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位打工妹,遭遇同一绝症,相识于同一病房。面对绝境,她们相互慰藉与鼓励,笑傲厄运,眼见病情渐渐加重,共拟一份“生命之约”。面对病魔,生命显得如此珍贵而又渺小,3位姐妹相继遗憾离世了。但她们在弥留之际,仍信守曾经的约定,将余下的医疗费用及 “精神遗产”馈赠给仍顽强活着的病友郑梅芝。面对越来越近的死神,一个信念时时在郑梅芝心里闪现:我要好好活下去,4对年迈的父母需要我照顾!
那么,郑梅芝能战胜病魔、顽强地活下来吗?这4位打工妹,演绎的是一曲怎样的生命之歌?
病房相识,4个打工妹站在生命悬崖上
郑梅芝是广东省惠州市永嘉电子厂的员工。2002年高中毕业后,她从老家湖南省益阳农村来到惠州打工,边打工,边自学,2006年,她拿到自考本科文凭,并升为主管,月工资也涨到了4000多元。这几年,忙于事业的她一直没有恋爱,她憋着一股劲,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立足,把在农村受了一辈子苦累的父母接到身边享享清福——她的愿望是如此的实在而又简单。
2007年9月20日,公司老总宣布,郑梅芝被提拔为质检部经理,这意味着自己成为了公司中层干部。当晚,郑梅芝打电话给父母报告了这个喜讯,并决定再过一段时间就将父母接到惠州来过春节。
9月21日,郑梅芝感觉头部发热,喉咙疼痛。她以为是扁桃体炎,并未放在心上,自己去药店买了一些退烧药。3天后,郑梅芝退了烧,可她却感到浑身乏力,软绵绵的。她只得请假休息,可一周后仍不见好,她这才决定去惠州淡水医院检查。这一查,把半个月之前还处在快乐之巅的她一下子推到了痛苦的低谷:她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月8日,郑梅芝转到惠州市中心医院,中心医院下了同样的结论:她的白细胞高达13万,为健康人的12倍。
闻讯赶来的母亲杨敏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绝症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她全身颤抖不已。
10月9日,郑梅芝住进惠州中心医院血液科13病室19床。在这里不久,她认识了同是打工女孩的病友李胜娟。
李胜娟也在惠州打工,安徽省黄山市人。李胜娟生性乐观,10月12日,她刚在13病室21床安顿下来,便笑问郑梅芝:“靓女!你也是外地人吗?”熟悉后,郑梅芝就小心翼翼询问她的病情。李胜娟说:“没啥,就尿里带血,止不住,身上还常出现血斑点,应该问题不大。”郑梅芝知道,既然进了血液科,事情就不可能如此简单。
一周之后,郑梅芝化疗出现严重反应,头发发黄,吃什么吐什么。李胜娟在一旁看了,心情渐渐沉重,脸上也没了笑容。事实上,李胜娟的病情一点也不比郑梅芝轻,她患的是白血病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人的血小板为4万,她的才近2万。这种病恶化时会大量出血而导致生命终止……
11月2日,13病室又住进了一个打工姑娘蒋欣敏。蒋欣敏和郑梅芝、李胜娟一样,也是外来的打工妹。她是湖北潜江人,初中毕业后便来到惠州打工,已在惠州生活8年,现在为天立日化公司的采购员。
2006 年8月,蒋欣敏感到胸部不适。去医院就诊,被认为是感冒引起的心肌炎,她吃药过后,照常上班。不想,半个月后,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行了。脸肿得像脸盆大,眼睛肿成了一条线,全身越来越没有力气。在同事规劝之下,她来到医院受诊。
2006年9月4日,在惠州中心医院,蒋欣敏被确诊为晚期间隔淋巴肿瘤。该病为白血病的一种,表现为气管被肿瘤阻塞而无法自由呼吸。蒋欣敏开始接受反反复复的化疗。病情稍有好转,她便边上班边化疗。2007年11月,蒋欣敏的身体出现更为严重的不适,吃不进任何东西,呼吸更加困难,她被再度送进了医院,她的病床为加21床,与李胜娟的病床相邻。
