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中国古典小说的价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夏志清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运用了心理分析、道德批评、等方法,从不同于以往文学研究的角度,重新发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价值。他消除了观念理性与情感经验的表层对立,是西方汉学对中国古典小说最为成功的解析之一。
  【关键词】: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心理分析;道德批评
  一、引言
  在近代的文学研究里,尤其是五四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赞誉。五四时期,为了区别于在西方影响下创作出的「新小说」,中国古典小说被称为是「旧小说」,甚至是带有一些轻蔑意味的「章回小说」,从而强调它们在小说写法上的传统与保守,并不值得人們去效仿。而夏志清先生具有国际化的融合视角,他认为「尽管我们清楚地知道中国小说有许多特色,但这些特色唯有通过历史才能充分了解;而除非我们以西方小说的尺度来考察,我们将无法给予中国小说以完全公正的评价」。[1]因此,他运用心理分析、比较文学以及道德批评等方法,深入研究并探讨作品中的意藴,重新发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特色与价值。
  本文将从夏志清先生的《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入手,以《红楼梦》为例,探讨一下夏志清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独特批评模式。
  二、潜意识与《红楼梦》中的梦境
  《红楼梦》中有一段梦境描写最为重要也最为人称道,曹雪芹将宝玉放在了一个极具梦幻性的场景里:在宝玉十来岁的时候,一日在宁国府贾蓉之妻秦可卿的房间里睡午觉,梦见自己进入了太虚幻境,见到了警幻仙子。他先是浏览了预示着黛玉、宝钗等命运的判词,接着在警幻仙子的教导下初尝云雨之欢,最后在野兽和恶魔的追赶之下惊醒过来。这段梦境描写不仅表现了贾宝玉的性意识的萌动,最后出现的那条「黑溪」更是佛教中「情欲迷津」的化身。野兽和恶魔驱使人跌入情欲的迷津,而当爱情和对于宝玉周围许多不幸的人的同情使他陷入那个痛苦的世界时,他便渐渐走向了佛教与道家所宣扬的弃世思想。因此,夏志清先生认为曹雪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心理学家」。[2]
  更加能体现梦境中的潜意识的是对黛玉的梦境的描写。当宝玉奉父命回家到私塾读书时,袭人与宝钗家的一个婆子来找黛玉聊天,试探她对宝玉的态度。结果,心思细腻敏感的黛玉晚上便做了一个梦:梦中她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要让她回家嫁给继母的亲戚作续弦。而她丧失了社交的魅力和敏锐的才情,不仅得不到贾母凤姐等人的保护,就连宝玉也用自杀的极端方式向她证明他的心。这个梦利用潜意识的心理,充分说明了黛玉寄人篱下的不安定感,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她孤苦无依的伤感和对未来婚事的担忧。夏志清甚至赞扬曹雪芹对心理意识的挖掘已经「比现代心理学的发现抢先了一步」[3]。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当中说道「梦是对睡眠时心灵所感受到的一切所作的综合反应,它是包含了心灵的剩余产物以及一些记忆的痕迹。」[4]这确是与中国传统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观念不谋而合的。作为一个寄居在亲戚家里的孤女,黛玉一定会联想到如果她的父亲仍然活着的话,她也就能重新获得往日的自豪感与安全感,这个梦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她的这个愿望。出于对女性心理的准确把握,曹雪芹又让黛玉无意识地联想到她的继母对她的敌意(袭人的暗示导致她想到自己也会做一个妾),这段描写称得上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关于心理与潜意识描写的突出代表。
  二、道德批评
  新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René Wellek和Austin Warren认为:「文学史要解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历史过程同某种价值或标准联系起来,即历史的过程得由价值来判断。」[5]夏志清先生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时,已经受到利维斯「浸润并拥抱生命真相」[6]及Wellek与Warren等人的西方理论的影响,强调对人生、人性以及道德等永恒问题的研究。中国的传统小说中充斥着因果报应与轮回的道德观,夏志清认为,伟大的作品并不是完全遵从这种传统的,优秀的小说家不应该满足于给读者一个简单的想象中的赏罚法则,应该将人进退两难的窘境记载下来:既想纵容自己的七情六欲,同时又想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社会秩序;不是在爱情、权力和名誉等永久的幻觉中寻找他的命运,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上天或“道”的可能虚幻的永恒中。[7]这一点也许可以用《红楼梦》的结尾来说明。宝玉在丢士玉佩后,变得疯疯傻傻,在一种几近痴呆的状态下与宝钗成了婚。数月之后,他重新得到了玉,而他却要追着将玉还给癞头和尚,这种行为象征着他即将「大彻大悟」,抛弃世俗与悲天悯人之心。这里便体现出了上文所说的悲剧性的二难窘境:一是知道无法改变现状,只得默默忍受,对世人空表同情;二是抛弃世俗,寻求自我解脱。这显然是一场关键性的哲学与道德的争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夏志清先生似乎有意在《中国古典小说导论》中为宝钗与袭人正名。在许多传统评论家眼里,宝钗与袭人都是封建主義道德教育出来的阴谋家,而黛玉与晴雯则是颇具反叛性的突破封建传统的勇士。但夏志清先生认为,这种带有偏见的批评反映出了中国人在研究《红楼梦》时过于感情用事的现象:中国人往往同情弱者,觉得宝玉与黛玉应该拥有一个团圆的大结局,而宝钗则是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阻隔,其实不然。「宝钗是一个勤于女工的诗人和知识广博的学者,一个在家中忍受着敌意而在外面遭到嫉妒的调解人和对人忠心的朋友。最后,她还是一个完美的妻子。」[8]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与黛玉同病相怜,早年丧父且未来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她与袭人只因阻碍了宝黛的爱情,便背负了「封建走狗」的骂名。
  三、结论
  夏志清先生凭借其深厚的英美文学基础,突破了单一文化眼光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为中国古典小说的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界。他消除了观念理性与情感经验的表层对立,运用西方理论分析中国传统文学,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进行细读批评,从而让中国古典小说的价值得以被重新审视。
  注释:
  [1]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页6。
  [2]同1,页296。
  [3]同1,页308。
  [4]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页35。
