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情绪;感受;想法;需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6-0070-04
【作者简介】梁冬梅,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38)教师,助教。
【设计理念】
进入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出现两极化,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冰山理论,外在事件、行为的背后蕴藏着人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等,引起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不在于外在事件本身,而在于个体对事件的想法。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及其变化特点,从而理解情绪,主动调控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情绪
教师:同学们,世界那么大,你们想去看看吗?其实,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外部客观世界,一个是内部主观世界。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却忽略了资源丰富的内部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和寻找通往内部世界的钥匙——情绪。那什么是情绪呢?你理解你的情绪吗?
学生:情绪就是快乐、悲伤、生气、厌恶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具体的某种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主观体验,也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根据这一定义,情绪包括外部表现,比如我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语音语调,这些外部表现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情绪还包括我们的内在感受,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及我们的生理反应。下面,让我们先来初步体验一下我们的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介绍情绪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让学生意识到情绪是通往我们内在的捷径,也为本节课冰山理论的讲解奠定基础。
二、觉察情绪——情绪接力棒
PPT展示游戏规则:请大家在A4纸的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回想最近一周自己体验最多的一种情绪,把它画下来,并用词语命名。画什么都可以,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符号等,限时2分钟。接着请根据音乐的旋律对手中的画纸进行涂改和加工。每当听到“叮”的提示音时,将自己手中的画纸传给右边的同学,然后对自己手中新的画纸进行任意添加和涂改。
学生进行游戏。
教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拿回自己的画纸,再看一看你的画。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请给你的情绪命名。经过同学们的添加后,你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1:由开心变为难过。
学生2:以前开心,现在变得更开心了。
学生3:由生气变为开心。
教师:看来我们的情绪真是丰富多样。一般而言,我们把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是指人的一种积极的情绪,比如快乐、喜悦、幸福、感恩、爱、自信等情绪;負面情绪与积极情绪相对,是指不利于我们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思考的情绪,比如愤怒、悲伤、自卑、憎恨以及恐惧等情绪。在这么多的情绪中,有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它们是什么呢?
学生:喜、怒、哀、惧。
教师:嗯,很棒!每个人都希望避开负面的情绪。殊不知,情绪就像钟摆一样从中心向两边摆动,它向右边摆动多大的幅度,就会向左边摆动同样的幅度,我们不可能要求钟摆只向一边摆动而不向另一边摆动。有的人希望把负面情绪的程度降低,而正面情绪的程度也会随之降低。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只允许自己产生正面情绪,而不去接纳负面情绪。如果是这样的话,钟将停摆,人将失去生命力。
教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情绪接力棒的游戏中,我们的情绪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情绪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1:情绪是受身边的环境所影响。
学生2:受发生的事情影响。
学生3:受周围的人影响。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大多认为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外部的人、事、物等因素。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也许会从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小组内其他同学画画的过程中,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及其变化特点,初步探索情绪的由来。
三、理解情绪——冰山日记之旅
1.播放视频《秀才赶考》。
一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前他做了两个梦,一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二是下雨天,他戴斗笠还打伞。第二天,秀才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说:“你还是回家吧,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听了,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在了解情况后也给秀才解梦了:“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秀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留了下来,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教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以后,你们还认为情绪真正的来源是外部的因素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情绪是来源于哪里呢?
学生:来源于对外部事件的看法。
教师: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心理学中有个理论跟你们的回答是一样的,叫冰山理论。在这里,冰山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冰山,我们能看见的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以及一些行为表现,其实只是冰山露出水平面的一角,而蕴藏在水面以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被我们忽略了的“内在”。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幅3D地图,你们需要用“内在的眼睛”来探索冰山,揭开冰山的秘密。让我们来看一看蕴藏在情绪外部表现背后的感受、想法以及需求。
PPT呈现冰山图。
2.冰山日记。
教师:我们来检验一下,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情绪的变化到底是不是来源于想法吧。请大家完成手中的冰山日记,然后带着你的冰山日记到讲台前面来“走一走”自己的冰山,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来。
PPT呈现冰山日记。 事件:心理老师让我们做情绪接力棒的活动。当 时,我感到 (表达对这件事的感受),我的想法是 。我希望 (婉转表达可以达成的愿望)。
3.走冰山。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写有“行为”“感受”“想法”“需求”的A4纸依次摆在地上,邀请学生1“走”冰山。
教师:请你站在写有“行为”的A4纸旁,做一个深呼吸,并写出纸上的内容。
学生1:其他同学随意地在我的画纸上添加。
教师:请你走到写有“感受”的A4纸旁,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1:我感到很难过。
教师:请你走到写有“想法”的A4纸旁,你想到了什么让你感到这么难过?
