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生态的近困与远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是流行坊间多年的口头禅。“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若能透视一下这笑谈背后的几许沉痛,几多无奈,倒可从中观照语文教育生态的诸多风貌。改变语文教育生态被人喊了许多年,但定下身来,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我们不愿面对但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
  建国以来,语文的地位一直飘忽不定,外界对语文的淡漠、调侃与编派始终如影随形,政治化、道德化、语录化、虚无化是人们对语文的惯常记忆。14年前,王丽、邹静之、薛毅等人在《北京文学》上发起“忧思中国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以此为发轫,全社会又一次将口水飞向语文。这场大讨论以得出“误尽苍生是语文”这样一个结论而收场。这场讨论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原本孤家寡人的语文更加自闭,原本底气不足的语文教师更加自卑。那么,作为行内人,是不是要责怪外界对语文太刻薄呢?
  中国现代语文独立设科近百年。百年语文照理说应茁壮健硕。蓦然回首,我们痛心地发现,语文只是一株中空虚弱的老树,连学科性质这样一些基本建设都远未完成,遑论科学与丰富了,以致后人为“语文姓什么”而争论不休。“身正不怕影子斜”,语文立身不正才授人以话柄。另一方面,语文还周期性地自乱阵脚,折腾不止。建国后的历次教改,语文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充当马前卒。每一次教学改革,无一不是自上而下、风风火火的,无一不在“革故”而“鼎新”,譬如“人文”就是对“工具”的反正,“启发式”则是对“填鸭式”的扬弃。恒久不断的新陈代谢成就了语文特殊的景观:语文教学理论之驳杂、教学流派之林立、教学方式之多样、教材版本之繁杂、训练体系之迥异、教学实验之纷纭冠绝他科,因山头主义而引发的硝烟积年不散。延至新世纪,新课程吹响了号角,理想主义主导下的《语文课程标准》令众多语文教师无所适从。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对教材的发难声渐宏大,“民国老教材”为人津津乐道,而现行教材的“假”“僵”“对时代的迟钝”成为声讨的靶子,教材的大洗牌不可避免。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人教、苏教、粤教三分天下,其他版本各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雪山飞狐》进课本,“鲁迅大撤退”;阿Q走了,余华来了。
  实际上,开语文风气之先的往往是为数不多的“精英”“大腕”,众多语文教师只不过像草芥一样被裹挟进去。于是,在某种需要或特殊气候下一幕幕大戏就这样上演了。为数众多的语文教师在乱花迷眼的革新中处在“跟”与“守”,“舍”与“留”的矛盾纠结中,内心茫然、无助,不能不迈步,但又不知从何迈步。不知不觉混混沌沌中,“跟”变成了“跟风”,“守”变成了“俗”。说实在话,很多语文教师对所谓改革是心存芥蒂的,很多乱象也是众多语文教师不愿看到的。譬如教材增删,如果说《记念刘和珍君》《雷雨》《狼牙山五壮士》《朱德的扁担》等篇目或因晦涩、或因虚假、或因政治说教而被删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像《项脊轩志》《孔雀东南飞》《背影》这样一些至情名篇被逐出教材则匪夷所思。教师内心的焦虑感加重,其弊害是不容小视的。从长远来看,教师对职业定位的挫败感和幻灭感、教学行为中的种种随意和盲动其实就源于这种焦虑。
  任何学科赖以独立是因为其个性,中国传统的以诵读涵咏经典为标志的母语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母语的独特个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切戒在荒忙,涵咏工夫兴味长”,不急功近利,不越俎代庖,不喧宾夺主,这正体现了汉语的大气与从容。而当下的语文课堂,先进的理念满天飞,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眼花缭乱,但很多语文课其实是在“梦游”——语文迷路了。