领悟了,因为“7 8=15”,15 和15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的。紧接着追问: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能围成三角形呢?一下子凸现了本节课的重点,也为难点的突破提供了基础。这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思考、辨析、纠错的机会,使课堂处于一种宽容、尊重的民主氛围中,经历了“错误认知—活动探究—数学思考—正确建构”的学习过程。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引导着数学课堂从偏重知识传授走向关注智慧生成,最终赢来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赢来数学课堂的精彩。
而今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与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这些“异样的声音”是对教师的理念与智慧的挑战。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也有当堂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的风险;牵着学生走,无疑置“生成”于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因此面对学生“异样的声音”,教师应该理性看待,不要急于否定,应顺势鼓励。只要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把握住“生成”,让不同的声音有表现的舞台,那么“异样的声音”将如山泉叮咚,清新悦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想象丰富,课堂上的思维活动是鲜活的、真实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往往会有独特见解,需要教师尊重、理解和接纳。在善待学生“差错”的同时,教师更要尊重别出心裁的“异举”。
三、尊重情感
童年是快乐的,数学学习也应是快乐的。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因此数学课堂学习应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顺应儿童天性的活动环境,融知识、情感发展于一体,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活动过程。
随着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以“真实、朴实、扎实”的数学课堂为价值追求。公开观摩课不提倡事先过分接触学生,向学生渗透太多。因为这样的课很可能缺乏真实的思维,也就看不出学生经历由未知到已知的探究和思考过程,更谈不上自主建构了,大有“表演”之嫌。笔者很赞成一位资深教师的说法:“让公开课‘危险’一次”——尝试让后进的学生观察解法,说出哪里不懂;尝试让学生大胆求异;尝试激发学生当场让你陷入‘维谷’……可以说‘危险’一次,教师就有了一次迎接挑战、发挥潜能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课时,用怎样的“比”描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受“左右视觉”和“先后顺序”影响,先有原来的图,后有现在的图,而且原来的图在左面,大部分学生在描述或书写“比”时就把原图作为前项了。在教学中笔者不回避问题,索性把两种情况的“比”同时呈现,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辨析,到底谁比谁放大,谁比谁缩小,借助具体的数据,学生很容易理解“8∶4”也就是“2∶1”。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主动的生成,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向教师机械地模仿。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没有强迫的味道,而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渗透了学习和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从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建构,从而提升数学素养,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责任编辑 王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