学生1:他们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
教师:请你走到写有“需求”的A4纸旁,在这个活动中你什么希望呢?
学生1:我希望他们能够考虑到我的感受,尊重我。
教师:听起来,你想到了同学们在你的画上添加,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你希望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尊重,而这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你感到很难过,是这样吗?那么,以后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呢?
学生1:我先要学会去尊重别人。
教师:也就是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首先要去尊重别人,是吗?大家掌声鼓励!
教师:冰山是一个整体,情绪跟我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当需要得到满足,我们便会体验到正面的情绪,正面的情绪再滋养生命力;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体验到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也会让我们学习改变和成长。
情绪也跟我们对事件的想法有关。也就是说,决定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外部发生的事件,而是我们内在的信念和想法,外部的事件只是诱因。
设计意图:借助冰山理论和冰山日记,让学生进一步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背后的想法,探求情绪背后内心的需求,并对自己探究的答案加以验证,巩固结论。
四、转化情绪——心灵训练
教师:一个同学在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有一门学科挂科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为此感到非常伤心。她希望自己能学好这门课,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她呢?
PPT呈现小芳的冰山日记。
事件: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门学科挂科了。
行为:不想学习这门课程了,经常迟到、旷课等。
感受:伤心。
想法: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需求:我希望自己能学好這门课。
学生1:小芳要转变她的想法,一门学科挂科并不能代表整个人都是失败的。
学生2:她可以努力学习,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和建议,小芳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她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就帮助她转化了她的“冰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
五、结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冰山日记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了解情绪背后我们的想法和需求。当情绪发生时,我们首先要觉察它、关照它,因为情绪可以提醒我们有一些需要未被满足,我们要更好地爱护自己;其次,还要检验情绪背后我们的想法是否合理,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释。请同学们课后运用冰山日记觉察自己的情绪,每天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种情绪,写一个冰山日记。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的知识结构,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内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情绪背后蕴藏的感受、想法和需求,从而潜移默化地传达“任何情绪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理念。整节课注重教学结构的紧密性,“情绪接力棒”这一活动贯穿课堂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来说,理解冰山理论有些难度,教师首先要简单通俗地向学生介绍该理论,走冰山的环节也需要教师巧妙引导,注意区别想法和需求、情绪和感受。
【课堂点评】
该教学设计的各环节逻辑清晰、教学结构完整,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觉察情绪,探索情绪背后蕴藏的想法和需求,从而理解情绪,最终转化情绪。这一过程自然流畅,润物无声。
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便捷有趣的绘画形式进行“接力”,让学生初步觉察情绪。其次,通过《秀才赶考》这一有趣的民间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由以上两个体验引出冰山理论,并使用冰山日记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只是冰山露出水平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往往不被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任何情绪都是有价值的,提醒我们有一些需要未被满足。
在教学方式方面,本课通过讲解、活动体验、分享、升华等动静交替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可能对同一事件(诱因)有不同的看法和信念,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这样就产生很多种结果。所以,修正不合理信念就会改变结果,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点评嘉宾:陈玫,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三和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6-0070-04
【作者简介】梁冬梅,淮南联合大学(安徽淮南,232038)教师,助教。
【设计理念】
进入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出现两极化,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冰山理论,外在事件、行为的背后蕴藏着人的感受、想法和需求等,引起人们产生各种情绪的原因不在于外在事件本身,而在于个体对事件的想法。因此,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及其变化特点,从而理解情绪,主动调控情绪,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认识情绪
教师:同学们,世界那么大,你们想去看看吗?其实,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外部客观世界,一个是内部主观世界。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却忽略了资源丰富的内部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和寻找通往内部世界的钥匙——情绪。那什么是情绪呢?你理解你的情绪吗?