《读者》杂志2011年第6期转载了一篇名为“对抗语文”的文章,讲述了《收获》的副编审叶开的女儿乔乔学习语文的一些经历。在回答一道“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的题目时,乔乔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她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伤心地回来了。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在文化开明的大上海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在更大的时空内语文课堂胶柱鼓瑟到了何种程度。对此,叶开给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建议,“语文课可以上得再简略一些”。就笔者所知,毕业年级的语文课,基本就是改头换面的考点训练,初中高中概莫能外。语文课可以有标准答案,可以有考纲考点,就是不能有“语文”,不能有“语文味”。
  语文教师是不是就天生低人一等呢?语文走样谁应承担这罪与罚?说一千道一万,语文很特殊。语文属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涵养需要一个自由而宽松的空间,而在中国,这样的自由与宽松成了稀缺资源,而气候扰动和人为干预却成为常态。忽左忽右多变的政治气候,“反封建,破四旧”而放逐几千年本民族的语文习得教法,“一边倒”而勃兴的苏联教学模式等都让语文的底气、灵气与尊严丧失殆尽,语文形同玩偶。及至近年,功利之风更伤及语文骨髓,教师“钱途”、官员前程无不被升学率绑架,谁敢妄动?刻板之于机变,程式之于灵动,谁易于操作谁更保险,这是不言自明的事。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语文“被标准”“被吸干”也就自然而然了。曾创作《财主底儿女们》的路翎因“胡风案”而横遭打压,自由后拿起笔写的东西却像“战斗简报”和“好人好事的宣传报道”。他痛苦地说道:“鸟儿被关进笼子太久,就不会歌唱了。”无独有偶,文革中大诗人郭沫若也只能写“口号诗”。当下,语文的遭遇与此类同。
  当然,语文的异化作为当事人的语文教师是难辞其咎的。语文教师专业修养的荒疏、专业能力的不足、职业的倦怠与惰性、师德滑坡等外界啧有烦言。教师功能的弱化、退化使得语文生态雪上加霜。
  被捆绑的语文已经失去了自身微循环的能力,语文被边缘化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但语文的被放逐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于漪先生曾说过“语言是民族的根”,一个根底浅或无根的民族注定只能长成灌木,而不可能是参天大树。从近处看,语文之伤会产生放大效应。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潘文国曾说:“为什么国人学外语的积极性高涨,却始终学不好呢?我的看法可能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盖因母语本身没学好!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学习外语所能达到的程度是以母语能力为前提的。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外语水平的上限就是他母语水平的下限,低下的母语能力成为外语学习者头上一块难以突破的‘天花板’。”此言开云见日,有振聋发聩之效。惜领悟此语真谛者寥寥。
  一个学科走得长远,必须仰赖扎实的理论建设。翻检新中国成立前的语文论述,夏丏尊、叶圣陶、陈望道、黎锦熙、陶行知等大师高瞻远瞩,探幽发微,点石成金。梁启超先生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叶圣陶、朱自清先生在40年代合著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陈鹤琴先生1921年编著的《语体文应用字汇》等著述均基于教学实践,一语中的,豁然开朗。这些大师是俯下身子实实在在做学问,做事业。当下语文理论建设不可谓不繁荣,但平心而论,低头为教师、为语文教学实际着想的太少,陈列西方理论,把弄术语概念的太多;触摸实情、接通地气的太少,高高在上、坐而论道的太多;平易可行、与人为善的太少,指手划脚、离谱务虚的太多;有感召性有生存力的太少,“各领风骚三五天”的“速朽之作”太多。
  语文无需太多名号,无需太多绳索。让语文回到人间,回到土地——语文只需要一个这样的生态!
