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一个中心议题。有的认为学校条件太差,学生素质不高,不利于抓素质教育;有的认为抓素质教育影响教学质量;有的还肤浅地认为开展活动课就是在搞“素质教育”。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有三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这无疑告诉我们,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
下面就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教育因素容量最大、功能最全、最可控制、最有效的教育时空。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的教育和提高,主要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既要做到面向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还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应当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注重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
二、课堂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目标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需,也是充分体现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一教学策略的需要。课堂教学目标是指落实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应该实施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育人目标,也就是学生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一个综合描述,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制订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五要”。一要体现全面性,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四个方面整体把握。二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向全体学生负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满足全体学生需求,而不是针对部分好学生。当然,在目标上要承认学生差异,研究学生差异,在分析差异中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情感。三要确保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设计灵活、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设疑、探疑、解疑”的积极思维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参与才能得到保障。四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原有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保护、完善学生个性。五要围绕教学内容这一重点。课本教学内容都有其重要的教育功能,知识是教学目标实施的载体和基础,少了载体,目标就难以实现。抓住知识学习这一重点,才能切实让学生从教材与个人生活中感知知识,熟练技能,体验能力,熏陶情感。
三、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基本特征:一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是交流的多向性和民主性,三是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四是突出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树立现代教学观,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不再是学生单向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信息沟通与加工的过程;二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明白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必须靠他们自己来完成,教师不可能全部包办代替;三是要把学生如何学放在首位,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乐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教师适时点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兼顾差异。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相促进的,二者应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抓住素质教育的本质,发挥其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并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四、课堂教学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法。教师要以知识为主线,分层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讲规律、讲思路、讲创新,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学习新知识与温故而知新,情感渗透与师生心灵的沟通,求知欲望与主动参与,启迪思维与智力发展,教师都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学会”为“会学”。每一节课的教材不同,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故乡》一文时,可以采用和谐教学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材与方法和谐,学生与教师和谐,学生与教学内容和谐,教师与教学手段和谐,分析少年闰土的英雄形象与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对比和谐。课堂教学教师启发点拨,学生主动参与,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全面掌握作品现实意义和整体的知识结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该熟练掌握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下面就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教育因素容量最大、功能最全、最可控制、最有效的教育时空。目前,中小学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技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等的教育和提高,主要在课堂,因此,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主渠道。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既要做到面向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位学生,还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应当把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要注重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帮助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
二、课堂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主目标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需,也是充分体现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这一教学策略的需要。课堂教学目标是指落实素质教育在课堂上应该实施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育人目标,也就是学生认知目标、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一个综合描述,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制订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五要”。一要体现全面性,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时必须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四个方面整体把握。二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向全体学生负责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立足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满足全体学生需求,而不是针对部分好学生。当然,在目标上要承认学生差异,研究学生差异,在分析差异中发展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学习情感。三要确保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应设计灵活、开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设疑、探疑、解疑”的积极思维活动中,这样,学生的参与才能得到保障。四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原有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保护、完善学生个性。五要围绕教学内容这一重点。课本教学内容都有其重要的教育功能,知识是教学目标实施的载体和基础,少了载体,目标就难以实现。抓住知识学习这一重点,才能切实让学生从教材与个人生活中感知知识,熟练技能,体验能力,熏陶情感。
三、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基本特征:一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是交流的多向性和民主性,三是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四是突出能力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树立现代教学观,教师必须认识到现代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不再是学生单向的认识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信息沟通与加工的过程;二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明白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必须靠他们自己来完成,教师不可能全部包办代替;三是要把学生如何学放在首位,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乐学”。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途径是: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教师适时点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四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兼顾差异。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互相促进的,二者应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抓住素质教育的本质,发挥其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并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四、课堂教学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目标,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法。教师要以知识为主线,分层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讲规律、讲思路、讲创新,引导学生分析、综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学习新知识与温故而知新,情感渗透与师生心灵的沟通,求知欲望与主动参与,启迪思维与智力发展,教师都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学会”为“会学”。每一节课的教材不同,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去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故乡》一文时,可以采用和谐教学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材与方法和谐,学生与教师和谐,学生与教学内容和谐,教师与教学手段和谐,分析少年闰土的英雄形象与中年闰土“木偶人”的对比和谐。课堂教学教师启发点拨,学生主动参与,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全面掌握作品现实意义和整体的知识结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联,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应该熟练掌握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