学生:情绪就是快乐、悲伤、生气、厌恶等。
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具体的某种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主观体验,也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根据这一定义,情绪包括外部表现,比如我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语音语调,这些外部表现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情绪还包括我们的内在感受,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以及我们的生理反应。下面,让我们先来初步体验一下我们的情绪。
设计意图:初步介绍情绪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让学生意识到情绪是通往我们内在的捷径,也为本节课冰山理论的讲解奠定基础。
二、觉察情绪——情绪接力棒
PPT展示游戏规则:请大家在A4纸的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回想最近一周自己体验最多的一种情绪,把它画下来,并用词语命名。画什么都可以,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符号等,限时2分钟。接着请根据音乐的旋律对手中的画纸进行涂改和加工。每当听到“叮”的提示音时,将自己手中的画纸传给右边的同学,然后对自己手中新的画纸进行任意添加和涂改。
学生进行游戏。
教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拿回自己的画纸,再看一看你的画。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请给你的情绪命名。经过同学们的添加后,你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吗?
学生1:由开心变为难过。
学生2:以前开心,现在变得更开心了。
学生3:由生气变为开心。
教师:看来我们的情绪真是丰富多样。一般而言,我们把情绪分为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正面情绪是指人的一种积极的情绪,比如快乐、喜悦、幸福、感恩、爱、自信等情绪;負面情绪与积极情绪相对,是指不利于我们继续完成工作或者正常思考的情绪,比如愤怒、悲伤、自卑、憎恨以及恐惧等情绪。在这么多的情绪中,有四种最基本的情绪,它们是什么呢?
学生:喜、怒、哀、惧。
教师:嗯,很棒!每个人都希望避开负面的情绪。殊不知,情绪就像钟摆一样从中心向两边摆动,它向右边摆动多大的幅度,就会向左边摆动同样的幅度,我们不可能要求钟摆只向一边摆动而不向另一边摆动。有的人希望把负面情绪的程度降低,而正面情绪的程度也会随之降低。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只允许自己产生正面情绪,而不去接纳负面情绪。如果是这样的话,钟将停摆,人将失去生命力。
教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情绪接力棒的游戏中,我们的情绪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你们知道情绪是怎么来的吗?
学生1:情绪是受身边的环境所影响。
学生2:受发生的事情影响。
学生3:受周围的人影响。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大多认为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外部的人、事、物等因素。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也许会从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小组内其他同学画画的过程中,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及其变化特点,初步探索情绪的由来。
三、理解情绪——冰山日记之旅
1.播放视频《秀才赶考》。
一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前他做了两个梦,一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二是下雨天,他戴斗笠还打伞。第二天,秀才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说:“你还是回家吧,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秀才听了,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在了解情况后也给秀才解梦了:“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有备无患吗?”秀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留了下来,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教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以后,你们还认为情绪真正的来源是外部的因素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情绪是来源于哪里呢?
