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论文在研究温州市绿地建设基础上,从绿地设计、施工、养护与生态等问题出发,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市绿地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提高温州绿地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使今后的绿地建设中有所借鉴。
【关键词】 绿地设计;施工;养护;生态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温州地域总体概况
温州为沿海多山地区,水网交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地多,平原少,总体上可称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类别组合。
(二)生態植被条件
温州市森林植被属浙南、闽中山丘栲类、细柄蕈林区,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森林植被丰富,是亚热带南北植物汇集区。
温州市有乔、灌木树种1016种,其中裸子植物44种,被子植物972种。有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44种,其中23种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
(三)温州绿地建设情况
温州素有“东瓯名城”之称。城外山水环绕、城间山水相连、城内显山露水,拥有独特的山水资源。
建起了绣山公园、松台广场、汇昌河水上公园、划龙河公园等一批标志性生态绿地。温州从2010年9月启动创建园林城市以来,绿地空间有效的拓展,城市变绿变美了。近两年来我市又先后建起了杨府山公园、白鹿洲公园、墨池公园、九山公园二期。接下来将重点推进城区内山地公园和滨水公园建设。目前我市共有城市绿地面积4805公顷,绿地率为24.03%,人均公园绿地为8.32㎡。
二、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绿地设计
1、规划滞后,绿化体系不完善
温州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较晚,绿线迟迟未划定,侵绿、毁绿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绿化建设随意性较强,绿地的功能性质、苗木品种选择受业主喜好制约,设计方案变更频繁,缺乏科学的分析、论证,难以形成特色景观。
2、对植物空间布置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绿地种植布局停留于平面图案构成上,对绿地竖向层次设计重视不足,导致地被和乔木层单一或不足。绿化乔木层观花或观叶树种少。绿地植物配置过于简单,色彩单一,层次不丰富,虽经前冬去春、去冬今春的绿地建设工作,道路两侧增加不少带状绿地,拆除不少实体简易围墙,但新建多数绿地种植简易,苗木规格不佳,品相不佳,绿地景观给人感觉简陋、单调。
3、 地域特色和风格体现不够
温州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自然植物景观别具一格,但在园林中乡土植物运用较少,园林景观设计没有表现出地域特色,香樟运用得过多,主要乔木种类不够丰富,特别是南亚热带开花的小乔木,如羊蹄甲、紫薇、合欢等。
在园林建筑小品上也缺乏地域特色,形式类同,或者比例尺度失衡。如墨池公园的建筑风格上,未能体现江南园林的素雅精巧,轻盈空透之美。静光塔耸立于海拔只有39米的松台山上,尺度过大,有失衡之感。
(二)绿化施工
1、盲目种植,绿化没有考虑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因时制宜
城市绿化建设,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因时制宜才能保证树木较高的成活率。个别乡镇和单位由于对植物的习性缺乏全面了解,沿袭惯用或流行的栽植手法,采用单一种群密植的方法,一味追求“常绿”而不知植物的生长空间。另外,一些地块忽略立地条件的差,栽植后不久便出现大片苗木死亡。其重要原因之一为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的为青基泥、矿渣、垃圾填埋地、排水不畅等因素
2、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质量控制不严
目前在我们的绿地建设中还存在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个别部门和单位还存在先绿化后建筑、先绿化施工后整地,地形的平整度不符合相关要求种植土铺设厚度不足。
(三)绿化养护
1、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
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不当,病虫害防治成本高,乔灌木配置不合理。园路设计不合理,致使绿地内人为践踏严重。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绿化养护,没有按要求回填肥土,排灌设计不合理,或大型绿地没设厕所等公建配套设施等。
2、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
“三分种,七分养”,绿化养护管理很重要。在绿地建设中还存在养护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种植土板结;修剪不及时且形式单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没有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从而达不到防治目的。
三、园林绿化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温州建成区绿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对各区、各个街道的调查与分析,我认为,要搞好园林绿化,关键在于解决土地、资金和长效机制的难题,从而推动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达到绿化改善生态、提升城市品位的目的。
(一)规划先行,为绿化美化景观建设提供足够的用地空间。
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我市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城区、工业区、村庄绿化等进行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施工,力求高起点、高标准,为绿化美化景观建设提供足够的用地空间,落实绿化用地。
(二)整合资金,确保足够的绿化美化投入
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通过提高城市绿化经费比例,增加城市绿化建设投入,特别是市、区两级财政预算用于园林绿化资金要逐年增长,根据每年新增绿地比例递增,保证城市重点园林绿化工程、新建公园和道路绿化建设改造等工程的顺利进行。
各部门可整合各自部门内的分散资金,适应绿化美化需求,采取政府财政以奖代投、市直单位无偿建设、社会各界捐资建设的多元筹资渠道,走出了“政府得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发展路子。
