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准场的地震红外异常分析技术

来源 :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卫星红外遥感图像中识别和提取与构造活动有关的热异常信息,是地震红外遥感监测预警的关键技术。为消除遥感影像中的复杂背景影响以及实现红外异常信息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准场的地震红外异常分析技术(IAARF),其核心是利用已有的多年同期红外遥感资料建立研究区的两个基准场,即异常识别基准场和异常提取基准场。文中设计了异常分析技术流程,提出了异常识别方法和异常定量提取模型。并以1998年张北MS 6.2地震为例,采用1995-1998年的90景NOAA/AVHRR影像进行了应用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通过多个震例研究认为,不同的井在几次强地震前记录了形态相同的水位下降过程,数量虽然不多,却表明地下水地震前兆异常的变化形态在短期到临震阶段具有重复出现的特征。这类异常出现转折后距地震发生时间一般较稳定,通常在20天左右或更短,是预报地震发生时间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此类异常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分析预报中的应用就显得极为重要。
对区域小地震发生率和累计次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解释,可以得到小地震的发生率和累计次数与区域应变能量积累速度呈正比,并且发生率取不同值及累计次数曲线斜率产生变化时,区域应变能量的积累状态不同。并针对祁连山-六盘山地震带的不同小区域计算了小地震的累计次数及发生率,表明在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区域小地震累计次数曲线斜率及发生率均会发生变化,显示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其区域应力状态会发生改变。
本文计算了首都圈地区2003年9月到2007年12月117个ML〉2.5地震的视应力,计算视应力的两个参数地震矩(M0)和地震辐射能量(Es)都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形得到。首先用多重窗FFT获得观测
本文从基于射线理论的走时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引出有限频率地震层析成像,说明两者最为本质的差别是有限频率灵敏度核函数。概述了有限频率层析成像方法和基本原理,详细阐述了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