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离我们有多近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超级细菌”的汹汹来势,让我。们高度关注。“超级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幽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突发超级细菌
  
  2010年8月,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医院证实:一名曾在巴基斯坦因车祸、并在那里接受短暂治疗的比利时男子死亡。医生没有透露死者的身份,只说他在巴基斯坦医院治疗时,感染了一种可怕的细菌。强力抗生素——黏菌素的使用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
  长期研究具有新药作用机制和全新化学结构的合成类抗菌药物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主任王明伟说,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
  随后,英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布:一种名为“NDM-1”的基因,能够进入到一些细菌内部,使细菌升级为超强抗药性细菌,令抗生素完全失效。
  王明伟说,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
  同月,一些国家开始发现相关病例。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最先发现的致病报告绝大多数在印度南亚地区,后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相继出现。据初步统计,全球已发现近200例感染者。其中在英国已造成5人死亡,比利时1人死亡。
  联合国官员、美国杜克大学公共卫生政策教授、全球健康与技术支撑项目主任Anthony So博士说,针对这种细菌,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生素目前几乎没有。
  “NDM-1”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近?
  在地球上,细菌比人类诞生早,数量更为庞大。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细菌一直与我们相伴相随,一刻也不曾远离。在曾经的记忆中,细菌带给我们疾病、灾难、悲伤。至今,它仍在带给我们痛苦。人类一直都在想各种办法对付细菌。
  20世纪初期,一种新药的诞生让全人类忘情欢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它挽救了无数伤口感染、几乎失去生命的伤员;它控制住了鼠疫、霍乱;让痢疾不再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让淋病、梅毒等传染病根除;让原本许多致命的感染性疾病不再可怕。它让世界上的人们眼前一亮,特别是医生们,他们找到了救星。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0年,功不可没。
  它就是青霉素,一种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一张战胜细菌的王牌,世界上最早的抗生素。随后,各种类型的抗生素紧随其后,造福人类。
  只是那时没有人会料到,众多抗生素的身后竟然会出现一个如此可怕而强大的报复者。
  
  超级细菌的特性
  
  2010年10月,正当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外的超级细菌“NDM-1”病例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中,一位病人以数种强力抗生素治疗均告无效,他感染的是否就是超级细菌“NDM-1”了呢?
  病人叫林峰,一家公司的业务员。年纪并不大,从外表不难看出,他的状况很不好,呼吸困难,身体虚弱。
  刚开始林峰只是伤风感冒,以前没有得过基础性疾病。但没过多长时间,林峰的感冒症状突然恶化,病情急转直下。在家吃药近20天后来到北大医院就诊。入院时,呼吸处于衰竭状态,他被直接送到重症监护病房。鉴于病情,医院给林峰家属发了病危通知单。
  为了控制病情进一步恶化,专家们连夜为林峰进行了一系列检查。他们发现:林峰的肺部出现了大量化脓性积液,一些肺部组织已坏死。关键是,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没发现任何明显的效果。专家推测:林峰的肺部可能感染了一种致命的细菌。这种细菌不仅凶险,而且对普通的抗菌药物完全耐药。这样下去,是会要人命的。
  耐药,是指有些细菌像穿了防护盔甲似的,对抗菌药物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用药物很难杀死。它们像一帮无敌的战士,肆无忌惮地在人体内大量生长繁殖,促使生命机器失调,危及生命。
  而最近在世界掀起轩然大波的超级细菌“NDM-1”,在耐药性方面就十分强悍,可谓登峰造极。
  只不过与一般的耐药菌不同,“NDM-1”并非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种能够传播的可怕基因。一旦这种基因进入到某种细菌的内部,与细菌的基因整合到一起,这个细菌就升级变异成“刀枪不入”的“超级细菌”,让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对它失去疗效,使人在被感染后很难治疗,直至死亡。
  林峰肺部感染的致命细菌,会不会携带了这种超强抗药性基因”NDM-1”呢?
