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电视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以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与元宵特别节目为例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mnbmnbmnbm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G时代的到来促使受众在获取信息方式、接收信息习惯、内容偏好等方面均呈现出一定变化,对于传统电视媒体内容生产机制与传播方式的创新提出现实要求.本文以河南春晚《唐宫夜宴》与元宵特别节目作为研究实例,结合当前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上面临的困境与难题,围绕聚焦文化主题导向、采取融合创新策略、构建新型传播矩阵、强化科学技术赋能四个层面,探讨5G时代背景下推动电视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电视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其他文献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网络热播反映出纪录片在“互联网+”语境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应以整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为参考,对纪录片创作、传播再到受众的传播链条去评价分析,重新审视纪录片的发展态势.
纪录片《孤山路31号》聚焦“孤山不孤”的文化意象,以“西泠不冷”情感体验为基点,通过影像语言的创新,拟人化的移情叙述方式,有深度地挖掘了西泠印社的文化精神与文脉传承.该片成功运用拍摄新技术与新手法,突破了人文纪录片与自然纪录片之间的界限,也丰富和拓展了电视纪录片形式的西湖文化传播.
坚定文化自信,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工作的重要一环.人文历史纪录片《大儒朱熹》全方位展示了真实的朱熹形象,在摄制流程、艺术编排、传播效果等方面均有不俗表现,在国际传播层面更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与文化自信.在构建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索中,纪录片在让文化自信“立起来”“活起来”“走出去”三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彰显了其在文化自信构建方面的功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