  [5][美]René Wellek、Austin Warren:《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页7。
  [6][英]F.R 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页4。
  [7]同1,页31。
  [8]同1,页323。
  参考文献:
  [1]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
  [2]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3][美]René Wellek、Austin Warren.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4][英]F.R 利维斯.伟大的传统[M].袁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民法基本原则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工具。公序良俗原则就是克服成文法局限性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公序良俗原则没有具体的制度支撑,又难以明确其含义,因此法院在具体案例中适用该原则存在诸多争议之处。但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引发多方争论,当属与公序良俗原则相关的情妇遗嘱案。本文将通过中德两个案例相比较,对公序良俗原则做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情妇遗嘱;公序良俗
期刊
【摘要】:考古遗产是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种类多样,内涵丰富,不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如何记录保护好这些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并充分展示并发挥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当前考古文博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安阳曹操高陵的虚拟再现项目的具体实践,结合考古文博学科研究过程中的具体要求,谈谈3D激光扫描技术在考古遗产的发掘、整理、研究和展示利用
期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上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题记  夜,漫长;月,寂寥。  空中尖利的残月抛洒下狰狞的光茫,那么微弱,却又直击灵魂深处那最软弱的地方。一杯又一杯酒下肚,那独酌之人显得有些狼狈。月就这么一直看着,似是陪伴,似是嘲讽。弯曲的影子在后面的石阶显露出,陪着那人张牙舞爪。  形影相吊,布谷鸟“咕咕”的求偶声已然持续了大半夜,他抬头看看,笑了笑,又是一壶酒下肚——是
期刊
【摘要】:《无声告白》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历时六年,精心打磨的处女作。一经发表,立即得到文学评论界的广泛赞誉及关注。小说详实的内容及深刻的社会文化含义耐人寻味,独特的叙事技巧及策略亦引人深思。非线性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以及插叙、倒叙等叙事手法的应用均对小说情节的推进及主题的升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无声告白;非线性叙事;插叙;全知视角  2014年美国文坛最闪耀的名字当属伍绮诗,这个
期刊
【摘要】:泰国长篇小说《四朝代》是由泰国当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学作家克立·巴莫完成的一部堪称泰国近代社会五十余年历史发展的百科全书和泰国文学殿堂中的《红楼梦》巨作。国内读者了解外国文学的大多是通过译者的译作而认识的,译者在原作者和读者之间搭起了桥梁,每位译者在翻译技巧和策略上的不同,这就使得整篇文章的译作风格都会有所差距,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选择与顺应,是译作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四朝代;中译本
期刊
【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25年所写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小说的背景被设定在现代化的美国社会中上阶层的白人圈内。这部作品的问世迅速在评论界引起广泛的关注,被众评论家誉为美国最杰出现实主义作品。迄今为止,文学评论家多数围绕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故事结构以及叙事技巧等方面展开评论。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黛西身处20世纪20年代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存在,周作人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思索的地方:他既是五四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又是开创现代小品文的一代宗师。其散文理论为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深刻影响着我国现当代散文文体的发展。本文从文学思想、文学观念、语体理论以及散文风格四个方面论述周作人散文文体理论。不仅对当下散文创作与理论建设有借鉴作用,而且可以加深人们对周作
期刊
我喜欢深层次的东西,分享也希望是一次能够触及心灵的方式。正如我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那么火,我那么想要推荐,因为她的每一份故事似鸡汤,行文流水,却细腻,情感不一。  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张嘉佳,南京大学高材生,与江苏有着深厚渊源。认识他,可能因为这本书,可能因为“非诚勿擾”,也可能因为王珞丹。是一个集才情,世俗,勇气于一身的最会写故事的人。接触这本书,因为临睡前的一段时间闲置得有点让人觉得荒废
期刊
【摘要】:文学作品《起风了》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堀辰雄的代表作。作品以主人公陪伴未婚妻在山中疗养为线索,描绘了二人在疾病中对幸福的向往、对现实的无奈、对自我的反思和对爱情的忠贞。电影版《起风了》是宫崎骏根据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这是一部二战题材的动漫,表现了人们在苦难时期是如何努力生存下去的。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从多个侧面发现二者的异同点。  【关键词】:文学作品;堀辰雄;电影;宫崎骏;异同点  一、堀辰
期刊
【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独步奇峰的女作家。她以其独特的审美感受,通过新颖独创的色彩描写,使她的每部小说都鲜活动人。本文将从张爱玲小说中色彩运用的特点、作用及原因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她的色彩世界。  【关键词】:张爱铃;色彩;文化意义  张爱玲是现代著名作家,其小说具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精妙的把握展现出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当代作家刘川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