  为了弄清林峰的肺部感染,他的痰液被送往细菌室做细菌培养,看感染林峰肺部的细菌,对一种名叫碳青霉素烯类抗生素是否耐药。
  检验科医生说,碳青霉素烯类抗生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强力抗生素。我们判断一种细菌是否是超级细菌,就看它是否对碳青霉素烯类的抗生素耐药。
  在抗生素的排名中,碳青霉素烯类药物算是老大。它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已经成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疾病最主要的抗菌药物之一。可怕的是,“NDM-1”超级细菌,把这最后一张抗菌王牌都不放在眼中,让人类几乎面临无药可救的尴尬窘境。
  林峰体内感染的细菌是否会冲破这最后的防线,强大到无药可医的地步呢?
  很快,细菌室的化验结果出来了。专家们都松了一口气,林峰的确感染上一种致命的病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而目,他体内的这种细菌对绝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普通的抗生素和这种细菌进行一场鏖战后,已经弱不禁风,威风扫地。但是,十分庆幸,它仍旧惧怕碳青霉素烯类抗生素。在强力抗生素面前,它终究还是成了手下败将。化验结果让林峰摆脱了感染“NDM-1”细菌的嫌疑,他也无需继续去做细菌基因检测。
  所谓的“超级细菌”为何会让人们感到如此紧张呢?
  自从抗生素面世那天开始,由于人们不合理地使用和滥用,细菌们就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救赎”和“自我改造”。弱的细菌被抗生素灭门了,而扛下来的细菌“百炼成钢”,被人们锻炼得越来越难对付,并终于成为让人瞠目结舌、无法用药物控制的耐药菌,也就是我们说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并非单指“NDM-1”,那些所有不惧怕抗生素、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都被专家们形象地比喻为“超级细菌”。它们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具有超强的杀伤力,而是它们对杀菌药物——抗生素具有超强的抵抗能力。在专家们的眼中,它们并不新鲜,已是多年的老对手。
  20世纪20年代,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1990年,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被发现。
  2000年、出现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呋辛等8种抗生素耐药的制绿假单胞菌、杆菌;出现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16种高档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杆菌。
  2010年,研究者发现,携带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可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过去人们常用碳青霉素烯类抗生素对付有抗药性的细菌,但该药对拥有 这种特殊基因的细菌却不奏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说,细菌在与自然和人类平衡的时候,找到了对付人类的办法。此消彼长,我们找到对付它们办法的时候,它们也在暗暗地跟人类较劲,最终也找到了对付我们的办法。
  这次出现的“超级细菌‘NDM-1’”,它的抗药本领更为高强,对绝大多数的抗生素广泛耐药,甚至把一些王牌级的抗生素都不放在眼中。它们通过基因传递的方式感染不同的细菌,依靠人类便利发达的交通条件,日益频繁地沟通往来。已经在印度、巴基斯坦、英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美国等很多国家扩散了自己的
  “兵力”。包括在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都陆续出现了被感染的患者。其实,“NDM-1”只不过是超级细菌中出现的一个新种类。林峰感染的也是众多超级细菌中的一种。
  找到了林峰的致病原因,专家们对症下药,进行了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林峰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处于昏迷状态、不再需要呼吸机的帮助、各项检查指标开始恢复正常。随后,医生们将林峰由重症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
  
  超级细菌的由来
  
  一切担心和怀疑,随着林峰病情的好转开始消散。但是,超级细菌从何而来,会不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呢?一场感冒为何非拽着林峰在死亡线上走了一圈?始终是一个疑问。在对林峰的询问中,通过他对病发前状况的简单讲述,寻找到了林峰致病原因的重要线索。
  林峰说,他们家一直有储备药的习惯,以前有病时吃点药就好了,然后把余药留下来,以备不时之需。以前不知道什么是抗生素。只知道是消炎药。每次感冒发烧,就吃点消炎药。这次一不小心着凉感冒了,还有点发烧。他到网上查了一下,到药店买了几种更强的消炎药,连续吃了好几天。结果又发烧又拉肚子,而且还喘不过气来,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林峰感冒住院前的状况,也是我国很多家庭用药的一种真实写照。很多人平时伤风感冒,都是自己给自己“开药方”,习惯把抗生素作为“消炎药”、常备药、万能药。医生说,造成林峰严重感染的致病菌,包括目前在全球陆续蔓延的“NDM-1”超级细菌,很重要的一个促进因素就是源于用来治病的抗生素。
  “NDM-1”超级细菌的出现,让全世界的人类为之紧张。我们真的束手无策了吗?面对这个细菌家族新近出现的进化者,我们用哪些措施应对呢?更重要的它是从何而来的呢?
