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画里,藏着我的爱情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夏加尔是一位追求天真纯朴、对生活充满情感的画家。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就是他的妻子贝拉·罗森菲尔德。他们默契的爱情给了夏加尔无尽的灵感。夏加尔甚至直言:“倘若你也经历如我一般的爱情,便能明白我的绘画比现实还要现实。”
  怦然心动
  夏加尔出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小镇一户普通家庭,尽管母亲想让他长大后成为商铺经纪人,但他始终为当地牧歌般的传统生活而着迷。1906年,19岁的夏加尔进入圣彼得堡的艺术学校,懵懂的情愫在绚烂的色彩中蠢蠢欲动。
  三年后,夏加尔遇到刚刚大学毕业的贝拉。遇见的瞬间,夏加尔被她清澈婉转的表情吸引。离开朋友家时,他看到贝拉独自一人站在桥上,奇妙的“熟悉感”陡然升腾。“她的沉默,她的眼睛,一切都是我的。她了解过去的我、现在的我,甚至未来的我。”夏加尔暗自呢喃。尽管才第一次见面,他却觉得这位少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
  而贝拉同样沉醉在天才少年的注视之中。“当你对着他的双眼惊鸿一瞥,你会发现,它们如同从湛蓝的天空中掉下来一样的蓝,那是双奇异的眼睛……长长的,如同杏仁一般……每只眼睛都仿佛一条独自航行的小舟。”说这话时,贝拉揣摩着夏加尔为她绘制的肖像《执扇新娘》,画作上的美好令她神往不已。
  写作之外,贝拉打算去莫斯科接受演員方面的专业训练。夏加尔则在一位赞助商的帮助下前往巴黎深造。由于没有足够的生活费,他在蒙帕纳斯居住一年半后搬往镇郊文艺青年的集中租住地。傍晚,有人从窗口喧嚣而过,有时随意丢枚小石子提醒他出去玩。夏加尔委婉地拒绝,一直到深夜还在不倦地探索现代主义画风,间或思念亲爱的贝拉。一想到贝拉,他笔下的色调愈加轻盈,连同破旧不堪的工作室一并飞舞在星河深处。四年时间里,夏加尔先后在巴黎沙龙以及柏林画廊展出作品并引发关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夏加尔和贝拉相约返回家乡。一个明亮的清晨,苦心构思画作的夏加尔被欢快的敲门声唤醒。他有些诧异地开门,只见画室外的贝拉身着优雅长裙,手里捧了一束带露珠的野花。
  “生日快乐!不想闻闻泥土的芬芳吗?”贝拉俏皮地眨着眼睛问。
  夏加尔忘记了自己的生日。闻着芬芳的花香,他在贝拉的赞叹声中画起《生日》:深色礼服的年轻人热烈相吻,绵长的恋情跃然于画布之上。
  一生挚爱
  贝拉出生在富裕的珠宝商家庭,哪怕父母和亲人极力反对她与“口袋里只有27卢币”的夏加尔交往,她还是坚守爱情。为了缓解夏加尔的窘境,她不顾流言蜚语,专程为他送去画具和食物;她崇尚他的精神家园,愿意与他开启与世界相处的共同方式。
  婚礼上,夏加尔开心得像个孩童,然后手舞足蹈地拿起画笔:他们拥抱和微笑,鲜艳的背景色别具温暖与长情。此后每年的结婚纪念日,贝拉都会在两人的房间布置鲜艳的花朵和饰品。每到这时,夏加尔也会请她保持相对固定的姿势以便画像。在夏加尔笔下,贝拉有时是绿色的情人,有时是白色的新娘,有时是粉色的妻子……他努力为她调制各种低调又绚烂的色彩。生活中的夏加尔言辞笨拙,激动时有些口吃。善解人意的贝拉能轻易拨开那层层渲染的色调看透丈夫的“殷勤”。
  1916年,女儿伊达出生。面对娇嫩的婴儿,贝拉身上彰显出更多母性的慈爱与温情。但在夏加尔心里,妻子永远是被宠爱的公主。慵懒的黄昏,他们准时在墨绿的原野上牵手,穿了蔷薇色衣裙的贝拉走走停停,不时为盛放的野花驻足……类似情景让夏加尔热泪盈眶——贝拉的花束岂止是爱情的信物,更是为他指路的明灯:那个生日过后,夏加尔几乎在每幅画中调用它做灵动的点睛之笔。
  贝拉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欧洲古典主义戏剧、诗歌等颇有见解,这使得她能从多视角欣赏和评价夏加尔。除非听到贝拉说一声“好极了”或者“不行”,否则夏加尔不会结束任何一幅画的创作。夫妻俩的默契犹如他的笔触一样随性,其实细腻得无可挑剔。天赋、勤勉,包括贝拉敏锐的见解,令夏加尔在日渐开放的欧洲声名鹊起。
  十月革命期间,夏加尔带贝拉和女儿搬到圣彼得堡。维特布斯克省的“先锋派”艺术机构邀请他担任美术委员,夏加尔一口答应,贝拉却不认同。事实上她从不干涉他的艺术理想,她只是认为他们无法珍视丈夫的“先锋派”。果然,单纯的夏加尔无力应对复杂的人事关系,连昔日仰慕他的朋友都在排挤和背叛他。两年半后,夏加尔愤然离职并移居莫斯科,他在那里的意第绪语剧院设计布景和服装,饱受煎熬时异常后悔,“贝拉总是对的,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听她的话呢?”