(三)创新管护体制,形成长效机制。 鼓励部门、单位、团体、个人通过自己参与或出资方式认养、认管古树名木、公园绿地,并实施挂牌保护,提升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提高绿地建设水平,因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园林质监队伍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我市园林绿化工程质监水平,提升行业管理能力。为保护绿化成果,应加强绿化执法力度,需成立养护监管中心,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和巩固城市绿化建设成果。
(四)倡导节约型绿地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绿地是按照资源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绿地。城市绿化,因地制宜才是最大的节约,在绿地建设中因选用乡土树种和当地的建材,倡导进行节水灌溉、选用生态型材料,利用廢弃的土地以及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鼓励倡导立体绿化、生态停车位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重视植物造景,营造生态艺术之美
植物造景时应充分挖掘地方优势,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底,增加多种优良品种,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稳定、多层、混合、高矮远近、草木结合、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并注意针、阔叶树种搭配,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稳定性,以提高绿地生态效益。
(六)拓宽立体绿化领域,丰富绿视率
立体绿化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人均绿地少的矛盾。主要的立体绿化形式如棚架、墙体、阳台等都在城市绿地系统构成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主城区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绿地分布不均匀,绿量较少,应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柱体绿化等以形成类型多样的立体绿化,丰富绿视率。
建议:原有单位要做到合理绿地分布,避免死角出现,努力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环境绿化质量;沿街单位要求结合城市景观建设,沿街布置绿化,建通透围墙,桥梁立体绿化使内外绿化交相辉映,增加绿色城市街景;园林景观路沿线新建单位后退红线3米作为绿化用地,丰富沿街绿化景观效果。
四、结语
城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为城市绿地建设做出贡献。生态化是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要积极探索城市绿化建设新路子,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强化管理,大力保护已有的绿化成果,为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加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建设。
参考文献:
[1]2012 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温州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2011 温州市文明办.温州市“六城联创”活动重要文件
[3]2012 温州市人民政府.2012-2013年温州城市绿地建设计划
[4]2011 温州市住建委.温州市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5]2006 张金炜.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6]2007 丁素春.自然与节约型绿地建设探讨
[7]2012 赵丽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现代园林》
[8]2012 傅奕斌.温州市行道树树种推荐
【关键词】 绿地设计;施工;养护;生态
一、基本情况概述
(一)温州地域总体概况
温州为沿海多山地区,水网交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地多,平原少,总体上可称为“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类别组合。
(二)生態植被条件
温州市森林植被属浙南、闽中山丘栲类、细柄蕈林区,处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森林植被丰富,是亚热带南北植物汇集区。
温州市有乔、灌木树种1016种,其中裸子植物44种,被子植物972种。有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44种,其中23种为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
(三)温州绿地建设情况
温州素有“东瓯名城”之称。城外山水环绕、城间山水相连、城内显山露水,拥有独特的山水资源。
建起了绣山公园、松台广场、汇昌河水上公园、划龙河公园等一批标志性生态绿地。温州从2010年9月启动创建园林城市以来,绿地空间有效的拓展,城市变绿变美了。近两年来我市又先后建起了杨府山公园、白鹿洲公园、墨池公园、九山公园二期。接下来将重点推进城区内山地公园和滨水公园建设。目前我市共有城市绿地面积4805公顷,绿地率为24.03%,人均公园绿地为8.32㎡。
二、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绿地设计
1、规划滞后,绿化体系不完善
温州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较晚,绿线迟迟未划定,侵绿、毁绿的现象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绿化建设随意性较强,绿地的功能性质、苗木品种选择受业主喜好制约,设计方案变更频繁,缺乏科学的分析、论证,难以形成特色景观。
2、对植物空间布置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绿地种植布局停留于平面图案构成上,对绿地竖向层次设计重视不足,导致地被和乔木层单一或不足。绿化乔木层观花或观叶树种少。绿地植物配置过于简单,色彩单一,层次不丰富,虽经前冬去春、去冬今春的绿地建设工作,道路两侧增加不少带状绿地,拆除不少实体简易围墙,但新建多数绿地种植简易,苗木规格不佳,品相不佳,绿地景观给人感觉简陋、单调。
3、 地域特色和风格体现不够
温州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润湿性气候,自然植物景观别具一格,但在园林中乡土植物运用较少,园林景观设计没有表现出地域特色,香樟运用得过多,主要乔木种类不够丰富,特别是南亚热带开花的小乔木,如羊蹄甲、紫薇、合欢等。
在园林建筑小品上也缺乏地域特色,形式类同,或者比例尺度失衡。如墨池公园的建筑风格上,未能体现江南园林的素雅精巧,轻盈空透之美。静光塔耸立于海拔只有39米的松台山上,尺度过大,有失衡之感。
(二)绿化施工
1、盲目种植,绿化没有考虑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因时制宜
城市绿化建设,因地制宜、因树制宜、因时制宜才能保证树木较高的成活率。个别乡镇和单位由于对植物的习性缺乏全面了解,沿袭惯用或流行的栽植手法,采用单一种群密植的方法,一味追求“常绿”而不知植物的生长空间。另外,一些地块忽略立地条件的差,栽植后不久便出现大片苗木死亡。其重要原因之一为立地条件较差,土壤有的为青基泥、矿渣、垃圾填埋地、排水不畅等因素