2007年12月4日,病房再次住进了一个新的病友吴昕。吴昕是贵州省旁县人,在惠州打工3年,2007年12月4日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也住进了郑梅芝所在的病房。
就这样,4位打工妹残酷地相遇到同一病房。
激情燃烧:生命之花傲然屹立绝壁之上
吴昕入院后,一连几天病情不见缓解。极端难受的她便茫然仰望天花板,双眼流露出无助与绝望。这神情紧紧揪着郑梅芝的心,但她又实在不知自己该为吴昕做点什么。于是,很多时候,她只要自己能下床,就到吴昕的床边去坐坐,能说上几句话就说几句话,说不了话,就紧紧握着她的手,无言地陪着她流泪。
吴昕的病情也让李胜娟和蒋欣敏深深不安。只要吴昕一咳,她们就去扶住病床,尽量不让它晃动。绝望之中的惺惺相惜,深深感动着吴昕。每次平缓下来,一看到床边的3位病友,她的眼角就挂满了泪珠。
2008年1月初,李胜娟的病情加重了。1月8日上午9时左右,她刚进厕所,里面就传来“咚”的一声。吴昕最先听到,但她起不了床,就举手向郑梅芝示意。郑梅芝一看就明白李胜娟摔了跤,忙支撑着下床去搀扶她。自此,每当李胜娟要去上厕所时,郑梅芝和蒋欣敏都要挣扎着搀扶她。
其实,病情最轻的郑梅芝病情也很不稳定,需要不间断地化疗。2月中旬,在做第5次化疗时,她的体温连续4天达39℃不退,口腔严重溃疡,连喝水都异常困难,并开始脱发。这时,她总是强忍着,白天把脸埋在枕头里,不让蒋欣敏她们看到她紧皱的双眉。蒋欣敏、李胜娟和吴昕见此,心里更是疼痛。她们或来到她床边陪她说话,或轮流读书报给她听。抱着郑梅芝翻身时,细心的吴昕还悄悄捡掉她散落在枕上的头发——郑梅芝一头如瀑的秀发很美很飘逸,她视之为命,她们怕头发触动她的痛苦!
点点滴滴的相互关怀,郑梅芝等4人在病室里结下了一种十分默契的特殊感情。2月16日,惠州的天空出现了少见的明媚,4人的状态也同时出现好转。这时, 郑梅芝把3位病友叫到床边,说:“事到如今,我们都知道自己遇遭的是什么病了,回避是回避不了的。只要我们能呼吸,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提议,我们4人中万一谁走了,活着的人就要代替她去实现未了的心愿……”
郑梅芝的话音刚落,立即得到了其他3人的认可。吴昕表现出少有的兴奋,说:“我们干脆签个‘生命宣言’!能活一天,就坚持一天,不能消极对待,即使我们不幸离开了人世,也要让自己心里无憾,因为我们与死神搏斗过……”
于是,4人围坐在郑梅芝床边,一字一句地拟就了这份令世人感怀落泪的“生命宣言”——
公元2008年2月16日,湖南的郑梅芝、安徽李胜娟、湖北蒋欣敏和贵州吴昕同遇血癌,相见、相识、相知于惠州中心医院血液科13病室,为战胜病魔,特拟如下条款,建成“统一战线联盟”:
1.在死神面前,我们即使战不胜病魔,也一定要斗争到底;
2.住院期间,互慰互励。宣言之后,概不谈论死亡,牢记誓言:病魔必败,我必康复;
3.4人之间,如谁不测,也必拼尽最后心力。无论谁走了,其余医疗费用一概留给后者,活着的生命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4.父母将我们拉扯大很不易,万一哪天有人离去,则亡者父母即为生者父母,康复者要尽心尽力,予以照顾,以尽孝道……
4人在纸上念着写着,泪水如注,郑梅芝忙擦拭干净,破涕为笑:“你看我们这是干啥呢?说好要坚强的呀!怎么都哭了呢?”李胜娟也擦了擦泪眼,说:“没有规定不准哭呀,这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激动的泪水,是力量之源!” 4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将4个柔弱的女子紧紧地捆在一起,力如万钧!