  思念如狂
  1922 年,夏加尔去往柏林。第二年,他听从贝拉的建议重返“艺术的殿堂”巴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夏加尔开始从事版画创作,先后为《死魂灵》《寓言》《圣经》等纪念版图书制作了数百幅蚀刻画。他还与贝拉合力完成了巴黎歌剧院的天顶画,贝拉的创意完全合乎他的初衷。同一时期,夏加尔完成了自传《我的生活》。
  1944 年9月,贝拉不幸感染肺病,急需抗生素治疗。受二战影响,市面上无法买到紧俏的军需药品,夏加尔辗转至华盛顿才找到盘尼西林。然而,待他回到病床前,贝拉已撒手人寰。夏加尔伏在她的胸前哽咽不止,“在我眼前,每件事都变成了黑色。”后来,但凡想起此事,夏加尔就会身体颤抖,手指僵硬,且无比愧疚地重复,“没有盘尼西林,没有盘尼西林……”
  九个月时间,悲痛欲绝的夏加尔根本无法作画。他时常呆坐,恍惚听见贝拉的声音时眼睛才现出些许光亮。他想要作画,可找不到贝拉画笔便反复搁浅。夏加尔度日如年,在那幅勉强完成的《献给过去》的作品中,贝拉分明沉寂在忧郁的蓝色里若即若离。
  酒杯、桌布……屋里的一切无不保留着贝拉的痕迹。夏加尔害怕触景生情,遂在纽约州北部的凯茨基尔森林瀑布区买下一幢老别墅。1945年春,他把以前所画的《喜剧小丑》割开,画成《婚礼之光》和《永伴她身旁》悼念贝拉。“回忆贝拉”延续着夏加尔的后半生。1946年,夏加尔在芝加哥发表演讲:“因为内心始终怀着爱和守望,我对各种困难都无所畏惧,在我的生命中有着对艺术唯一的色彩,那就是爱的色彩。”
  再次定居法国,夏加尔开始为贝拉的散文集《燃烧的灯》制作插图。床头上放着贝拉遗留的笔记本,夏加尔一直在上面的空白处画速写:贝拉采摘鲜花,贝拉跳舞,贝拉穿婚纱,贝拉生病……
  1982年,95岁的夏加尔画了《维捷布斯克上空的艺术家》:他在画布上专心致志地看;目光所及处,那对情侣笑而相拥;角落里的花束涂满了盛夏的色泽……三年后,夏加尔在圣保罗·德·旺斯的家中乘坐电梯时去世。在他身后,那些传世画作散发出泥土的味道——家乡本是沉闷、灰暗的小镇,冬季冗长导致他幼时未曾见过鲜花,而贝拉,让他嗅过如此这般的芬芳。
  编辑 王冬艳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一名女焊工的报国梦  孙红梅1976年10月出生于山东沂蒙山,从小听爷爷奶奶讲抗日故事,从军报国成了她一生的志向。高中毕业后,孙红梅想参军,但因为眼睛近视被淘汰。“参不了军虽有遗憾,但我报国的梦想并没有熄灭。”当得知材料专业毕业后可以到军工企业上班,孙红梅便毫不犹豫地报考了。1999年,从西安理工大学毕业后,孙红梅了解到解放军某厂是专门维修航空飞机发动机时,便怀着对航修事业的憧憬,来到了湖北襄阳。
期刊
王素娟展示蝴蝶兰  4月,春光明媚,万物齐吟,苏州昆山市淀山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女主人们详尽地讲述着生产经营近况,观赏鱼养殖工人手脚麻利地分选幼鱼,女工正在蝴蝶兰种植大棚里种苗……一场“巾帼暖心助农”直播,吸引了4.18万网友的目光。“锦鲤真漂亮,鱼儿也可以快递?我要买。”“花儿好漂亮,满屏春天的气息。”“早餐米和宝宝米怎么卖?”有花有鱼有美食,这些优质农副产品经过妇联推荐,得到众多网友的认可,短短
期刊
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女士,她的相貌并不出众,却演了一辈子戏,得过诸多重量级奖项,其中包括日本政府颁发的最高艺术勋章紫绶褒章。她跟丈夫感情不合,两人经常吵架乃至动手,分居长达40年,却坚持不离婚。61岁那年,她被查出乳腺癌,虽然癌细胞已经遍布全身,却仍坚持努力工作与生活。去世后,她的随笔出版,薄薄一本书却成为年度销量第一的畅销书,卖出了150万册,被许多人誉为“自己的《圣经》”。  不平凡的她名叫树木
期刊
从一个人背着背篓收山货,到今天数辆收货卡车在山间穿行;从只有一家肯合作的农户,到今天积极合作的四千多家;从“海伶山珍”淘宝店,到今天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赵海伶在帮助村民脱贫的路上不断前行。  汶川地震后返乡创业  赵海伶1988年出生在四川盆地北缘四面环山的青川县,良好的自然生态是当地的优势。2006年,赵海伶考入四川外国语学院,她梦想有一天走出大山,去见识大城