  2010年10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我国福建、宁夏首次发现了3例“NDM-1”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患者为2名患儿和1位老人。
  提到细菌,总让我们想到疾病和死亡。14世纪,鼠疫让欧洲5000多万人死于神秘而残忍的黑死病;19世纪中期,具有很高传染性的伤寒,让因疾病死亡的士兵增加了10倍;从19世纪末开始,因结核菌导致的结核病,让死亡人数迄今已达2亿……对于细菌,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杀,杀,杀!终于有一天,我们找到了“杀敌”的方法,没想到这个对手却也找到了对抗杀戮的可怕手段——进化。
  虽然最后化验的结果,让患者林峰摆脱了感染“NDM-1”的嫌疑,但他感染的耐药菌,还是让人震惊不已:超级细菌是怎样产生的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广发教授讲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病历。
  王广发教授接诊了一位40多岁的老师,主要症状是发高烧,神智不清楚,血压不稳,呼吸网难。入院两天后,病人就去世了。后来征得死者家属同意,做了尸体解剖。解剖结果令人大吃一惊,病人的内脏,包括肝脏、肾脏、肺脏,生长有大量的霉菌。是严重的真菌感染。
  一些食物放久了会长毛,那就是霉菌。霉菌一般不会在人的体内存在,更不可能在人的内脏中大面积生长。但让人不解的是,死亡教师的体内却生长了大面积的霉菌。侵蚀死亡教师多个内脏器官的可怕真菌,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
  王广发教授说,事后,我们又追问了病人的病史。发现他有一个非常奇特的习惯:他经常在学校食堂吃饭,怕不干净,所以饭后都要吃两片抗生素。这个习惯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外就餐,为防止饮食不干净,用吃抗生素预防可能的疾病,而且餐餐吃、长期吃,这实在是一个罕见而又奇特的生活习惯。这位教师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没有任何免疫力缺陷。一个机体正常的人,发生如此严重的体内感染,专家们不难分析出:他体内大量的霉菌都是他自己吃出来的。
  
  应对超级细菌
  
  实际上,人类和细菌是共生的,无论是我们的体表还是体内,都存在着大量细菌。
  这些细菌大概有两三公斤重,数量庞大。有些细菌实际上是有益的,一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通过细菌的转换,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才能够保持健康状态。有一个观点很重要,就是细菌不都是有害的。
  我们身体内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
  如同专家所说,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身上至少有2公斤左右的细菌。我们嘴里有几十亿个细菌;皮肤表面布满着几兆个细菌;人体内的细菌更多,消化道里就有一百兆个,大肠壁上布满着数百种细菌。我们身体中存在的大量细菌与我们共生,同时它们也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不但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将我们的健康完全吞噬,相反,它们成了我们对抗有害微生物的活屏障,帮助人体消化,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才让有害的菌群无处容身。
  王广发教授认为,导致这个病人身体内出现大量真菌生长,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使用抗生素把体内正常的菌群杀灭了。
  在很多人心里,抗生素的出现如同一个救世主,让人类有了可以同疾病、死神抗争的一大武器。但这个武器杀菌拿手,却不会识别。长期使用,它便由“杀敌”变成了“扫荡”,不管是什么细菌、有益或是有害,统统清扫干净,最后的结果是连人体内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
  王广发教授说,因为真菌对抗生素是天然耐药的,所以真菌就大量繁殖。当超过一定的界限,就侵入身体的深层,导致严重感染。
  更可怕的是,细菌中有些异类,借助抗生素,进行自我培养、自我突变,最后变成连抗生素都杀不死的“超级细菌”。
  王广发教授认为,一些有基础病、经常住院、经常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给细菌提供了接触各种各样抗菌药物的机会,由此,让细菌产生了进化。优胜劣汰,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耐药的细菌生存了下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大量的耐药细菌。之所以举这个病例,是因为林峰与死亡教师有一个相同的举动:服用了大量抗生素。
  由于滥用抗生素,林峰体内的菌群出现紊乱,导致出现耐药性细菌。住院后发现,使用普通的抗生素已不管用。只有在最后使用了最高一级的抗生素后,才将林峰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