此后,4人没有了一点悲观和绝望的情绪。郑梅芝回了一趟公司宿舍,捧回一堆专业质量检测方面的书籍,她说自己正好利用治病的时间好好补充一下专业知识;李胜娟平时最喜欢织毛衣,能织出5色花样,多种精美的图案,她说以后要去开一个手工毛衣坊,忙时织毛衣,闲时看看书;蒋欣敏则自学起了计算机,她说如果有幸活下去,将来一定要把4人与病魔搏斗的故事做成动画,让网友们知道自己曾经战斗过;而吴昕天生一个乐天派,她每天看报纸,关注喜欢的明星新闻,自己看完后,便与其他3个病友分享,她又去买了一个微型收音机,一有时间4人凑在一起听新闻,听故事……
病房是生命的冻土,然而,一纸宣言,就将它演绎成了春天。4人都尽可能掩饰疾病带来的痛苦。郑梅芝先剃了一个光头,理由是天热,头易出汗洗发麻烦。其实,她是怕大家看到自己掉头发伤心。一见到光头,李胜娟久违的笑容又来了:“哟!光头李进来了?”
吴昕最擅长猜谜语和“脑筋急转弯”。她搜肠刮肚,选最搞笑的东西让她们猜。见13号病房笑声不断,一个医生好奇地问:“病人在化疗之后很痛苦,你们怎么还那么开心呀?”吴昕说:“不是说‘病魔’吗?笑声可以驱魔呀!”
含泪的笑声给青春带来了欢乐,却未能阻挡住病魔的脚步。10月底,李胜娟的血小板持续“下跌”,医院连续下达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她的生命。可是,这对她贫困的家庭来说,是无力承担的。无奈,她只得选择出院。4人都明白出院意味着什么。但她们脸上却表现出平静的微笑。 10月25日,郑梅芝、蒋欣敏和吴昕帮她收拾了铺盖,将她送到住院大楼楼下,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3人仍不肯离去。
次日下午,李胜娟从安徽黄山发来短信:“我一切皆好,天空蔚蓝,太阳明亮,勿念。”
李胜娟刚离开,蒋欣敏也出现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的咳嗽。无法承受的痛苦令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时,郑梅芝和吴昕便强撑着坐到她的床边,提醒她:“我们曾有约定, 我们谁也不能抛下对方!”这样一说,蒋欣敏还真能安静一会儿。有时,郑梅芝在她床边一坐就是1个多小时。医生怕她被感染,悄悄劝她不要靠蒋欣敏太近,其实,郑梅芝心里十分清楚。不过她心中所想的是:此时此刻,安慰与鼓励对蒋欣敏来说,可能比药物更有效!
