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策划者与组织者,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 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 初中班主任就需要充分重视德育工作, 结合班级实际情况, 采取科学完善的德育工作策略,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道德习惯, 达到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同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协调沟通来很好的搭建出“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桥梁。本文将针对德育教学理念、德育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教育;班主任;教学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作为整个教学的目标。所谓的德育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心理、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作为班主任更是这个教育模式的主要教育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学校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设施者。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教育等能力作为入手点,通过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搭建一个结实的桥梁,来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本文将针对初中教学阶段,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的工作的实施做出研讨和分析。
一、教育模式理念的转变,来有效设施的德育工作
在德育教育模式中,主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以德育人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整个过程德育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但是从现在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德育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德育教育目标往往具有盲目性;多个老师往往是重视“知识”轻视“道德”的教育,在口头上强调要“德育教育”,并没有做到真真正正的德育教学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教育。因此,针对这个德育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的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思想,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德育教学模式。班主任首先要通过给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通过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做到真真正正的教育。【1】而且在整个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信念和观念作为整个教育的入手点,抓紧现代化教模式中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树立出一个新型的教育观、道德观、人才发展观及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创造出各种条件,来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在这个德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强大的德育教学理念,明确德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要通过与学校、家庭、生活、社会来共同完成德育教学模式来完成,这才符合整个德育教学的本质目标和思想。因为整个德育教学目标的本身就是来源于整个社会生活教育生活之中去,同时也要给学生建立出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多种方式的教学网络结构。
二、从生活点滴作为出发,来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教育
在整个德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好的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通过对学生点滴生活进行观察;面对学生产生好的行为教师要做好表扬和鼓励,面对学生中产生的不好的行为教师要做到加以引导和指点。但是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时 教师不要很快的给予表扬或者是批评,通过不断观察前因后果,了解学生整个行为过程来进行德育教育。【2】比如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最不能避免的就是学生做了有些让教师无法理解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了这些情况的时候,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否则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做的便是尝试从中不断的观察了解整个过程,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分析,来帮助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不断分析和研究,来辅助学生做到及时改正。例如:班主任发现班里面有一个学生小明近阶段的成绩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很是着急。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点滴,有一天,班主任发现小明每天放学,都会去隔壁班找一位同学小强;这时班主任并没有立即叫住小明,而是选择在外观察;然后又通过私下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到小强是刚刚转到的这个学校的学生。小明就帮助小强整理作业,给小强进行辅导课本功课什么的,帮助小强拿东西什么的。等小明高兴地走出教室的时候,班主任叫住小明问道:“小明,你每天都来隔壁班找小強吗?”小明回答道:“小强刚刚转到我们学校,对现在的学校和生活不是很习惯,所以我每天都来帮他辅导功课,和他一同回家。”班主任听后很是感动并表扬了小明:“你助人为乐的行为很棒,这一点值得表扬,其实我很早就发现了,但是最近我发现你的成绩也没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就没有打扰你。”这时小明经班主任的这么一说,深感感到羞愧,并答应班主任以后会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要专心学业,不会因此而分心。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班主任留心观察学生,不轻易打扰学生,才可以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良好的教育,最后起到了整个德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全面贯彻德育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和严格锻炼;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学生交朋友,多与学生进行和平的沟通;最后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出发,通过观察学生的点滴生活来进行很好的教育。而且作为整个德育工作教育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通过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来,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关鸿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M].2006,(5).
[2]余翔.当代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M].2007,(3).
关键词:初中教学;德育教育;班主任;教学模式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作为整个教学的目标。所谓的德育教育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心理、品质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并且作为班主任更是这个教育模式的主要教育者、指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学校进行德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设施者。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可以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教育等能力作为入手点,通过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搭建一个结实的桥梁,来进行有效的协调沟通。本文将针对初中教学阶段,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的工作的实施做出研讨和分析。
一、教育模式理念的转变,来有效设施的德育工作
在德育教育模式中,主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以德育人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整个过程德育教育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但是从现在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德育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德育教育目标往往具有盲目性;多个老师往往是重视“知识”轻视“道德”的教育,在口头上强调要“德育教育”,并没有做到真真正正的德育教学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和教育。因此,针对这个德育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到的是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思想,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德育教学模式。班主任首先要通过给学生确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通过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做到真真正正的教育。【1】而且在整个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信念和观念作为整个教育的入手点,抓紧现代化教模式中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树立出一个新型的教育观、道德观、人才发展观及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创造出各种条件,来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在这个德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要给学生树立一个很强大的德育教学理念,明确德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要通过与学校、家庭、生活、社会来共同完成德育教学模式来完成,这才符合整个德育教学的本质目标和思想。因为整个德育教学目标的本身就是来源于整个社会生活教育生活之中去,同时也要给学生建立出一个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的多种方式的教学网络结构。
二、从生活点滴作为出发,来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教育
在整个德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好的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通过对学生点滴生活进行观察;面对学生产生好的行为教师要做好表扬和鼓励,面对学生中产生的不好的行为教师要做到加以引导和指点。但是教师发现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时 教师不要很快的给予表扬或者是批评,通过不断观察前因后果,了解学生整个行为过程来进行德育教育。【2】比如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最不能避免的就是学生做了有些让教师无法理解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了这些情况的时候,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否则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教师要做的便是尝试从中不断的观察了解整个过程,通过不断的引导和分析,来帮助学生逐渐发现自己的错误和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不断分析和研究,来辅助学生做到及时改正。例如:班主任发现班里面有一个学生小明近阶段的成绩呈直线下降的趋势,很是着急。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点滴,有一天,班主任发现小明每天放学,都会去隔壁班找一位同学小强;这时班主任并没有立即叫住小明,而是选择在外观察;然后又通过私下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到小强是刚刚转到的这个学校的学生。小明就帮助小强整理作业,给小强进行辅导课本功课什么的,帮助小强拿东西什么的。等小明高兴地走出教室的时候,班主任叫住小明问道:“小明,你每天都来隔壁班找小強吗?”小明回答道:“小强刚刚转到我们学校,对现在的学校和生活不是很习惯,所以我每天都来帮他辅导功课,和他一同回家。”班主任听后很是感动并表扬了小明:“你助人为乐的行为很棒,这一点值得表扬,其实我很早就发现了,但是最近我发现你的成绩也没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就没有打扰你。”这时小明经班主任的这么一说,深感感到羞愧,并答应班主任以后会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也要专心学业,不会因此而分心。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班主任留心观察学生,不轻易打扰学生,才可以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良好的教育,最后起到了整个德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想全面贯彻德育教育,首先要做的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严格要求和严格锻炼;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学生交朋友,多与学生进行和平的沟通;最后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出发,通过观察学生的点滴生活来进行很好的教育。而且作为整个德育工作教育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通过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来,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很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关鸿羽.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研究[J],人大复印资料[M].2006,(5).
[2]余翔.当代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M].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