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之一,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近十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虽然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对当前高等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类型,它有别于普通高校“学术型”、“研究型”的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应用型”教育。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发展初期,困难多、条件差,加上社会偏见的影响,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的现状。
一、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学生来源。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大来源: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的对口生,这两类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入高职院校的普通高中生在同类学生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行为较散漫,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中专对口生则在同类学生中则属佼佼者,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薄弱。
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一是自卑感较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是另册大学,高职学生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二是忧虑感强、缺乏信心,担心毕业即失业,对政治缺乏热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抵触与不满情绪。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大的艰巨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陈旧。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人数相对减少,而且由于其中大多数同志没有接受过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理论的系统培训,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工作方式陈旧。
2.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没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能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上还是千篇一律,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缺乏具体的针对性。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突出职业性这一特点渗透在政治教育的整个环节之中。在德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上要和职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贴紧,要和将来的職业行为相联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并要按着职业岗位的要求塑造学生的意志品德。同时,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以鲜活生动的榜样、形象感人的事例教育学生。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创造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习、实践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从事职业的感情和兴趣,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为今后自我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基础。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校园,营造一个优美、舒适、整洁、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优良的校风班风是一种具大的教育力量,学生长期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既重视课堂教学,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施展各方面才能和智慧的空间,培养学生一专多能。要充分发挥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注重加强对他们的组织与指导。开展以爱国主义题材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演讲”、“辩论会”、“诗朗诵”、“文艺演出”以及各种体育比赛等,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展示,创造力和组织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以同样的自信,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对知识深层次上的探索。同时要把这些活动的开展列入院校考核内容,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加强领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艰巨和繁重的,许多新问题还需要探索,同时还有大量的日常工作需要组织协调。而这些工作必须由精干的热爱这项工作的专职政工干部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源泉在广大教师,他们不仅人多,而且同学生有一种广泛的联系,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途径也多,往往能起到政工干部所起不到的作用。要把这两部分力量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修养、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把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列为考核、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其次,在全体教职工中应逐步树立和增强四种意识。一是齐抓共管的意识,学校的各个工作部门,都会或多或少地从不同角度与学生发生联系,与学生有所接触,在这种联系与接触中,都应具有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具体办法;二是保证意识,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它对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三是“三育人”意识,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课堂教学是以正面直接灌输的方法教育学生,而严格的管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则起着与课堂教学不同方式的教育作用。通过严格的管理可以使学生感到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增强集体主义和纪律观念,而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因此,无论是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都应以“育人”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四是以身作则观念:孔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则令不从。”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要先做到,干部要先做到,领导要先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马列主义的精神去教育人,更需要以高尚的人格和共产主义精神去影响人。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王亚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5]毕红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几对矛盾的理性思考[J].前沿,2001.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新的教育类型,它有别于普通高校“学术型”、“研究型”的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明显的“应用型”教育。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处于发展初期,困难多、条件差,加上社会偏见的影响,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的现状。
一、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1.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学生来源。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有两大来源: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的对口生,这两类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进入高职院校的普通高中生在同类学生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较差、行为较散漫,往往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中专对口生则在同类学生中则属佼佼者,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薄弱。
2.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一是自卑感较普遍,认为高职院校是另册大学,高职学生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二是忧虑感强、缺乏信心,担心毕业即失业,对政治缺乏热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抵触与不满情绪。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更大的艰巨性。
(二)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
1.高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陈旧。随着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人数相对减少,而且由于其中大多数同志没有接受过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理论的系统培训,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知识相对缺乏、工作方式陈旧。
2.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没有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能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上还是千篇一律,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缺乏具体的针对性。
二、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与改进
1.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各种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突出职业性这一特点渗透在政治教育的整个环节之中。在德育的目标、内容及要求上要和职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贴紧,要和将来的職业行为相联系,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并要按着职业岗位的要求塑造学生的意志品德。同时,定期举办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以鲜活生动的榜样、形象感人的事例教育学生。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创造条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习、实践中强化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及未来从事职业的感情和兴趣,增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意识,为今后自我学习和发展打下必要基础。组织师生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校园,营造一个优美、舒适、整洁、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优良的校风班风是一种具大的教育力量,学生长期沐浴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既重视课堂教学,又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施展各方面才能和智慧的空间,培养学生一专多能。要充分发挥学院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注重加强对他们的组织与指导。开展以爱国主义题材为内容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演讲”、“辩论会”、“诗朗诵”、“文艺演出”以及各种体育比赛等,使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展示,创造力和组织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促使他们以同样的自信,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对知识深层次上的探索。同时要把这些活动的开展列入院校考核内容,以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加强领导,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艰巨和繁重的,许多新问题还需要探索,同时还有大量的日常工作需要组织协调。而这些工作必须由精干的热爱这项工作的专职政工干部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的源泉在广大教师,他们不仅人多,而且同学生有一种广泛的联系,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途径也多,往往能起到政工干部所起不到的作用。要把这两部分力量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修养、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把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列为考核、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其次,在全体教职工中应逐步树立和增强四种意识。一是齐抓共管的意识,学校的各个工作部门,都会或多或少地从不同角度与学生发生联系,与学生有所接触,在这种联系与接触中,都应具有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具体办法;二是保证意识,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它对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合格人才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三是“三育人”意识,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课堂教学是以正面直接灌输的方法教育学生,而严格的管理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则起着与课堂教学不同方式的教育作用。通过严格的管理可以使学生感到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增强集体主义和纪律观念,而热情周到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因此,无论是教学、行政、后勤等部门,都应以“育人”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四是以身作则观念:孔子有句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则令不从。”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要先做到,干部要先做到,领导要先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马列主义的精神去教育人,更需要以高尚的人格和共产主义精神去影响人。以身作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王亚朴.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学概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5]毕红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几对矛盾的理性思考[J].前沿,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