不能趴下,身负三姐妹重望前行
白血病人救治需具备3个条件:病情完全缓解;找到相匹配的骨髓;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蒋欣敏找到了一位合适的骨髓捐献者,她以前工资最高,自己有12万多的积蓄,家里负担较小,但遗憾的是,她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一直找不到手术良机。2010年4月6日凌晨6点,她走完了自己26岁的人生之路。
蒋欣敏走后,她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在枕头下发现了一封遗书:我要走了,敏芝姐姐、吴昕妹妹你们一定要活下来,也一定能活下来。亲亲的父母大人,你们受苦了,你们生我养我,我却无以为报了!我离去时还有一个也许过分的愿望,希望你们能将我治病的钱全部捐给我的病友郑梅芝和吴昕。这是我们的生死约定,恳请父母理解女儿的苦心……
见过这遗言的人都泪雨滂沱。郑梅芝读了,眼红红的,却咬紧牙关不让泪水溢出。一连两天,她坐在劝慰蒋欣敏时坐过的位子,望着空空的床位发呆。
在蒋欣敏离去的两天内,吴昕的病情也迅速恶化,全身浮肿,能看得到渗出的水珠。4月9日下午3点,吴昕睡过去之后,再也没醒来。她拿着一个装有存折的信封,存折上是她治病剩下的2万多元钱,她在存折的封皮上写着:郑梅芝姐姐是我最后的牵挂,我这点积蓄留给她治病,我会一直等待着,她病愈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4月10日,郑梅芝忍不住,将吴昕和蒋欣敏辞世的消息用手机短信发给李胜娟。谁知一天都没回信,郑梅芝有了不祥的预感。4月11日,来自李胜娟手机号的短信证实了这种预感——
郑、蒋、吴三位姐妹:如果你们发信于我而未及时回复,说明我已和你们道别了。但我会永远和你们并肩战斗,虽然我及家庭都很困难,但我死后所剩的治疗费用,都会让家人一并寄给你们,祝你们早日安康!
原来,就在4月10日下午1时,李胜娟也终于被病魔打败。她的哥哥在整理她遗物时发现了手机上早已储存的这条短信,就含泪发了过来。
病友结伴离去,郑梅芝一时陷入了难以名状的痛苦之中。但她没有流泪。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承载了延续另外3个人生命的重荷。不活下去,哪有其他选择?之后,她咬着牙开始了与病魔的又一场肉搏。——从吃开始,增加能量。她化疗的直接反应就是溃疡,甚至连水也咽不下,怎么办?强迫吃!吃不了米饭,她就吃面条;吃不了面条,她就吃稀饭;吃不了稀饭,她就喝米汤……一餐饭,她吃得大汗淋漓。后来,听人说豆腐不但容易下咽,更利于治病,她便天天吃豆腐,有时刚吃下,哇的一声就吐了,双眼呛出了眼泪,她咬着牙,继续吃……
然后是坚持运动。她每天坚持下楼吃早点。明明有电梯,她偏不坐,而是扶着母亲的肩膀爬楼梯。开始,她的脚只能平移,慢慢就能抬起脚跟了……
奇迹产生了!5月18号,郑梅芝的白细胞由200升至500,又升至900,最后升至了1200,且后段增速十分明显。
5月20日,蒋欣敏的母亲特意从湖北潜江来到惠州,将她所剩医药费4万元亲自送到了郑梅芝的手上。她认为,孩子们的病中宣言,对走了和活着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
李胜娟父母住在农村,生活很困顿,但也寄来2000元钱。电话中,他们说:“2000元钱只是一个象征,也是女儿的心愿。胜娟走的时候说,哪怕是1块钱,也是一个希望!”
5月28日,郑梅芝转至广州军区总医院救治。随后的第一次化疗,她的病情得到缓解。
从5月初开始,郑梅芝所在的公司号召4000多名员工为她进行了募捐,第一次居然捐得了4万多元善款;紧接着,郑梅芝的家乡益阳市南县大岭镇也为她捐集了6000多元,她以前所读的南县一中,也组织捐了2000多元;她的同事在街头为她进行了募捐,为她筹得2万多元,短短1个多月,郑梅芝所得爱心捐款已近10万元!
不久,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郑梅芝的同事李佳萍从中华骨髓库中上亿的信息数据库里发现,湖北省仙桃市职业中学的教师李秀芬的造血干细胞与郑梅芝的配型吻合。李秀芬曾于2004年在仙桃市献血。她的爱心之举给郑梅芝带来了三十万分之一的幸运概率!她当即表示全力配合。
6月5日,李秀芬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采集干细胞成功,6月8日12时30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血液科对李秀芬第二次采集造血干细胞完毕。当日下午1时50分,湖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携两袋生命之“血”乘飞机直抵广州。晚上8点30分,在广州军区总医院,两人生命之“血”成功对接。
现在,郑梅芝状况良好。专家说,此类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5%,最多也不会超过40%。尽管尚欠近10万元医疗费用,郑梅芝仍乐观地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上凝结了三个人的生命精华!”