  
  张大勇,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汉。本文编校:老 猛
其他文献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王昌龄的《采莲曲》。考试结束后,考生和九年级语文教师一片哗然,学生大喊“坑爹”,教师感叹“坑老师”。因为这首诗《中考指南》没收录,不在复习之列。这是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荷”专题里的一首诗,平时教学只要学生理解大意,会背诵默写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出现在中考试卷中,确实让教师和考生始料未及。这致使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束手无策,白白丢分。  让我们先来看看
南通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爱华提出,小学语文课堂要达到“三味”,也就是“语文味”“儿童味”“家常味”。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初中语文如何践行“三味”呢?在聆听了较多的专家的课,在与同行探讨一番后,我觉得初中语文也应该践行“三味”,即“语文味”“生活味”“成长味”。  下面,结合本人在初中教学中的几堂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对“三味”语文课堂的理解与实践。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2011年,语文味
同学们,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文学和当作家的体会。  只要一个人还活在世上,都跟文学脱离不了干系。如果你讨厌文学,文学就像苍蝇一样跟着你,让你烦;如果你爱好文学,文学就像花香一样熏陶你,让你心情舒畅。作为学生,你每天学习的语文课,读到的基本都是文学作品,而且都是经典的。在生活中,你说话有文采,能引经据典,别人会说你是喝过墨水的人;你走在大街上,看到的广告辞,都与文学有关,如“喝XX酒,做
楚尾吴头的交通要冲,渊远浩瀚的长江之滨,坐落着资源丰富的江南重镇——黄石。东临车水马龙的颐阳路,西依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在这闹市中有着一方净土,她就是湖北省综合办学实力五十强学校——黄石八中。闹市不闻蝉噪音,隔墙却晓读书声。在这样一片自由民主的人文沃土上,孕育着一朵瑰丽奇葩,那就是八中语文教研组。  心无杂念道自高,腹有诗书气自华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船渡人”。八中语文组现有22位教师,其中
语文教学目标的叙写,应思考两个问题:一是形式上的“怎么写”,即叙写的模式,二是内容上的“写什么”,即目标的定位。拙作《语文教学目标叙写的三种模式》(本刊2013年第2期)谈的是前者,本文将谈后者。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诚然,语文学科有着莫大的丰富和灵动,但对语文教师来说,也面临甄别与取舍的艰难。即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这
1  如果你喜欢看石头,那你就去万山群岛吧。在我看来,万山群岛的石头,是天底下最好看的石头。真的,我不骗你。  其他地方也有供人看的石头,但那些石头都不像石头。它们有的像人,有的像兽,有的像鬼。当地的人为了招徕游客,往往还煞费苦心地给那些石头命了名,比如望夫石,领袖石,罗汉石;又比乌龟石,金猴石,卧牛石;还比如山鬼石,河神石,水妖石。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些蹩脚的名字,这都是些骗人
文学教育理应重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感受与体验又只能在心灵开启之后,即在有了生命意识之后。因此,文学教育中,必须充分关注生命的存在,与鲜活的生命进行对话,以促成学生自身个体生命质感的生成、积淀与优化。  一.生命质感在审美的熏陶中生成  自我的存在,是接受美的感染的第一步,再尝试从语言文字中寻找自然美的所在。诵读与想象的能力只能赋予个体生命意识清醒者,从意识到自然生命之美,到意识
高中阶段的小说教学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那就是选入教材的长篇小说节选部分,由于原著情节曲折多变,人物关系纵横交互,社会环境波澜壮阔,欲要由节选部分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并非易事。加之教学中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可面面俱到。因此,节选部分的教学定位及施教策略,是很值得认真探讨解决的问题。  立足全篇看节选,这是长篇小说节选部分教学毋庸置疑的考虑。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不厌其烦地介绍全文内
学贵有疑,问题教学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实践中,我们许多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都有问题教学的“影子”,但由于对这一教学策略认识的片面,操作中又难免不到位或走过场。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尝试构建语文问题教学策略体系,以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从理念、策略、评价三个维度谈谈我们的探索,并求方家指正。  一.追求有意义的学习——问题教学的出发与归宿  为什么要采用问题教学策略?中
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确不够纯粹,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真的需要瘦身。  这不仅仅是因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因承载了太多的语文以外的东西而饱受业内人士诟病,更主要的还在于很多语文课堂因多出了一些费时费力但意义不大甚至毫无必要的教学环节而变得面目可憎。  诚然,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包括语文课堂教学的确是由若干教学环节构成的,但并不是约定俗成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那特定的某一节课所必须全部具备的。教师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