期刊
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如何打造“最后一公里”?常州市武进区是第二批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区,武进区妇联根据區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家”项目来解题——  人勤春早,行走武进,一派忙碌景象。  前黄镇鑫丰家庭农场的大棚里,农场主对着镜头介绍身后的菜园,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收割着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有机蔬菜……这里正进行着
期刊
9月29日,知名电商主播薇娅被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到助农脱贫攻坚,都有她的身影。她和联合国副秘书长维拉·松圭等人一起,为疫情下的全球中小企业站台;她帮袁隆平推广海水稻大米,86万斤1分钟售罄;她参与举办多场“为鄂下单”电商直播活动,为助力湖北累计引导成交金额超过2.52亿元……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薇娅本名黄薇,1985年出生于安徽省庐
期刊
母亲今年72岁,到了古稀之年,我也进入了不惑之年。自我记事以来的几十年,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处,母亲都和我握握手,给我鼓励、温暖和爱;我也握紧母亲的手,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握手,温暖漫漫求学路  记得第一天上幼儿园,我站在门口,怎么也不肯进去,周围都是哭哭啼啼的小朋友们。有些母亲大声责骂孩子:“不许哭,再哭就不来接你!”孩子受了惊吓,哭得更厉害。有些母亲放下孩子,头也不回地走了。我的母亲也急着要
期刊
十年來,单忠雨夫妇用一辆改装“房车”,带着父母一路翻高山,跨江海,行程24万公里,走了大半个中国……  蓦然心动的一刻  年过五旬后,单忠雨决心带父母去旅行。因为在自己即将迈入老年时,他越来越感觉到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痕迹。  两位老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在沈阳工厂里度过了大半生,扛过了饥饿、贫寒,将三个儿子拉扯大。退休后,二老喜欢出门旅游,刚开始跟着旅行团走,后来岁数大了,旅行团也不收了。  自
期刊
从塞得满满当当的衣橱里翻找出不到想穿的衣服,随手一放的小物件明明在家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这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窘态。收纳师林杰潇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专业人士,在她看来,家庭不仅要干净整洁,让自己熟悉和舒适,还要体现出个人的风格和品位。  成为一名整理收纳师  1988年出生的林杰潇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报社工作。2014年,她偶然看到日本整理大师近藤麻理惠撰写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林杰潇在
期刊
打彩票似的结婚  1912年2月,18岁的叶圣陶应邀参加同学的婚礼。“秀才人情纸半张”,他和好友顾颉刚各送了一幅字以示祝贺。顾颉刚作了一副长联,爱好诗词的叶圣陶则填了一阙《贺新郎》。两幅字悬于新房醒目位置,其斐然文采如行云流水,引起了客人们的兴趣。  一位中年女性看到后赞赏不已,望着两位气宇非凡的青年,她悄悄向叶圣陶的同学王伯祥打听:“这两位都有家室了吗?”得知叶圣陶还未成家,她便请王伯祥做红娘,
期刊