(编辑/王艳)
那么,郑梅芝能战胜病魔、顽强地活下来吗?这4位打工妹,演绎的是一曲怎样的生命之歌?
病房相识,4个打工妹站在生命悬崖上
郑梅芝是广东省惠州市永嘉电子厂的员工。2002年高中毕业后,她从老家湖南省益阳农村来到惠州打工,边打工,边自学,2006年,她拿到自考本科文凭,并升为主管,月工资也涨到了4000多元。这几年,忙于事业的她一直没有恋爱,她憋着一股劲,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里立足,把在农村受了一辈子苦累的父母接到身边享享清福——她的愿望是如此的实在而又简单。
2007年9月20日,公司老总宣布,郑梅芝被提拔为质检部经理,这意味着自己成为了公司中层干部。当晚,郑梅芝打电话给父母报告了这个喜讯,并决定再过一段时间就将父母接到惠州来过春节。
9月21日,郑梅芝感觉头部发热,喉咙疼痛。她以为是扁桃体炎,并未放在心上,自己去药店买了一些退烧药。3天后,郑梅芝退了烧,可她却感到浑身乏力,软绵绵的。她只得请假休息,可一周后仍不见好,她这才决定去惠州淡水医院检查。这一查,把半个月之前还处在快乐之巅的她一下子推到了痛苦的低谷:她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月8日,郑梅芝转到惠州市中心医院,中心医院下了同样的结论:她的白细胞高达13万,为健康人的12倍。
闻讯赶来的母亲杨敏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绝症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她全身颤抖不已。
10月9日,郑梅芝住进惠州中心医院血液科13病室19床。在这里不久,她认识了同是打工女孩的病友李胜娟。
李胜娟也在惠州打工,安徽省黄山市人。李胜娟生性乐观,10月12日,她刚在13病室21床安顿下来,便笑问郑梅芝:“靓女!你也是外地人吗?”熟悉后,郑梅芝就小心翼翼询问她的病情。李胜娟说:“没啥,就尿里带血,止不住,身上还常出现血斑点,应该问题不大。”郑梅芝知道,既然进了血液科,事情就不可能如此简单。
一周之后,郑梅芝化疗出现严重反应,头发发黄,吃什么吐什么。李胜娟在一旁看了,心情渐渐沉重,脸上也没了笑容。事实上,李胜娟的病情一点也不比郑梅芝轻,她患的是白血病中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健康人的血小板为4万,她的才近2万。这种病恶化时会大量出血而导致生命终止……
11月2日,13病室又住进了一个打工姑娘蒋欣敏。蒋欣敏和郑梅芝、李胜娟一样,也是外来的打工妹。她是湖北潜江人,初中毕业后便来到惠州打工,已在惠州生活8年,现在为天立日化公司的采购员。
2006 年8月,蒋欣敏感到胸部不适。去医院就诊,被认为是感冒引起的心肌炎,她吃药过后,照常上班。不想,半个月后,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行了。脸肿得像脸盆大,眼睛肿成了一条线,全身越来越没有力气。在同事规劝之下,她来到医院受诊。
2006年9月4日,在惠州中心医院,蒋欣敏被确诊为晚期间隔淋巴肿瘤。该病为白血病的一种,表现为气管被肿瘤阻塞而无法自由呼吸。蒋欣敏开始接受反反复复的化疗。病情稍有好转,她便边上班边化疗。2007年11月,蒋欣敏的身体出现更为严重的不适,吃不进任何东西,呼吸更加困难,她被再度送进了医院,她的病床为加21床,与李胜娟的病床相邻。
