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这次课改的显著特点,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创新的核心。教师的责任是教。教什么?教知识、教学习方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学习的习惯。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的培养:
1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还说过: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因此,从小学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外书籍是很有必要的。
1.1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1.2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由于学生能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所以就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了,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学习兴趣越高,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你知道吗?》还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小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体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估算一下大约等于多少。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 培养认真观察生活,善于表达和敢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4 教给检查方法,培养检查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就要让学生掌握验算的技能。
4.1 教师示范。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查能力,每个问题的检查往往有多种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查。要把检查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4.2 自己检查。让学生独立检查,方法一定要告诉他们。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么全面,容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再读一遍题,再校对一下数字等等;对于数数题,要求学生按不同的顺序和方法再数一数,在醒目的位置标出各部分图形的数量;对于计算题,我要求学生用铅笔尾部盖住原答案来检查,或者采用逆查法,从演算的结果往前推算,看看是否能回到题目原先的已知条件;对于文字题,让学生先将原题读一遍,圈出重要的信息,再把演算结果带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对于应用题,不仅从开始的设、解题过程逐步进行推导,还要看题目的抄写、数字的使用是否正确,有无漏看现象。学生照做了,几次作业下来打红叉的地方少了,加上我及时表扬,他们自己也很高兴。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1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还说过: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因此,从小学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和数学课外书籍是很有必要的。
1.1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1.2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数学课外书籍,让学生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由于学生能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所以就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了,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学习兴趣越高,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你知道吗?》还通过网络下载一些中外数学小知识介绍给学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2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体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估算一下大约等于多少。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 培养认真观察生活,善于表达和敢于质疑的习惯
在参与、经历数学知识发现、形成的探究活动中,善于发现,提出有针对性、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质疑问难,是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4 教给检查方法,培养检查习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就要让学生掌握验算的技能。
4.1 教师示范。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查能力,每个问题的检查往往有多种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查。要把检查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学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缜密的思维品质。
4.2 自己检查。让学生独立检查,方法一定要告诉他们。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么全面,容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再读一遍题,再校对一下数字等等;对于数数题,要求学生按不同的顺序和方法再数一数,在醒目的位置标出各部分图形的数量;对于计算题,我要求学生用铅笔尾部盖住原答案来检查,或者采用逆查法,从演算的结果往前推算,看看是否能回到题目原先的已知条件;对于文字题,让学生先将原题读一遍,圈出重要的信息,再把演算结果带入已知条件里看是否满足题目要求;对于应用题,不仅从开始的设、解题过程逐步进行推导,还要看题目的抄写、数字的使用是否正确,有无漏看现象。学生照做了,几次作业下来打红叉的地方少了,加上我及时表扬,他们自己也很高兴。
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