2、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质量控制不严
目前在我们的绿地建设中还存在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个别部门和单位还存在先绿化后建筑、先绿化施工后整地,地形的平整度不符合相关要求种植土铺设厚度不足。
(三)绿化养护
1、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
设计时植物品种选择不当,病虫害防治成本高,乔灌木配置不合理。园路设计不合理,致使绿地内人为践踏严重。施工时没有考虑竣工后的绿化养护,没有按要求回填肥土,排灌设计不合理,或大型绿地没设厕所等公建配套设施等。
2、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
“三分种,七分养”,绿化养护管理很重要。在绿地建设中还存在养护水肥管理不当,没有满足植株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植株生长不健壮,种植土板结;修剪不及时且形式单一;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没有对症下药或反复使用同种药物,使病虫产生抗性,从而达不到防治目的。
三、园林绿化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温州建成区绿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经过对各区、各个街道的调查与分析,我认为,要搞好园林绿化,关键在于解决土地、资金和长效机制的难题,从而推动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达到绿化改善生态、提升城市品位的目的。
(一)规划先行,为绿化美化景观建设提供足够的用地空间。
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我市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对城区、工业区、村庄绿化等进行科学规划,坚持先规划、后施工,力求高起点、高标准,为绿化美化景观建设提供足够的用地空间,落实绿化用地。
(二)整合资金,确保足够的绿化美化投入
在确保政府投入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通过提高城市绿化经费比例,增加城市绿化建设投入,特别是市、区两级财政预算用于园林绿化资金要逐年增长,根据每年新增绿地比例递增,保证城市重点园林绿化工程、新建公园和道路绿化建设改造等工程的顺利进行。
各部门可整合各自部门内的分散资金,适应绿化美化需求,采取政府财政以奖代投、市直单位无偿建设、社会各界捐资建设的多元筹资渠道,走出了“政府得绿、社会受益、个人得利”的多赢发展路子。
(三)创新管护体制,形成长效机制。 鼓励部门、单位、团体、个人通过自己参与或出资方式认养、认管古树名木、公园绿地,并实施挂牌保护,提升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为提高绿地建设水平,因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园林质监队伍建设,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高我市园林绿化工程质监水平,提升行业管理能力。为保护绿化成果,应加强绿化执法力度,需成立养护监管中心,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绿化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和巩固城市绿化建设成果。
(四)倡导节约型绿地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节约型绿地是按照资源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通过生态设计来实现节约型绿地。城市绿化,因地制宜才是最大的节约,在绿地建设中因选用乡土树种和当地的建材,倡导进行节水灌溉、选用生态型材料,利用廢弃的土地以及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鼓励倡导立体绿化、生态停车位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重视植物造景,营造生态艺术之美
植物造景时应充分挖掘地方优势,以常绿阔叶林为基底,增加多种优良品种,以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的合理配置,形成稳定、多层、混合、高矮远近、草木结合、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并注意针、阔叶树种搭配,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稳定性,以提高绿地生态效益。
(六)拓宽立体绿化领域,丰富绿视率
立体绿化可以提高绿化覆盖率,缓解城市人均绿地少的矛盾。主要的立体绿化形式如棚架、墙体、阳台等都在城市绿地系统构成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主城区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绿地分布不均匀,绿量较少,应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柱体绿化等以形成类型多样的立体绿化,丰富绿视率。
建议:原有单位要做到合理绿地分布,避免死角出现,努力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环境绿化质量;沿街单位要求结合城市景观建设,沿街布置绿化,建通透围墙,桥梁立体绿化使内外绿化交相辉映,增加绿色城市街景;园林景观路沿线新建单位后退红线3米作为绿化用地,丰富沿街绿化景观效果。
四、结语
城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地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为城市绿地建设做出贡献。生态化是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要积极探索城市绿化建设新路子,深化改革,转变机制,强化管理,大力保护已有的绿化成果,为美化和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加快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建设。
参考文献:
[1]2012 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温州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2011 温州市文明办.温州市“六城联创”活动重要文件
[3]2012 温州市人民政府.2012-2013年温州城市绿地建设计划
[4]2011 温州市住建委.温州市市政园林公用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5]2006 张金炜.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6]2007 丁素春.自然与节约型绿地建设探讨
[7]2012 赵丽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现代园林》
[8]2012 傅奕斌.温州市行道树树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