2007年12月4日,病房再次住进了一个新的病友吴昕。吴昕是贵州省旁县人,在惠州打工3年,2007年12月4日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也住进了郑梅芝所在的病房。
就这样,4位打工妹残酷地相遇到同一病房。
激情燃烧:生命之花傲然屹立绝壁之上
吴昕入院后,一连几天病情不见缓解。极端难受的她便茫然仰望天花板,双眼流露出无助与绝望。这神情紧紧揪着郑梅芝的心,但她又实在不知自己该为吴昕做点什么。于是,很多时候,她只要自己能下床,就到吴昕的床边去坐坐,能说上几句话就说几句话,说不了话,就紧紧握着她的手,无言地陪着她流泪。
吴昕的病情也让李胜娟和蒋欣敏深深不安。只要吴昕一咳,她们就去扶住病床,尽量不让它晃动。绝望之中的惺惺相惜,深深感动着吴昕。每次平缓下来,一看到床边的3位病友,她的眼角就挂满了泪珠。
2008年1月初,李胜娟的病情加重了。1月8日上午9时左右,她刚进厕所,里面就传来“咚”的一声。吴昕最先听到,但她起不了床,就举手向郑梅芝示意。郑梅芝一看就明白李胜娟摔了跤,忙支撑着下床去搀扶她。自此,每当李胜娟要去上厕所时,郑梅芝和蒋欣敏都要挣扎着搀扶她。
其实,病情最轻的郑梅芝病情也很不稳定,需要不间断地化疗。2月中旬,在做第5次化疗时,她的体温连续4天达39℃不退,口腔严重溃疡,连喝水都异常困难,并开始脱发。这时,她总是强忍着,白天把脸埋在枕头里,不让蒋欣敏她们看到她紧皱的双眉。蒋欣敏、李胜娟和吴昕见此,心里更是疼痛。她们或来到她床边陪她说话,或轮流读书报给她听。抱着郑梅芝翻身时,细心的吴昕还悄悄捡掉她散落在枕上的头发——郑梅芝一头如瀑的秀发很美很飘逸,她视之为命,她们怕头发触动她的痛苦!
点点滴滴的相互关怀,郑梅芝等4人在病室里结下了一种十分默契的特殊感情。2月16日,惠州的天空出现了少见的明媚,4人的状态也同时出现好转。这时, 郑梅芝把3位病友叫到床边,说:“事到如今,我们都知道自己遇遭的是什么病了,回避是回避不了的。只要我们能呼吸,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提议,我们4人中万一谁走了,活着的人就要代替她去实现未了的心愿……”
郑梅芝的话音刚落,立即得到了其他3人的认可。吴昕表现出少有的兴奋,说:“我们干脆签个‘生命宣言’!能活一天,就坚持一天,不能消极对待,即使我们不幸离开了人世,也要让自己心里无憾,因为我们与死神搏斗过……”
于是,4人围坐在郑梅芝床边,一字一句地拟就了这份令世人感怀落泪的“生命宣言”——
公元2008年2月16日,湖南的郑梅芝、安徽李胜娟、湖北蒋欣敏和贵州吴昕同遇血癌,相见、相识、相知于惠州中心医院血液科13病室,为战胜病魔,特拟如下条款,建成“统一战线联盟”:
1.在死神面前,我们即使战不胜病魔,也一定要斗争到底;
2.住院期间,互慰互励。宣言之后,概不谈论死亡,牢记誓言:病魔必败,我必康复;
3.4人之间,如谁不测,也必拼尽最后心力。无论谁走了,其余医疗费用一概留给后者,活着的生命是我们共同的生命;
4.父母将我们拉扯大很不易,万一哪天有人离去,则亡者父母即为生者父母,康复者要尽心尽力,予以照顾,以尽孝道……
4人在纸上念着写着,泪水如注,郑梅芝忙擦拭干净,破涕为笑:“你看我们这是干啥呢?说好要坚强的呀!怎么都哭了呢?”李胜娟也擦了擦泪眼,说:“没有规定不准哭呀,这不是悲伤的泪水,而是激动的泪水,是力量之源!” 4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将4个柔弱的女子紧紧地捆在一起,力如万钧!