学生:来源于对外部事件的看法。
教师: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心理学中有个理论跟你们的回答是一样的,叫冰山理论。在这里,冰山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像是一座冰山,我们能看见的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以及一些行为表现,其实只是冰山露出水平面的一角,而蕴藏在水面以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被我们忽略了的“内在”。今天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幅3D地图,你们需要用“内在的眼睛”来探索冰山,揭开冰山的秘密。让我们来看一看蕴藏在情绪外部表现背后的感受、想法以及需求。
PPT呈现冰山图。
2.冰山日记。
教师:我们来检验一下,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情绪的变化到底是不是来源于想法吧。请大家完成手中的冰山日记,然后带着你的冰山日记到讲台前面来“走一走”自己的冰山,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展现出来。
PPT呈现冰山日记。 事件:心理老师让我们做情绪接力棒的活动。当 时,我感到 (表达对这件事的感受),我的想法是 。我希望 (婉转表达可以达成的愿望)。
3.走冰山。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写有“行为”“感受”“想法”“需求”的A4纸依次摆在地上,邀请学生1“走”冰山。
教师:请你站在写有“行为”的A4纸旁,做一个深呼吸,并写出纸上的内容。
学生1:其他同学随意地在我的画纸上添加。
教师:请你走到写有“感受”的A4纸旁,你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1:我感到很难过。
教师:请你走到写有“想法”的A4纸旁,你想到了什么让你感到这么难过?
学生1:他们没有考虑到我的感受。
教师:请你走到写有“需求”的A4纸旁,在这个活动中你什么希望呢?
学生1:我希望他们能够考虑到我的感受,尊重我。
教师:听起来,你想到了同学们在你的画上添加,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你希望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尊重,而这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你感到很难过,是这样吗?那么,以后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呢?
学生1:我先要学会去尊重别人。
教师:也就是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首先要去尊重别人,是吗?大家掌声鼓励!
教师:冰山是一个整体,情绪跟我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当需要得到满足,我们便会体验到正面的情绪,正面的情绪再滋养生命力;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体验到负面的情绪,负面的情绪也会让我们学习改变和成长。
情绪也跟我们对事件的想法有关。也就是说,决定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不是外部发生的事件,而是我们内在的信念和想法,外部的事件只是诱因。
设计意图:借助冰山理论和冰山日记,让学生进一步觉察自己和他人情绪背后的想法,探求情绪背后内心的需求,并对自己探究的答案加以验证,巩固结论。
四、转化情绪——心灵训练
教师:一个同学在上学期期末考试时有一门学科挂科了,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为此感到非常伤心。她希望自己能学好这门课,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她呢?
PPT呈现小芳的冰山日记。
事件:上学期期末考试有一门学科挂科了。
行为:不想学习这门课程了,经常迟到、旷课等。
感受:伤心。
想法: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需求:我希望自己能学好這门课。
学生1:小芳要转变她的想法,一门学科挂科并不能代表整个人都是失败的。
学生2:她可以努力学习,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和建议,小芳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她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样我们就帮助她转化了她的“冰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
五、结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冰山日记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了解情绪背后我们的想法和需求。当情绪发生时,我们首先要觉察它、关照它,因为情绪可以提醒我们有一些需要未被满足,我们要更好地爱护自己;其次,还要检验情绪背后我们的想法是否合理,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释。请同学们课后运用冰山日记觉察自己的情绪,每天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种情绪,写一个冰山日记。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的知识结构,布置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内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情绪背后蕴藏的感受、想法和需求,从而潜移默化地传达“任何情绪都是有价值”的这一理念。整节课注重教学结构的紧密性,“情绪接力棒”这一活动贯穿课堂主体。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来说,理解冰山理论有些难度,教师首先要简单通俗地向学生介绍该理论,走冰山的环节也需要教师巧妙引导,注意区别想法和需求、情绪和感受。
【课堂点评】
该教学设计的各环节逻辑清晰、教学结构完整,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引导学生觉察情绪,探索情绪背后蕴藏的想法和需求,从而理解情绪,最终转化情绪。这一过程自然流畅,润物无声。
在教学内容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便捷有趣的绘画形式进行“接力”,让学生初步觉察情绪。其次,通过《秀才赶考》这一有趣的民间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由以上两个体验引出冰山理论,并使用冰山日记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只是冰山露出水平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往往不被了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任何情绪都是有价值的,提醒我们有一些需要未被满足。
在教学方式方面,本课通过讲解、活动体验、分享、升华等动静交替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可能对同一事件(诱因)有不同的看法和信念,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这样就产生很多种结果。所以,修正不合理信念就会改变结果,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获得了心灵的成长。
(点评嘉宾:陈玫,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三和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