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流胆管支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和支架置入术已逐渐成为远端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标准姑息治疗方式.但是随着各类材质支架的置入,废弃了Oddi括约肌的功能,改变了胆道正常解剖结构,致使十二指肠内容物易反流入胆管,患者发生胆管炎的概率明显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减少胆管反流等相关不良事件的出现,抗反流支架应运而生.其大部分是通过在支架末端加装抗反流阀起到抗反流作用.根据支架材质不同可分为塑料抗反流支架与金属抗反流支架,而根据抗反流阀的不同形状,又可分为风向袋形、漏斗形、鸭嘴形等.在多项临床研究中,大部分抗反流支架不仅可以减少胆管炎的发生,还能延长支架平均通畅时间,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各类支架的材质与设计存在差异,支架阻塞、支架移位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笔者通过汇总相关文献,对不同材质结构抗反流胆管支架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无根治手术机会的恶性梗阻性黄疸(MOJ)患者疗效较好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但影响其早期减黄效果的危险因素目前暂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分析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21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无根治手术机会并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术的MOJ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4~7d及术后1个月的减黄效果,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减黄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
为了解决某四缸发动机平衡轴啸叫问题,采用CAE仿真分析和NVH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平衡轴啸叫噪声与齿轮齿形、齿向参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齿向起鼓Cβ、齿向螺旋fHβ、齿形起鼓Cα、齿形压力角fHα是影响平衡轴啸叫的主要齿轮参数,通过CAE仿真分析结合NVH试验确定最佳的齿轮参数修形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因齿轮啮合不当产生的啸叫噪声.
背景与目的:胆囊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GB-NEC)极为罕见且预后差,由于GB-NEC病例非常少见,目前少有系统总结其临床特征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对扬州大学附属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GB-NEC病例及近20年中文献报道的GB-NEC病例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收治的3例GB-NEC患者资料,并收集2000年1月-2020年12月间文献报道的121例GB-NEC病例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预后因素及治疗结局.结果:收治的3例患者均因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就诊,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