此后,4人没有了一点悲观和绝望的情绪。郑梅芝回了一趟公司宿舍,捧回一堆专业质量检测方面的书籍,她说自己正好利用治病的时间好好补充一下专业知识;李胜娟平时最喜欢织毛衣,能织出5色花样,多种精美的图案,她说以后要去开一个手工毛衣坊,忙时织毛衣,闲时看看书;蒋欣敏则自学起了计算机,她说如果有幸活下去,将来一定要把4人与病魔搏斗的故事做成动画,让网友们知道自己曾经战斗过;而吴昕天生一个乐天派,她每天看报纸,关注喜欢的明星新闻,自己看完后,便与其他3个病友分享,她又去买了一个微型收音机,一有时间4人凑在一起听新闻,听故事……
病房是生命的冻土,然而,一纸宣言,就将它演绎成了春天。4人都尽可能掩饰疾病带来的痛苦。郑梅芝先剃了一个光头,理由是天热,头易出汗洗发麻烦。其实,她是怕大家看到自己掉头发伤心。一见到光头,李胜娟久违的笑容又来了:“哟!光头李进来了?”
吴昕最擅长猜谜语和“脑筋急转弯”。她搜肠刮肚,选最搞笑的东西让她们猜。见13号病房笑声不断,一个医生好奇地问:“病人在化疗之后很痛苦,你们怎么还那么开心呀?”吴昕说:“不是说‘病魔’吗?笑声可以驱魔呀!”
含泪的笑声给青春带来了欢乐,却未能阻挡住病魔的脚步。10月底,李胜娟的血小板持续“下跌”,医院连续下达了几次病危通知书,唯有骨髓移植才能挽救她的生命。可是,这对她贫困的家庭来说,是无力承担的。无奈,她只得选择出院。4人都明白出院意味着什么。但她们脸上却表现出平静的微笑。 10月25日,郑梅芝、蒋欣敏和吴昕帮她收拾了铺盖,将她送到住院大楼楼下,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3人仍不肯离去。
次日下午,李胜娟从安徽黄山发来短信:“我一切皆好,天空蔚蓝,太阳明亮,勿念。”
李胜娟刚离开,蒋欣敏也出现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的咳嗽。无法承受的痛苦令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时,郑梅芝和吴昕便强撑着坐到她的床边,提醒她:“我们曾有约定, 我们谁也不能抛下对方!”这样一说,蒋欣敏还真能安静一会儿。有时,郑梅芝在她床边一坐就是1个多小时。医生怕她被感染,悄悄劝她不要靠蒋欣敏太近,其实,郑梅芝心里十分清楚。不过她心中所想的是:此时此刻,安慰与鼓励对蒋欣敏来说,可能比药物更有效!
不能趴下,身负三姐妹重望前行
白血病人救治需具备3个条件:病情完全缓解;找到相匹配的骨髓;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蒋欣敏找到了一位合适的骨髓捐献者,她以前工资最高,自己有12万多的积蓄,家里负担较小,但遗憾的是,她的病情一直起起伏伏,一直找不到手术良机。2010年4月6日凌晨6点,她走完了自己26岁的人生之路。
蒋欣敏走后,她父母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在枕头下发现了一封遗书:我要走了,敏芝姐姐、吴昕妹妹你们一定要活下来,也一定能活下来。亲亲的父母大人,你们受苦了,你们生我养我,我却无以为报了!我离去时还有一个也许过分的愿望,希望你们能将我治病的钱全部捐给我的病友郑梅芝和吴昕。这是我们的生死约定,恳请父母理解女儿的苦心……
见过这遗言的人都泪雨滂沱。郑梅芝读了,眼红红的,却咬紧牙关不让泪水溢出。一连两天,她坐在劝慰蒋欣敏时坐过的位子,望着空空的床位发呆。
在蒋欣敏离去的两天内,吴昕的病情也迅速恶化,全身浮肿,能看得到渗出的水珠。4月9日下午3点,吴昕睡过去之后,再也没醒来。她拿着一个装有存折的信封,存折上是她治病剩下的2万多元钱,她在存折的封皮上写着:郑梅芝姐姐是我最后的牵挂,我这点积蓄留给她治病,我会一直等待着,她病愈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4月10日,郑梅芝忍不住,将吴昕和蒋欣敏辞世的消息用手机短信发给李胜娟。谁知一天都没回信,郑梅芝有了不祥的预感。4月11日,来自李胜娟手机号的短信证实了这种预感——
郑、蒋、吴三位姐妹:如果你们发信于我而未及时回复,说明我已和你们道别了。但我会永远和你们并肩战斗,虽然我及家庭都很困难,但我死后所剩的治疗费用,都会让家人一并寄给你们,祝你们早日安康!