  临床上有很多这种例子,患者不到医院就诊,自己使用抗菌药物,到医院一查都是耐药菌感染。
  而死亡教师的滥用抗生素的后果更可怕,可以说他是用2年到3年时间,用抗生素将自己体内正常的菌群完全杀灭。如果他不擅自使用抗菌药物,就不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真菌感染,也不会失去性命了,这是非常大的教训。   关键是,很多人并没有把滥用抗生素当回事,甚至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仍旧是自行到药店购买各种抗生素,不管自己患的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都吃抗生素。为了让感冒早点好转,很多病人要求医生用最强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甚至有些家长因医生不给孩子开抗生素而发火。
  其实,所谓的“超级细菌”就是抗药性细菌。它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有那么强大的杀伤力。
  实际上超级细菌不是它的破坏力和毒性有多强,而是它防御功能比较强。尽管如此,它的再次出现,还是让人类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警惕超级细菌
  
  现在,全球陆续出现了近200起感染“NDM-1”的病例,它的脚步仿佛越来越快,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如何远离它,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专家们说,别怕它。
  专家认为,这种细菌的出现,没必要引起恐慌。它在健康人群之间基本上是不传播的,它主要是造成医院内的感染。刘院长说,一般都是住院时间比较长、身体比较弱的患者,比如做过大手术的病人、做化疗的病人比较容易感染上这种细菌。
  非典、甲流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人与人之间,一个喷嚏就有可能会相互传染。而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只会在极少数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受青睐的对象是那些具有严重疾病、入住重症监护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插管、机械通气等患者,在健康人之间一般不会传播。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对于免疫能力正常的人,去医院时,要做好个人的隔离措施;与病人密切接触后,要注意勤洗手、勤洗澡、多通风等个人的卫生防护。但要从根本上远离“超级细菌”,还必须从合理使用抗生素下手:有病要去医院进行治疗;遵从医生的要求;不强制性要求开抗生素;不着急用最强的抗生素;别认为越强的抗生素就越好。
  其实很多感冒,是病毒感染。抗菌类药物对病毒是无效的。对于专业医生,如果诊断患者是病毒感染,就不提倡用抗菌药物。
  而对于那些免疫能力低下,容易感染耐药菌的住院病人来说,远离超级细菌就需要依靠医院这支臂膀来进行强有力的应对。
  刘院长说,医院采取了很多办法,比如医护人员在接触下一个病人之前,一定要用流动水或专门消毒的洗手液洗手;不让病人互相问有接触,比如不坐别人的病床,只用自己的生活用品,因为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在医院内部容易发生的地方是重症监护室,所以,医院对重症监护室防范病人交叉感染这项工作要格外重视。
  面对超级细菌有可能向全球蔓延的趋势,我国已加大力度开始监管耐药细菌。卫生部于2005年成立了“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和“抗菌药物应用临测网”。目的在于掌握中国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状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目前全国各地已有约150家医院加入了细菌耐药监测网,而且这个数字仍在增加之中。
  我国出现的3名感染“NDM-1”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因癌症去世,两名新生儿已经治愈,恢复状况良好。
  有人说,从某个角度看,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有害细菌的战斗史。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像是一声声敲响的警钟,在一次次地提醒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才是唯一的出路。
其他文献
看似原始而又不合情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却蕴含着拯救日益萎缩的西双版纳雨林的秘方……    一棵望天树的代价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热带雨林民族文化博物馆展示大厅里矗立着几段笔直粗壮的圆木,它们是从同一棵望天树截取的。植物园科普场馆主管段其武给我们讲述了获取这棵望天树标本的离奇经历——  1998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热带雨林民族
