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在提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容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思维方式和辐合思维方式进行的,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创造、启迪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兴趣创造性思维习惯发散性思维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国家的强盛,为民族的腾飞要培养有创造性、开拓性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特点是基础理论依赖于观察和实验,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规律为主干,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演绎出新的概念和规律,这些特点,使中学教师感到物理难教,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但从另一方面看,正是上述特点,使物理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一、唤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动机
兴趣,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的一种力量,是步入创造大门的台阶,如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思维动机。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和概括,是人脑通过分析手段,使感知材料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師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一般都是按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因而带有模仿再现的性质。这种思维是中学生大量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通常称为再现思维。
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是学生在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探索性的新颖问题,或者能对自己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进行思考,能发表独到的见解。第二、是学生在解决前所未见的习题过程中的创新,如不模仿例题模式解出而是一题多解,即求异思维能力。第三、学生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整理,有使知识初步融会贯通的能力。第四、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进行联想提出想法或自己动手搞小制作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学和用的创造性思维远不止这些,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提倡创造思维,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会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只要我们不墨守陈规,能别出心裁,老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二、开动学习机器,寻求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方式有: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则以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寻求各种答案;所谓辐合思维就是指某一问题有一个答案或者某种可能的答案,为了求得答案要求每一步骤都要指向答案。
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往往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再从辐合思维到发散思维,如此多次反复才能实现的。在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方式中,以发散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的可能答案越多,创造性就越强,所以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培养良好习惯,注重创造性思维问题
1、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限制每节课知识的“注入”量,学生自己能够理解的问题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审查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但创造性增强了。
2、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科研成果取得的第一个条件是观察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伽利略全神贯注地注视吊灯的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为钟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卢瑟福观察了许许多多粒子的散射,从极少数粒子的行为中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要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物理现象上,要“专心、细心、耐心”,要善于观察,能通过自己的眼、耳、鼻、手去发现物理现象的特征和细微之处。第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发散思维,要养成分析的好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具有追查物理现象产生原因的坚强毅力。
3、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思维要灵活,摒弃僵化的思维方式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提倡敢想、敢问,提倡独立思考,敢于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是搞错了,也要予以鼓励而不允许讥笑讽刺,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提出适当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求异”,是一种不按常规、没有事先设置条条框框的不加限制的思维,是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不同方向探索,尽可能多的信息输出过程。它的优点在于使所学知识大量增值,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这使分析问题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灵活性、敏锐性等,发散思维一般可以分为穷举式和挖掘式两种,穷举式发散思维就是思考问题时并列地寻找各种各样的答案和实验的方法,这些答案之间无直接关系。挖掘式发散思维是思考问题时,选出一个答案为线索,顺藤摸瓜引出另一个答案,如此不断派生出得到多种结果。
综上所述,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只要我们勇于改革,敢于实验,就一定能找到最佳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规律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学物理》2002年3.4.5期
[2] 《中学物理教学论研究》张立平、鲁增贤、陈爱华.
【关键词】兴趣创造性思维习惯发散性思维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国家的强盛,为民族的腾飞要培养有创造性、开拓性的高素质人才,如何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它的特点是基础理论依赖于观察和实验,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物理规律为主干,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演绎出新的概念和规律,这些特点,使中学教师感到物理难教,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但从另一方面看,正是上述特点,使物理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大意义。
一、唤起探索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动机
兴趣,是推动人们寻求知识的一种力量,是步入创造大门的台阶,如能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思维动机。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和概括,是人脑通过分析手段,使感知材料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師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一般都是按教师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因而带有模仿再现的性质。这种思维是中学生大量的、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思维过程,通常称为再现思维。
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有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是学生在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探索性的新颖问题,或者能对自己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进行思考,能发表独到的见解。第二、是学生在解决前所未见的习题过程中的创新,如不模仿例题模式解出而是一题多解,即求异思维能力。第三、学生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所学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整理,有使知识初步融会贯通的能力。第四、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进行联想提出想法或自己动手搞小制作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学和用的创造性思维远不止这些,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和探索。提倡创造思维,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会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只要我们不墨守陈规,能别出心裁,老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
二、开动学习机器,寻求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方式有: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则以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寻求各种答案;所谓辐合思维就是指某一问题有一个答案或者某种可能的答案,为了求得答案要求每一步骤都要指向答案。
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往往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再从辐合思维到发散思维,如此多次反复才能实现的。在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两种方式中,以发散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散的可能答案越多,创造性就越强,所以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培养良好习惯,注重创造性思维问题
1、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
限制每节课知识的“注入”量,学生自己能够理解的问题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审查所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但创造性增强了。
2、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科研成果取得的第一个条件是观察者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伽利略全神贯注地注视吊灯的摆动,发现了摆的等时性,为钟表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卢瑟福观察了许许多多粒子的散射,从极少数粒子的行为中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当然要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首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物理现象上,要“专心、细心、耐心”,要善于观察,能通过自己的眼、耳、鼻、手去发现物理现象的特征和细微之处。第二,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发散思维,要养成分析的好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具有追查物理现象产生原因的坚强毅力。
3、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思维要灵活,摒弃僵化的思维方式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提倡敢想、敢问,提倡独立思考,敢于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即使是搞错了,也要予以鼓励而不允许讥笑讽刺,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提出适当的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的显著特点是“求异”,是一种不按常规、没有事先设置条条框框的不加限制的思维,是从同一信息来源沿着不同方向探索,尽可能多的信息输出过程。它的优点在于使所学知识大量增值,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这使分析问题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灵活性、敏锐性等,发散思维一般可以分为穷举式和挖掘式两种,穷举式发散思维就是思考问题时并列地寻找各种各样的答案和实验的方法,这些答案之间无直接关系。挖掘式发散思维是思考问题时,选出一个答案为线索,顺藤摸瓜引出另一个答案,如此不断派生出得到多种结果。
综上所述,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按照一定规律和方法进行,只要我们勇于改革,敢于实验,就一定能找到最佳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规律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学物理》2002年3.4.5期
[2] 《中学物理教学论研究》张立平、鲁增贤、陈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