原来,就在4月10日下午1时,李胜娟也终于被病魔打败。她的哥哥在整理她遗物时发现了手机上早已储存的这条短信,就含泪发了过来。
病友结伴离去,郑梅芝一时陷入了难以名状的痛苦之中。但她没有流泪。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承载了延续另外3个人生命的重荷。不活下去,哪有其他选择?之后,她咬着牙开始了与病魔的又一场肉搏。——从吃开始,增加能量。她化疗的直接反应就是溃疡,甚至连水也咽不下,怎么办?强迫吃!吃不了米饭,她就吃面条;吃不了面条,她就吃稀饭;吃不了稀饭,她就喝米汤……一餐饭,她吃得大汗淋漓。后来,听人说豆腐不但容易下咽,更利于治病,她便天天吃豆腐,有时刚吃下,哇的一声就吐了,双眼呛出了眼泪,她咬着牙,继续吃……
然后是坚持运动。她每天坚持下楼吃早点。明明有电梯,她偏不坐,而是扶着母亲的肩膀爬楼梯。开始,她的脚只能平移,慢慢就能抬起脚跟了……
奇迹产生了!5月18号,郑梅芝的白细胞由200升至500,又升至900,最后升至了1200,且后段增速十分明显。
5月20日,蒋欣敏的母亲特意从湖北潜江来到惠州,将她所剩医药费4万元亲自送到了郑梅芝的手上。她认为,孩子们的病中宣言,对走了和活着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
李胜娟父母住在农村,生活很困顿,但也寄来2000元钱。电话中,他们说:“2000元钱只是一个象征,也是女儿的心愿。胜娟走的时候说,哪怕是1块钱,也是一个希望!”
5月28日,郑梅芝转至广州军区总医院救治。随后的第一次化疗,她的病情得到缓解。
从5月初开始,郑梅芝所在的公司号召4000多名员工为她进行了募捐,第一次居然捐得了4万多元善款;紧接着,郑梅芝的家乡益阳市南县大岭镇也为她捐集了6000多元,她以前所读的南县一中,也组织捐了2000多元;她的同事在街头为她进行了募捐,为她筹得2万多元,短短1个多月,郑梅芝所得爱心捐款已近10万元!
不久,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郑梅芝的同事李佳萍从中华骨髓库中上亿的信息数据库里发现,湖北省仙桃市职业中学的教师李秀芬的造血干细胞与郑梅芝的配型吻合。李秀芬曾于2004年在仙桃市献血。她的爱心之举给郑梅芝带来了三十万分之一的幸运概率!她当即表示全力配合。
6月5日,李秀芬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采集干细胞成功,6月8日12时30分,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血液科对李秀芬第二次采集造血干细胞完毕。当日下午1时50分,湖北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携两袋生命之“血”乘飞机直抵广州。晚上8点30分,在广州军区总医院,两人生命之“血”成功对接。
现在,郑梅芝状况良好。专家说,此类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5%,最多也不会超过40%。尽管尚欠近10万元医疗费用,郑梅芝仍乐观地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身上凝结了三个人的生命精华!”
(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