期刊
在漫长的岁月中,蚊子进化出一整套生存和进攻的犀利武器。  蚊子大约在3000万年前就生活在地球上。蚊子的身体由三部分组成:腹部,包含消化及排泄器官;胸部,包含翅膀、腿、心脏等j头部,包含针管一样的口器和一系列传感器。(图1)    蚊子最重要的武器存在于头部,蚊子利用它们寻找猎物和发动进攻。  蚊子头部触角长满短毛,短毛上有一系列重要的传感器。首先是化学传感器,蚊子可以感觉到30多米外的二氧化碳和
期刊
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并为之探索奋斗了100多年。1809年,英国的乔治-凯利爵士发明了第一架滑翔机。但滑翔机没有动力装置,还不能实现自主飞行。  1903年秋,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1号”。1903年12月17日清晨,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着“飞行者1号”进行了人类首次动力飞行。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持续12秒,飞行大约36米。  100年过去了,人们像鸟儿一样飞翔的梦想一
期刊
一只被卖了两个多月的藏獒,又跑回原主人的身边,感动了买卖双方。  两个月前,胡鹏将自己的藏獒“完美”卖给了何力。  这天,何力慌忙给胡鹏打电话说,“完美”跑了,他打辆摩的紧追,“完美”一下窜进树林里,消失得无影无踪。胡鹏听说“完美”是在闹市区跑丢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藏獒是种极具攻击性、很难驯服的动物,特别容易进攻陌生人。而藏獒“完美”在闹市里跑了,胡鹏立即想到不久前的一则新闻:一只藏獒
期刊
目前,对于人体内外藏毒的查稽,除事先有情报外,主要靠检查人员对过往人员察颜观色甄别判断。因此,盲目性极大,难以及时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组成了研制队伍,着手研制一种可以对体内外藏毒进行检查的X光安检设备。X光射线是1895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X射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所不能透过的物质。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X射线光子的能量和被穿透物质的密度有关,X射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
期刊
癞蛤蟆,学名蟾蜍,中国古代医书上有很多有关它的记载,干蟾蜍、蟾皮有解毒、止疼等作用。有毒的蟾酥也有强心解毒、治疗恶肿的作用。  杨鸣泽小时候手被毛毛虫蛰了,红肿得厉害。杨鸣泽的爷爷是小有名气的中医,他把癞蛤蟆口中的唾液抠出来,抹在杨鸣泽的手上,两三分钟后红肿就消了。  原来只要不碰到癞蛤蟆的毒液,癞蛤蟆也不是那么可怕,还有治疗作用。小鸣泽从此跟着爷爷琢磨起癞蛤蟆来。有一天,癞蛤蟆从杨鸣泽手中挣脱了
期刊
我们看日全食要戴防护镜,否则红外线会灼伤眼睛;滑雪也要戴防护镜,否则紫外线会造成雪盲。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不仅红外线、紫外线这些不可见光会损伤我们眼睛的健康,普通的可见光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伤害。一项前后进行了近10年的科学研究,试图要告诉大家,近视眼的发生可能和某些可见光有关。  据统计,我国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约为50%到70%,居全球第二位。而且,近年来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卫生部近视眼重
期刊
陈朝波是中国台湾人,现在辽宁省火连市经营一家剑厂。他从小就喜欢巾困古代的宝剑,早就听说剑不但是利器,还可以当作乐器来伴奏。  在《战国策》的《冯谖客孟尝君》一篇里就有弹剑而歌的事儿。冯谖弹剑伴奏,唱着歌向盂尝君要求提高待遇,孟尝君都一一满足了他。可从来没有人见过弹剑而歌,所以有人认为“冯谖弹剑”的传说只是作者的夸张描述。但陈朝波不这么看,能再现弹剑而歌,是他对于剑的梦想之一。  一般金属做成的剑,
期刊
阳光为地球带来了光明,带来了能量。在神奇的自然界中,植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维持生长。但人们或许不知道一些神秘的动物竟然能够“吞食阳光”!    绿叶海蛞蝓    绿叶海蛞蝓的体型十分娇小。成年个体体长从1到3厘米不等,看上去活像一片绿色叶子,翡翠般鲜绿,与藏身处的海藻天衣无缝地打成一片。它的这种美丽色泽在动物界并不多见,这其实要归功于它身体内部大量的通常只有植物才拥有的叶绿体它能生成叶绿素来产
期刊
为情而死,因情复生,这是中国文人最诗意的梦境。  因情生梦,因梦生戏,这是中国戏剧最经典的传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是《牡丹亭》中最有名的删句。《牡丹亭》从诞生开始,便被人们传诵着、演绎着,与《牡丹亭》有关的艺术作品至今长盛不衰。  2009年3月23日,越剧电视剧《牡丹亭还魂记》在江苏昆…的古镇千灯开拍。问世400年的经典剧作《牡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